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5 以及相关规范、规程、规定进行施工。按施工图施工,施工过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与其它专业间产生矛盾时,应及时设计部门或设计人员取得联系,协调处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
1、线管及桥架安装:
(1) 工程中所用导线、管材及电气原件均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及CCC认证。
(2) 管路敷设应沿最短路线并应减少弯曲和交叉重叠,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3) 消防控制、广播、电源、通讯和报警线路,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明敷时,应对金属电线管进行防火涂料处理,如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燃烧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
(4) 管子入盒时,盒内外均应套锁母,管口应装护口圈。
(5)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明装线管、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明装线管固定间距应均匀,管卡与终端、弯头中心、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按下表规定。
薄壁线管(mm) | 15~20 | 25~32 | 40~50 |
管卡最大距离(m) | 1.0 | 1.5 | 2 |
(1) 在穿线前,对已预埋管路;应对照图纸检查预埋管数量、位置,并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保证管路畅通,盒箱与管口应加管口护套,并固定牢固,无用管口应封堵。
(2) 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绝缘缆,其余线路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3、 金属线槽安装
1)金属线槽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标准,金属线槽及附件的规格、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2)金属线槽喷塑前必须进行酸洗、磷化及热镀锌处理,镀锌处理后喷涂防火涂料。
3)线槽支架间距应小于3m,采用膨胀螺栓或吊架固定支架。线槽的安装一定要注意支吊架的标高和直线度,以保证线槽的水平和垂直度。
4)按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来确定线槽的弯曲段,在同一线槽内敷设不同截面线缆时,则应以外径最大的来确定各种线缆的弯曲半径。
5)线槽和支架各段应连成一体,每段线槽和支架接地连接应可靠。
4、 跨接接地
1)本系统管线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盒(箱)、金属线槽及连接设备等处连接时,为了使管路系统地(接零)良好、可靠,应在连接处,用相应的接地材料焊接接地跨接线,使整个管路可靠地连成一个导电整体。
2)电线管之间连接处、电线管入盒处应用卡扣和≮4mm2铜线作跨接处理,严禁采用电(气)焊安装跨接线。
3)跨接线规格应根据钢管的直径来选择,如下表所示。
接地跨接线规格选择表
钢管公称直径 | 跨 接 线 规 格 | |
管路暗敷设 | 管路明敷设 | |
≤25 | 圆钢Φ6 | 专用接地卡BVR-2.5-4mm2 |
32 | 圆网Φ8 | 专用接地卡BVR-6 |
40—50 | 圆钢Φ10 | 圆钢Φ10 |
70—80 | 圆钢Φ12以上 | 圆钢Φ12以上 |
1)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禁止穿在同一管内。
2)声光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即:用途相同)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穿线前,用压缩空气吹扫管内杂物,并安上管护口保护。
3)穿线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不得损伤绝缘层,线路不应有扭结。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线,导线的接头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4)穿线和接线结束,应用摇表检查线路绝缘并严格记录。线对线、线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0MΩ。
5)在管线敷设过程中,如因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对原设计管线走向或对接方式进行改动,必须事先征得设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改动后还应在管线平面图上作详细记录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