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来说明这一状况,9月份cpi指数为3.6%,其中食品cpi上涨6.1%;10月份cpi随之上涨到4.4%,创下了25个月最高点,该月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为5.0%。现预计11月份的cpi指数为4.8%。
我认为,促成中国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之前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之前的经济危机,中国采取了适度的货币宽松,导致供小于求、货币贬值的情况,即为通货膨胀。而且由于某些商家趋于利益的恶意炒作,某些商品价格不正常的成倍增长,这是通货膨胀以外的价格上涨原因。
一个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中国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如媒、石油铁矿等需求量增加,进口这类商品的量增加则与之俱来的是其价格的上涨。原料的上涨直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一个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繁,粮食减产严重,导致了进口粮食数量的增加,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因为连续两轮的楼市控制较为有效的了社会游资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而这部分资产转向了农产品的炒作,在当前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从国外因素而言,第一,欧美部分国家,尤其是美联储近期施行货币的量化宽松,促使美元贬值而极力鼓吹力求人民币升值,想将经济危机遗留下来的包袱转嫁到中国的头上,而中国为了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导致的不稳定、以及中美汇率改变过大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剧烈贬值,亦不会让中国货币升值太快。在最近举行的G20峰会上,中国承诺说将渐进式推行汇改,也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游资,即热钱随着人民币汇率走高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也增加了中国的难度,而随着国际游资进入中国市场,金钱的流动过快,通货膨胀也随之加剧。
在首尔G20峰会之前的二十国集团商业峰会中,与会商界领袖(公司的老总)呼吁各国领导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近来的韩国首尔G20峰会上,包括、奥巴马等各国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在经济领域上通过共同和协商达成了部分共识。首先是确立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并成就了新七大集团国的崛起。其次二十集团国都承诺对全球的经济复苏负责,增强了各国的信心。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比较罕见的像法国、德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站在同一立场上,并针对美国的做法提出,也标志着矛盾关系的改变。
但是也有部分问题没有解决。譬如美联储前不久公布的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货币,会前奥巴马曾向G20各国首脑写信辩解这一,声称“为挽救全球经济,美国所能做的最大贡献是恢复美国的工作岗位和消费”。但美国的也导致了全球热钱泛滥,而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尤其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中国。而会上关于此问题美国一直在辩解,没有也不可能取消该。
再加上进来朝韩局势复杂,卷入了中美日等国家在其中,政治经济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中国是否能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中站稳脚步,承受市场对中国的考验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