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的环境下,移动终端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酷,要在这种环境下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就迫切需要一个高效的营销团队作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者来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并依靠持续的沟通把企业的产品和优秀的服务转化为消费者的价值。然而,我国大部分移动终端产品企业营销团队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怎样管理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是各家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一共五章,以我国某移动终端产品企业为例,对其营销团队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自身营销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其他移动终端产品企业营销团队管理有所裨益。为了更加细致全面地阐释移动终端产品企业营销团队管理的问题,本文使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论述分析,如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分析和实证相结合法等。
关键词 移动终端产品; 营销团队管理
THE DISCUSSING OF THE MARKETING TEAM MANAGEMENT OF MOBILE TERMINAL PRODUCTS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radual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creasingly harsh mobile terminal products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to realize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environmen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an efficient marketing team as a Communicator between consumer and business to business and consumer information, and rely on the continuous communication products and excellent service into a business consumers value. However, most of our electronics business marketing team at an early stage and how to build an efficient sales organization is among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Paper altogether five chapters, and an mobile terminal products enterprise in China, for example,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the marketing team of the status quo, pointing out tha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to improve some of their own, and I hope to benefit other electronics business marketing team in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build a sales team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product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uses a variety of methods are analyzed,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analysis and empirical combination etc..
KEY WORDS:Mobile terminal products;Marketing team managemen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最近几十年来,企业经营理念不断向前发展,相关研究论文层出不穷,在这些研究论文和报告里面高效营销团队的管理始终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希望设计出一套能够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团队培训计划以及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来充分调动营销团队的整体能力。那么,怎样能够管理一支高效的营销团队并且客观地对营销团队营销活动进行评价等问题至今依旧困扰着许多移动终端产品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的营销团队组织设计问题,也是本文要分析研究的问题。因此,详细地了解营销团队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策略对于提升营销团队的竞争能力以抓住快速变化中的市场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分析了营销团队的管理对于移动终端产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开拓市场业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水平,而且对于企业在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2研究意义
在营销团队的管理方面有很多优秀的研究,但是关于移动终端产品企业的营销团队管理研究则十分稀少,仅有西北大学的王坚关于广东的一个中小电子企业三泰电子公司有过研究,但是三泰电子主要以银行的ATM机为主营产品,这种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但是更新换代的周期却非常慢,不符合消费移动终端产品更新换代快、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将结合营销实践经验,运用营销团队管理和管理理论,分析目前L企业移动终端产品企业在营销团队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改善方案和建议。
从现实意义来看,Coolpad企业在我国属于知名企业,因此该研究对于其他移动终端产品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以Coolpad移动终端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怎样通过激励机制来有效的营销团队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的管理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酷派移动终端产品的积极探索,将解决怎样有效的激励中小移动终端产品企业的营销团队问题,并为其他移动终端产品企业提高研究案例和范本。
1.3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细致全面地阐释移动终端产品企业营销团队管理的问题,本文使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论述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大量和该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查找本篇论文研究涉及到的理论依据,为本篇论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个案研究法;企业是营销团队管理的主体,本篇论文对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善意见。
分析与实证相结合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运用管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的理论,对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中领导层和成员的某些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法对营销团队提出改进方案。
1.4研究框架
措施、建议
结论与展望
理论基础
文献搜集整理
问题分析
营销管理现状
酷派公司介绍
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方法、思路等内容;第二章为相关理论阐述,介绍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综述;第三章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问题分析;第四章为建议部分,提出解决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第五章为结论,对本文进行总结。如图1-1所示:
图 1-1 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理论综述
2.1.1团队管理理论
随着企业营销实践的开展,团队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专家建议加强组织结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绩效。国内外对于团队的概念有许多解释:
| 作者 | 时间 | 主要观点 |
| Alchain | 1972 | 企业效率不是简单的个人相加,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的团队效益 不足:无法衡量单个团队成员的努力程度 |
| 罗宾逊(Robbin) | 1994 | 工作团队能使成员努力的结果大于单个成员努力之和 |
| 派力 | 2001 | 团队是在某一可控范围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付出努力的群体 |
2.1.2高效团队的一般特征
营销团队的管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这之前需要先了解高效的营销团队的一特征。高效的营销团队三个方面的特征:内部特征、外部特征和文化特征。
内部特征
有共同的目标。Larson和LaFasto (19)认为,高效的团队,往往有着清晰而令人激动的共同目标,以此确定共同的努力方向。因此高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对于目标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单个成员的努力程度的考核依赖于一个可以衡量的SMART目标。这样在努力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一个团队可以高效率的运作。
单个成员间是互相依赖的,只有不同能力的团队成员间相互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发挥出大于单个成员效用相加的团队效用。
及时的沟通。团队成员间信息的传递时高效率的,直接的。有效的集合团队成员的共同智慧达成团队目标。
环境特征
权限和责任是相一致的。企业在给予团队责任时,往往也给予团队相应的权利,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只有责任没有权限的团队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
惩罚和激励的平衡。高效的团队往往有着全面的考核体系,对一定时期内团队的成绩进行考核。表现优异的团队获得奖励;表现不足的团队给予惩罚来保障团队高效运作。
文化特征
每个成员对于团队和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充满活力、有着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这是一个高效成功的团队所必备的因素。
2.2文献综述
2.2.1国外研究现状
麦金在1995提出了系统的团队管理理论,包括团队的诞生、团队会议探讨、团队成员间行为的融合过程中认清共同目标,产生共识。最后提到了团队的决策、绩效考核以及成员间的培训等几个方面。
吉姆柯林斯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认为一个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团队比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更重要。实际上,大部分伟大的企业的CEO都是靠自己培养的,同时柯林斯也提出了团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2.2国内研究现状
张小林分析了影响群体绩效的一些主要因素:成员能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内的冲突、沟通、制约、激励及组织结构等因素。芮明杰(1997)提出了团队是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工作的小组,团队即使没有领导者也能够有效运作,企业功能的发挥靠队运作,“团队具有能力放大机制”
徐芳(2001)认为个体、团队、组织三者的绩效是密切联系的。团队绩效包含团队整体、成员及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秦毅(2008)指出在培训和激励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打造高效的营销团队。培训是建立高效的营销团队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从团队成员的个性、动力及个人能力三个方面对成员进行考核,运用培训、激励、等手段,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成为合格的营销人员。
3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问题分析
3.1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简介
“酷派(Coolpad)”是宇龙通信公司,创立于1993 年4月,系酷派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是中国专业的智能手机终端、移动数据平台系统、增值业务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无线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并致力发展成为智能手机领导者与无线数据行业应用专家。
宇龙通信公司以深圳“酷派信息港”为总部,同时在北京、西安、东莞设有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构造辐射全国的产业支持体系。公司(2012年)共有员工10000余名,在全国近50个重点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产品远销东北美、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智能手机2012年上半年销量数据统计显示,酷派智能手机国内占有量已经跻身前三。
酷派主流产品:酷派 8730 四核 移动3G手机;派 5910 双模双待手机;派 9120 大观S双模双待;59 双模双待电信3G手机;派 8190 双核 移动3G手机;派 7266 双核双卡双待手机。
3.1.1酷派移动终端产品销售概况
酷派的移动终端产品按无线通讯运营商分为三类: 移动3G手机、移动4G手机;
联通3G手机、联通4G手机;电信3G手机、电信4G手机;按无线通讯技术分为:GSM网络手机、TD—SCDMA网络手机、WCDMA网络手机、CDMA2000网络手机和TD—LTE网络手机。酷派手机主流产品如下: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系列
移动3G
| TD-SCDMA | 移动4G TD-LTE | 联通3G WCDMA | 联通4G TD-LTE | 电信3G CDMA2000 | 电信4G TD-LTE |
酷派大观 4mini 酷派8730 酷派8720 酷派8297 酷派S6
酷派8295
| 酷派大观4 酷派S6 酷派8730L 酷派8729 酷派8702 酷派8736 | 酷派7060 酷派7235 酷派7230S 酷派7231 酷派7232 酷派7236
| 酷派K1 (7620L) 酷派S6 酷派7610 | 酷派大观4 (9970) 酷派S6 (9190L) 酷派9960 酷派A520 酷派5210S 酷派5109 | 酷派K1 (5592) 酷派T1 酷派S6
|
3.1.2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概况
酷派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以及二线城市成都、西安、沈阳等地区都设有运营中心和营销总部,并且以这些地区级总部为依托在全国设立了数万的分销和代理点;在国际市场上欧美以及亚太都设有海外分公司;酷派的客户有150 多个国家,年营业收入高达 220亿人民币左右。
2014年3月11日,酷派在北京携手京东、联通发布定制版酷派大神系列手机 ,并且与京东签订了100亿的供销合作。酷派在2014年的计划中,要实现6000万台手机销售和300亿以上的销售额,通过与京东的深度合作,标志着在传统渠道见长的酷派手机,开始全面转战电子商务平台。酷派营销业务部署情况如下:
古勇
移动营销业务负责人
TD手机研发
CDMA
产品
品牌影响力
推出4S店
沟通信息反馈
售后服务
保存原有优势
拓展中端产品
提高研发力度
高端路线
图 3-1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部署图
3.2酷派移动终端产品团队成员构成现状及问题
酷派营销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都非常优秀,他们对于集团的产品和服务流程非常的熟悉,也掌握着重要的资源和信息渠道,包括原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等的运行流程,同时他们对营销团队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也非常的熟悉,这对于维持新的营销部门平稳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原营销部门中的营销成员较为分散,区域分割严重,这会制约原营销人员利用自身丰富经验在团队中起到带头作用。
其次,酷派2014年新入职员工,多为应届毕业生。他们由于刚进入社会因此工作积极性很高,同时在入职前会受到最新的技术培训,对行业内的前端技术、产品及服务动向都有较好的了解;同时,由于年轻,新员工家庭琐事也较少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团队工作中,有利于团队的发展。但是新员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营销活动中的商务礼仪等方面不太熟悉和了解,暂时还还不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是通过社会招聘而吸收的业务人才。这些人对于行业规则较为了解,熟悉团队的产品和服务,有很强的营销和业务拓展能力,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团队的营销业绩获得发展。但是他们在团队的融入方面表现不足,会对团队的管理和团队氛围的营造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且社会招聘的员工对薪资有较高的要求,增加了团队运营成本。
3.3酷派移动终端产品团队招聘培训现状
3.3.1原营销员工所占比例过小
酷派移动营销团队的招聘和培训,第一类招聘的是原有的营销人员,即从原营销部门中挑选出来精英人才,淘汰原团队中不适合的人员。这些人员有一定的人脉在团队后续重组中,还能够推荐和选拔新的人才。第二类是应届毕业生,这些人员是通过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而来,他们的专业主要以电子工程和自动化、计算机、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为主,招聘了一批毕业生加入营销部门。第三类招聘的是社会人才,这部分人员的招聘是至关重要但难度最大的环节,需要赛选和甄别。这几类人员,构成了全新的营销团队。
酷派移动
产品营销
团队人员
图 3-2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团队成员来源
3.3.2营销团队成员业绩差异过大
对于任何一个全新的部门来说,招聘完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培训。酷派的营销人员的培训由营销团队、人力资源部和生产部共同进行。由于营销团队刚刚经历重组,因此培训针对营销团队全体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包企业文化、、业务技能培训等另外酷派也非常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但是没有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差异,对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培训。使得成员之间的业务差距过大。
3.4酷派营销团队薪酬体系及考核机制
3.4.1以营销提成为主的薪酬体系
营销团队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加上营销提成加绩效奖励的薪酬体系,尽管能够推动业绩的提升,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销团队内部的团结。成员间相互不信任,各自保留自己的经验,阻碍了团队间互相合作和经验交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队的整体业绩。
3.4.2以营销额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的张晖团队现阶段使用的还是原冯辛团队留下来的考核机制,尚还没有进行调整。冯辛的营销团队成立时,,为了开拓市场,设立以营销额为为考核目标的考核机制,是明显的营销额导向的考核机制。这样的考核机制在刚开始确实带动了团队业务的开展,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弊端,导致营销团队成员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误导他们的工作方向。
4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酷派移动终端产品经历了许多团队负责人,每位负责人都在团队上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但由于公司发展阶段的不同,团队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营销,己经不再适合团队发展壮大,这些问题造成了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时间延续愈加显得突出,如果不予解决的话,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1人员流动机制不科学
酷派营销人员流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看管客户人员的过于稳定,导致营销团队成员老化,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降低他们工作的激情。第二部分是团队每半年对部分人员进行流动,但流动结构并不合理,造成营销团队主体人员老化。
4.2 团队协作不默契
由于电子科技发展迅速,企业对团队协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联张晖团队制定了以营销额为主的考核机制,导致团队成员过于重视自身利益,只关心和自身业务指标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使得营销团队之间互相攀比,缺乏合作精神。
在近期的业务开展中发现,刚入职的新员工容易受到原有营销人员的排挤,一方面新入职大学生既受到原营销人员和社会招聘的人员的双重排挤,他们并不对大学生们进行经验传授另一方面,原有人员对社会招聘的营销人才的排斥。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团队之间的不默契,使得团队工作效率不高。因为移动终端产品市场潜力很大,刚入职的应届生人员因为缺乏经验,从某种程度就显得团队人手不够,另外团队成员在一起沟通交流,这也导致团队间沟通不到位,给实际工作造成许多不必要麻烦。
4.3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由于酷派营销团队规模庞大,因此导致每个成员培训机会十分有限,影响了团队成员对自身的发展预期,使得他们只关注眼前利益,忽略长期的发展。
现在企业对人员培训愈加的重视了,然作为企业中尤为重要的营销团队,却培训非常不到位,即使入职时进行了一些培训,也没有坚持下去进行定期的培训。有一些新入职员工,缺乏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技能,商务礼仪也不太了解,更不懂该如何使用现有资源,导致营销业务进展缓慢,这些是团队培训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结果 。
营销人员缺乏足够的系统培训,无法传承到团队的营销经验,前辈们在营销活动中出现的错误会在新入职的员工身上重复上演,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必要支出。新入职的营销人员完全依靠自己的摸索开展工作,工作被动、进展缓慢导致团队之间业务水平差异加大,影响到营销团队的和谐稳定。
4.4营销团队主管和营销人员信息不对称
目前,由于营销团队的主管实是由营销业绩最优的人员之间选拔的造成团队主管的流动性较高,从而使得主管对整个营销团队及营销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太了解,营销主管的业务策略和营销人员现状之间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营销部门主管依据营销人员的现状制定和实施业务策略,
另外营销部门主管和员工的业务分工不同,他们所接触的客户的地位和档次也有很大的差别,从公司了解到的客户信息和优惠也有差别,如果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的传播渠道受到阻塞,造成营销人员业绩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已经干扰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秩序,制约营销团队的发展。
5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管理措施和建议
随着 IT 产业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移动终端产品的需求从停留在单独的某种硬件到开始注重硬件的软件方面的服务,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这方面的工作紧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加强营销团队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酷派移动终端产品在最近这些年或得了快速的发展,营业收入有和PC向等的趋势,在全球PC销量下滑的这种特殊时刻这样的业绩显然对于全球PC销量第一的酷派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酷派坚持向多元化转型的战略的成果显现;另一方面是因为营销团队的管理层在的决策、理念以及创新意识上高于别人。只有把团队的力量的发挥出来,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保持长久兴盛。
5.1重视营销人员的招聘环节
5.1.1考察应聘者的个人能力
面试是为了招聘到优秀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要对酷派的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在以往的招聘中过于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资历及工作经验或是项目经验,忽视了对应聘者潜在能力、素质等方面。这几乎是所有企业通病,一个优秀的人事经理会更加关注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回答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答案是否完美。对于酷派移动终端产品来说,想要打造出一个更加高效的营销团队,就必须做好招聘环节的工作。要从以下方面考察应聘者的能力:
营销能力。营销团队的工作非常复杂,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最先接触的就是营销人员,营销人员的营销技巧和服务水平非常重要。
团队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来考察应聘者是否有团队影响力。假如你的领导总喜欢在任务的最后期限快到时才给你布置工作,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领导改变这种习惯?怎么样才能使同事多承担一些责任而不是偷懒耍滑?如果有同事经常向你抱怨工作多且难以做到时,你会采取什么办法让他重拾信心?
5.1.2考察应聘者的团队意识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营销团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酷派的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缺乏团队意识。团队工作需要成员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许多营销人员并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应聘者曾经有团队工作经验,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有团队意识,也有可能在团队工作中扮演着反面的角色。本文提供一些面试问题可以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意识:
你觉得一个好的团队负责人需要有哪些品质?你是否有过?你是否有过团队工作经验,如果有请谈下你在里边的作用和地位?在以往的工作中有没有让你觉得挑战性很高的工作,如果有,团队负责人把任务交给你时有没有做一些说明?你以往的工作经历中,你最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团队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5.2对营销人员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
天生优秀的营销人员毕竟非常少见,大部分的营销人员都要经过时间来积累经验和技能。酷派的移动终端产品目前占绝大多数的是运营商单元业务,这部分业务占到了整个移动终端产品集团的70%以上。运营商单元的业务数和营销金额都比较大,单靠一个人显得不足,因此这需要团队协作这就要求营销团队平时要加强对团队整体协作能力的相关培训。
首先加强营销人员对公司知识的了解,包括公司的诞生背景、发展历程、行业地位、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目标和公司的经营理念这是营销团队进行营销活动的基础,营销人员让消费者信任的基础。其次是产品知识的培训,需要对营销部门员工进行产品知识培训。在营销移动终端产品之前,不仅需要非常熟悉本企业的产品规格和性能、使用及维护方法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知识也了如指掌。也这样才能使营销活动中顺利开展。最后是财务知识的培养,营销人员同客户业务谈判时,常常会涉及到采取何种付款方式的问题。另外财务知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营销人员在报销差旅费、话费等时往往会用到财务知识。
5.3 增加团队成员的激励手段
一个高效的团队是非常重视激励和约束问题的。团队激励的关键是提高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和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业务目标的实现。激励有许多措施,应根据团队需要选择激励措施。
5.3.1 重视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
物质决定意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提到人们首先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然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产生。因此要重视营销人员工资、奖金和福利的落实。这样才能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营销团队整体业务的开展。
荣誉是组织对个体付出努力的精神奖励。受他人尊重的需要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在团队管理中荣誉激励是重要且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手段。对营销业绩突出的营销人员给予营销贡献奖以及先进个人等荣誉奖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荣誉奖励可以依据情况特别颁发,也可以在年度营销会议上颁布,技能激励先进个人,也能鼓舞其他员工努力奋斗;对于表现优秀的营销人员可以团队负责人可以向总部申请激励。
5.3.2 重视工作激励和培养激励
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激励。适度难度的工作会激发营销人员的斗志,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扩大营销人员的工作内容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营销人员的自主权,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业绩水平。
培养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激励手段。营销团队提供提供的内容丰富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使他们在将来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同样达到吸引员工的目的,保证营销团队的稳定性。移动终端产品行业更新换代频繁,营销人员要时刻提升自己对新产品的学习能力保证自己业务水平。
5.4 不断改进团队人员的考核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是对工作绩效或者工作结果实施控制。这种重视结果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经常被看作是管理层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和利益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样的管理方法常常受到员工的抗拒。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要实现以营销人员业务开发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且得到下属和员工的支持和认可,在酷派移动终端产品层面应给予以让营销人员参与制定绩效考核机制的权利,这样可以实现营销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制定的考核机制一定会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激情。
5.5 加强团队内部关系管理
5.5.1 创建学习型团队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学习型组织是指为组织营造出一种人人学习的环境氛围、使得组织成员受到感染,不断的自发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每个队员在学习型团队里面,都要积极发现和解决矛盾,团队在不断的失败和尝试中能够迅速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5.5.2建立内部沟通机制
在企业的内部沟通和交流中,营销主管要经常听取下属的意见,要提倡员工提出建议,消除管理者和员工下属之间的沟通障碍,促使营销团队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另外营销团队的管理者要及时的满足员工合理的情感需求、为团队提供愉快轻松的工作环境,提高营销团队的内部凝聚力。
结论与展望
营销团队的管理,不仅仅是在形式把人员揉捏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的精神思维也能够成为一个团队和整体,一个高效的营销团队的管理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不仅仅需要管理者付出,更需要营销人员的配合和参与。本文根据这些方面,分析了酷派移动终端产品营销团队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其它的移动终端产品企业也同样存在,因此对于其它的企业来说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学识和社会经验的,本文在一些内容上边没有能够详细的进行论述,另外本文多是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建议和措施部分,激励的几种形式是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组合,这些都有待于后来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致 谢
军旅生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间,没有社会时的那么繁华,也没有读书时那么书生意气,在里使我人生充实、意志坚韧。“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短短20余字,一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当兵习武不仅仅是为了尽义务,同时也包含了一种责任和使命。或许有许多人对生活感到遗憾后悔,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过的十分充实,学到了许多喜欢且有用的知识,并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 老师,他十分亲切和善,严谨认真,对于我在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错误提出了许多十分有用的建议,从他身上我学到了治学和治军严谨踏实及纪律严明的作风,他渊博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战友和朋友,是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军旅生涯并在无牵挂的锻炼自己,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秦毅,金牌营销经理—有效管控营销团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7-75.
[2] 黄坤,区域经理实战手册[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32-41.
[3] 张俊,企业营销管理系统重组案例解析[J],营销与市场,2003:36-39.
[4] 罗伯•特哈里,大区经理完全手册[M],东方出版社,2008(6)
[5] 沈克,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N],科技创新导报,2010(4)
[6] 李蓓,营销管理系统[DB]——营销管理子系统的开发,网络与信息,2009
[7] 罗森.布罗姆,营销渠道管理(第6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211-218.
[8]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
[9] Lindsley D. H.,Brass D.J.,Thomas J.B.,Efficacy-performance spirals: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 5-678,
[10] Dong Jung,John J. Sosik,Group Potency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J],Group &Organization,2003,28(3): 366-391
[11]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D],经济研究,2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