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差分线传输的理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4:09:47
文档

差分线传输的理解

想请教各位,差分线传输要求要紧密耦合,那会不会引起串扰呢?会引起串扰的,所以差分对一定要进行匹配,耦合的越紧,对匹配的要求越大。在做到良好的匹配的同时,耦合的越紧密,它们对外界的抗干扰越强因为外界干扰对它们的影响是同时的,而差分对关注的是两个信号的差别,所以对外界的共模噪声免疫。串扰是当信号发生跳变的时候由于线间的耦合电容耦合过来的,那差分对的匹配是什么原理来消除串扰?具体说明有吗?匹配是通过消除反射来减小串扰的影响,但不是消除串扰差分对之间既然存在电容和电感的耦合,那么理论上也存在串扰,前向
推荐度:
导读想请教各位,差分线传输要求要紧密耦合,那会不会引起串扰呢?会引起串扰的,所以差分对一定要进行匹配,耦合的越紧,对匹配的要求越大。在做到良好的匹配的同时,耦合的越紧密,它们对外界的抗干扰越强因为外界干扰对它们的影响是同时的,而差分对关注的是两个信号的差别,所以对外界的共模噪声免疫。串扰是当信号发生跳变的时候由于线间的耦合电容耦合过来的,那差分对的匹配是什么原理来消除串扰?具体说明有吗?匹配是通过消除反射来减小串扰的影响,但不是消除串扰差分对之间既然存在电容和电感的耦合,那么理论上也存在串扰,前向
 想请教各位,差分线传输要求要紧密耦合,那会不会引起串扰呢? 

  会引起串扰的,所以差分对一定要进行匹配, 

  耦合的越紧,对匹配的要求越大。 

  在做到良好的匹配的同时,耦合的越紧密,它们对外界的抗干扰越强 

  因为外界干扰对它们的影响是同时的,而差分对关注的是两个信号的差别,所以对外界的共模噪声免疫。 

  串扰是当信号发生跳变的时候由于线间的耦合电容耦合过来的,那差分对的匹配是什么原理来消除串扰?具体说明有吗? 

  匹配是通过消除反射来减小串扰的影响,但不是消除串扰 

  差分对之间既然存在电容和电感的耦合,那么理论上也存在串扰, 

  前向串扰和后向串扰的反射是接受端受到的主要影响,前向串扰由于容性和感性耦合的极性相反,能大部分抵消(差分线之间容性耦合较大),而后向串扰的反射到匹配的终端之后没有全反射叠加,其幅度也是很小的。对于具体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我也在思考中,请大家一起讨论 

  但“前向串扰由于容性和感性耦合的极性相反,能大部分抵消”我不大理解,能画个示意图吗? 

  另外,在长距离差分线传输中,比如485,422 等,参考设计在接收端 

  跨接120 欧姆的电阻,是差分线匹配而消除反射的做法吗? 

  那个120 欧姆就是差分匹配电阻,这是一种简化的差分匹配形式 

  对差分对是否一定要耦合的问题,争论比较多,许多专家对此意见也不完全相同。 

  差分对耦合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和抑止EMI。 

  如果能保证周围所有的走线离差分对较远(比如远远大于3 倍的线宽),那么差分走线可以不用保证紧密的耦合,最关键的是保证走线长度相等即可。(可以参见Johnson 的信号完整性网站上的关于差分走线的阐述,他就要求他的layout 工程师将差分线离得较远,这样可以方面绕线)。只是目前大多数多层高速的PCB 板走线空间很紧密,根本无法将差分走线和其它走线隔离开来,所以这时候保持紧密的耦合以增加抗干扰能力是应该的。 

  在高速的(10G 以上)芯片封装基板的设计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就是将两根差分线之间及外部都用铺铜区隔离,这样差分对之间没有任何耦合,这样的做法可以满足严格的单根走线阻抗50 欧姆,差分阻抗100 欧姆的要求,在高频下能得到较低的损耗(S11 回损和S21 差损参数)。 

我觉得差分对不是一定要耦合的 

  差分可以不考虑串扰的,因为他们的串扰结果在最后的接受时会抵消.另外,差分要平衡走线,平行只是平衡的一部分而已. 

  我觉得差分对的耦合还是应该要的,对于单线匹配,虽然理论上很成熟,但是实际PCB 的线路还是有5%左右的误差(一份材料上的,我没自己做过)。另一方面,差分线可以看作一个自回路系统,或者说它的两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是相关的。耦合过松,可能会引起不同来自别处的干扰,而对于有些接口电路来说,差分对的等长正是控制线路延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将差分线紧耦合的。 

  对于目前大多数高速PCB 板来说,保持很好的耦合是有利的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误认为耦合是差分对的必要条件,这样有的时候反而了设计的思路。 

做高速设计或分析的时候,不光要知道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更要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在别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改进,不断锻炼自己创造性思维能力 

  匹配是需要的,但匹配原因不是反射,而是降低串绕干扰程度,如果降低和采用匹配方式有关,如果串电阻,则没有效果,但如果采用接地或者接电源的端接匹配方式,则由于因为两条线的线阻抗降低而使串绕降低...(大家都知道,搞阻抗的线容易接受外界的信号干扰,因为比较容易吸收) 

  大家可以做个实验,把差分的线割断,然后用飞线连。 

  如果两根是分开的话,会出现信号的不稳定。 

  表现就是端口的信号时有时没有。 

   但是用两根并在一起的线飞的话信号就稳定了。 

  这是原来做的一个实验,仅供参考 

  如果把他放在一个屏蔽的地方的话,可能结果又会不同。 

  为了保证信号传输更可靠,设计中两个板子间每一个信号采用双点双线连接,也就是一对信号四根线,这样用会出问题,接受端不能正常的接受结出正确的信号。只有差份信号会有这种问题,ttl 电平不会有这种问题。怎么解释? 

  1.我认为所谓差分线的紧密耦合也并不是说靠得越近越好,太近了也没什么用,因为差分传输也和地有关。 

  2,fenix 提到的向前和向后串扰大致是这样的。向前串扰分为容性和感性,这两者阻抗分别为1/jwc 和jwl,相位正好是相反的,到达终点时间相同,大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认为抵消。向后串扰要持续2Tpcb,无法抵消。可以考虑在终端用电阻吸收掉 

  差分信号本身不要求单线阻抗,因为只要+,和-信号是对称的,都可以在终端抵消由于单线阻抗不匹配引起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但是不控制单线阻抗,会干扰周边的别的信号,同样如果周边信号的EMI 干扰很小,根本不必考虑平行走线,而只关心俩信号线长度基本相同,飞线无所谓。紧密耦合走线,只是为了让周边信号对俩信号的共模干扰基本相同,而达到较高的共模抑制性能。

文档

差分线传输的理解

想请教各位,差分线传输要求要紧密耦合,那会不会引起串扰呢?会引起串扰的,所以差分对一定要进行匹配,耦合的越紧,对匹配的要求越大。在做到良好的匹配的同时,耦合的越紧密,它们对外界的抗干扰越强因为外界干扰对它们的影响是同时的,而差分对关注的是两个信号的差别,所以对外界的共模噪声免疫。串扰是当信号发生跳变的时候由于线间的耦合电容耦合过来的,那差分对的匹配是什么原理来消除串扰?具体说明有吗?匹配是通过消除反射来减小串扰的影响,但不是消除串扰差分对之间既然存在电容和电感的耦合,那么理论上也存在串扰,前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