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六上第三单元第11课。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内容阅读。运用速读全文、提炼信息、厘清顺序、梳理内容等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内容阅读。运用提炼信息、创造性复述等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初涉故宫
1.回顾本单元习得的阅读方法。(师生回顾,师把纸卡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有目的地阅读,最重要的是——“根据目的,关注不同内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板书:目的 内容 方法)
通过前两课《竹节人》和《宇宙生命之谜》的阅读,我们学到了这些方法:提取信息,梳理内容;筛选信息,圈画词句;厘清顺序,复述故事。
今天,我们将用学到的这些方法、妙招,开始《故宫博物院》的学习。(板书课题:故宫博物院)
2.出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说说你对故宫博物院的了解。(通过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记忆库里搜寻对故宫博物院的大致印象。)
3.出示材料一第一段文字: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1)指名朗读。
(2)提取信息后谈感受。
(这段话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地位……
读了这段文字,我感受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宏伟……)
二、梳理信息,探路故宫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形式上的特点:课文由四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是篇说明文,第二则是史书上的一个小故事,第三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参观方案,第四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快速阅读课文,用“提取信息,梳理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处理信息。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相应图文。
指导要点:
材料一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能。
“主要建筑和功能”介绍:教师出示平面示意图表示几大区域——三大殿、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目的是辅助学生,让其对故宫博物院有更立体的了解。
“布局”特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来提炼重要信息,如文章最后一段就提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布局特点。
3.师引导小结。
教师出示四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梳理完后提炼出阅读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三、自主阅读,欣赏故宫
1.回顾“有目的阅读”三要素——“目的”“内容”“方法”。
2.出示本课的两个阅读任务,指名朗读。
任务一: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3.明确任务要求。
任务一:画路线图。
(1)随机采访一名同学:你完成任务一时会怎样筛选材料?
(2)引导学生注意材料三里有游览方案,虽然文字不多,但能给路线图一些有用信息。
(3)思考画好路线图应有哪些要求。(路线设计要清晰、合理。)
任务二:讲解景点。
(1)筛选材料:为完成任务二应选择材料一、二、四。
(2)引导学生注意材料四是平面示意图,不仅方便画路线图,还能在讲解景点时起到索引作用。
(3)讲解景点应有怎样的要求?(景点讲解要清楚、生动有趣)
4.派发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任务单:
任务一: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要求:
①用材料四画路线图。
②用箭头标明参观方向。
③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设计路线。
④路线设计要清晰、合理。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要求:讲解要清楚、生动有趣。
5.分享合作成果。
指导要点:
(1)画路线图。
①引导学生清晰表达,如用上“从哪里到哪里”“途经”“由哪里进去”“从哪里出去”这样的表示游踪方位的词语。
②关注学生是否考虑到同行旅游的家人的具体情况。
③点评后展示官网上的路线图作结。
(2)讲解景点。
①引导学生整合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和内容,用上口语化的表达,尽量使景点介绍生动有趣。
②学生讲解景点后师生共同点评。
(引导学生明确:景点的讲解不仅应该清楚,还要生动有趣;讲解的时候可以更口语化一些,这样会更亲切……)
③小结问题和方法后再请一生上台,模拟情景讲解。
(与学生互动,模拟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在故宫博物院介绍某个景点的情境。)
④出示提前录制好的景点讲解词,共析共评。
“爷爷奶奶,你们看!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宫内最大的宫殿,也是故宫里最重要的宫殿。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像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等重要时刻,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殿是重建之后的。据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太和殿的御膳房突然起火了,连续烧了好几个小时,把太和殿变成了一片废墟。真是太令人痛心了。18年后,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才被重新修缮完成。
爷爷奶奶,你们往太和殿两侧看,是不是有很多个大水缸?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哈哈——是灭火用的。大水缸的下面有一个凹槽,是因为冬天水会结冰,往凹槽里放把火就能不让水结冰。古人的智慧可真多呀!故宫真是古人留下来的最美的礼物。”
6.小结完成任务过程中用到的合适的阅读方法。
四、总结拓展,做优秀阅读者
同学们,要知道这四则材料来源不同,材料一是初中教材中的一篇说明文,材料二是史书中的一个故事,材料三、四都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它们的语言风格、体裁完全不同,属于“非连续性文本”。
今天,我们很好地运用了这些材料,选择了这些方法(生再次齐读黑板上贴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们提高了阅读效率,并出色地完成了两个阅读任务。你们真棒!希望大家把这些方法记在心里,去阅读不同风格的书籍,成为了不起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