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1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
D.客观条件不能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5.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城门失火,殃及城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 一世反作用于物质
7.“只要你对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物质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所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增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0.哲学上所讲的对立是指( )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B.矛盾双方互相对抗
C.矛盾双方互相分离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取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 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
D.“主观”和“客观”
1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
A.比较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分析综合法 D.类比法
14.荀子说:“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遇事有主见 B. 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C. 善于抓住机会 D. 善于约束自己
15.澳大利亚有几千万头牛,每天排出的几亿堆牛粪不仅要覆盖成百万亩草场,而且还滋生苍蝇,更是害上加害。蜣螂则是清除牛粪的能手,为此,澳大利亚从我国引进了大批蜣螂。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
A.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D.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二、填空题(15分)
1.事物的发展是 和 的统一。
2. 和 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3.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原因, 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4. 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5.人们要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 。
6.人的本质属性是 。
7.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和 。
8. 和 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经济为
主体, 经济共同发展。
三、判断题(10分)
( )1.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 )3.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 )4.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所反映的哲学观点是发展的观点。
( )6.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
( )7.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 )8.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 )9.凡年满16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0.醉酒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四、名词解释(10分)
1.联系
2.发展
3.税收
4.辩证思维
5.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