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Mg-24 Cu-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2、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3、氢氧化镁在温度达到380℃时,能够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和水蒸气,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建筑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所以,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根据灭火原理你认为氢氧化镁能做阻燃剂的原因是 ( )
A、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B、受热分解的产物能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D、可以降低易燃性建筑材料的的着火点
4、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5、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D.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6、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B. 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C. 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
A.铁粉(铜粉)——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B.C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C.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CaCO3固体(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
A.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B.日常生活中应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挑食、不偏食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28分)
9、(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⑴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今年中国学生营养目的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 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__ _。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⑵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⑶上海世博会使用的很多LED灯,为其提供电的装置,它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_______转化为电能。
⑷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10.(7分)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银溶液中;③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④将金属片X(表示铁、铜、锌、银中的某一种)加入到Y中。(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请完成:
(1)写出①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
(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④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一种金属是 ;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 。
11、(3分)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生活现象和事实,能说明粒子运动的是 ;能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能说明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的是 。(填序号)
①美酒飘香 ②盐咸糖甜 ③干冰升华
④轮胎爆胎 ⑤热胀冷缩 ⑥水银非银
三.实验题(共2题,14分)
12、(6分)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Cl2、CaCO3、NH4Cl、Cu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一下空白:
⑴气体B的化学式为 。
⑵在混合物A中,共有 种物质。
⑶固体C的化学式为 。
⑷溶液G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
⑸写出实验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8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 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2) D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E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三、计算题(5分)
14、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编号 | 1 | 2 | 3 | 4 |
| 加入硫酸的质量/g | 14 | 14 | 14 | 14 |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7 | 7.4 | 6.1 | 6.0 |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①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什么呢?(写出过程)
②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3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六)答题纸
一选择题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第9题(5分)
(1) (2) (3)
(4)
第10题(7分)
(1) 和
(2) (3) 和
第11题(3分)
(1) (2) (3)
三.实验题
第12题(6分)
(1) (2) (3) (4)
(5)
第13题(8分)
(1)
(2) 、
(3) 、
(4)
四.计算题
第14题(5分)
(1)
(2)
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