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 语文
| 3、课时:1课时 |
|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1、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 http://wenku.baidu.com/view/0e0f330402020740be1e9b37.html http://www.docin.com/p-508542182.html http://www.doc88.com/p-770457435625.html http://www.17xxw.com/Article/rjb/yw/snjs/nnnnjm/200910/20091010082906_25005.html 2、指导学生通过百度(http://www.baidu.com/index.php?tn=10018801_hao)搜索、观看并收集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及音像资料。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熟并了解大意。 4、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查看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及音像资料。 2、预习课文,读熟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 |
| 三、教学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
| 四、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和物产的丰富;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教学难点: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 |
| 五、教学方法 1、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西沙群岛的美景。 |
| 六、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揭示课题。 1、观看西沙群岛的录像,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祖国的地图,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百度搜索】http://www.3lian.com/gif/2012/03-27/23817.html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西沙群岛)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的美丽与富饶。(板书:富饶的) 4、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说说富饶是什么意思?生:非常富有、物产多、财物多。 5、西沙群岛是这样的富有,你想不想去?生:想。让我们带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再次大声的齐读课题。 【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E%F7%C9%B3%C8%BA%B5%BA%B5%D8%CD%BC&in=1776&cl=2&lm=-1&pn=188&rn=1&di=25045222260&ln=2000&fr=&fm=result&fmq=132504108680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88&-1&di25045222260&objURLhttp%3A%2F%2F59.35.193.14%2Fsites%2F0002%2Fimage%21&H583&T7474&S74&TPjpg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西沙群岛在我国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师: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读通顺、读流利。 师:认真读书的同学是最棒的,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学习习惯非常好,已经自觉的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了。课文的字音你读准了吗? 师:这么自信啊!我来考考你。 出示生字词 富饶 岛屿 懒洋洋 栖息 海参 师:谁来读? 师: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谁知道?你来说,还有一个读音是 。 产卵 威武 山崖 蠕动 鸟粪 师:这里有一个词比较难写,谁能根据他们的字形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威的斜钩上有一撇,武的斜钩上没有撇。 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 师:这是四个字的词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男同学一起来,女同学一起来。 风景优美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物产丰富 各种各样 千奇百怪 飘飘摇摇 成群结队 祖祖辈辈 指名读、分行读、齐读 在刚才出现在的多音字同学们读的特别准(海参),那你知道在这里它(参)怎么读吗?出示:参观 人参 (指名读,随机评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生齐读多音字)。词语的读音解决了,请同学们看这几个词,它们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根据生答图解,蠕动:指蚯蚓一类动物爬行的样子。栖息:鸟类的林间休息。瑰丽无比:异常美丽,难有与之比美。) 2、检查课文朗读。 师:词语掌握的不错,现在调皮的词语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你还能正确读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能!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不知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句不仅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最后一段也出现了(出示课件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称为首尾呼应。 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生: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精读探究,感受西沙群岛。 师:来到西沙群岛,首先看到的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师:看好了,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这里海水有哪些颜色?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呢?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美不美? 师:当老师打开这些画面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哇”的赞叹声,你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是啊,颜色真多。 师:太美了,是吧?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海水的句子,读一读。 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真美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观赏了美丽的风景,还懂得了一个科学小常识,收获多大呀! 看到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你最想说什么呀? 生:海水真美呀! 生:我真想到这美丽的海水中去游泳啊! 生:我真想到西沙群岛去看一看呀! 师:你就带着对海水的欣赏、赞美去读一读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老师送你一个句式,看你能不能把海水形成的原因讲清楚。 因为……所以…… 师: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象,此刻我们正漫步在海边,温柔的海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脚边的海浪轻轻吻着我们的小脚丫…… (指名读,其余同学闭眼睛想象) 师 :我看到同学们都不愿意睁开眼睛,是不是想到这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中去畅游呢?让我们潜入这美丽的海水中,去看看海底有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在海底都看到了什么?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1、师:谁来说一说你在海底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a、珊瑚 生:我喜欢珊瑚。(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珊瑚的? 生:各种各样、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 师:能不能用动作表示。(出示图片) 师:课文中说各种各样的珊瑚,还有的珊瑚像什么呢?谁来说,老师也带来了几张珊瑚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珊瑚的图片,边看边引导学生说像什么?) 师:欣赏了美丽的珊瑚,现在你能补充这个句式吗?(出示:海底的岩石上有的珊瑚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b、海参 生读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蠕动”、“威武”)。 师:海参是怎样“蠕动”的?谁来试着做动作? 指导学生做动作。 师:难怪“海参懒洋洋的蠕动”。 c、大龙虾 生:大龙虾……样子挺威武的。 师:来,做个“威武”的样子。(生做动作) 师:真棒,咱们边读边做动作。(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 d、鱼 你们发现没有,海底除了这些动物外,从我们身边游过去最多的还是--鱼。让我们赶快把目光投向它们。 生自读描写鱼的句子。师:快说说,都看到了什么鱼?学生回答。 师:真是太多了,老师都没有看清楚,愿不愿意和老师再看一遍。 【百度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kUOlsDRxhs/?fr=rec1 生:(同学们边看视频,边发出赞叹声)哇!太美啦! 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样的鱼呀? 生:我看到了一条会发光的鱼。 生:我看到了一条身上长着漂亮花纹的鱼。 生:我看到了一条身上长着好多扇子的鱼。 生:我看到了各种颜色的鱼,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各种颜色的都有。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你能说说海底的鱼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 生:多。 师:什么多? 生:数量多。 生:种类多。 师:数量多,种类也多,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各种各样 师:是啊,在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难怪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 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真的是鱼水各一半吗? 生:不是。 师:这只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说明海里的鱼—— 生:很多。 师:刚才有几条我从来没见过的鱼从我身边游过,我还给它们拍照了,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百度图片】飞虎鱼图片 http://image.baidu.com/ 气鼓鱼图片http://image.baidu.com/ 师:就让我们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看这些可爱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和鱼吧。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大家齐读 师: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接下来我们到松软的沙滩和风光迷人的小岛上去看看吧,请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课文5、6自然段,探讨一下,这两段分别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情预设:海滩:贝壳千奇百怪,海龟很有趣。海岛上鸟多) (创设情境沙滩拣贝壳,体会海龟的有趣)我们一起去海滩拣贝壳吧,来到这松软的沙滩尽入眼帘的是什么(生1答)你顺手拾起贝壳是大的小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呢?(生1……)你最想拣到一颗什么样的贝壳呢(生1……)好,快去吧,这么多的贝壳一定会拣到你想要的。 (生2)你拣到了一颗什么样的贝壳啊?(生2介绍随机评价) (生3)你拣到这颗贝壳你喜欢吗?给我说说你的贝壳吧。(生介绍) 这海滩上的贝壳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最有趣的是(引导孩子们说出海龟产卵)被渔业工作翻一个身,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填,出示课件)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 )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 )。( )都是鸟蛋。( )堆积着一层 ( ),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完成填空后齐读。 (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四、整体感知回顾,总结整篇课文的写作方式 同学们,课文的开头第一段总的介绍西沙群岛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通过描写海水来表现它的美丽,通过描写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来突出它的富饶。这种由总到分,抓住事物主要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具体描绘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 五、欣赏歌曲 听有人唱起了赞歌(欣赏:西沙群岛,我可爱的家乡) 六、课堂拓展,情感升华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西沙群岛,感受到了他的美丽与富饶,还学习了作者有总到分的写作方法,可谓收获不小。课后,可以把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见闻,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长长见识。 七、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课,描写了我国南海西沙群岛优美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从而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最终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生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把各种各样的鱼,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贝壳,把成百上千的海鸟、庞大的海龟、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等等,都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欣赏中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