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著阅读题
1.根据你对《艾青诗选》的阅读,判断下面写雪的诗句哪句是艾青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甲)雪,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喜欢在树枝间嬉戏,喜欢在芦苇间捉迷藏……
(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________)是艾青的诗句。理由:______________
2.名著阅读。同学们阅读了《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作答。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诗中的“它”指的是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3.20世纪三十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表达了作者_____。
4.下面是《艾青诗选》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称。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___________,写出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___________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像这样的杰作还有___________等。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诗中诗意的笔调、独特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一定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5.艾青曾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有关诗篇,谈谈你的理解。
6.名著阅读
《镜子》
(写于1979年)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配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以《镜子》为例,作简要鉴赏。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五十首诗歌。请根据以下诗句的提示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作 品 | 诗 句 | |
《①_________》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地深沉…… | |
《②_________》 |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 |
《③_________》 | 今天,我听见太阳对我说:“向我来,从今天你应该快乐些呵……” |
专题一: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专题二:忧郁的诗绪
专题三:朴素、口语化语言
9.根据名著内容判断正误。
(1)《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_______)
(2)《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_______)
(3)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_______)
(4)“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句话是鲁迅写在《阿长与<山海经>》结尾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真挚的怀念。(_______)
10.艾青早年学画,因此他的诗歌具备了绘画美的某些特质。请阅读《手推车》一诗,结合主要意象分析这一特征。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1.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各题。
北方(节选)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1)《北方》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艾青,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诗歌创作前期的主要意象之一是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古老而苍茫的国土的 。
(2)如图是名著《格列佛游记》的插图,请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12.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鸟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节选自艾青《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艾青原名蒋正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其诗朴实而有韵味,其诗歌的核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我爱这土地》、《太阳的话》等。
(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取了众多的描写对象,比如选文中破烂的乌篷船里的蓬发垢面的小妇,由此展开了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画面,构成一种摧人心碎的悲剧场景,突出民族苦痛与灾难之重,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试分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诗句均选自《艾青诗选》,其中哪一项与另两项不属于同一时代呢?请先选择,再简述理由。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B.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C.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选项(_______),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语给艾青设计了一张微信名片,请你根据艾青诗歌的内容和特点,推测小语的设计理由。
头像 | 设计理由 |
昵称 忧郁的火 | (1)________________ |
个性签名:当太阳还没洒下黎明的光, 我用火把照亮土地。 | (2)________________ |
向太阳(节选)
初升的太阳
照在我们的头上
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
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
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恋……
今天
太阳的炫目的光芒
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
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
从濡湿的地面
一致地
向高空呼嚷
“看我们
我们
笑得像太阳!”
1938年4月武昌
王明读了《艾青诗选》中的这首诗,他打算把这首诗从“太阳”这一意象的角度,推荐给同学们阅读,请你帮他简要地写一下推荐的理由。
16.名著阅读。
大堰河——我的保姆…………………………1
我爱这土地…………………………………7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0
吹号者………………………………………15
雪里钻………………………………………23
人民的城女…………………………………36
光的赞歌……………………………………48
在智利的海岬上……………………………62
黎明的通知…………………………………70
太阳…………………………………………75
北方…………………………………………77
(1)上面是一部名著的部分目录。这部名著是《____________》,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
(2)有关这部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达了诗人对银装素裹的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黎明的通知》,把黎明拟人化,以“黎明”的口吻道出了人们对光明的祈盼。
D.《北方》一诗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诗人深厚的爱国之情。
17.自由是人人向往的,不同的人对自由有着不同的理解。请选择以下名著中的一本,结合相关情节和内容,阐述你对自由的理解。
A.《艾青诗选》 B.《简•爱》 C.《红星照耀中国》
我选( ),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关《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艾青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B.艾青前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土地”,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希望。如《光的赞歌》,就是赞美“光”带来的希望,希望抗战早日胜利。
C.1978年后,艾青的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镜子》一诗中,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趣味。
D.擅长绘画的艾青,他的诗歌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刈草的孩子》中,诗的开头“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和结尾“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19.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C.“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20.艾青的诗歌,大量省略标点,比如《生命》23 行,只有5行有标点,这在其他诗人的新诗中是很少见的。请对下面两题进行思考探究。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太阳之歌》)
(1)以上这首诗是《太阳之歌》的节选,全诗没有一个标点,这首诗不用标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2) 这首诗选自《我爱这土地》,全诗每一句后都有标点。最后一节的问号和省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名著阅读题
1.乙。 乙句中有艾青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土地”,而且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敌入侵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符合艾青深沉忧郁的笔调。而甲中的“雪”是“活泼”的、“可爱”的雪,是俏皮的雪,
解析:乙。 乙句中有艾青诗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土地”,而且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敌入侵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符合艾青深沉忧郁的笔调。而甲中的“雪”是“活泼”的、“可爱”的雪,是俏皮的雪,快乐的雪,与艾青的诗风不符。
【详解】
考查对艾青诗歌特点的了解。从艾青诗歌风格来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根据“活泼”“嬉戏”“捉迷藏”可以看出,甲中的“雪”是俏皮的,快乐的;根据“寒冷”“封锁”可以看出,乙中的“雪”深沉忧郁。因此,乙符合艾青诗歌风格。从诗歌所用意象来看,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乙诗通过“土地”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外敌入侵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切。据此,乙是艾青的诗句。乙出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甲出自一首叫《梦雪》的现代诗。
2.太阳 光明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这首诗歌中的意象“它”,从写作背景分析,就是指太阳,作者借此是想抒发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节选的诗句出自于1937年
解析:太阳 光明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这首诗歌中的意象“它”,从写作背景分析,就是指太阳,作者借此是想抒发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节选的诗句出自于1937年诗人写的《太阳》,写太阳来了之后的巨大影响。在《太阳》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3.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揭示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行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生活状况。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
解析: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揭示了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行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生活状况。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4.《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光的赞歌》《向太阳》(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首先定位时间是20世界30年代,地点是狱中,人物是“乳母”,
解析:《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光的赞歌》《向太阳》(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空,首先定位时间是20世界30年代,地点是狱中,人物是“乳母”,感情是对养育他长大的乳母的怀念和赞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作品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空,根据描述“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可知,作品是《我爱这土地》;
第三空,结合描述,“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像这样的作品艾青还有很多。《向太阳》创作于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的长诗;《火把》是《向太阳》的姊妹篇,都是“以最高的热度”赞美光明和民主的,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5.【示例一】他的诗歌《太阳》,以“太阳”象征光明、理想,召唤人们敏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示例二】他的《黎明的通知》,热情地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不仅给人以情的感染
解析:【示例一】他的诗歌《太阳》,以“太阳”象征光明、理想,召唤人们敏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示例二】他的《黎明的通知》,热情地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不仅给人以情的感染,而且诗中的“我”就是黎明,诗人以一个明朗乐观的基调宣告着新时代的来临。
【详解】
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艾青随之扩大了政治视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示例一: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运黑暗、坚持斗争、向往光明、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示例二:《太阳》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春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暗示着光明的到来,将出现一个科学文明的新时代;要在光明必然到来的预感中振奋起来,去追求未来的真实的光明。
6.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示例:《镜子》中,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
解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示例:《镜子》中,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此题考查的是与艾青诗歌创作有关的文学常识。1978 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复出后的艾青写的是《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在浪尖上》《古罗马大斗技场》等“归来的歌”。诗歌创作中还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他在古稀之年完成了向“诗坛泰斗”的最后攀登。
《镜子》鉴赏: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诗人以偶行的简短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三节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四节则写镜子的遭遇。关于镜子的特征,诗人只有“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等非直接性描述的寥寥几行。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况且镜子本身也无须多费笔墨。然而,诗人并未落入直切的理性陷阱,相反赋予诗行以奇特的审美效应。如,第一节诗中“仅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两句,将“平面”和“深不可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一目了然,后者却无法把握;前者是纯粹表象的写实,后者却是深层蕴含的开掘,熔入了诗人的感触。“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在理性的延续中,诗人继续沿着意象深层展开诗意。平面的反射,直来直去,毫无掩饰躲闪,这就是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能够看清自我,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就这层意义而言,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读完这首诗,我们不能不敬佩诗人那深邃敏锐的洞察力。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可谓匠心独具。《镜子》这首诗在结构上表现了对立化的状态,如关于镜子外形的“平面”与“深不可测”的对比,“醉后酡颜”与“鬓如霜雪”的对比,“喜欢”与“躲避”、“打碎”的对比,构成着一种强烈的反差,并在反差的渗合里,凸现了镜子意象深刻的理性特征。可据此作答。
7.《我爱这土地》 《北方》 《向太阳》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①出自《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意象凄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
解析:《我爱这土地》 《北方》 《向太阳》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①出自《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意象凄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强烈的感情和忧患意识。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②出自《北方》,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艾青在中国北方山西、陕西等地流离,路过 潼关之时写下这首《北方》。写北方的自然的景象,没有浮夸,没有虚拟,读者真正有置身其中的实感 ,并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
③出自《向太阳》。长诗《向太阳》,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8.示例一:我读到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土地”的意象里,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土地”的意象还凝
解析:示例一:我读到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土地”的意象里,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上生活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示例二:我感受到艾青的诗歌中萦绕着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这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
这忧郁里,浸透着诗人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他在全民抗战的胜利中,看见了阴影、危机,看见了祖国大地的贫穷,战争的真正主人——人民还生活在苦难中。但这种情怀不是消沉的,相反,正是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与坚强的信念。
示例三:我觉得艾青诗歌注重语言的口语化。他要求尽可能采取口语写,尽可能地做到“深入浅出”。因为“口语是最散文的”,“它富有人情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他强调,美的口语化要建立在简约与明朗上,以达到含蓄、明朗、简约、自然的境界。他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的父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无不体现这一特征。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对《艾青诗选》的阅读体验谈感悟即可。
如:①独特的意象与主题: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②忧郁的诗绪。“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艾青的忧郁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来自于留学法国时期所感受到的“漂泊的情愫”和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特殊的时代。在抗日战争的炮山中,艾青辗转于北方,亲眼见识了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与我国古老民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因此,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信念。
③朴素、口语化语言。艾青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如《盼望》一诗: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中写海员们的两种“盼望”,而这两种盼望又有所不同。盼望“出发”,是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壮的气概和精神。这是海员们所“喜欢”的。然而海员更“高兴”的是“到达”,因为到达象征着胜利,这是诗人最“盼望”的结果,也是渴望光明的表达。所以“到达”才是诗的着眼点。艾青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也不注重押韵,比以往某些自由体更自由。
9.✓ ✓ ✓ ×
【详解】
(1)唐僧从东到西收服四人顺序是:孙悟空,白龙马,猪悟能,沙悟净。而观音菩萨从西到东收服四人,故顺序正好相反是: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正
解析:✓ ✓ ✓ ×
【详解】
(1)唐僧从东到西收服四人顺序是:孙悟空,白龙马,猪悟能,沙悟净。而观音菩萨从西到东收服四人,故顺序正好相反是: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正确。
(2)结合《骆驼祥子》第十四章可知,刘四爷庆寿那天,吃早饭时,车夫们把对刘四爷的不满都发泄到祥子身上,祥子气得差点和他们打起来。看到祝寿的人携妻带子,刘四爷感到自己的孤单,心情变得很郁闷。他看到虎妞对祥子的亲热劲儿,火上心头。当着众人的面,父女俩吵得不可开交,虎妞索性公开了她和祥子的关系。刘四爷把祥子也臭骂了一顿,父女俩闹翻。故正确。
(3)林冲的职业和长相给予了这个绰号。林冲在小说《水浒传》里面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且身长八尺,生得豹头环眼,故绰号“豹子头”。 戴宗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有术法神行法,将四片神行甲马拴在腿上,能日行八百里,这是他绰号由来原因。正确。
(4)“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句话出自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的是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故错误。,
10.示例:《手推车》如同两幅浸透着北国人民悲哀的、色调阴沉的画,几组意象如“干枯了的河底”“天穹痉挛的尖音”“贫穷的小村”“车辙”等,还借助“手推车”,共同渲染出压在北国人民头上的的悲哀。整个画面色彩凝
解析:示例:《手推车》如同两幅浸透着北国人民悲哀的、色调阴沉的画,几组意象如“干枯了的河底”“天穹痉挛的尖音”“贫穷的小村”“车辙”等,还借助“手推车”,共同渲染出压在北国人民头上的的悲哀。整个画面色彩凝重,饱含诗人对水生火热中的北国人民的同情。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意象。 “干枯了的河底”“天穹痉挛的尖音”“贫穷的小村”“车辙”等都是在借助“手推车”抒发感情。“手推车”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这就如同一幅悲哀的图画,借助手推车表现北国人民的悲哀,给予了对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11.(1)土地;爱恋(热爱)。
(2)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
解析:(1)土地;爱恋(热爱)。
(2)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联系课内所学知识作答。这两首诗中多次出现“土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古老的国土”,可知“土地”是艾青诗歌创作前期的主要意象之一。结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可知,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古老而苍茫的国土的爱恋(热爱)。
(2)本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掌握。题干提示这幅图的出处是《格列弗游记》,可知画的主要人物是格列佛,由他身上捆满绳子,周围围满了小人,可确定这幅画和小人国的故事有关。
《格列弗游记》第一卷: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12.土地; 太阳; 该句重复叠现,回环复沓,既写出了彼地的自然环境,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诗句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所表现的沉重、忧郁的感情,
解析:土地; 太阳; 该句重复叠现,回环复沓,既写出了彼地的自然环境,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又道出了彼时的政治氛围,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诗句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所表现的沉重、忧郁的感情,构成了贯穿全诗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主题”。
【详解】
(1)此题需结合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相关内容解答。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的意象表现了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可从句式特点(朗朗上口、整齐有致、音韵和谐)、表现的情感主题、表现技巧(寓情于景、烘托、渲染)等方面着手考虑。
综合本诗来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整齐有致,音韵和谐。同时,反复的咏叹,构成了贯穿全诗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主题:对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忧伤。“雪”作为诗中意象,指的是自然环境,又比喻不幸和灾难;“寒冷”“封锁”不仅指中国大地正遭受着寒冷的侵袭,又道出当时的政治环境,把遭受蹂躏的中国现状表现了出来,把忧伤之情寄寓在美冷的“雪”的描写中,寓情于景,感情沉重而忧郁。
13.选C, 因为A和B的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集中体现了艾青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而C的诗情更深沉,充满哲思与睿智,集中体现了他1978年后的作品风格。所以选C。
【详解】
本
解析:选C, 因为A和B的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集中体现了艾青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而C的诗情更深沉,充满哲思与睿智,集中体现了他1978年后的作品风格。所以选C。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容,结合作者创作历程分析理解。艾青早期的诗歌,以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争,A句诗歌以土地为意象,B句的主题为“民族的苦难”,集中体现了艾青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而C的诗情更深沉,充满哲思与睿智,体现了他1978年后的作品风格,故选C。
14.艾青诗歌总是充满着“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厚重的风格。然而,他又如火一般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烈的爱。 太阳、黎明、光、火把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
解析:艾青诗歌总是充满着“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厚重的风格。然而,他又如火一般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烈的爱。 太阳、黎明、光、火把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最为常见和主要的意象。艾青也被称为“土地诗人”“太阳、火把的歌手”。这个个性签名既包含了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也突出了艾青驱除黑暗、追求光明、坚持斗争的形象特点。
【详解】
考查名著阅读。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艾青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这种忧郁来自于国家民族正在经历的苦难,来自于他内心的悲伤与反抗。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溢着凝重厚重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一诗,描写中国的大地为茫茫大雪所覆盖,祖国正经受着深重的苦难,饱含忧郁之情。“火”强调的是他内心对于祖国的热爱如火一般炽热与强烈。他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强烈向往与追求。
(2)这个个性签名囊括了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太阳、黎明、光、火把和土地。黎明还未到来,太阳还未升起,诗人就要把自己这颗爱国之心燃烧成火把,为在大地上正经爱苦难的人们带来希望与光明。突出了诗人追求光明,不懈斗争,以身报国的形象特点。
15.示例:“太阳”是艾青诗歌中两个最主要的意象之一,“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不息追求。这首诗中的中心意象是“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全诗表达了祖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示例:“太阳”是艾青诗歌中两个最主要的意象之一,“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不息追求。这首诗中的中心意象是“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全诗表达了祖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意象的理解能力。
考生首先要读懂这首诗,准确理解诗中“太阳”这一重要意象的内涵,然后结合全诗理解“太阳”的象征意义,最后指出诗人借“太阳”等意象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太阳照耀下的朝气蓬勃的生活场景。《向太阳》一诗为我们展示了一片太阳光照之下的曾经蠕动着痛苦灵魂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从“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可以看出,中心意象是“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全诗表达了祖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6.(1) 艾青诗选 艾青或蒋海澄
(2)B
【分析】
(1)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的诗歌选集,主要包括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
解析:(1) 艾青诗选 艾青或蒋海澄
(2)B
【分析】
(1)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的诗歌选集,主要包括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作品。故①空填《艾青诗选》,②空填“艾青”或“蒋海澄”。
(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B选项中“表达了诗人对银装素裹的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述有误。故选B。
17.A.《艾青诗选》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青年时代,他曾经讴歌:“若火轮飞悬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历经沧桑的晚年,他依然豪迈地预言:“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将会接受光的邀请/从地球出
解析:A.《艾青诗选》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青年时代,他曾经讴歌:“若火轮飞悬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历经沧桑的晚年,他依然豪迈地预言:“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将会接受光的邀请/从地球出发/飞向太阳……”,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他要在黑暗中渴望黎明,他呼唤卑微的小山村觉醒,他要追寻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也保持着属于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对艾青来说,自由意味着对光明的向往与追寻。
B.《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具有坚强的性格和追求平等自由的可贵精神,这集中体现在她为爱情的追求上,即使是与罗切斯特结婚;简•爱依然坚持要当家庭教师赚钱,用自己赚来的钱养活自己,给自己买衣服。在婚礼取消后,简•爱离开罗切斯特时,罗切斯特赠送给她的东西她一样也没带走。自由是人格的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C.《红星照耀中国》中有着先辈对自由的不懈追寻。在对红军的严密封锁之下,中国党人却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困难,投入工作。生活上与党员们平等,却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写道:“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的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自由意味着反对剥削与压迫,是对理想的不懈追寻。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识记及理解。解答本题时,要围绕“自由”的主题,结合名著相关情节来阐述。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艾青本来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诗人,在《鱼化石》中:“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对艾青来说,他向往自由,自由意味着身体与灵魂的双重。
《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通过描写一个孤女一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女性的悲惨处境,也从曲折的爱情故事里反映出对男性嫉妒渴望摆脱歧视的强烈愿望。简·爱的一生,从未妥协,自由的思想充斥着整部作品。在当时的环境,被虐待被嘲讽的女性在不公平的压榨下极度渴望自由平等,《简·爱》恰好写出了英国女性内心的呐喊,把对一切的不满通过文字展现给世人。自由是人格的与。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党和中国历程的图书,书中描写了中国党人对全国人民自由的不懈追求。自由意味着反封建反压迫,是对主义社会的向往。
示例:我选B,我的理解是《简·爱》中,简·爱所理解的自由是和尊重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别人不尊重没有钱财的孤女简·爱,所以他们随意支配和对待她,例如简·爱在舅妈家不被尊重,被表哥欺负、表姐冷待,被舅妈关进红屋子,没有任何自由,被随意地丢弃在无异于孤儿院的寄宿学校;在孤儿院因为不被尊重所以意愿无法表达、只能刻板地生活了八年,其后,她为了追求自由选择去罗切斯特的庄园做地位低微的家庭教师;同样为了自由,简·爱放弃了成为圣约翰的妻子去传教,摆脱了宗教的胁迫,这里圣约翰有不尊重简·爱自己的意愿的行为。
18.B
【详解】
B.“希望抗战早日胜利”有误。因为《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结束之后不久,是二十年来诗人在“光”的指引下对历史、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晶,表达了作者在新时期重获生存、创作权力后倾力创
解析:B
【详解】
B.“希望抗战早日胜利”有误。因为《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结束之后不久,是二十年来诗人在“光”的指引下对历史、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晶,表达了作者在新时期重获生存、创作权力后倾力创作的心声,寄托了其对光明追求的思想情感。故选B。
19.D
【详解】
D.理解错误,《礁石》中“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
解析:D
【详解】
D.理解错误,《礁石》中“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故选D。
【点睛】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20.(1)不用标点造成的跨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现形式。这一组排比句,主语是太阳,没有标点就像奔流的江河,一往无前,不可遏制,使得诗情获得一次一次地重复和加强。(突显太阳的力量)
(2)“一问一答,诗人
解析:(1)不用标点造成的跨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现形式。这一组排比句,主语是太阳,没有标点就像奔流的江河,一往无前,不可遏制,使得诗情获得一次一次地重复和加强。(突显太阳的力量)
(2)“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一个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般的激情,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让诗句留下不尽的余韵。”
(这是从形式入手,直抵诗歌情感内核。一个标点符号的选择,都体现出诗歌表现形式的特点。)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内容的理解。(1)诗歌有它自己的特点,可以用行来断句。这也是诗歌特殊的表现形式。三个“使”构成一组排比句,以讴歌太阳来歌颂伟大的时代,以诗人的感情影响读者的感情,突显太阳的力量。(2)运用设问,直接抒情,省略号省略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用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荡气回肠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