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技术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公式
一、常用计算公式
1.工艺计算
(1)风口标准风速:
式中
v 标--风口标准风速,m/s ;
Q ――风量,m 3/min ; F ――风口送风总面积,m 2。
(2)风口实际风速:
式中 v 实--风口实际风速,m/s ;
v 标--风口标准风速,m/s ;
T --风温,℃; p --鼓风压力,MPa 。
(3)鼓风动能:
式中 E --鼓风动能,J/s ;
60
⨯=
F Q v 标
)
20273()1013.0(1013.0)273(+⨯+⨯+⨯=
p T v v 标实2
02
23)
()273(1412.0p p T F Q n E ++⨯⨯⨯=
Q --风量,m 3/min ;
n --风口数目,个;
F --风口总截面积,m 3; T --热风温度,℃;
P --热风压力,Pa ;
P 0--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Pa 。
(4)富氧率:
1)氧气兑入口在冷风管道孔板前面,即富氧量流经流量孔板,考虑鼓风湿度时富氧率公式为:
不考虑鼓风湿度时富氧率公式为:
2)氧气兑入口在冷风管道孔板后面,即富氧量未流经流量孔板,考虑鼓风湿度时富氧率公式为:
不考虑鼓风湿度时富氧率公式为:
()()%
10021.029.021.0⨯⎥⎦
⎤⎢⎣⎡-++⨯-=风氧氧风Q b Q f Q Q B ()%
10021.0⨯-=
风
氧
Q Q b B ()%
10021.029.021.0⨯⎥⎥⎦
⎤
⎢⎢⎣⎡-+++⨯=氧风氧风Q Q b Q f Q B ()%
10021.0⨯+⨯-=
氧
风氧
Q Q Q b B
式中 B --富氧率,%;
Q 风--风量(冷风流量孔板显示值),m 3/min ;
Q 氧--富氧量,m 3/min ;
0.21--鼓风中含氧率;
b --氧气中含氧率,%; f --鼓风湿度,%。
(5)冶炼周期: 式中
t --冶炼周期,h ;
V ′--由料线到风口中心线的容积,m 3
; n --每天料批数,批;
V --每批料体积,m 3
/批;
c --炉料在高炉内压缩率,一般为12~15%。
(6)焦炭负荷:
式中 P --焦炭负荷; Q 矿--矿石批重,废铁一般1/3质量计入,kg ; Q 焦--焦炭(干基)批重,kg 。
(7)冷却壁热流强度:
)
1(24'
c nV V
t -=
焦
矿
Q Q P =
式中
q --冷却壁热流强度,W/m 2
; c --冷却水质量热容,kJ/(kg·℃);
Q --冷却壁通水量,kg/h ; ∆t --冷却壁进出水温差,℃;
S --冷却壁面积,m 2
。
(8)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式中 t 理--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Q 碳--风口前碳燃烧成CO 放出热量,kJ ; Q 风--鼓风带入热量,kJ ; Q 燃--炽热焦炭带入热量,kJ ; Q 水--鼓风和喷吹物中水分解吸热,kJ ; Q 喷--喷吹物分解热,kg ;
C --炉缸煤气热容,kJ/(m 3
·℃); V --炉缸煤气量,m 3
。
(9)脱硫公式:
CV
Q Q Q Q Q t 喷水燃风碳理--++=
S
tQ
c q ∆⨯
=278.0[]%
1001⨯+-=
S
nL S S S 挥料
式中 S 料--硫负荷(冶炼每吨铁炉料带入硫量),kg/t ;
S 挥--挥发硫(一般炼钢铁按硫负荷10%计算,铸造
铁按硫负荷15%计算),kg/t ;
n --渣铁比;
L S --硫分配系数,L S =[S]渣/[S]铁。
2.高炉炼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1)高炉利用系数:
式中 η--高炉利用系数,t/(m 3
·d ); P --日合格生铁产量,t/d ;
A --生铁折合炼钢生铁系数(见表6);
V μ--高炉有效容积,m 3
。
(2)冶炼强度: 式中
I --冶炼强度,t/(m 3
·d );
Q K --日干焦用量,t/d ; V μ--高炉有效容积,m 3
。
(3)综合冶炼强度:
μ
ηV PA
=
μ
V Q I K
=
焦μ
V Q Q I K 喷
综+=
式中
I --综合冶炼强度,t/(m 3·d );
Q K --日干焦用量,t/d ; Q 喷--日喷吹煤量,t/d ;
V μ--高炉有效容积,m 3
。
(4)休风率:
式中 μ――休风率,%;
t ――高炉休风停产时间,min ;
T ――规定日历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减去计划大中修
时间),min 。
(5)生铁合格率:
式中 h ――生铁合格率,%; P ――合格生铁产量,t ; P 总――生铁总产量,t 。
(6)焦比:
式中
K ――焦比,kg/t ;
%
100⨯=T
t
μ%
100⨯=总
P P h P
Q K K =
Q K ――干焦用量,kg ;
P ――合格生铁产量,t 。
(7)折算焦比:
式中 K 折――折算焦比,kg/t ;
Q K ――干焦用量,kg ;
P ――合格生铁产量,t ;
A ――生铁折合炼钢生铁系数(见表6)。
(8)喷煤比:
式中 Y ――喷煤比,kg/t ;
Q M ――喷吹煤量,kg ;
P ――合格生铁产量,t 。
(9)综合燃料比:
式中 R 综――综合燃料比,kg/t ;
Q K ――干焦用量,kg ;
Q R ――喷吹燃料(煤、油量等),kg ;
PA Q K K =折P Q Y M =P
Q Q R R K +=综
P ――合格生铁产量,t 。
(10)综合焦比:
式中 K 综――综合焦比,kg/t ;
Q K ――干焦用量,kg ;
Q R ――喷吹燃料(煤、油量等),kg ; B ――喷吹燃料与焦炭的置换比;
P ――合格生铁产量,t 。
(11)综合折算焦比:
式中 K 综折――综合折算焦比,kg/t ;
Q K ――干焦用量,kg ;
Q R ――喷吹燃料(煤、油量等),kg ; B ――喷吹燃料与焦炭的置换比;
P ――合格生铁产量,t 。
A ――生铁折合炼钢生铁系数(见表6)。
附表6 各牌号生铁折合炼钢生铁系数
P
B Q Q K R K +=综PA
B Q Q K R K +=综折
二、炉渣碱度校核:
(1)计算每批料出铁量:
式中 Fe 批――每批料出铁量,kg ;
K ――每批炉料矿石量,kg ;
w (Fe)矿――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
0.995――进入生铁中的铁量(其余0.005进入炉渣); [Fe]――生铁中含铁(扣除生铁含碳、硅等元素,一般
为94%~95%),%。
(2)计算每批料CaO 量:
]
[995.0)(Fe Fe Kw Fe ⨯=矿批
式中 CaO 料――每批料CaO 量,kg ; CaO 矿――矿石带入CaO 量,kg ; CaO 焦――焦炭带入CaO 量,一般按焦炭灰分的5%计算,
kg ;
CaO 煤――煤粉带入CaO 量,一般按煤粉灰分的5%计算
(每批料喷煤量按单位时间喷煤总量除以下料总批数计算),kg ;
CaO 灰――灰石中有效CaO (一般为灰石质量的
40%~45%),kg ,其中:
CaO 熔――其他熔剂带入CaO 量,kg 。
(3)计算每批料中SiO 2量:
式中 SiO 2料――每批料中SiO 2量,kg ; SiO 2矿――矿石带入SiO 2量,kg ; SiO 2焦――焦炭带入SiO 2量,一般按焦炭灰分的45%
计算,kg ;
SiO 2煤――煤粉带入SiO 2量,一般按煤粉灰分的45%
计算,kg ;
SiO 2熔――其他熔剂带入SiO 2量,kg 。
(4)计算炉料中还原成[Si]消耗的SiO 2:
熔灰煤焦矿料CaO CaO CaO CaO CaO CaO ++++=渣渣石灰石石灰石有效22/SiO CaO SiO CaO CaO ⨯-=熔煤焦矿料22222SiO SiO SiO SiO SiO +++=14
.2][2⨯⨯=Si Fe SiO 批铁
式中 SiO 2铁――炉料中还原成[Si]消耗的SiO 2,kg ; [Si]――生铁含硅,%。
(5)计算碱度:
(6)计算渣量:
式中 Q 渣――渣量,kg/批;
w (CaO )渣――炉渣中的CaO 质量分数,%。 渣料渣)(CaO w CaO Q =铁料料22SiO SiO Ca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