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情景默写
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 ;”近观:“ , 。” 仰视:“ ,” 俯瞰:“ 。”
总结:“ 。”
2、《沁园春 长沙》概括早期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 ; , 。 , , 。
3、《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 ?
《记念刘和珍君》情景默写
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 。
2.沉默呵,沉默呵! , 。
《荆轲刺秦王》情景默写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 。
必修二
《采薇》情景默写
1.《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 , 。 , 。
《短歌行》情景默写
1《短歌行》中运用化用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2、《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诗句是: , 。 , 。
3、《短歌行》中化用典故表达曹公渴望贤才不再犹豫不决,投奔自己的诗句是: , 。 , ? , 。 , 。
《归园田居》情景默写
1.《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方宅十余亩, 。 , 。暧暧远人村, 。 , 。 ,虚室有余闲。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 , 。
3. ?所思在远道。 ,长路漫浩浩。
《诗经•氓》情景默写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
3.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 。
6、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8. 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 , 。
9.《氓》中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 , 。
10.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11.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两句是: , 。
12.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
13.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 , 。
14. 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 !
15. 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 !
16. 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 。
17.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
18.开篇 “ , 。”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19.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
20.女子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 “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
2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意“ ,至于暴矣”;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兄弟不知, ”;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静言思之, ”。
22.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总角之宴, ” ,和恋爱时的盟誓 “ ,不思其反。”
《离骚》情景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 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纵使死一万次也不后悔的语句是: , 。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 。
5、屈原在《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6、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
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8、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 , 。
9、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是: , 。
10、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
11、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 。
12、屈原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13、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 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
14、《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
15、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两句: , 。
16、《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
17、《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是: , 。
18、《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
19、《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 。
2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 , 。
21、《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
2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
23、《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
24、《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的两句: , 。
25、《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
2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兰亭集序》情景默写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宜人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将世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 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 兰亭集序作者用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赤壁赋》情景默写
1.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 。
2.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 。
3.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4.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 ; , 。
5.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 。
6.概括了曹操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7.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 , 。
8.用衬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10.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 , , 。
11.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两句: , 。
12.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 。
13.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 。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 , , 。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 。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 。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 。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 。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
2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 。
23.《赤壁赋》中用“ , 。”描写月出美景,月下江面的景象是:“ , 。”
24.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 。”
25.《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 。”
26.《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句子是:“ ,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 , 。 ”
27. 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 , 。”
28.《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是:“ , 。”
29.《赤壁赋》中用“ , ”描写月出美景,而月 下江面的景象是:“ , 。”
30. 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 , 。”
31. 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米,苏轼则说“ ”
32.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 , 。”
3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 。
《游褒禅山记》情景默写
1、“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 ,常在于险远,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 “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8、“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9、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10、《游褒禅山记》中,体现作者的观点的句子是 。
1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答案
《沁园春 长沙》
1.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记念刘和珍君》
1. 以时间的流驶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荆轲刺秦王》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采薇》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短歌行》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 3.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1.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采之欲为谁 还顾望旧乡
《氓》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10.“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1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2.兄弟不知,咥其笑矣。1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4.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5.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6.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9. 其叶沃若 其黄而陨
20于嗟鸠兮 无与士耽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和言既遂矣 咥其笑矣 躬自悼矣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离骚》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9.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3.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1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5.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6.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8.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9.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20.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1.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2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4.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兰亭集序》
1、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9.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1<晋书 .王羲之传> 逸少 东晋 书法 书圣 王右军
《赤壁赋》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5.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6.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7.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8.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0.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11.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2.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3.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5.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8.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4.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5.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7.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8.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9. 月出于东山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
30.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渺沧海之一粟
32.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3.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游褒禅山记》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
5.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6。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 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7.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 为有悔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9.古人之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 于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