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姚伟
表一 (单体序号 01 单体名称 天柱山风景区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基本类型:AAA山丘型旅游地
代号 | AQ-SQXLYD-340825;其他代号:① ;② | |
行政位置 |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路112号 | |
地理位置 | 东经 116°27′,北纬 30°43′ | |
性质与特征 山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 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地质界惯用的天柱山的俗称)岩体组成,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潜山县接壤地界一带。呈北北西向展布,切割公界尖背斜,被菖蒲——响肠和水吼岭——陈岭头火断层的夹、地表层不规则岩基出露面积120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带多数被掩盖。接触带附近岩体的岩面粒度变细,围岩发生硅化。岩体的东、西、南三侧沿接触带,均明显可见长石交代作用构成的所谓“边缘混合岩”,其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岩体内含有少量的细粒斜长角闪片麻岩残留体,边部可见烘烤现象。岩体西边的白马潭一带,可见到其内有围岩的残留成份。岩体的长石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脉发育,主要呈北东向斜列排列。其次还见有闪长斑岩、细品岩脉等。 万山岩体相带发育不对称,内部相由中粒、中细粒结构混合花岗岩,混合二长花岗岩构成,占岩体的90%以上。边缘为细粒结构的岩石,往往缺尖,一般宽为数米至数十米。在白马潭、思婆尖两侧较宽 山体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 可以追溯到距今26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当时天柱山地区和整个大别山区一样,在晚太古为海洋优地槽发育时期。在地槽下降过程中,本区堆积了巨厚的复理式建造(早期伴有超基性、基性岩,晚期伴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大别山群前身。 在距今20亿年晚太古代末期的大别运动,使该地区海洋优地槽普遍发生褶皱隆起,形成丁优地脊斜山岭。由于地槽沉积物遭受区域变质及其伴生花岗岩质岩浆侵入的造山变形,造成大别山群发生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陆壳改造型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构成本区孤岛状的变质地体——即包括本区在内的淮阳隆起。五台——吕梁地壳运动(大别运动)形成紧闭的、线型的复式褶皱经后期至今1亿4千万年发生的燕山运动,普遍发育了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南北向的断裂活动,使褶皱受到干扰破坏而复杂化,并长期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上升隆起和遭受风化剥蚀的过程。直至距今200万年的第四纪晚期(喜马拉雅期)即早更新世,本区急剧上升,高达1000米以上。在上升地区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尤其是在上升急剧的山区,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 人事影响 历史上,天柱山无专门管理机构,开发建设只限于寺观亭阁,接待游客多为寺院主持。1942年,安庆行署督察专员范苑声倡建“天柱山开发委员会”,并得到安徽省府的拨款、社会募捐,共筹集资金近百万元(法币)。由于当时社会等诸方面原因,只修建了岳云山馆、翠云别墅和一条简易的登山步道(良药坪至天柱峰)。建国以后,随着祖国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天柱山的开发迈进新的里程。 | ||
旅游区域与进出条件 天柱山地处江淮之间,偏临长江,位置优越,紧靠105、318国道和合九铁路、高界高速公路,毗邻合肥、安庆空港和长江水运码头,从乘火车可直达天柱山,交通便捷,旅游辐射面大。 铁路: 合九铁路上的列车都经停天柱山站,可直达合肥、蚌埠、九江、庐山、南昌、井冈山、广州、深圳等地。 长途汽车; 潜山县城出发,前山登山公路,全长26.2公里;茶庄至马祖庵公路5.7公里。每天潜山至茶庄、南大门开通有数个往返班次的旅游客运班车。 后山公路已通至龙潭河桥头,全长29公里。杜埠至龙潭公路9公里。每天潜山至杜埠亦有数个班次的往返客运班车。 飞机: 安庆天柱山机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桥办事处象山村。从机场到天柱山驾车约1小时。 天柱山对外交通示意图 潜山长途汽车站,位于县城城中心,至天柱山索道站约22公里。潜山架起天柱山与外界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桥梁,是进出天柱山的公路交通枢纽。 向北,经高河埠直达合肥,每天有数个班次公共交通客运班车,分别从合肥、潜山对开。 向西,经太湖、宿松、湖北黄梅,可达江西九江(170公里)、湖北武汉。每天均有路过潜山直达九江或武汉的客运班车数个班次。 向东南,经高河埠至安庆。 | ||
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 开发情况1982年,经批准,确定天柱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11月,天柱山园林管理处成立,1986年改为安徽省天柱山管理处,下辖旅游科、园林科、基建科、计财科等六个单位。几年来,国家共投资258万元,先后修建大小水电站7处;公路37公里,每天班车4次;景区内有39条游览步道,计133公里。已建成舒州饭店、天柱饭店等26个宾馆、饭店,计有2326张床位。这些宾馆,不仅能经营京、扬、川、徽名菜,还能供应地方佳肴,如“天柱晴雪”、“石耳炖老鳖”、“玉兔鳝鱼”、“雪山莲子汤”、“盏儿糕”、“连浆豆皮”等,别有风味。1979年~1987年,共接待游客52万多人次,外宾280多人次。梅城、三祖寺、茶庄、马祖、青龙涧等已建成为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游览活动的中心。这里设有旅行社、宾馆、山庄、汽车运输公司、银行、邮电、文教、卫生、商店等服务单位。截止20世纪末,天柱山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共分主峰、大龙窝、马祖庵、虎头崖、九井河、三祖寺、龙潭河、后山景区,和一个茶庄中心接待站。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巍峨峥嵘,不可名状。主峰天柱峰,突兀群峰之上,高耸云表,嶙峋峭绝,瑰伟秀丽,卓尔不凡。周围诸峰,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起伏环拱,势如揖拜。其间遍布悬崖奇石,幽谷灵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身临其境,如在蓬莱。据今天柱山管理部门考察,已经命名的景点,有46峰、17岭、7岗、18崖、14岩、7关、22洞、4冲、6源、17泉、8瀑、1川、3溪、5涧、13河、3潭、16井、6池、3湖……。 |
评 价 项 目 | 评 价 因 子 | 评 价 依 据 | 赋 值 | 因子分值 | ||||
资源要素价值(85) |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 30~22 | |||||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 21~13 | 20 | ||||||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 12~6 | |||||||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 5~1 | |||||||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 25~20 | 22 | |||||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 19~13 | |||||||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 12~6 | |||||||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 5~1 | |||||||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 15~13 | 13 | |||||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 12~9 | |||||||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 8~4 | |||||||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 3~1 | |||||||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 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 10~8 | 8 | |||||
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优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 7~5 | |||||||
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 4~3 | |||||||
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 2~1 | |||||||
完整度(5) |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 5~4 | 4 | |||||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 3 | |||||||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 2 | |||||||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 1 |
资源影响力(15) |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 10~8 | |||||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 7~5 | 6 | ||||||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 4~3 | |||||||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 2~1 | |||||||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 5~4 | 5 | |||||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 3 | |||||||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 2 | |||||||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 1 | |||||||
附加值 |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 己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 -20 | |||||
己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 -10 | |||||||
己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 -3 | |||||||
己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 3 | 3 | ||||||
总 分 | ||||||||
本单体得分 | 本单体可能的等级 | 填表人 | ||||||
调查时间 2017年4月1日 | 81 | 中级 | 许姚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