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模拟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4:28:56
文档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散文创作空前繁荣,有人甚至把九十年代称为“散文时代”。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出现了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思想随笔,除了一些散文作家,许多知名的学者也加盟其中;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小女人散文”。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善于将女性那些飘忽、零碎、细微的情感凸现于笔端,把
推荐度:
导读高考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散文创作空前繁荣,有人甚至把九十年代称为“散文时代”。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出现了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思想随笔,除了一些散文作家,许多知名的学者也加盟其中;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小女人散文”。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善于将女性那些飘忽、零碎、细微的情感凸现于笔端,把
高考模拟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散文创作空前繁荣,有人甚至把九十年代称为“散文时代”。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出现了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思想随笔,除了一些散文作家,许多知名的学者也加盟其中;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小女人散文”。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善于将女性那些飘忽、零碎、细微的情感凸现于笔端,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同样属于这一类型,还有所谓“明星写作”。

    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过去的从属于政治、对现成理念的图解和对客观景象的模仿逐渐消解,实现了散文自身审美原则的整合与调节,导致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作家放弃了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抵达人性深处,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

    可以说,新时期文学所走过的历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向文学本体回归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在文学创作中探索与呼唤人文精神、表现内在人性,并将它们不断引向深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所谓回归文学本体,自然是说,文学从政治理性的漩涡中、从僵硬的政治化、概念化的躯壳中挣脱出来,坚守它的审美特性,表现出作家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真性情、真情感和心灵体验。在今天,则意味着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人性的扭曲,保持作家内在的文化与理性的支撑,固守自身的精神追求。

                       (节选自王充闾《中国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总体走势》,有删减)

1.下列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年代”相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阶段散文创作空前繁荣是具有一定现实和社会根源的,散文创作的主体意识明显。

B.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是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许多学者也加入写作队伍。

C.“小散文”、“小女人散文”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感受,关心世俗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D.思想随笔、文化散文和同时期的“小散文”“小女人散文”相比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首先界定了散文时代的繁荣时间段,以及这个时代最活跃的散文创作形式,然后着重论述“明星写作”的整体特征。

B.第二自然段紧承前段重点论述内容而来,从散文创作的生命力角度将两种散文形式进行比较,突出文化散文长久的文学生命力。

C.第三段重点阐释文化散文,首先从散文作家创作方式的改变写起,然后分析文化散文兴起的现实、社会根源,最后谈它对今天散文创作的影响。

D.第四段从“散文年代”有关内容的论述转到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主张文学应该杜绝政治气息,摆脱物质主义,回归文学本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等特点的散文的消费性格对散文创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B.文学形式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并不能决定这种文学形式具有了长久的文学生命力,人文精神、历史感等对作品很重要。

C.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可以根据现实、社会、人的意识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但文学本体审美原则是不会变化的。

D.新时期文学创作不断向文学本体回归,注重探索与呼唤人文精神、表现内在人性,并将它们不断引向深化和多样化。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名山记·北固山

                           都穆(明代)

  北固山在京口城北,下临长江。《元各郡县志》谓其势险固,故名。梁大同十年,武帝尝幸此山,易名“北顾”。予旧读谢灵运游山诗,及《世说》所载荀令则登山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未尝不赏叹其胜。癸丑之岁,获一游焉。同游者欢呼饮酒,不能遍览穷搜,窃用悔恨。

    丁丑夏五月,复至京口,钱逸人德孚从臾予游,而坐雨数日,庚子雨止,时尚宝卿刘君柔适至。刘君及庠士唐和卿出城,自山之冈而登。里许至甘露寺。寺之得名,以创于吴甘露元年。门榜曰:“天下第一江山”,宋延陵吴琚书。盖梁武帝旧尝书此,不存,琚补之也。门内稍右,有铁浮图十级,乃唐李德裕观察浙西时所铸,奉舍利以资穆宗冥福,后毁于火。今之浮图,宋元丰间铸,非复唐之旧矣。刘君以所携酒酌于观音殿前,长江在目,茫无畔岸。殿侧崖下有秋月潭,潭之右为走马涧,其水已涸。午寺僧饭客方丈,庭下有铁镬,二僧云梁武帝植莲其中以供佛者。登山之颠,多景楼仅存其址。予癸丑之游,楼犹未毁。尝记把酒倚阑,云影堕江,金焦两山,东西对峙,如青螺列银盘中,最为奇观。今楼虽废,景犹昨也,慨叹久之。  

多景北下,山足有石室,深可丈余,名观音洞。崖峻草滑,人鲜得至。和卿复要饮于真武祠,祠在山之半。饮毕,予欲观狠石。僧识其处,命之前导。下山至演武场,而石在焉。苏文忠公诗序谓寺有石如羊,相传诸葛孔明坐其上,与孙仲谋论曹公兵事。今此石绝不类羊,而亦不在寺中。予疑移于后人。撼以数人不动,视其下,则石之生土中者。其上山石,壁立可玩,惜不移席于此。随行僧言:“天津泉在山南麓,邻于僧室。”。闻洪开初,高僧驻跸山中,见僧汲于江,赋诗有“甘露生泉天降津”之句。僧后掘地得泉,因以天语名之。

      予惟斯游之乐,固昔之所无。而况有同年同志如刘君和卿,则又非偶然者。京口之山,以金、焦、北固为首,人称三山,其胜概诚天下之最也。金焦予乡游其间,皆为作记。而复记斯游,幸亦大矣。神仙渺茫,又何必舍此以求所谓三山者哉?

(有删减)从臾:怂恿;奉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武帝尝幸此山          幸:(皇上)驾临

B. 和卿复要饮于真武祠    要:邀请

C. 今此石绝不类羊        类:同类

D. 其胜概诚天下之最也    概:景象,状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创于吴甘露元年          斧斤以时入山林

B. 予疑移于后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下山至演武场,而石在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 今楼虽废,景犹昨也        吾其还也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固山位于京口北面,梁武帝曾驾临此地,此山后改名为“北顾山”,它和金山、焦山并称为三山。

B. 北固山文物古迹众多,这也是本文详写之处。作者或叙其来龙去脉,或设问其真伪,或感叹其兴废。

C.景物描绘穿插在行文之中,如“把酒倚阑,云影堕江……如青螺列银盘中”,虽着墨不多,却颇具神姿。

D.文章开头处引典故,结尾发议论,对生平仅有的一次对北固山的游览,既有激动之情,也有悔恨之情。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游者欢呼饮酒,不能遍览穷搜,窃用悔恨。(3分)

答:                                                                         

(2)午寺僧饭客方丈,庭下有铁镬,二僧云梁武帝植莲其中以供佛者。(3分)

答:                                                                         

(3)予惟斯游之乐,固昔之所无。而况有同年同志如刘君和卿,则又非偶然者。(4分)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踏莎行

陈尧佐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注:此词作于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之时。

8.结合具体内容,简析词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4分)

答:                                                                         

9.找出本词的主题句并概括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1)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

(5)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父亲

                              刘亮程 

  我们家搬进这个院子的第二年,家里的重活开始逐渐落到我们兄弟几个身上,父亲过早地显出了老相,背稍重点的东西便显得很吃力,嘴里不时嘟囔一句:我都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他觉得自己早该闲坐到墙根晒太阳了。

  母亲却认为他是装的。他看上去那么高大壮实,一只胳膊上的劲,比我们浑身的劲都大得多。一次他发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3米。我见他发过两次火,都是对着老三、老四。我和大哥不怎么怕他,时常不听他的话。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到这个家,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家里买什么不买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他看上去只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每天下地都是他赶车,坐在辕木上,很少挥鞭子。他嫌我们赶不好,只会用鞭子打牛,跑起来平路颠路不分。他试着让我赶过几次车。往前走叫“呔球”,往左拐叫“嗷”,往右拐叫“唷”,往后退叫“缩”。我一慌就叫反。一次右边有个土疙瘩,应该喊“嗷”让牛向左拐绕过去。我却喊成“唷”。牛愣了一下,突然停住,扭头看着我。我一下不好意思,“嗷、嗷”了好几声。

  我一个人赶车时就没这么紧张。其实根本用不着多操心,牛会自己往好路上走,遇到坑坎会自觉躲过。它知道车轱辘碰到疙瘩陷进坑里都会让自己多费劲。

  我们在太平渠使唤老了3头牛。有一头是黑母牛,我们到这个家时它已不小岁数了,走路肉肉的,没一点脾气。父亲说它8岁了。8岁,跟我同岁,还是个孩子呢。可牛只有十几岁的寿命,活到这个年龄就得考虑卖还是宰。黑母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副木讷神情。鞭子抽在身上也没反应。抽急了猛走几步,鞭子一停便慢下来,缓缓悠悠地挪着步子。父亲已经适应了这个慢劲。我们不行,老想快点走到想去的地方,担心去晚了柴被人砍光草被人割光。一见飞奔的马车牛车擦身而过,便禁不住抡起鞭子,"呔球、呔球"地叫喊一阵。可是没用,鞭子抽在它身上就像抽在地上一样,只腾起一股白土。黑母牛身上纵纵横横地爬满了鞭痕。我们打它时一点都不心疼。我们似乎觉得,它已经不知道疼,再多抽几鞭就像往柴垛上多撂几把柴一样地无所谓了。它干的最重的活就是拉柴禾,来回几十公里。遇到上坡和难走的路,我们也会帮着拉,肩上套根绳子,身体前倾着,那时牛会格外用力,我们和牛,就像一对兄弟。实在拉不动时,牛便伸长脖力,晃着头,哞哞地叫几声,那神情就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边喘着气边埋怨:我都快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我们经常惹他生气。他说东,我们说西。有一段时间我们故意和他对着干,他生了气就跟母亲嘟囔,母亲因此也生气。在这个院子里我们有过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后来我们渐渐地长大懂事了,但父亲也渐渐地老了。

  我一直觉得我不太了解父亲,对这个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叫他作父亲的男人,我有一种难言的陌生。他会说书,讲故事,在那些冬天的长夜里,我们围着他听。母亲在油灯旁纳鞋底。听着那些陌生的故事,感觉很远处的天,一片一片地亮了。我不知道父亲在这个家里过得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他把我们一家人接进这个院子后悔吗?现在他和母亲还有我最小的妹妹和妹夫一起住在沙湾县城。早几年他喜欢抽烟,吃晚饭时喝两盅酒。他从不多喝,再热闹的酒桌上也是喝两盅便早早离开。我去看他时,常带点烟和酒。他打开烟盒,自己叼一根,又递给我一根烟------许多年前他第一次递给我烟时也是这个动作,手臂半曲着,伸一下又缩一下,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我不知所措。现在他已经戒烟,酒也喝得更少了。我不知道该给他带去些什么。每次回去我都在他身边,默默地坐一会儿。依旧没什么要说的话。他偶尔问一句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像许多年前我拉柴回到家,他问一句“牛拴好了吗?”我答一句,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11.作者用那些事来具体表现“我”和父亲之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陌生”?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2.以第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6分)

答:                                                                         

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他觉得自己早该闲坐到墙根晒太阳了。

答:                                                                         

(2)听着那些陌生的故事,感觉很远处的天,一片一片地亮了。

答: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章第段中先说“我们和牛,就像一对兄弟”,然后又说牛“那神情就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2)文章的写作重点是父亲,却用了不少笔墨写牛,这对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各有什么作用?

答: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罗绮   跨跃  通牒  残羹冷灸

B.慰藉   家具  陷阱  平心而论

C.蜇伏   倾圮  噩耗  山清水秀

D.针砭   布署  松弛  和盘托出

16.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段时间以来,低俗音像制品在一些地区呈泛滥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个别正规音像企业涉嫌制售低俗制品。

B. 走过不少名山大川,三山五岳皆壮观,但感觉最神秘莫测的,唯有神农架,虽然它不在三山五岳之列,但却兼有五岳之雄、险、奇、峻和幽的特点。

C.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这些画面已经成为历史的瞬间,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而美轮美奂的安徽国庆彩车则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祝福。 

D.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塑造了范天雷、何晨光等两代特种兵战士的形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这部剧作在同类题材作品中鹤立鸡群。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国庆长假热的背景下,安徽假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大蜀山野生动物园在长假的前三天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左右。

B.造型艺术和文学的界限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狭窄、严格,往往会突破原有规律而有所成就,开辟出新领域或者新境界。

C.“蓝牙”是一种新型的短距离无线传输,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

D.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也会转而成为一个智者。

18.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庐剧”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5字。(5分)

    庐剧起源于大别山的民间歌舞,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并吸收了安徽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庐剧按区域和唱腔分为上、中、下三路。庐剧的剧目有3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贴近生活。庐剧讲究“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腔要有“小嗓子”,俗称“尾音”,特点是:通俗易懂,表演生动,生活气息浓郁。

答:                                                                    

19.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4分)

戒备也许是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界生灵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是一座冰山,冰冷而无情;而信任就像温暖融化坚冰,需要一点一滴地消融,            。建立信任的困难不言而喻,而破坏信任则很容易,           。

①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②这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③不费吹灰之力               ④有时只需一指头的力量

答:                                  

20.根据前后文的内容提示,仿写空缺处句子。(6分)

                     ,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这是对自然的欣赏;观小桥流水人家,                  ,这是对意境的热爱。诗意地生活在古巷,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                  。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的自然,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写诗一样去酝酿每一分情感。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新书《心胜》中指出:“穷,不仅指物质,也指精神。弱,不仅指体格,也指内心。”真正的战胜不只是身体上的征服,而应该是思想上的战胜。白岩松也表达了“可以接受失败,但不接受思想上的失败”的观点。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也可以就其中提到的任意一种思想,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参:

1.【答案】B(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是两个方向的,而不只是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

2.【答案】B(A项第一自然段并没有重点论述“明星写作”的整体特征;C第三段的内容安排顺序分析不对,应该是先写根源,然后写创作方式的改变,最后谈对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作用;D原文并没有“杜绝”这种意思)

3.【答案】C(文学本体审美原则是可以变化的,从原文中“实现了散文自身审美原则的整合与调节”就可以看出)

4.【答案】C(像)

5.【答案】B(A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都表示被动关系; C代词,那里/兼词,于之,在那里;D用在句末,增强感叹的语气/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6.【答案】D(作者实际上到北固山去过两次,不是“仅有的一次”)

7.【答案】(1)同游的人欢呼饮酒,不能游览尽所有景色,我内心里因为这很后悔遗憾。(“遍览穷搜”“ 用”“悔恨”各1分)

(2)中午时寺僧在正堂招待了我们,庭院下面有铁镬,两个僧人说梁武帝曾种莲在其中来供奉佛祖。(“饭客”“ 方丈”各1分,状语后置1分)

(3)  我这次游玩的乐趣,过去根本就没有过。更何况有同年的、志同道合如刘君柔、唐和卿(相伴),这就又不是偶然的了。(“固”“所”“ 同志”各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翻译:

北固山在京口城北面,下临长江。《元各郡县志》称这里地势险固,所以得名。梁朝大同十年,梁武帝曾经驾临此地,改名为“北顾山”。我以前读过谢灵运游山诗,以及《世说新语》所记载荀令则登山望海说:“虽然没有看见蓬莱三山,自然而然有凌云之意” ,没有哪一次不赞叹那优美的景色。癸丑年,我有机会游览(这里)。同游的人欢呼饮酒,不能游览尽所有景色,内心里因为这很后悔遗憾。

丁丑年夏天五月,我又到京口,钱逸人德孚怂恿我去游,因为下雨耽搁了数日,庚子日雨停了,当时尚宝卿刘君柔正好到来。刘君柔和学士唐和卿出城,从山脊处开始登山。走了一里多路到达甘露寺。甘露寺得名,是因为建立于吴国甘露元年。门前张挂的牌匾上写着“天下第一江山”,(是)宋朝延陵人吴琚写的。大概是梁武帝曾经也在这里写下字,没有保存下来,吴琚(只是)补写这个。门里面稍微右边一点,有十座佛塔,是唐代李德裕视察浙西时所铸的,供奉着舍利为供给死去的唐穆宗祈福,后来毁于大火。现在的佛塔是宋朝元丰年间铸造,不是唐朝那个了。刘君柔把他所携带的酒洒在观音殿前面,长江就在眼前,茫茫一篇不见边岸。观音殿边上山崖下有秋月潭,秋月潭的右边是走马涧,那里的水已经干涸。中午时寺僧在正堂招待了我们,庭院下面有铁镬,两个僧人说梁武帝曾种莲在其中来供奉佛祖。登上山顶,多景楼仅存一些遗址。我癸丑年那次游玩时,多景楼还没有被毁坏。还记得曾经端着酒倚着栏杆,云影映在江中,金山和焦山东西对峙,如同青螺罗列在银盘之中,这是最成为奇观的。现在多景楼虽然废弃了,景色却如以前一样,感慨了很长时间。

     多景楼北下方,山脚有一个石室,深一丈多,名叫观音洞。山崖险峻山草很滑,人很少能到那里。唐和卿又请大家在真武祠饮酒,真武祠在山半腰。喝完酒,我想要观看狠石。僧人知道那里,让他在前面引导。下山到演武场,有石头在那里。苏轼的诗序中说寺里有如羊一样的石头,相传诸葛亮曾坐在上面,和孙权谈论和曹操打仗的事情。现在这块石头一点都不像羊,并且也不再寺中。我怀疑被后人移动了。数人摇动石头都没有摇动,看它下面,原来石头已经长到土里面了。在这之上山上的石头,如墙壁一样竖立也值得游玩观赏,可惜没有没有把酒席转移到这里。随行的僧人说:“天津泉在山南麓,和僧舍相邻。”听说洪开初年,一个高僧在山中驻留,看见僧人从江中取水,写了“甘露生泉天降津”的诗句。僧人后来挖地就得到泉水,因此用高僧的话来命名这泉水。

    我这次游玩的乐趣,过去根本就没有过。更何况有同年的、志同道合如刘君柔、唐和卿(相伴),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京口的山。首推金山、焦山、北固山,人们称为三山,它们的胜景确实是天下之最。金山和焦山我从前游玩在其间,都为它们写另外游记。又记了这次游玩,太幸运了啊。神仙渺茫难求,但又何必舍弃如此美景来寻求所谓的神仙居住的蓬莱三山呢?

8.【答案】 词中采用比喻手法,以燕子自喻(2分)。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描写心情舒畅的燕子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的情景,而“红楼”为富贵之家,表达出词人当时的欢乐、畅适心境。借燕子向主人谢恩表达自己的感情(2分)。

9.【答案】主题句:主人恩重珠帘卷。(2分)

思想情感:结尾二句以“主人”喻吕夷简,以“燕”喻词人自身,借“珠帘卷”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知遇之恩、感激之情。(2分)

10.【答案示例】甲:(1)山河破碎风飘絮(2)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4)零丁洋里叹零丁(5)人生自古谁无死(6)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1)士不可以不弘毅(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游人只合江南老(5)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6)衡阳雁去无留意

11.【答案】自己赶车不紧张,和父亲赶车容易出错;我们经常故意惹他生气;递烟给我,多年以来脸上一直堆着不自然的笑;每次回到他的身边我和他很少交流,彼此间长时间沉默。(答出三点即可得到满分)

12.【答案】选用了诸如“老三就飞出去3米”“呔球”“嗷”“唷”“缩”等语句,文章语言口语化;句式上长短相间,以短句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如“往前走叫“呔球”,往左拐叫“嗷”,往右拐叫“唷”,往后退叫“缩””。(每一种语言特点要有文本具体语言的分析,至少答出三种)

13.【答案】(1)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应该这样劳累了,现实生活也是不能让他满意的。(2)父亲的故事虽然不能完全融合我们彼此间的陌生感,但还是给我们留下回忆和对希望的追求。

14.(1)【答案】牛在上坡或难走的路上,我们都一起帮忙,像兄弟之间亲密地互相帮助,体现了我们对牛的同情,而文章后面又说牛的神情像父亲,作者在这里借助这两句话想要表达,虽然我们和父亲看起来很陌生,但在内心里还是很关爱他。

(2)作者写牛侧重写牛的衰老、任劳任怨和不被人理解,文章写牛实际上就是在写父亲。人物刻画:刻画牛的形象特征实际上就是刻画父亲的形象特征;我们对牛表面不关爱实际上很关爱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对父亲的态度,因而从部分写牛的文字也从另一个角度完成对“我们”兄弟形象的刻画。

情感表达:作者对牛的印象是“木讷神情”“抽在身上也没反应”“鞭子一停便慢下来”,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父亲的情感态度;而我们队牛在困境之中的同情和帮助也是我们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描写牛的笔墨实际上借我们对牛的态度表达了我们对父亲复杂的情感。

15.【答案】B(A跃—越 ,灸—炙;C蜇—蛰;D布—部)

16.【答案】D(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17.【答案】D(A“人次”是确数,就不能用“左右” ; B “突破”“开辟”没有主语;C搭配不当,蓝牙应该是一种“传输技术”)

18.【答案】庐剧是安徽一种地域特色明显、历史悠久、生活气息浓郁、表演生动通俗易懂的地方戏。

19.【答案】②  ④(第一空,根据上文句意,“一点一滴地消融”不应该是痛苦的过程;第二空,如果选③,与“很容易”语义重复)

20.【答案】在梅雨潭边陶醉于朱自清描述的绿色   看古道西风瘦马  听燕子交颈的呢喃(每句2分)

21.【构思指津】

思想是支撑个人、国家、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形是物质的,具有时间性,是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的;神是精神的,具有跨越性,能超越历史历久弥新。海明威说: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思想上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能够具备所有优良思想品质,但我们可以审视自己,使自己具备某一种思想优势。

构思一:金一南教授认为真正的胜利是内心精神上的胜利,白岩松认为现实的失败并不可怕,甚至值得尊敬,而思想上的失败才是真正可耻的。结合这两个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围绕“真正的胜利是什么”展开话题,然后可以在写作中延伸到怎样取得思想上的胜利、怎样面对失败等方面的内容。

构思二:金一南教授和白岩松的话语中都涉及到人的内心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胜负,材料中也提到了拥有某种思想你就能战胜一切。从这些关键语句出发,这篇作文也可以从“思想的重要性”角度立意。这种立意可以从个人写到国家和民族,涉及面会比较广。

构思三:结合材料可以谈谈真正的强大不是物质和经济上的实力,是一个人或者国家民族在思想上的实力。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我们国家在度过一些危难之时是思想支撑我们的,我们该怎样使自己变得强大。

构思四:可以围绕社会现状谈谈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

以上几种构思中,前三种构思最易于学生切入,写出佳作。

文档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就是散文创作空前繁荣,有人甚至把九十年代称为“散文时代”。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出现了大文化散文、文化历史散文、思想随笔,除了一些散文作家,许多知名的学者也加盟其中;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小女人散文”。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善于将女性那些飘忽、零碎、细微的情感凸现于笔端,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