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为了供.(ɡōnɡɡònɡ)弟弟上大学,他不分zhòu yè()
地辛苦劳作,cǎi sānɡ()喂蚕,yún tián()插秧,
用稚.(zhì zì)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当他笑着说“世界以
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时,我内心不禁泛起点点涟漪.(yī qí)。
这是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二、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童孙未解.供耕织()A.剖开 B.脱下 C.理解,懂得
2.稚子金盆脱晓.冰()A.早晨 B.知道,明白 C.告知,开导
3.短笛无腔.信口吹()A.说话的声音,语调 B.曲调 C.物体内
部空的部分
三、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昼”“夜”这两个表示时间的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村庄儿
女的辛苦和勤劳。
B.“各当家”蕴含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道理。
C.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我能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诗句通过动词__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了______________的孩童形象。(2)请在括号里写出下列诗句中含有的游戏。
①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四、课文回顾。
三首诗歌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稚子弄冰》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晚》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三首诗歌描写的场景不同,但表达的感情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
信口吹。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晩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
卧月明。
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
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
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4.笛声悠扬悦耳,笛子也分为好多种,你认识下面的笛子吗?选一选,填一填。
A.长笛
B.风笛
C.竖笛
D.陶笛()()()()六、小练笔。
读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一下小孩子弄冰做游戏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ɡōnɡ昼夜采桑耘田zhì yī
二、1.C 2.A 3.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多义字。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将所给义项带入诗句中,结合诗句大意去理解并选择。
三、1.(1)B
解析“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意思是村庄里的男女都不得闲,各有分工,“儿女”即男女。
(2)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活儿。
2.(1)孩童弄冰做游戏脱穿取天真可爱(2)①钓鱼②放风筝③捉蝴蝶④捉知了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拓展。先查阅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写出相应答案。
四、儿童生活(儿童)学种瓜(儿童)弄冰做游戏牧童晚归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
五、1.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古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时,要注意划分开的字词等要有相对的意义,可以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
2.牧童骑牛晩归牧童晚归休憩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3.C
解析《牧童》中“不脱蓑衣”四字把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困来即眠、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4.C D B A
六、示例: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个小孩儿早早地穿衣起床,来到院子里。他发现自己昨天晚上倒在盆里的水已经变成了厚厚的冰。他欣喜万分,小心翼翼地把冰拿了出来,然后在冰中间戳了一个小洞,把五彩的丝线穿了进去。他把线提在手中,圆圆的冰块就如同银钲。他轻轻敲击这个乐器,清脆的声音穿过树林,引得人们侧耳倾听。突然,一声清脆的玻璃落地般的响声传来,原来是小孩儿把冰给敲碎了。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精选
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
1. 开头简洁自然,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2. 这篇短文的特点可概括为亲切,温馨,隽永.
3. 文中描绘的…清新活泼,欢快明朗.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童心,使文章也有了生命力.
4. 文章凭着丰富的想象,凭着多彩的语言,将…呈现读者面前.
5. 文章简洁明了,语言平淡朴实.
6. 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力丰富,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生动活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7. 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特色.
8. 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9. …要求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10. 本文很好体现了…的特点,深刻的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
11. 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12. 这是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自然.
13. 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14. 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开头自我介绍,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15. 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物品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16. 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
17. 你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文笔间渗透了情感.
18. 文章很有说服力,也发人深思.从写作上来说,情节生动,文章有波澜,读起来深受教益.
19. 主题凝炼,集中,议论深刻,有力,震撼人心.
20. 本文用词准确,严密,语言平实自然,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更使文章锦上添花.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推荐
1.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2. 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物品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3. 以环境烘托物品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4. 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5. 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6. 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7. 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8. 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物品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物品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9. 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物品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物品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0.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物品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物品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1. 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2. 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物品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3. 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4. 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5. 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6.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7.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8.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19.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20.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
1.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2.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3.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4.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5. 对物品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物品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6.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7.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8.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9.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0.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物品的个性特征,物品形象丰满。
11. 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12. 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13.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14. 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物品的思想态度,好恶观。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15. 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16. 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17. 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18. 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19. 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20. 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写一件物品语文作文评语精选
1.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反映出传统的热闹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