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参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4:21:20
文档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参考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4.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主要教学,加上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课件、小图钉、纸条、小棒、橡皮、作业本、铅笔、尺子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推荐度:
导读《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4.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主要教学,加上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课件、小图钉、纸条、小棒、橡皮、作业本、铅笔、尺子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4.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主要教学,加上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

教具:

课件、小图钉、纸条、小棒、橡皮、作业本、铅笔、尺子等实物。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用不同的道具(硬币、纸条、小棒)测量长度一样的盖 子。

“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做一件事情,请你们用所给的度量工具量一量盖子有多 长”。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2.讨论:(D为什么你们测量结果中得到的数会不同呢?

(2)如果你们都用同一种工具来量,结果会怎样?

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导入新课:

师: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 尺子

师:那究竟用什么单位表示一样东西有多长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 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新投

L猜一猜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的长度】2.认识米 尺。

师:“那刚才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认识米尺后就知道

了。”

“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观察一下,你们的尺子上都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尺 子上都有长短不同的线,都有一些不同的数字,还有CM两个英文字母。)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再一起看大屏幕上的尺子。”课件同步师:

“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 ”“对着0,这叫做尺 的0刻度。这也是起点。” 3.认识1厘米、几厘米。(1)

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L说:“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板书), 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谁来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归 纳出: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尺子,你能找出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吗? 3厘米 呢? 4厘米?

学生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4厘米的长度,教师巡视指导。 归纳出: 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比一比

让学生在尺子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 米。

②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做单位去量 物体的长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4.学习用厘米量

小数除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

——商大于1

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 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    416÷32=    1380+15 =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 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 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 4 千米=22400 米 22400÷4=5600 米 5600 米=5. 6 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

追问: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咖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 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咖 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25.2÷6    34.5÷15

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 . 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

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

 1

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l9—20练习三第3一11 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O占位;理 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 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 22.4÷4    (2) 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 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

该如何列式?

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

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

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2. 4/3    7. 2/9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 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 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 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 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 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P18 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

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

课后小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 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 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 ”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 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 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 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 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 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 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 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 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文档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参考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4.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主要教学,加上直观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课件、小图钉、纸条、小棒、橡皮、作业本、铅笔、尺子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