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大纲
一、课程说明
《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也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本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法律,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增强择业求职的实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迅速适应职场。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1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机动1周,总课时18学时。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总学分数:1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 授课学时 | 实践学时 | ||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个人就业定位 就业准备 求职技巧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法律述 职业适应与发展指导 机动 | 4 4 4 2 3 1 | ||
合计 | 18 |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和法规,具有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即通过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的信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择业意识,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做好就业准备,顺利实现就业。
考核方式:平时与期末的开卷考试等方式相结合。考核形式:书面考试(期末)、作业和平时表现情况结合。平时表现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表现主要是上课出勤、上课表现、平时作业等的综合,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或闭卷考试形式。最后的考核成绩为平时表现、期末考试两方面考核成绩按比例累加。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专题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个人就业定位
介绍课程内容,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确定就业的地点、单位、行业、职业、职位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就业的发展趋势,让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个人职业目标定位,明确个人职业目标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
难点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就业定位
专题二 就业准备
本章介绍指导学生充分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就业信息;设计、制作好自己的求职材料。如自我介绍、毕业生推荐表、精彩的个人简历、求职书(自荐信)、成绩单、证件等材料;调适好大学生求职时的不良心态。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针对大学生个人职业定位进行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就业信息,抗挫折能力、承受能力的准备;紧张、焦虑等不良求职心理的克服,自我介绍、毕业生推荐表、精彩的个人简历、求职书(自荐信)的撰写和制作。
难点是个人求职简历的撰写和制作
专题三 求职技巧
本章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求职临场的技巧指导。掌握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做到自觉的进行自我调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中出现的问题。懂得自荐的方式和技巧,精通面试的形式和技巧,学会如何推销自己,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自荐的方法和技巧,面试概述、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面试中的礼仪、面试试题提示及实例分析,笔试技巧。
难点是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
专题四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法律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法规,了解就业的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就业的优惠、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有关规定等,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式,实现顺利就业。
使学生了解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作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签订的原则、步骤、程序,以及无效就业协议与无效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常识性知识,明确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懂得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掌握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以便大学毕业生明确在就业中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自觉地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就业的优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作用,解密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签订的原则、步骤、程序,明确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优惠建议和创业。
专题五 职业适应与发展指导
本章主要介绍毕业生就业程序主要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材料的准备、签订协议、进行派遣、毕业生报到及档案的转递等程序。就业推荐表的填写,报到证的作用和办理,户口、档案的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转换的适应性指导。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毕业生就业程序,就业推荐表的填写,报到证的作用和办理,户口、档案的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及方法,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如何把握职业成功的因素。
难点是掌握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及方法。
四、教学内容纲要
专题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个人就业定位
一、大学生的就业新形势分析
二、本专业就业前景讨论分析
三、个人职业定位
四、个人职业目标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
专题二 就业准备
一、职业素质准备
二、就业信息准备
三、就业心理准备
四、就业材料准备
专题三 求职技巧
一、自荐方法和技巧
二、面试方法和技巧
三、笔试方法和技巧
专题四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法律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概述
二、就业法律概述
专题五 职业适应与发展指导
一、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二、塑造自我,成就事业
五、实验和实践环节
1、职业体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走访人才市场,外出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企业,了解企业日常运作和企业文化,认识职业世界。
2、学习搜集、整理和运用用人单位就业信息的方法,深入研究用人单位招聘广告。
3、精彩的个人简历、求职书(自荐信)自我介绍 的撰写和制作。
4、模拟应聘:成立招聘小组,举办模拟招聘会,制造一种求职竞聘的氛围,使毕业生所学的就业知识得到巩固,及时客观,真实、生动、形象的反映每位学生在招聘过程中的利弊,再由教师当场点评,直观、直接教育,达到教学目标。
5、“优秀自荐书评比”活动
6、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由素质导师带队,有组织地到人才市场参加2—3场招聘会。学生应聘完毕后分组讨论,总结、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结合理论指导,加强改进自己的缺点。招聘会上被用人单位录取的毕业生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供大家学习。讨论完毕后撰写应聘纪实。
六、课程教材
教科书:
彭文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
1、劳动部,《大学生就业指导》,海潮出版社,2003
2、,《大学生就业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广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戴安·萨克尼克等著,李洋等译,《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吕友杰,《求职指南》,珠海出版社,2005
6、宋墩福、郭训武,《就业与创业指导》,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七、其他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全校各类本科专业的公共课使用。
执笔人:阮立华 审核人:阮立华 审定人: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