【知识点】
一、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 的仪器,它使用的是 电源,工作电压在 以下,电源频率为 ,即每隔 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1、
2、
3、
4、
5、
6、
7、
8、
9、
(3)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线圈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振片被磁化,其极性随线圈中磁场的变化而变化,于是振片和永久磁铁之间产生周期性的引力和斥力,振片就上下振动,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为 ,频率为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夹在两条纸带之间。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在运动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目的:(1)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掌握数据处理
(2)利用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实验计算方法
(1)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2)加速度的计算方法:(逐差法)
3、实验器材
小车、细线、钩码、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导线、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把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并把定滑轮深处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另一端,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把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放开小车,让小车拉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3)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4)从所打的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去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合适的点作为计时起点
(5)选择相隔0.1s的若干个记数点进行测量,把数据填入表格
(6)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和运动的加速度
5、数据处理
一般每个5各点作为一个记数点,这样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1)计算某点瞬时速度( )
,
(2)求加速度( )
6、实验的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纸带限位孔要与长木板纵轴位置对齐在固定,使纸带、小车、拉线盒定滑轮在一条直线上
(2)小车的加速度应大一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误差
(3)小车运动要平稳,纸带、细线要与模板平行
(4)释放小车前,小车要停靠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开启电源后,待打点计时器工作平稳后再释放小车。同时,用手在模板另一端准备按住小车,放置钩码落地和小车与定滑轮相撞,实验结束后先关闭电源后取下纸带
(5)选取计数点时可去掉纸带刚开始过于密集的部分
7、误差分析
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和
(1)两相邻计数点距离测量不够精确带来误差;减小方法:①
② ③ ④
(2)电源频率不稳定使不稳定带来误差
频率过大, , ;频率过小, , ;
(3)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摩擦带来误差
8、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打点不清晰 | 1、 2、 3、 | |
打的不是点,而是短线 | 1、 2 | |
打双点 |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
s2-s1 | s3-s2 | s4-s3 | s5-s4 | s6-s5 |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根据an-3=,可求出a1==________m/s2,a2==________m/s2,a3==________m/s2,所以,==________m/s2。
例2、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例3、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 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
例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图1-4-11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
图1-4-11
线段 | OA | OB | OC | OD | OE | OF |
数据/cm | 0.54 | 1.53 | 2.92 | 4.76 | 7.00 | 9.40 |
各点速度 | vA | vB | vC | vD | vE |
数据/(×10-2m/s) | 7.70 | 12.0 | 16.2 | 20.4 |
②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右上方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如图1-4-12.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取两位有效数字)
图1-4-12
【巩固练习】
1: 打点计时器是( )
A.测量时间的仪器 B.测量加速度的仪器
C.测量长度的仪器 D.测量速度的仪器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3.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4.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
A.长度测量不精确 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
5. 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6. 做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纸带上被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按时间先后,依次是A、B、C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另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的实际点.若A、B之间距离为45mm,B、C之间距离为35m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7. 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
8.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重锤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四个点,用米尺量出A、B、C、D到计数点0的距离标在纸带下面.则打下B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__m/s.
9.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cm,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间间隔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代入数据求出g=______.
10.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次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________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1. 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A、B、C、D、E为按时间顺序所取的五个计数点,A、B、C、D、E各点与O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单位是cm),则打B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纸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2.
12.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
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m/s。(答案均要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