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4:13:07
文档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

课堂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A)A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B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C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D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D)A木构架体系建筑B教建筑C陵墓建筑D高台建筑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A)A佛教建筑B筑陵墓建筑C教建D木构架体系建筑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D)A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推荐度:
导读课堂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A)A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B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C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D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D)A木构架体系建筑B教建筑C陵墓建筑D高台建筑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A)A佛教建筑B筑陵墓建筑C教建D木构架体系建筑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D)A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课堂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  A  )

A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

B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C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

D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

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D  )

A  木构架体系建筑

B  教建筑

C  陵墓建筑

D  高台建筑

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A  )

A  佛教建筑

B  筑陵墓建筑

C  教建

D  木构架体系建筑

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D  )

A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庙、明堂、辟雍)、居住建筑(宅第、坞壁)、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

B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在建筑上开始广泛使用,建筑组群日趋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C  多层楼阁兴起和盛行,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的、大型多层的木楼阁

所取代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5、下列不是清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D  )

A  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B  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筑高度程式化

C  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至由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和堆砌感

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6、希腊建筑长期的推敲改进主要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及其相互组合上,这套做法固定后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柱式:(  A  )

A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

B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塔斯干

C  爱奥尼克柱式   科林斯柱式   复合柱式 

D  爱奥尼克柱式   塔斯干   复合柱式

7、自然环境构思法主要是指(  C  )

A  通过建筑形态、语言、符号等表达其内在的某种哲学或思想内涵,从而使观者产生联想、共鸣或启示

B  建筑通过形象(含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内外装饰)表达或蕴涵某一主题思想,从而增加建筑文化含量

C  新建筑根据所处环境原有的道路、景观及建筑布局、形态、形式、风格、材料、色彩以及特点、个性等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新旧环境与建筑的谐调平衡。 

D  运用象征或隐喻的方法来表达经构思而确定

8、基本构思法的设计操作过程包括(  A  )

A  方案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形态设计   方案设计深化 

B  方案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形态设计

C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形态设计   方案设计深化

D  以上都不是

9、居住环境心理要求设计包括(  D  )

①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②私密性与开放性  ③自主性与灵活性  ④意境与趣味

⑤自然与回归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0、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内容包括(  D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②起居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③学习工作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④餐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阳台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小于(  B  )

A  500mm  B  700mm    C  1000mm   D  1200mm

12、套型空间组织包括(  D  )

①餐厨型  ②小方厅型  ③起居型  ④起居餐厅合一型  ⑤三维空间组合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12、平房式低层住宅楼梯户内位置横中布置的优点是(  C  )

A  楼梯使用方便,平面面宽较大

B  前后错层处理,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

C  前后部分使用楼梯均较为方便,功能分区清晰

D  以上都不对

13、联排式住宅层数长度要求:(  A  )为宜

A  30m   B  20m  C  50m  D  45m

14、单元组合拼接方式不正确的是(  D  )

A  错位组合

B  多向组合

C  转角组合

D  单向组合

15、下列不是底层住宅建筑优点的选项是(  D  )

A  居住行为方面: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有利于住户交往

B  居住心理方面:前院后庭

C  整体与环境协调,自重较轻

D  有利于节约用地

16、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因数是(  C  )

A  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构成

B  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

C  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组合

D  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

17、下列不是界定住宅用地范围的条件是(  B  )

A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B  由住宅基地自身的大小形状限定

C  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通常以1.5~3米计算

D  与公共建筑相邻时,以公建用地为界

18、下列对道路广场用地计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面积按红线宽的一半计算

B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小)区道路按红线宽度的一半计算

C  组团级(与没有人行道的小区级)道路按实际宽度的三分之二计算

D  回车场、停车场不应包括在道路用地内

19、住宅区公共绿地包括(  B  )

①居住区公园  ②小游园  ③街心绿地  ④林荫道  ⑤活动场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0、下列不属于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特点是(  D  )

A  所占的面积比较大者;面宽较长

B  高度较高;体量较大 

C  造型特异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1、公共建筑垂直交通空间主要包括:(  A  )

A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B  电梯、自动扶梯、坡道、陡坎

C  楼梯、自动扶梯、坡道、陡坎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2、公共建筑中楼梯可分为(  C  )

①直炮楼梯  ②双跑楼梯  ③三跑楼梯  ④旋转楼梯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3、公共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人流比较集中的需要平缓一些,常为(  A  )

A  8%~15%,10%~12%  B  10%~25%,10%~12%  

C  8%~15%,12%~20%  D  10%~25%,12%~20%

24、在公共建筑设计中,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  B  )

A  一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二是环境处理方面的要求

B  一是使用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间处理方面的要求

C  一是功能方面的要求,二是环境处理方面的要求

D  一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间处理方面的要求

25、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  D  )种基本类型。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26、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不包括下列哪种形式:(  D  )

A  开敞场地    B  活动场地    C  停车场地    D  广场空间

27、自动扶梯在建筑中可以单独布置成为上行或下行的,也可布置成为上下行并列的。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  A  )左右。 

A  30o   B  40o    C  15o    D  5o

28、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  D  )形式

①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②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③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④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⑤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9、下列哪些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是以大型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方式进行组合的(  A  )

①体育馆、影剧院  ②车站、空港  ③大型综合展馆、大型商场  ④办公楼、教学楼  ⑤厂房、写字楼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30、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多层的公共建筑相比,是有较大差别的,主要表现在(  B  )

A  在多层公共建筑中垂直交通系统,是整个布局的关键,而在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的安排,就不像多层公共建筑中这么突出

B  结构体系上,多层公共建筑主要考虑垂直受力系统,而在高层建筑中,除考虑垂直受力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水平风力及地震力的影响

C  结构体系上,高层建筑主要考虑垂直受力系统,而在多层公共建筑中,除考虑垂直受力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水平风力及地震力的影响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2、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3、垂直交通空间主要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四种主要方式。

4、公共建筑是由无数个体空间构成的,这些空间经过设计应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是公共建筑设计的宗旨。 

5、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6、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

7、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

8、高层公共建筑类型主要可分为:板式和塔式两种。

9、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主要是由下列部分组成:主要的建筑或建筑群、附属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设施、道路入口、建筑小品。

10、住宅建筑设计中,家庭人口构成包括:户人口规模、户代际数、家庭人口结构 。

11、住宅建筑设计中,套型居住环境心理的设计要求包括: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私密性与开放性、自主性与灵活性、意境与趣味、自然与回归性。

12、住宅建筑设计中,户内功能分区包括:公私分区(内外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

13、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灵活分隔方式:中帷幔、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板、壁柜式隔板。

14、低层建筑中,住宅院落分类,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

15、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单元组合拼接方式包括: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

1、住宅平均层数 = 住宅总建筑面积 / 住宅基底总面积(层)

2、人口密度 = 规划人口数量 / 居住用地面积(人/ha)

3、建筑面积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4、建筑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基底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5、绿地率 = 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与居住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6、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等)的不同而划分的住宅类型。

7、套型: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8、单元设计法: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的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

9、点式住宅:凡不与其他单元拼接而修建的住宅称为点式住宅.

10、洛可可建筑: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应用明快鲜艳的色彩,纤巧的装饰,具有妖媚柔糜的贵族气息和浓厚的脂粉气。

四、简答题(每题8分)

1、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居住建筑、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

  (2)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在建筑上开始广泛使用。

  (3)多层楼阁兴起和盛行,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的、大型多层的木楼阁所取代。

  (4)建筑组群日趋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2、清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

  (3)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筑高度程式化;

  (4)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至由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和堆砌感。

3、请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成就

(1)摈弃了中世纪哥特建筑风格,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柱式构图要素,推崇古典柱式构图与美学原则。

  (2)梁柱技术与拱券技术混合使用,墙体砌筑技术多样化,穹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架建造,施工技术提高。

  (3)世俗建筑类型增加,造型设计出现灵活多样的处理手法。

  (4)出现了一大批建筑大师及大量的建筑论著。

4、建筑基本构思法设计操作过程

(1)方案设计依据包括:设计任务书;当地主管部门批文及要求;设计基础资料等

(2)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结合国情.结合当地情况,满足环境、功能、技术、艺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诸要求等。

(3)建筑形态设计,建筑形态设计是构成建筑方案的骨架和基础。

(4)方案设计深化,对选定的平面、立面、剖面等形态进行深化,直到全面满足对方案设计的一般和特殊两方面要求。

5、简述自然环境构思法 

(1)融合环境的指导方祛是: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境建合一,顺其自然

(2)建筑环境构思法是指新建筑根据所处环境原有的道路、景观及建筑布局、形态、形式、风格、材料、色彩以及特点、个性等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新旧环境与建筑的谐调平衡。 

(3)文脉环境构思是指建筑所处大环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地理山川、历史文化、建筑古迹等与所设计建筑产生脉络延续或再现的构思方法。

6、简述对建筑气质神韵的构思与表达应注意的三个一致,并举例说明

(1)气质神韵与建筑性质一致。如的建筑气质就应庄重,幼儿园应活泼。

(2)气质神韵与建筑所处环境的风韵一致。

(3)建筑外观与建筑内部的气质风韵一致。同时还要满足建筑用地、功能、技术等方面要求。 

7、简述建筑设计方法中,怎样体现建筑设计的原始自然。

(1)原始自然是通过建筑形态、材料、质感、色彩和构成技法,使建筑产生原始自然的神韵。 

(2)构思要点:

●采用模仿原始自然状态的不规则布局及形态

●采用天然材料或具有天然材料的质感与色彩

●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融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

1、简述在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的五种基本类型。

(1)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这种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各个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需要设置。如走道、过厅、门厅与之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通常称这种组合方式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

(2)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

(3)以大型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

这类建筑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作为活动的中心,而在大空间的周围,布置附属的空间,并且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4)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在交通组织上,高层垂直交通系统的安排,是整个布局的关键,在结构体系上,高层建筑中,除考虑垂直受力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水平风力及地震力的影响。

(5)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某些公共建筑因功能比较复杂,不可能只运用某一种单一空间组合形式来解决问题时,常常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一般称为综合式的布局方式。

2、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1)中国传统建筑往往不是以的个体存在,多为院落式组合。一般大型、重要或等级较高的建筑布置在建筑群中心线的主要位置上,次要建筑布置在两侧,或布置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2)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虽然多种多样,但一座单体建筑可以分成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不同等级、规格的建筑,其屋顶、屋身和台基的规制、尺度、材料及其细部做法都有严格详细的规定。

(3)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是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的重要特征。木构架的主要结构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构架所构成的柱网与现代框架结构一样,屋顶及上层楼面的荷载传给梁柱,再传向基础,墙体不是承重墙,只起围护作用。 

(4)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构件,是柱子与屋顶之间连接的过渡部分,起到向下传递屋顶荷载的结构功能作用。由于木结构不断地发展演变,斗拱的功能逐渐成为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5)中国传统建筑着重建筑意境的创造。从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体量与造型,从台基到屋顶各种构件的功能与细部装饰,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传统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巧妙结合,使中国传统建筑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 

考试试卷结构:

一、选择题13个,每个1分,共计13分

二、填空题20个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三、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计20分

四、简答题4个,每个8分,共计32分

五、问答题1个,每个15分,共计15分

试卷卷面分数共计:100分

         

       

        

          

文档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

课堂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A)A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B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C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D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D)A木构架体系建筑B教建筑C陵墓建筑D高台建筑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A)A佛教建筑B筑陵墓建筑C教建D木构架体系建筑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D)A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