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料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岗位任务与管理范围
(一)岗位任务
用本岗位各个设备,将各种原料进行配矿,破碎和筛分,向沸腾炉提供含硫稳定、含水稳定、粒度稳定,而且数量足够的合格矿。
(二)管理范围
1、管理区域
从原料厂房内外矿料堆场至细料仓止,包括在此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及其所属电器设备和用具等。
2、应管设备
1破碎机②振动筛③胶带转送机④斗式提升机⑤粗料仓
第二节工艺流程和操作指标
(一)工艺流程(示意图)
流程说明:
在原料仓库内,用装载机把晒好的料铲上粗料斗经1号胶带输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矿经过2号胶带输送至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出合格的成品料经斗式提升机送至细料仓。
(二)操作指标
1、含硫≥25% 2、含水≤5% 3、粒度≤3㎜
4、含砷≤0.05% 5、含氟≤0.2% 6、含铅+锌≤1%
第三节 主要设备技术特性
1、锤式破碎机
规格型号PCO604 转子ø600X400
转速1000r/min 进料>100㎜ 出料 <15㎜
处理能力10—12t/h
配用动力Y180M—4(18.5KW.30A)
破碎机轴承1312 三角带B2430
2、振动筛
规格型号ZD1224
筛孔4X4㎜ 筛网尺寸2600X1300㎜
配用动力Y1325—4(5.5KW 11.6A)
配用三角带B2845
3、YDT型油冷式电动滚筒(4台)
滚筒直径400X600 胶带宽度500 园围速度 1m/s
电机功率(5kw 4kw)油号、中级压工业齿轮油
4、斗式提升机
规格型号 TH315 轴距C=14.371m 斗型sh
链条6 7节 斗66个 U型丝132个 斗固定孔ø14X4
距孔200X60
配用动力Y132M—4(7.5kw 15A) 配用三角带B2800
配用减速机JZø400 中心距400 速比31:50
第四节 开 、停车方法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破碎机的检查项目:
①电动机三角带的松紧。
②检查机座、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③电工检查(电动机)及其开关是否好用。
④在各加油点加油后盘车,检查机内有关杂物以及积矿堵塞。
⑤三角带防护罩是否完好。
(2)胶带输送机的检修项目
①在各加油点加油,检查润滑是否完好。
②检查胶带扣子是否有损坏,传送滚筒、改向滚筒是否完好,上、下托琨是否正常转动。
③检查进、出料口有无堵塞。
④电工检查(电动机)及其开关是否好用。
(3)振动筛的检查项目
①检查振动筛四周有无开裂,筛网有无破损。
②清除筛上一切杂物,并捣通堵塞之孔眼。
③检查三角带及其防护罩是否完好。
④电工检查(电动机)及其开关是否好用。
(4)斗式提升机的检查项目
①检查三角带,连轴器和防护罩是否完好。
②在各加油点加油盘车,检查转轮装置是否正常。
③检查链条长度是否合适,料斗U型螺丝是否松动,链条有无曲扭和脱轨。
④检查进、出料口有无积矿堵塞。
⑤电工检查(电动机)及其开关是否好用。
2、开车顺序
原则是从流程后面向前开
(1)按上述要求将各设备检查确定认无问题时再开车。
(2)开车时要求各设备无负荷启动。
(3)开车顺序:
提升机----3号输送带------振动筛----2号输送带----破碎机------1号输送机
3、停车顺序
原则从流程前面向后停
1号输送带---破碎机---2号输送带---振动筛-----3号输送带------提升机
第五节 正常操作要点
1、给破碎机均匀加料,避免堵转。
2、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电流的变化情况、如有反常,应及时检查。
3、输送机如果走偏,应及时校正,以免损伤输送带和撒料。
4、严格遵守开、停车顺序,防止设备堵塞或矿料溢出。
5、经常注意筛面漏料情况,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6、筛子上面的杂物(木块、石块、铁件等)应及时挑出。
7、经常注意细料仓贮料情况,必须做到进料不溢、出料不堵。
第六节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各电动机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防止尘土、矿石、油类和水滴落入。每班清查,定期加油。
(二)电动机不准带负荷起动,不准超负荷运行。外壳温升不得超过60℃,发现不正常时立即找电工检修。
(三)要经常检查各轴承的润滑情况,发现缺油要及时加补。
(四)每班工作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清洁工作。
第七节 安全注意事项
(一)员工上班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生产。
(二)新工人进厂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要有专人包教,考试及格后方能操作。
(三)粉碎机在运转时,严禁用铁棍通捣进料口。
(四)在所有设备运转的的同时,严禁进行清理,要待停稳后才能进行。检修时必须先停车,拉下电源开关,切断电源,再挂上检修牌子,然后才能进行。
(五)电动机要安装、按地线。
(六)所有转动设备要有安全罩,不准跨越正在运行的胶带输送机。
第二章 焙烧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岗位任务与管理范围
(一)岗位任务
将原料岗位送来的合格原料矿,通过沸腾炉焙烧出含SO2的炉气,以供硫酸生产用。
(二)管理范围
1、所管区域
从细料仓起至第一文氏管进口止,包括在此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管道、电器、仪表和安全装置等。
2、应管设备
1细仓料②胶带混料机③沸腾炉④炉气U型冷却器⑤旋风除尘器⑥电除尘器⑦全部管道和有关阀门⑧有关仪表和器皿⑨星形排灰机⑩冷却滚筒增湿机
第二节 工艺流程操作指标
(一)工艺流程(示意图)
2、流程说明:
原料岗位送来的成品矿,由斗式提升机运至细料仓,经胶带喂料机连续加入沸腾炉内进行焙烧。硫焙烧时需要空气,由炉前鼓风机抽室外空气送入炉内。为了控制炉内的温度不超过矿渣的熔点,用冷却水通入沸腾炉内壁的冷却水箱进行冷却。焙烧得出的炉气含SO213%左右,经炉顶出气管进V型的炉气冷却器,使炉气温度降至600℃以下再进入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后送至净化工段。
焙烧后的渣从沸腾炉溢流口进入冷却滚筒排出,大颗粒渣经事故排尘装置直接排出。尘则随炉气流自炉气冷却器,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经星形排灰阀经滚筒分别排出。
(二)操作指标
1、炉温:底层、中层850—950℃ 上层800—900℃
2、炉底风压和炉出口压力
炉底风压和炉出口压力500—900㎜水柱
炉出口压力-2------7㎜水柱
3、出口炉气浓度含SO2 13—13.5%
4、矿渣残硫<0.5%
5、烧出率>98.5%
6、水温:沸腾炉冷却水箱出口50℃ (一)细料仓 V=16m3 (二)胶带喂料机 胶带尺寸650X5 滚筒尺寸750X40 配用动力(1)电磁调速电动机YCT200-4A激磁电压72V 电流1.6A 转速1250-125r/min (2)异步电动机Y132S-4(5.5kw 11.6A),配用减速机JZQ350 中心矩350 速比31:50。 (三)焙烧炉 规格及型号F=10㎡ V=201m3 风帽5个 溢流口高度1100㎜ 焙烧强度120吨/米2日 (四)炉前鼓风机 GLD—22 风量9310—14460m3/h 全压10610—20030Pa 配用动力Y315S—2(110kw 201A) (五)旋风除尘器 UH15—ø1600 UH24—ø1500 (六)冷却滚筒增湿机 规格ø630X16500 配用动力Y160M-6(7.5KW 15A) (七)星形排灰阀(4台) 规格300 配用动力Y112M—6(2.2KW 4.6A) 第四节 开、停车方法 (一)新建炉或长期停车后的开车 (1)烘炉(新建炉或刚大修重砌的炉) 1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干木柴60吨、柴油50㎏(引燃用)。 b准备扒木柴的工具和点火用的油棉纱。 c检查各处仪表,热电偶是否齐全、准确。 d捣通风帽孔,并用薄铁板盖于风帽让灰尽量不下漏。 2烘炉方法 a打开炉顶放空烟囱,用插板关死下料口和炉子气体出口总烟道。 b先用木柴在炉内架起一小堆,用棉纱浸柴油引火点燃,火焰大小(温升快慢)用人门和放空烟囱的开关大小来调节。 C打开冷却水箱水阀。 d烘炉要求,一般来说要烤除炉内多余的水分,是指三部分水: 一是游离水、二是结晶水、三是残余结合水,他们分别排出的温度为100℃、350℃、650℃。点火后逐渐升温(50℃/H)。控制炉中部(沸腾层)温度不超过600℃,炉顶温度>100℃,烘烤七天以上,直到炉气出口水分恒定为止。熄火后关闭炉门,让其自然降温至40—50℃。 (2)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 ①拨出炉内杂物,清理风帽之间的矿灰并打开空气总人孔,进行检查清理。 ②打开放空烟囱,启动炉前鼓风机吹风帽,并捣通未吹通的风帽孔。 ③检查风室,人门以及排渣装置及排渣口有无异物堵塞。 ④喂料机是否良好。 ⑤冷却水箱是否漏水,水阀是否灵活好用。 ⑥检查热电偶,气浓和氧浓仪表是否正常。 ⑦联系净化、转化、干吸及污水处理各岗位准备开车。 ⑧检查炉前鼓风机油位。 ⑨用矿料铺固定层 a用炉渣和原料搭配过筛:水分<2% 含S 15—20% 粒度≤3㎜ 厚度400—500 数量≥5m3 b铺炉:由里向外,铺的过程要细心,不得踩踏,要平整、不得高低不平。 ⑩细料仓贮满待用。 2、开车顺序 (1)冷沸腾 ①关人门,打开放空烟囱,启动鼓风机慢…开启鼓风量(控制风压约500mm水柱 电流95A左右)作冷沸腾,5分钟后慢慢减风,停鼓风机。 ②打开炉门,检查炉内料面是否平整,如发现高低不平,则应重新检查凸起处风帽孔眼是否畅通,如风帽未发现问题,一般是矿湿造成,可不必再作冷沸腾。 (2)升温开车 ①稍微打开冷却水箱进口阀,控制出口水管有少量水流出即可。 ②油头须架在燃烧的油布上加温(火势在料面上,暂不对料面喷火),烘至750℃左右(沸腾层)叫鼓风机翻料一次,继续喷火加温(在微沸腾情况下)在底层各点温度涨至400℃以上时,并证明炉料被点燃开始冒火星且溢出SO2,矿层呈微红色,开始投少量生料,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即可适当加风加矿,随着炉内矿层料的增加,炉底压力逐渐上升,此时应逐渐开大水箱冷却水。 ③待炉内沸腾后升至800℃左右,停止加料,撤离油,停炉前鼓风机(或减风),砌砖封炉门。 4开车后,密切注意炉温变化,并与净化转化岗位密切合适当加风加矿,逐渐调节到正常操作条件。 (二)短期停炉后的开车 1、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岗位检修项目完成情况,通知原料供料。 (2)检查炉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3)检查炉里各测温点是否正常,冷却水箱有无漏水迹象。 (4)检查炉前鼓风机并盘车,确认进风阀处关闭状态。 (5)通知净化岗位准备送气。 2、开车顺序 (1)启动炉前鼓风机。 (2)开动喂料机投矿。 (3)开车后炉温有上升趋势,可根据炉子的压力情况通知转化岗位增加风量。 (4)注意气浓变化情况,及时调节炉子的操作。 (三)停车 1、长期停车 (1)接到停车通知停止投矿。 (2)继续保持风量吹入炉内,至炉内温度降至400℃时,关炉前鼓风机。打开放空烟囱和炉门,进行沸腾炉自然降温。 (3)待矿渣温度(底层)降到60℃以下,即可在炉内清理。 (4)盖好加料口,关闭所有阀门。 2、短期停车 (1)停车前通知炉工先将炉温提高一些,停止排渣,适当提高固定层的厚度。 (2)停止加料,停鼓风机,关小冷却水箱进水阀。 (3)盖上下料口,以利炉子保温。 (4)做好保温记录,每小时记录炉内各点温度。 3、紧急停车 当突然停电或系统发生临时事故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投矿,同时关炉前鼓风机。 (2)关小冷却水进水阀。 (3)盖好下料口,关闭各处阀门。 (4)巡回检查,做好随时开车的准备。 第五节正常操作要点 (一)注意原料的含硫、含水和粒度情况。 (二)注意与净化、转化、干洗岗位联系,了解系统阻力,气浓和酸雾指标情况。 (三)投料量变动范围不应太大,保持炉子稳定操作。 (四)注意供矿是否正常,保持细料仓经常有矿下料口不堵塞,皮带上不断矿。 (五)注意炉温情况,发现突然变化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六)注意炉子排出的灰渣颜色,根据既降低原始酸雾,又不出升华硫的要求来控制灰渣颜色进行炉子操作。 (七)控制沸腾炉在微负压下操作,发现炉加料口正压冒烟,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第六节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1、炉子加料口正压冒烟 (1)转化主风机跳闸(2)主鼓风机抽气不足(3)炉出口烟道,旋风除尘器堵塞(4)负压系统管道式设备严重漏气(5)泡沫塔液泛(6)炉前鼓风机风量过大。 2、炉内温度普遍下降 (1)入炉矿太湿(2)矿含硫量降低(3)风量太小 3、炉温普遍上升 (1)矿含水量减少(2)矿含硫量增高 4、SO2浓度上升 (1)投矿量增加(2)矿含硫量增高(3)炉前风机风量过小 5、 SO2浓度下降 (1)断矿(2)投矿量减少(3)矿含硫量低(4)烟道和设备漏气(5)炉底风量自动增大 6、炉底压力增高 (1)排渣口堵死(2)投矿量过多(3)二次风开得太大(4)炉内结疤(5)炉内产生冷灰大颗粒沉积 7、炉底压力下降 (1)断矿(2)投矿量减少(3)矿石太细 8、高温结疤 (1)断矿(2)断水(3)高温下减风 9、炉顶塌灰,使炉结疤 入炉矿含铅、锌等有色金属较多,同时炉出口温度较高。 10、(1)入炉矿太细、太干、含硫多(2)风量大炉内气温增大(3)炉子温度太高,超负荷操作 11、炉底层温度下降 炉内产生冷灰,底层沸腾不良 12、灰尘颜色太黑 (1)投矿量太大(2)矿含硫增高(3)炉底风量太小 13、灰渣颜色太红 (1)投矿量太少(2)矿含硫降低(3)炉底风量太大 第七节 巡回检查与设备维护保养 (一)巡回检查制度 1、随时检查炉内各点温度,压力,炉前鼓风机电流变化情况,是否在指标范围内。 2、各水箱冷却水量和温度每小时检查1次。 3、经常检查下料口是否畅通。 4、经常检查炉气冷却口,旋风除尘口,星形排灰阀及下灰管道是否有堵塞漏气现象。 (二)设备维护保养 1、经常注意各水箱冷却水流量和温度,严防断水。 2、本岗位所属转动设备,每星期清扫加油一次。 3、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正常维护,要求不堵、不漏,随漏随修。 第三章 净化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岗位的任务与管理范围 (一)岗位任务 将焙烧岗位来的高温并含尘、酸雾、砷、氟、硒等杂物的炉气进行净化和降温,使炉气达到净化指标要求,以利后面工序的操作和设备正常运转。 (二)管理范围 1、所管区域 由文氏管进口开始至干燥塔进口止,包括在此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管道、电器、仪表、安全装置等。 2、应管设备 (1)第一文氏管及循环装置。 (2)洗涤塔及循环装置。 (3)斜管沉淀器。 (4)塑料电除雾器。 (5)循环水泵及冷却系统。 (6)全部管道及其有关阀门。 (7)有关仪表器具。 第二节 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1)工艺流程(示意图) (2)流程说明: 由焙烧岗位除尘器出来的炉气进入文氏管泡沫塔进行喷水除尘和降温,再进电除雾器除去酸雾和残余的矿尘。其过程采用封闭式酸洗。即将文氏管、泡沫塔和电除雾流出的污水进行循环降温、沉淀再利用,沉淀的污泥定期由沉降器下口排出。 (三)操作指标 文氏管出口温度 < 75℃ 泡沫塔出口温度<40℃ 电除雾出口温度<℃40(电除雾出口压力)<800㎜水柱 风机出口酸雾<0.03g/标m3 水分<0.1g/标m3 第三节 主要设备技术特性 (一)内喷文氏管 喉经ø380 分离器DN2400X1600 喷水量20—30T/h 喉管气速 50m/s 压力降 200㎜水柱 (二)泡沫塔 1、外形ø1800X8555 2、结构、塔体用δ30聚丙烯板焊接,塔顶除沫层高度2000,塔下三块塔板,上、下塔板孔经ø6,中间塔板孔经ø5,孔间距10.4。 3、主要工艺参数 (1)物料名称SO2炉气----2%H2SO4 (2)压力KPa---5.00 (3)操作温度60—40℃ (4)淋洒酸量m3/h---60 (5)空塔速度m/s—2.2 (6)控制气量m3/h 14000 (三)电除雾器(120管塑料) 1、结构ø3960X112 2、主要工艺参数 (1)工作压力<-800mm水柱 (2)工作温度<40℃ (3)气体流量1300—1700m3/h (4)操作气速0.6—0.8m/s (四)稀酸循环槽ø2800X2100(2台) 1、操作压力 常压 2、操作温度 <65℃ 3、容积 21m3 (五)安全封 DN600X1278 报警上限-800mm水柱 (六)文氏管上酸泵(2台) 65FXB—Z—V—30—32 进口管径65,出口管径50。流量30m3/h 扬程=32m 配用功率Y132S-2(7.5kw 15A) (七)泡沫塔上酸泵 100FXB-Z-V-100—27(2台) 进口管径100,出口管径80,流量100m3/h 扬程27m 联轴器厚146 ø外70 ø内36 键10 机械密封DA12X40X65 轴承308 叶轮键8 配套动力Y160L—2(18.5kw 35.5A) (八)循环水泵(2台) 双吸离心泵―300S-19 H=22 Q=612m3/h 配用动力Y250M-4(55kw 103.2A) 第四节 开停车方法 (一)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各设备、管道和阀门是否完好,人孔、吸气空等是否封好。 (2)检查一次水,循环水供水管线是否正常,水阀是否灵活好用,水压表是否灵敏准确。 (3)检查各仪表是否齐全,运行是否良好。 (4)在开车前24小时时开启电除尘,电除雾器电加热。 (5)给泡沫塔,文氏管循环槽上满水,打开泡沫塔泵的出口阀启动电动机,再逐步调节泵的进口阀,使液体上塔循环。用同样方法启动文氏管泵电机,给文氏管上水。 (6)根据循环量的需要和循环槽的液位下降情况,注意加水,直至循环液位达到正常为止。 (7)在对循环系统作全面检查无问题后,即可关闭泵进口阀,再关闭泵出口阀,最后把泵停下来。 (二)开车 (1)通气前1小时开启泡沫塔和文氏管循环泵。 (2)通气前半小时打开电除雾器喷水管阀,使沉淀极管壁湿润。 (3)通气10分钟后向电除雾器送电。 (三)停车 A、长期停车 1、转化系统停止抽气后,立即停止向电除雾器送电。 2、开大稀酸引出阀,降低循环槽液位,循环液位降到最低时,关闭稀酸引出阀,向循环槽大量加水,打开沉淀槽的排泥,维护一定液位以洗涤循环系统的设备。 B、临时停车 只停止向电除雾送电即可。 第五节 正常操作要点 1、随时检查各点温度,压力变化情况,注意维护指标在范围内。 2、随时注意泵的声音和电机温升变化情况。有异常及时倒泵和维修。 3、控制负压(电除雾器出口)不要超过-750㎜水柱。 4、根据风机出口酸雾指标调节电除雾器电压大小。 第六节 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1、文氏管出口温度升高 (1)喷水量不够(2)喷嘴堵塞(3)转化抽气量增大 (4)炉温升高或沸腾炉水箱漏水 2、文氏管进口负压升高 焙烧工段烟道或旋风除尘器堵塞。 3、泡沫塔阻力增涨 (1)淋洒水量过大(2)挡板孔被升华硫堵塞 4、泡沫塔出口温度过高 (1)淋洒水量过小(2)进口气体温度高 5、泡沫塔无泡沫层 (1)淋洒水量过小(2)气量太小 6、电除雾器送不上电 (1)电晕极线偏心度过大(2)沉淀管内沉积污泥太多 (3)气体流量或压力瞬时波动过大,致使电晕电极线摆动 (4)进口气体含尘太多(5)石英管潮湿 第四章、转化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岗位的任务与管理范围 (一)岗位任务 将已经净化并干燥过的SO2气体预热后,通过钒触媒的催化作用,转化成SO3,以供吸收塔吸收成酸。 (二)管理范围 1、所管区域 从主鼓风机进口至吸收塔进口止,在此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管道、电器、仪表、安全装置等都属此岗位。 2、应管设备 (1)SO2风机(2)热交换器(3)转化器(4)电加热炉 (5)SO33冷却管(6)全部管道和有关阀门(7)有关仪表和器具。 第二节 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一)工艺流程(示意图) 3+2两转两吸流程示意图 (二)流程说明: 净化、干燥的炉气,经主鼓风机依次进入3换和1换列管外,加热至420℃左右,进入转化器第一段触媒层进行转化反应,反映后的高温气体(580℃左右)进入第一换热器管内,被冷却到480℃左右进入第二税触媒层,第二税反映的气体进入第二段热器管内,与炉气段热后被冷却至440℃左右进入第三税触媒层。出第三段触媒层的气体进入第三热交换器管内,与炉气换热后被冷却到180℃左右,进入第一吸收塔进行第一次吸收。被吸收了的SO3气体尾气,再进入第五热交换器,第2及第4热交换器,分别被管内气体加热428℃左右,然后进入第四段触媒层,第四热交换器,第五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转化后气体经第五换热器管内冷却,第二吸收塔进行第二次吸收。 (三)操作指标 1进转化器SO2浓度7.5-8.0% 2转化率≥99.5% 3转化温度 一段进口420-450℃, 一段出口<600℃ 二段进口450-470℃, 三段进口420-440℃ 四段进口430-450℃, 五段进口415-430℃ 第三节 主要设备技术特性 (一)SO2风机 A1400-1.4 Q=400m3/min 出口压力4000X9.8pa 配用动力Jk-133-2(315kw 540A) (二)热交换器(钢壳列管式) 第一换热器 DN1600/H5220 F=193m3 第二换热器 DN1530/H5440 F=221m3 第三换热器 DN1600/H1048T F=554 m3 第四换热器 DN1530/H2818 F=50 m3 第五换热器 DN1470/H10670 F=474 m3 (三)转化器 ø40000/4240 H=15354 5层触媒层 (四)电加热炉 1电 120kwX5 2电 120kwX3 第四节 开、停车方法 (一)新系统或长期停车后开车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设备,管道和阀门等,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开车要求。 (2)检查SO2风机,加油盘车并空载试车。 (二)开车步骤 (1)转化器的升温 ①确认1、2、3、4、5、副线全关。 ②全开补氧空,再打开电除雾器一个人空。 ③确认干吸岗位循环酸泵运转正常。 ④启动主鼓风机和电机热炉,抽入干燥空气进行升温。 ⑤升温要控制第一段触媒层进口温度和第四段触媒层进口温度,开始时升温快,风量可大些,控制升温速度30-50℃/每小时。到达 300℃时逐渐关小风量,升温速度控制在20-30℃/每小时。 6当1、4 段进口温度达到400℃以上时,即可通知焙烧岗位具备通 气条件。 (2)转至正常操作 ①当一段出口温度已稳定在500℃以上时,即可打开3号副线阀;当2段触媒层已进行反应,出口温度达500℃以上时,即可打开1号副线阀。 ②以后各段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逐段逐步地利用其相应的换热器,把各段进口温度调节在规定的指标内。 (三)转化器停车 (1)短期停车(三天以内) ①根据停车时间的长短,停车前2-6H要酌情提高转化器温度。 ②停下鼓风机后,要立即关死进口阀门和各热交换器的副线阀。 ③停车保温后再开车时,要特别注意当时的温度状况,根据温度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热炉,气量开多大,气浓需要多少。 (2)长期停车(系统大修理停车及因故停车三天以上) ①、把各段触媒层温度控制在400℃以上,热吹6-8H,然后停机靠自然降温。 ②、如转化器需修理筛换触媒等,可用干燥空气降温,降温时打开旁路阀门,控制降温速度在30℃/H。待第一段触媒层降至80℃以下时,即可停止降温交出修理。 第五节 正常操作要点 (一)根据操作技术指标,维持进转化器SO2浓度稳定,严格控制转化器各段温度达标。 (二)请炉工经常检查投料情况。控制好矿料含硫或调节投矿量,以维持炉气浓度和气量的稳定。 (三)各段副线阀的调节范围不可变动过大,以免气浓和温度突变而影响转化率。 (四)各副线阀调节作用(阀门在开的状态参看转化工艺流程图) 1# 降1段升2段 2# 升3段降4段 3# 降1段升1吸 4# 升4段降5段升2吸 5# 降5段升二吸 第六节 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1、转化器进出口温度普遍缓慢下降 (1)主鼓风机风量开得太大;2、SO2浓度降低;3、副线阀开得太大。 2、转化器进出口温度突然下降 (1)、主鼓风机前的管道或设备有严惩的漏气处。 (2)、炉前鼓风机跳闸或沸腾炉断矿。 3、转化率低 (1)、转化器进口温度不正常。 (2)、SO2浓度波动太大 (3)、SO2浓度太高 (4)、热交换器漏气 (5)、触媒中毒或老化 4、主鼓风机进口负压增高,出口压力降低 (1)、主鼓风机前面的设备或管道堵塞 5、主鼓风机进口负压下降,出口压力上升 (1)、主鼓风机前的设备或管道漏气。 (2)、主风机后面的设备或管道堵塞。 6、反应温度后移 (1)、进口温度过低 (2)、SO2浓度过高,副线阀开得过大。 (3)、触媒中毒或老化 7、主鼓风机进出口压力波动较大 (1)、干吸岗位循环酸量太大,堵塞气管 (2)、塔底部积酸 8、压力不变或虚低 压力计管堵塞或漏气。 第七节 安全注意事项 1、转化器温度降至50℃时,方能进内工作。 2、进入转化器扒触媒或装填触媒时,要戴好防尘口罩、眼镜和手套、穿好工作服。 3、触媒清理完毕一定要将手、脸、身体冲洗干净,工作服洗净洗漱后才能喝水和饮食。 第八节 钒触媒的维护保养 (一)在装入转化器前,要用孔径3.33mm的筛子过筛,把粉尘以及小颗粒筛去。 (二)在装填和过筛时,要轻倒轻扒,并尽量缩短时间。潮湿天和阴雨天不宜进行装触媒工作,以防吸湿而使机械强度和活性降低。 (三)长期停车以及停车筛换触媒之前应用高于400℃的干燥热空气吹,将残存在微孔中的SO2、SO3尽可能吹净,通常需吹8小时,分析吹出气体中末段出口的SO2+ SO3<0.03%时,方可进行降温操作。 (四)触媒的操作温度为400-600℃,不得在超过615℃的温度下长期操作。 (五)新触媒使用半年后,起燃温度略有提高。应适当提高进口温度。但一年内提高值不应超过5℃ (六)要严格保证净化指标,控制进入转化器的气体中含:砷<1mg/m3 氟<1mg/ m3 尘<5mg/ m3 酸雾<0.03g/ m3 水分<0.1g/ m3,以免因触媒中毒、粉化或阻力上涨而影响转化率。 (七)在筛换触媒时,要注意下一个重要原则,只允许把在较低温度下用过的,更换到将在较高温度下使用的部位(即下一段移向上一段,逐渐上移),但每次筛换后应在第一段表面补充少量新触媒(一般不少于一段触媒量的五分之一),作为引燃之用。 第五章 干吸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岗位任务与管理范围 (一)岗位任务 1、将净化岗位送来的潮湿炉气干燥后,经主鼓风机送入转化器。 2、将转化岗位送来的SO3吸收成产品硫酸 (二)管理范围 1、所管区域 由干燥塔进口至主鼓风机进口,由吸收塔进口至出口以及整个干吸塔循环酸系统,包括在此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管道、电器、仪表、安全装置等。 2、应管设备 (1)干燥塔 (2)吸收塔(3)干燥、吸收、循环酸泵(4)循环酸槽(5)干燥吸收酸冷却器(6)地下槽(7)高位计量槽(8)成品酸罐(9)所有输送酸泵(10)全部管道和有关阀门(11)有关仪表和器具。 第二节 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一)工艺流程(示意图) (二)流程说明 由净化岗位来的湿炉气,通入干燥塔内,用93%的浓硫酸淋酒,以吸收气体中所含的水分,出塔的干炉气通入转化一、二、三段装置,进行SO2的第一次转化。转化后的气体通入第一吸收塔中,用98%的浓硫酸淋酒,以吸收气体中所含的SO3。出第一吸收塔的气体中,尚含有少量的SO2,再通入转化器,四、五段装置进行二次转化,转化后的气体再通入第二吸收塔中,用98%硫酸进行第二次吸收,出第二吸收塔尾气排放。由于干燥塔的浓硫酸吸水后浓度降低,而吸收塔的浓硫酸吸收SO3后浓度增高,因此,干燥塔与第一吸收塔之间要互相串酸,以保持各自酸浓稳定。吸收酸还要经常加水进行补充稀释。 干燥循环酸中溶解SO2,在串酸时会折出;因此,第二吸收塔的酸只加水稀释而不与干燥 塔互相串酸,以免影响转化率。吸收酸增浓和稀释后,多出的98%硫酸则为产品酸。 (三)操作指标 1、干燥塔 (1)进塔 气温<40℃ 进塔 酸温<45℃ (2)淋洒密度12-25m3/m2h (3)淋洒浓度93-94 (4)出塔气体含水分<0.1g/m3 含酸雾<0.03g/m3 2、吸收塔 (1)进塔气温:<180℃ 进塔酸温≤60℃ (2)淋洒酸浓度:一吸:98.3-98.9% 二吸:98.0-98.3% (3)淋洒密度 12-25m3/m2h (4)吸收率>99.5 第三节 主要设备技术特性 1、干燥塔(吸收塔) 规格DN2600/2840×13250 填料塔 、管式分酸器 抽屉式金属丝网捕沫器 2、酸泵(干燥、一吸、二吸) (1)型号 JHB120-26 (2)性能=120m3/h H=26m 插深2000mm (3)配用动力Y200L-4(30KW 65.8A) (4)易损件泵轴承7312 电机轴承6321 (5)数量:4台(干燥吸收酸共用3台 各用1台) 3、冷却器 (1)阳极冷却器(阳极保护管壳式) 干燥 F=80m3 ø450×7100 一吸 F=100m3 ø500×7100 二吸 F=45m3 ø400×5100 (2)螺旋板式冷却器 106T80-1.0/1600-18型 F=82m2 4、发烟酸液下泵 (1)型号 LSB80-30 (2)性能 Q=71.6m3/h H=27m 摇深20000mm (3)配用动力 Y180L-4 (22KW 42.5A) 5、循环酸槽(4座) Ø3000/ Ø3236×2300 V=15m3 6、浓酸地下槽 Ø3000/ Ø3236×2300 V=15m3 7、地下槽液下泵 (1)型号 JHB20-30 (2)性能Q=20m3/h H=30m 插深2000mm (3)配用功率 Y160m-4(11KW 22.6A) 8、贮酸罐(两座) DN12000×10000 V=1130m3 9、成品输送泵 (1)型号 LB25型 (2)性能 Q=30m3/h H=18m (3)配用动力 (Y132S-2 7.5KW 15A) 10、塔顶排气筒 DN700×20.6m 11、发烟酸贮罐 DN7000/H6000 V=200m3 12、装酸高位槽 DN2500×2870 V=12m3 第四节 开、停车方法 (一)开车 (1)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①、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开车要求。 ②、所有铸铁管应有25kg/cm2试水不漏的合格证。 ③、清理塔、浸酸罐,捕沫器后封人空(干吸塔各留一人检查分酸情况) ④、运转设备进行电气检查和试运转。 ⑤、关死泵进出口阀,盘车数转试空车,看运转是否正常。 ⑥、准备98%酸(400吨)进行设备灌酸。 a、启动电动机,逐步打开泵出口阀。 b、当循环槽液位达1.5m平稳时,灌酸完毕。 c、启动金属阳极恒电位仪。 (2)开机 ①、在转化开始升温,主鼓风机开车前半小时,启动干燥酸泵;在一吸进口达80℃时,启动吸收酸泵。 ②、检查酸泵运转是否正常,设备和管道是否漏酸,如有问题,应立即解决。 ③、倘若酸浓度低或酸脏,可送走一部分,补充新的浓酸,控制循环槽液位在正常范围内。 ④、待系统通气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干吸串酸,以保持酸的浓度。 二、停车 (1)接到停车通知后,适当控制干燥、吸收酸循环槽的液位低些,防止停泵后酸溢出来。 (2)主鼓风机停止运转后,方可停干燥、吸收循环泵,停泵前先关出口阀,再停电动机。 (3)全关串酸阀,加水阀 (4)如果其他岗位发生故障,需短时停车,而本岗位又不需检修,此时可不停酸泵,仅关死各串酸阀、加水阀、产酸阀。 (5)小修停车前,将干燥酸浓度提高到94%左右。 (6)冬季停车时,将吸收酸浓度适当降低,一般维持在97%。 (7)长期停车或大检修时,可将管道和冷却器里的酸打至贮酸槽。 第五节 正常操作要点 (一)根据技术指标,及时操作串酸阀门,控制干燥和吸收酸浓度保持稳定。 (二)根据技术指标,经常注意干燥塔和吸收塔进口气体温度,反常及时与净化,转化岗位联系。 (三)循环酸槽的液位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即要有足够的循环酸量而不可过多,以防酸泵突然故障停车而发生溢酸事件。 (四)随时观察尾气情况,如发现烟囱冒烟过大,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五)操作时应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六)为了保证出厂成品酸质量,除每次打酸应取样分析外,应随时注意酸浓仪指示值和烟囱尾气排放情况,以便随时高速吸收酸浓度。 (七)给酸加水操作方法及注意要点: 1、加水时流量要小、要稳定、要长流。. 2、加水时要观察酸液面的变化,不要让冒大烟,最好控到液面上有少量的泡沫。 3、如果液面烟大则适量增大水量,泡沫多了则应适量减少水量。 4、停车时应立即关死各加水阀,开车时应看到液面冒微量的烟时再适当开大加水阀。 5、动作要稳、要勤观察。 第六节 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1、吸收塔烟囱冒大烟 (1)干燥指标不合格(2)吸收酸浓不合要求(3)塔淋洒酸量不足(4)循环槽液位不平衡(5)分酸装置损坏。 2、干燥酸浓维持不住 (1)干燥塔进口气温高(2)吸收酸串入干燥酸槽的量过少(3)吸收酸浓度低 3、吸收酸浓维持不住 (1)SO2浓度低(2)转化率太低(3)串酸量过大(4)循环槽加水多 4、产酸量降低 (1)系统有漏酸处(2)系统堵塞,阻力增加(3)转化率降低 5、酸泵电流低,打不上酸 (1)循环槽的液位过低(2)泵壳及泵内叶轮腐蚀或叶轮脱落。 第七节 巡回检查与设备维护保养 (一)巡回检查制度 1、每小时检查一次酸泵,电动机有无震动和不正常声音,轴承是否发热,泵壳有未漏酸,电流有没有变化等。 2、每小时检查一次循环酸槽液位计是否完好准确。 3、每班检查一次系统管线、阀门、冷却器、设备等有无病漏酸或事故苗子。 4、每天白班检查一次各塔气体管线漏不漏气。 5、经常检查仪表显示是否准确。 (二)设备维护保养 1、硫酸漏到地面或设备上时,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2、冲洗设备或地面时,水不得溅到电器设备上面。 3、在冬季停车时,要放尽设备和管线中余酸、余水,以防冻结。 第八节 安全注意事项 (一)设备检修前应抽走余酸,清理干净。 (二)进行带酸作业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三)进塔或进入贮酸罐工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使用安全灯,还要有人在外监护。 (四)冬季临时停车,吸收酸泵不得停止循环。 (五)要焊补贮酸槽时,必须先打开人孔盖,排空一段时间后,再焊接。 第八章 全系统开、停车方法 (一)开车 1、干吸岗位 灌酸,启动循环酸泵,调节流量和液位至设计规定。 2、转化岗位 触媒升温,开启主鼓风机及电炉,以20-25℃/h的速度 升温,当一、四段触媒进口温度过400℃以上时,沸腾炉投料,等待通入SO2炉气。 3、净化岗位 通气前24h电除雾器绝缘箱升温,通气前1小时文氏管,泡沫塔开始循环。主鼓风机抽气十分钟后,开始向电除雾器送电。 4沸腾炉岗位 在转化升温前,必须完成配料、辅料、冷沸腾。然后根据转化器升温情况进行沸腾炉点火。 5、系统开车后,应密切注意沸腾炉,转化器的温度以及其他各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根据情况适当加风加矿,并按转化岗位开车程序调节有关阀门,待转化器各段温度以及SO2浓度均在控制指标内即转入正常生产。 (二)停车 1、长期停车 (1)焙烧炉停止投矿,待沸腾炉温度降至400℃时停炉前鼓风机,打开放空烟囱和炉门,开大冷却水箱进水阀进行沸腾炉自然降温。 (2)当文氏管进口温度降至60℃以下时,可停止净化循环。 (3)全开补氧孔和电除雾人孔,保持干燥吸收继续循环。启动电加热炉,对转化器进行热吹,热吹8H后停主鼓风机,再停干,吸酸循环泵。 2、短期停车 (1)停车前预先将炉温提高些,停止排渣,适当提高固定层厚度。 (2)停止沸腾炉加料,停炉前鼓风机和主鼓风机。 (3)电除雾器停止送电。 (4)当文氏管温度降至60℃时,可停下净化循环泵。 硫酸厂以下主要设备的维护及操作要点 一炉底高压离心通风机 1、风机启动和试运转时必须在无载荷(进风调节阀关闭)的情况下进行。 2、在运转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电流,不得超过电机额定值(200A)。 3、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温升不得大于40℃,表温不大于70℃,如发现风机有剧烈的噪音、振动、撞击、抽承温度剧烈上升等反常现象时必须紧急停车。 4、风机的维护必须在停车时进行。 5、除每次拆修后更换润滑剂外,正常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润滑剂。 二、SO2风机(主鼓风机) 1、油面的高度在油标中心线上下5mm位置。 2、每次开机前必须盘车,并确认风机进口处关闭状态,冷却器处工作状态。 3、待风机启动电流降至运转电流(200A)后,逐渐打开进风口一直调到所需工况,但不超过电机负荷(540A)。 4、电机温度不超过65℃,轴承温度不超过60℃。 5、因全厂失压风机电机失电,而后电压恢复正常时,要争取在风机转动惯性最大时起动风机。 6、正常停机前先关闭进风,再停机,如鼓风机长期不使用时,应先定期将转子旋转120°或180°,以防主轴弯曲。 三、阳极保护酸冷却器 1、冷却器内无酸时,必须关闭恒电位仪,停车和系统检修时,有酸可以开启,长期停车要关闭和放空冷却器内的酸,不能让水和空气进入体内。 2、由于酸浓和酸温的变化会使电位的监参有波动,为正常现象,系统稳定后电位就会正常。 3、冷却器表面和接线处要保持清洁,一、二吸收酸温度控制在60℃左右,干燥酸温保持在50℃左右。出口水温控制在40℃以下,如长时间水温高会使体内生产水结垢等问题。 4、每天每小时要记录电位仪的控参、监参数据和电流、电压、酸浓等,经常测检水出口PH值,有漏酸现象及时处理。 四、塑料电除雾器 1、电除雾器绝缘箱内红外线加热器,在开车前24小时应通电升温,升温应按10-15℃/h,缓慢升温至120℃。 2、空载试车或有载开车前应向沉淀电极管壁内喷水。 3、系统通气≥10分钟、SO2浓度≥5时,方可向塑料电除雾器送电。 4、将电压逐步升到45KV左右,观察电除雾器上视孔,看气流是否清洁,再适当调整升高电压,直至上气室清晰为止,停止升压。 5、检查负压应< 800mm水柱,工作介质温度< 40℃,绝缘箱控制温度在120℃±20℃。 6、沉淀极管外表面,在运行时不得触碰,按地装置的阻值不大于2Ω。 巡 回 检 查 制 度 一、巡检范围 所有的机械、电器、仪表设备。 二、人员及时间 (1)车间主任每天至少巡检一次,副主任每天至少巡检三次; (2)班组长每小时巡检一次。 (3)厂长每周至少巡检一次,副厂长、总工每周至少巡检三次。 一、巡检内容 a)转动设备的声音、温度、电动机电流; b)设备的润滑情况; c)工艺管道、阀门有无滴漏现象; d)气源、管线的排忧、排水情况; e)操作人员的标准操作情况。 二、巡检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及时反映,并组织人员处理,紧急情况下(特殊声响、强烈震动),立即报告主管领导,采取果断措施。 三、每次巡检都要有书面纪录,内容包括:巡检时间、巡检内容、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结果、巡检人。记录要真实可靠。 设 备 管 理 制 度 1、建立设备台帐和档案。 2、主要设备制定标准操作制度。 3、主要设备要有标准的维护、保养、维修操作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操作。 4、坚持经常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禁止设备带病工作。 5、每台设备均须按规定的清洁程序和清洁周期进行清洁。 6、设备的易损配件仓库应有一定的库存。 7、安全仪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按仪表规定检验,按时送检,要有记录可查。 8、设备的箱盖、保护栏、网等保护设施禁止随意拆卸,因维修而拆卸时,应在修理完后及时恢复。 9、入冬前,设备、管道应及时做好防寒、防冻的保温工作。 H2SO4车间岗位交制度 1、者应提前30分钟到现场交接。 2、双方交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一询问并做好记录。 3、在交过程中发现异常,原则上由者负责,处理完毕后方能交出。 4、者正点前15分钟参加班前会,汇报情况,并听取上班班长介绍生产情况和本班班长布置任务。 5、上岗签字交接双方都必须持认真态度,不准互相捉弄,交接无异、交接无疑后双方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