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34:11
文档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人文教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
推荐度:
导读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人文教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
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

  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2、认读多音字“假、都”。

  3、提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

  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

  (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学习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用“终于”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6、爬天都峰

  来到天都峰(1)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

  教后小结:

  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孩子们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并且整节课轻松但效率极高。

2、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

  师:同学们都不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年夏天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天都峰是黄山的一个山峰,这里山高路陡,风光无限好,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今天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感受一下攀登的滋味。

  (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齐读课题。

  生:爬天都峰。

  师: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大声地朗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生读课文,师板书:一、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二、天都峰既陡又高。( )三、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四、讲“我”与老爷爷、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五、讲“我”与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 )六、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师检查初读情况。)

  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黑板上的提示给课文用//分出层次来。你认为到哪里是第一个意思,就在那一段的后面画上//。

  (生默读,画线。师巡视指导。)

  师:好,老师看同学们画的都不错。很多同学画得又快又准确。那么第一层意思就是──

  生:第一段。……

  师:同学们找的都不错,能看出来同学们思考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人都说黄山有四绝,那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天都峰都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景色。就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都峰山势的段落。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 教师 语言描述相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

  师: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从哪里看出来高的?

  生:从“抬头望”看出来的。

  生:从“哩”“啊”也能看出来。

  生:从“我能爬得上去吗?”这个句子也能看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找的非常好。天都峰很高,很难爬,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最后还是都爬上了天都峰。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

  师:她怎么样啊?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生: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自己那么活跃,怎么没有胆量爬呢?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这段教学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思想变化,突现出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 训练 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师:小妹妹就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下面,老师接着念,同学们看到第7自然段,请注意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还有吗?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这个词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

  (生齐读。)

  师: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小妹妹说──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小妹妹的话。)

  师: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

  (生自由读老爷爷的话。)

  师: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生:老爷爷是小妹妹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峰的。

  师: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2至7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⑴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⑶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师:想好了自己说一说。

  (生自由练说。)

  师:说完了以后,孩子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师:很多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受深,就说哪些问题。哪个同学愿意先说?

  生:他看到小妹妹心里会想,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还来爬,可能爬不上去吧?

  师:老爷爷看到小妹妹这样想,是吗?下来再静心读读老爷爷的话,再想想。──还有吗?

  生:老爷爷站在天都峰脚下,心里会想,我这么大的年纪,能爬上天都峰吗?

  师:你能联系天都峰的高和陡来想象,很好!──还有吗?

  生:老爷爷他看到小妹妹以后,心里会想,小妹妹年纪这么小,爬得上去吗?再看看我年纪这么大,肯定能爬上去。这时,他不害怕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想,他一定会爬上去的。

  师: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觉得老爷爷一开始就敢爬天都峰,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老爷爷说的话,一起读画红线的部分。

  (生齐读。)

  师: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才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师:那刚才两个同学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开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说。

  生:是的。

  师:那你再读一读老爷爷的话。大家一起帮他,好吗?

  (生齐读。)

  师:老爷爷先下决心了吗?

  生:老爷爷一开始还没有下决心。

  师:对了。什么时候下决心的?

  生: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说法──

  生:不对。

  师:刚才那个同学也说老爷爷一开始就要爬,你说的,是吗?你现在觉得你该怎么说?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爷爷是看到小妹妹那么小也要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继续讨论。请你说。

  生:后来,他是这样爬上天都峰的。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然后,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给小妹妹鼓励,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请坐下。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这么多能干的同学都思考了,请你来说。

  生:老爷爷在峰顶下面,他看到天都峰,心想,我这么老的年纪,要来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他看到小妹妹,他会想,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都来爬天都峰了,我一定也要爬。后来,他看见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时候,他说,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们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黄山的云海了。老爷爷爬不上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师: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会向同学学习,能干!同学们想得很好,积极开动了脑筋。那么,老爷爷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男生齐读老爷爷说的话。)

  师: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后,爸爸为什么要说 “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 。

  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书;汲取力量)

  师: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吧!这节课上到这里。

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年幼,好动。课堂上应注意诱导和引导。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情境教学和媒体资源播放

  五、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多媒体、风光片、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

  (一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画天都峰(课件显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据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第二段。

  7、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天都峰的高与险,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

  爬天都峰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吗

  挂下来

  发颤

文档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人文教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