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跳板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此过程不能说明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
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
D.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4.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5.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在撤去外力时,才能读数
D.弹簧测力计不仅能竖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时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使用
6.“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 .只有②③ .只有③④ .①②③④
7.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刻度尺被压弯
B. 气球被压扁
C. 弹簧被压短
D. 雪橇被拉动
8.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约为1N的是( )
A.一支铅笔 .一张课桌 .两个鸡蛋 .两枚硬币
9.如果地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消失,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壶里的水很容易倒入人的口中 .河水不会自动向低处流动
C.人轻轻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 .地球上的物体将浮在空中不会自动落下来
10.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
A. .
C. .
11.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500 N 的是( )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 .一瓶矿泉水
C.一辆小汽车 .一名初中学生
1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壶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不计空气阻力。冰壶甲和乙在碰撞过程中,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
B.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
C.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
D.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方向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13.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B.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C.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D.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14.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填空题
15.如左图所示,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用力向______划水,使身体快速向前运动;如右图所示,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乙所示,罐子将沿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上述现象产生的物理学原理是:______。
16.(1)如图甲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 F1,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 O 拉伸到位置 A,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根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较大的力 F2,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 O 拉伸到位置 B。请你根据两次拉伸弹簧的效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钩码在弹簧的上端点沿同一直线分别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 F3、F4,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 O 拉伸到位置 C,然后将两个力撤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 F,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 O 拉伸到位置 C。由此可知,力 F与力 F3、F4的关系式为:________(用 F、F3、F4表示)。
17.最近在我县城区街头多了一些新面孔——蓝色哈啰助力车。这些新面孔将会给我们的短途出行带来省时、省力、省心的体验。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车体呈蓝色,是由于它_______蓝光(选填“吸收”或“反射”);
(2)25kg的全车质量在电单车界真可谓是“像云一样轻”了。为减轻车的质量,车的金属部分采用了密度_______的合金材料(选填“大”或“小”);全车重为_______N;(g取10N/kg)
(3)其安全高效的锂电池更是将最大续航提升到了50km,若以10m/s的速度匀速骑行,达到最大续航里程所用的时间____h(保留1位小数);以骑行人为参照物,车是的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4)骑行时,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领券后,可以免费畅游。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镜;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_______(选填“焦距以内”、“焦距和二倍焦距”或“2倍焦距以外”)。
18.如图所示,甲、乙二个情景能反映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图_____能表示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能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扣球过程中运动员的手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19.足球运动员用头将球顶出后,忽略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只受___________(填“重力”或“压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
20.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手指会凹陷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______相互作用力(选填“是”或“不是”)。
三、解答题
21.一个桥头立着15t的限重标志牌,汽车对该桥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22.我市滨湖公园内矗立着一座质量的为390t的巨石,从北面观之,状如一位高寿老人,携手西拜,虔诚而慈祥,故以“彭祖寿石”命名。求:
(1)寿石受到的重力(g取10N/kg);
(2)寿石的体积(密度为2.6×103kg/m3)。
23.2019年12月1日备受瞩目的商合杭高铁商合段正式通车逾经豫皖浙三省的商合杭高铁线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重要交通干线:也是安徽境内最长的高铁线,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设计时速为350km/h.商合杭高铁线路在我省境内有两大重点控制性工程,分别是太湖山隧道和芜湖公铁两用斜拉桥,
(1)太湖山隧道为面合机铁路最长隧道,全长3618米,为单润双线随道,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保持216km/h不变,司机在鸣笛5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求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340m/s,列车鸣笛后为直线行驶)
(2)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若按照每辆小轿车1.6吨计算,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有多大?
24.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已抵月球表面.“玉兔号”车重180kg,最多能装20kg月岩.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表面土壤非常松软,且有很多密度约3.2×103kg/m3的月岩.为了避免在月球上“打滑”,采用了6个特制的钛合金制造的筛网轮子,每个“宽大”的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达100cm2,且表面有许多锯齿形的棘爪.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月球车移动很慢,3min最多移动18m,该车最大速度是多大?
(2)该车最多可采集月岩的体积是多少?
(3)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力是多大?
(4)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是多大?
【参】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D
7.D
8.C
9.A
10.D
11.D
12.B
13.A
14.D
二、填空题
15.后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考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
16.形变拉力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F=F4-F3
17.反射小25014静止凸透2倍焦距以外
18.乙甲相互【解析】试题分析: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据此答题所以图甲运动员跳高时撑杆变弯曲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图乙
19.重力地球【解析】
2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不是【解析】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使运动员向上运动,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到运动员的压力作用变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跳板的弹力将运动员弹起,不能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符合题意;
D.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向下的力,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B
A.同一个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但不同物体,即使形变程度相同,其弹力也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力,所以都是弹力,故B正确;
C.放在桌面上的弹簧如果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则不会产生弹力,故C错误;
D.任何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其弹性限度内都会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D
A.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力不但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必定受到这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为0.05m3,
,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5.D
解析:D
A.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不是只能测物体受到的重力,其他力也能测,故B错误;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撤去外力,指针将归零,不能读出力的大小,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不仅能竖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时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使用,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D
如果没有重力,
①人就不会对地面产生压力,此时脚与地面没有摩擦力,人无法行走,所以100m跑无法进行;
②杠铃质量再大,受到的重力也为零,人就能很轻松举起它,所以举重无法进行;
③人跳起后,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将不再落回地面,所以跳水运动无法进行;
④铅球的重力为0,投掷出去的铅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类运动将无法进行;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无法进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D
ABC.刻度尺被压弯、气球被压扁、弹簧被压短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BC不符合题意;
D.雪橇被拉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C
A.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0g,重力约为0.1N,所以托起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0.1N,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5kg,重力约为150N,所以托起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50N,故B项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重力约为1N,所以托起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N,故C项符合题意;
D.两枚硬币的质量约为12g,重力约为0.12N,所以托起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0.12N,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解析:A
【分析】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A.水壶里的水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会倒入口中,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则水壶里的水将无法倒入人口中。故A符合题意;
B.河水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才向低处流;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则河水不能自动向低处流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站在地球表面的人受到重力作用,使人不能轻易脱离地球;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重力作用,人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重力的作用,地球上的物体能够停留在地面上;如果重力消失,这些物体将浮在空中不会自动落下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逆向思维能力,运用重力概念可解答。
10.D
解析:D
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可AC中两者不成正比,B中表示的不是弹簧的伸长量,而是长度,故ABC都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D
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重力为500N的物体的质量:
。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约为20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
1.5t=1500kg,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解析:B
冰壶甲和乙在碰撞过程中,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冰壶甲对乙的作用力方向与冰壶乙对甲的作用力方向是相反的,故选B。
13.A
解析:A
A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那么重垂线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不会垂直斜面,选项A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
C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水面静止时,应该与水平地面平行,不是与斜面平行,其水面方向也不会与水平地面相交,C、D项不合题意。
14.D
解析:D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故A错误;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可以不互相接触,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只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5.后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考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
解析:后 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
考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
[1]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用力向后划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人有向前的作用力,使身体快速向前运动。
[2]从俯视图可看出,向左喷水,水对罐子有向右的作用力,故罐子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上述现象产生的物理学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形变拉力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F=F4-F3
解析:形变 拉力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 F= F4-F3
(1)[1]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A,弹簧伸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
[2]根据两次拉伸弹簧的效果,当改变力的大小时,形变程度也不同,即弹簧伸长量不同,可探究拉力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
(2)[3]对乙图中弹簧进行受力分析:F3力的方向向下,F4力的方向向上,弹簧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若去掉F3、F4,只用一个拉力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说明该拉力与F3、F4的合力效果相同,可知合力F= F4-F3。
17.反射小25014静止凸透2倍焦距以外
解析:反射 小 250 1.4 静止 凸透 2倍焦距以外
(1)[1]车体呈蓝色,是由于它只能反射蓝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2)[2]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减轻车的质量,可以使用密度较小的材料。
[3]车的重力为
G=mg=25kg×10N/kg=250N
(3)[4]达到最大续航里程所用的时间为
t==5000s≈1.4h
[5]以骑行人为参照物,车和骑车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
(4)[6][7]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位于2倍焦距以外。
18.乙甲相互【解析】试题分析: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据此答题所以图甲运动员跳高时撑杆变弯曲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图乙
解析: 乙 甲 相互
【解析】试题分析: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据此答题。
所以图甲运动员跳高时,撑杆变弯曲,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图乙在力的作用下,排球来回运动,说明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扣球过程中运动员的手会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1). 乙 (2). 甲 (3). 相互
19.重力地球【解析】
解析:重力 地球
【解析】
第一空.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足球运动员用头将球顶出后,忽略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第二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不是【解析】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不是
【解析】
第一空.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所以手指会凹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空.书在桌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时,书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图书两次匀速运动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不同,可以据此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
第三空.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三、解答题
21.
47×105N
质量是15t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重1.47×105N的物体对桥的压力
答: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22.
(1)3.9×106N;(2)150m3
解:(1)寿石受到的重力为
G=mg=390×103kg×10N/kg=3.9×106N
(2)由
可得,寿石的体积为
答:(1)寿石受到的重力为3.9×106N;
(2)寿石的体积150m3。
23.
(1)1000m;(2)
(1)设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那么由题意可知
而列车的速度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2)每辆小轿车的质量是
该桥单根斜拉索最大拉力相当于1000辆小轿车的重量,那么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
答:(1)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的距离是1000m;(2)该斜拉索的最大拉力是。
24.
(1)该车最大速度是0.1m/s;
(2)该车最多可采集月岩的体积是6.25×10﹣3m3;
(3)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力是300N;
(4)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是5×103Pa.
【解析】试题分析:(1)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最大速度;
(2)知道质量和密度,根据ρ=求出体积;
(3)根据G=mg求出月球车在地球上的重力,再根据题意求出月球车对水平月面的压力;
(4)根据p=求出压强.
解:(1)t=3min=180s,
该车最大速度:
v===0.1m/s;
(2)由ρ=得:
最多可采集月岩的体积:
V===6.25×10﹣3m3;
(3)月球车在地球上的重力:
G=m′g=180kg×10N/kg=1800N,
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力是
F=G=×1800N=300N;
(4)接触面积:S=6×100cm2=600cm2=0.06m2,
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
p===5×103Pa.
答:(1)该车最大速度是0.1m/s;
(2)该车最多可采集月岩的体积是6.25×10﹣3m3;
(3)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力是300N;
(4)该车空载时对水平月面的压强是5×103P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密度、重力、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