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灾事故临场应变指挥,如下表所示。
| 调度室 | |||||||
| 1、向救护队报警; 2、向经理,总工程师报告 ; 3、按“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招集有关人员; 4、向集团公司调度室和公司救护队汇报; | |||||||
| 总工程师 | 经 理 | ||||||
| 查 询 | 判 断 | 意 见 | 决 定 | 命 令 | |||
| 1、突水地点,水源,水量,受灾范围; 2、受灾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 1、突水量发展趋势及其可能波及的区域和有无淹井危险; 2、预计的突水量及水流路线; 3、人员避难地点; | 1、涌水量的观测; 2、撤退及营救灾区人员; 3、保护重要硐室变电所及水泵房的措施; 4、提出防止水患扩大的临时措施; | 根据灾情和总工程师的意见进行决策; | 1、组织营救及安全撤离人员,指令有关科队清点撤出人数; 2、保护变电所及泵房; 3、增加排水设备; 4、组织成立突水抢险指挥部,指令各单位执行应变任务; | |||
| 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处理灾变; | |||||||
| 机电部 | 运输队 | 矿山 救护队 | 生产部 | 通风部 | 其他部门 | 医 院 | |
| 1、保证提升,排水,运输,供电系统的运行; 2、准备好增加排水能力的各种设备和排水管道; 3、保证地面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4、制定送断电措施; | 积极组织抢运人员; | 1、检查撤人路线内的风量和瓦斯情况; 2、引导灾区人员安全撤离出井; | 1、准备好有关水文地址图纸资料; 2、观测水文孔,地面积水和河流的水位变化; 3、积极查明和分析判断水源和水量; | 检查突水区域和全矿井的通风系统及瓦斯涌出情况; | 按“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和经理命令,积极投入救灾工作 | 根据事故性质,有针对性的作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 |
一旦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调度员按照值班矿领导指示,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井下有关岗点;各救援专业组立即开展工作。
(1)立即通知灾区可能影响的其他工作面的人员,撤退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避灾。
(2)立即通知矿救护队发生水灾的地点,及该携带的相关救援器具,赶往事故地点
(3)立即安排通风部通风工、瓦检员赶往事故地点。
(4)立即通知机电部,安排电工、电话接线员赶往事故地点。
(5)立即通知运输段以及灾害所在地点,清理运输通道、准备车辆,保证上下水平的运输及时、道路畅通。
(6)立即通知生产部,组织测量人员赶往事故地点,进行现场施测。
(7)立即通知医院,组织医生赶往事故地点,下井抢救遇险人员。
(8)值班矿领导带领救援组赶赴灾区救援。
3、救灾方案
(1)泵房加强排水。
(2)救护队对灾区进行侦察。
(3)根据涌水量等制定全矿撤人或疏水、堵水、抢运设备的方案。
4、救灾工作程序
(1)救援小组到达事故地点后,立即询问现场负责人关于事故的准确位置、估计涌水量、水源的补给情况、事故前的人员分布、人员的伤害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进入事故地点的其他通道。
(2)通风工负责管理风机,保证通风正常,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3)救护队员负责检查巷道安全情况,要防止冒顶、片帮、二次涌水。
(4)救援小组接近事故地点后,必须检查巷道支护、通风情况,确认安全后,立即抢救遇险人员。
(5)生产部测工立即测量事故地点的准确位置,电话汇报调度室矿领导。
(6)医生立即救护遇险人员。
5、救灾措施
(1)加强排水。
(2)撤出灾区及受威胁地区的人员。
(3)救护队对灾区进行侦察:
①查明待救人员的地点和数量,并引导、救助其撤离危险区;
②查明透水地点、水量、水的流动路线;
③查明有害气体成分、范围;
④查明风流情况、通风设施被破坏情况;
⑤查明巷道被破坏及支护情况。
(5)机电部确保提升、排水、运输、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地面主扇的正常运转。
(6)生产部准备好有关水文地质图纸资料,观测水文和判断分析水源和水量。
(7)抢险救灾人员在作业时,要有防二次透水的措施,在有淤泥的巷道中行进时,要铺木板,救护队员要穿胶鞋。
(8)若有遇险被封堵在灾区内且短时间无法被救出时,应积极采取打钻孔、掘小巷道等方法同遇险人员联系,并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五)中毒窒息事故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1、现场自救措施
(1)管理好风机、风筒,确保风量,加强通风。
(2)先检查有害气体含量,撤出受威胁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2、调度指挥工作程序
(1)调度员接到井下灾害汇报后,要详细询问灾害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产生原因、性质及目前的发展势态等,了解被困的人员数量及伤亡情况,及时向值班矿领导、公司经理汇报,同时要向上级进行灾情汇报。
(2)并以最快速度按灾害与矿属各单位的相关程度有序地进行紧急通知, 主要是:通知救护队、通风部、生产部、机电部、运输队、医院等单位,说明事故的具体地点、性质及当前的发展事态,以及需组织的人员、准备的材料、该携带的器具等。
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由值班矿领导带领救援小组赶赴灾区抢险救灾:
(1)救护队立即携带正压呼吸器等器具赶赴事故地点。
(2)运输队接到通知后,各运输岗点立即备车(平巷人车和斜坡人车),运送救灾小组成员。
(3)生产部立即组织测工赶赴现场,确定准确位置。
(4)医院立即指派医生赶赴现场救治遇难人员。
(5)通风部立即组织瓦检员、通风工及风筒等材料。
(6)调度室立即组织好电话维修工。
4、抢险救灾工作程序
救灾小组到达事故地点后,立即了解事故的准确位置、人员伤害情况,确定救灾方案,由救灾小组组长指挥救灾行动,向指挥部汇报救灾进展情况,接受指挥部指示。
(1)通风工立即维护风筒,保证通风良好。
(2)电话维修工立即接通电话,与调度指挥部保持畅通,并值守。
(3)救护队员找到遇险人员,立即救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点。
(4)使遇险人员平躺,由医生进行初步救治。
(5)把所有遇险人员运到地面,送医院进行抢救。
(六)放炮事故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救援小组到达事故地点后,立即开展工作。
1、立即询问现场负责人关于事故的准确位置、人员的伤害情况、事故前的人员分布、可能影响的范围、进入事故的地点的其他通道。
2、通风工负责管理风机、风筒,加强通风,防止害气体积聚。
3、救护队员立即检查巷道安全情况,防止冒顶、片帮,确保巷道安全。
4、救援小组在接近事故地点途中后,必须检查瓦斯情况,确认安全后,立即抢救遇难人员。
5、生产部测工立即测量事故地点的准确位置,电话汇报调度室公司领导。
7、医生作好救护遇险人员的准备工作。
8、搬运和抢救遇险人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听从医生意见采取正确的搬运方式,防止因运送不当,使伤情恶化,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9、立即将遇险人员运往医院抢救。
(七)电触电事故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1、触电后的应急措施:
1)脱离电源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有以下几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
(1)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拉线开关和搬把开关只能断开一根导线,有时由于安装不符合标准,可能只断开零线,而不能断开电源,人身触及的导线仍然带电,不能认为以切断电源。
②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带绝缘手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切开电源,此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其他人。
③触电者由于肌肉痉挛,手指紧握导线不放松或导线围绕在身上时,可首先用干燥的木板或绝缘物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电源,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切断电源。
④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接开电线,使触者脱离电源。
⑤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围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能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⑥救护人可一只手带上手套或垫上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将触电者拉开电源。
⑦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绝缘橡胶垫等绝缘物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拉脱电源。
(2)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常用的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是: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用相同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开式容电器;
③抛掷裸金属软导线,使线路造成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或自动装置动作。切断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2)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应视具体情况,以快为原则,选择采用,但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必须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摔伤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3)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使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救护,并避免扩大事故。
(八)大面积停电事故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1、临场应变指挥
| 地面变电所 | ||||||||||||
| 报告 | 查明 | |||||||||||
| 机电部值班人员 调度室 | 1、停电原因; 2、如系内部原因,则应积极进行复电; 3、如系外部原因,则应与前级电力系统联系配合复电; | |||||||||||
| 调度室 | ||||||||||||
| 1、向矿山救护队报警; 2、向经理、总工程师报告; 3、向机电副总工程师报告; 4、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 ||||||||||||
| 总工程师 | 经 理 | |||||||||||
| 查询 | 判断 | 意见 | 决定 | 命令 | ||||||||
| 1、停电原因及范围; 2、地面主扇及井下风流状况; 3、泵房水情; | 1、预计复电时间; 2、按复电时间的三个档次(10min以内,30min以内,超过30min以上)制订应急措施; | 1、如停电在10min以内,则应通知井下人员就地待命; 2、如停电在30min以内,则应通知井下人员撤至进风巷待命; 3、如停电在30min以上时,应立即通知井下人员尽快从安全出口撤出地面; 4、通知主扇房打开防爆门保证自然通风; 5、切断井下电源,以防复电时聚集沼气集中排出; | 根据停电情况及总工程师提出的意见作出决策 | 1、切断井下电源; 2、打开回风井风门; 3、根据停电时间撤出井下人员; 4、排除故障进行复电; 5、指令各单位执行应变任务; | ||||||||
| 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处理灾变 | ||||||||||||
| 机电部 | 通风部 | 救护队 | 副经理 副总 工程师 | 其他 部门 | ||||||||
| 地面变电所 | 主扇房 | 水泵房 | 高位水源和供热锅炉 | 1、检测自然通风后的风量; 2、通知井下沼气检查员检查风流中瓦斯浓度; 3、复电后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在沼气不超过规定的情况下,才准许送供电风; | 1、根据经理命令参加排除或下井组织工人撤离; 2、营救悬吊在井筒内的滞留人员出井; 3、复电后对瓦斯超限区域协助通风排放瓦斯; | 1、组织井下人员安全撤离; 2、复电后检查安全情况; 根据经理指派,组织排险; | 按“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和经理命令,积极参加排险工作; | |||||
| 积极排除故障进行复电; | 打开回风井,实现自然通风; | 1、测量抽水小井水位变化并向调度室报告; 2、在水量超过警戒水位人员已撤离危及区域的情况下,经经理同意可关闭水泵房,变电所的防水门和水仓与配水道之间的闸门; 3、只有在淹没泵座时司泵工才能从管子道撤离; | 1、高位水源应停止一般消耗专供锅炉和救灾使用; 2、锅炉应适当压火,除井口保温外停止其他供热; 3、开动蒸汽泵向锅炉供水; 4、组织人工投煤; | |||||||||
(1)如遇到大面积停电,调度室立即确定停电影响范围。
(2)由调度室调度员通知值班矿领导和主管矿领导。总工程师和机运副总工程师应有一人负责指挥,机电或负责电的副进入机电变电站指挥。
(3)由调度室调度员通知各段队盯岗干部或班组长,受影响工作面的所有工作人员,由盯岗干部或班组长带领,从工作面经过安全通道撤离到安全地点并清点人数。
(4)机电部主管领导立即到故障地点现场指挥,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供电。
(5)抢修完成后,机电部通知调度室,由值班矿领导组织通风部对各工作面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当通风恢复正常后,再组织恢复生产。
3、停电后应急措施:
(1)出现大面积停电,在6分钟内不能恢复供电,直接通知值班矿领导,迅速将停电后所影响范围内的工作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区域待命。
(2)主电源故障应急措施:
①矿35KV主用回路为大木线,备用回路为木千线,32油开关(木千线总开关)处于热备状态。如果大木线出现故障,先断开31—2刀型开关,然后断开31—4联络开关,由木千线供电。
②在全矿恢复供电后,立即向供电局汇报。
(3)主变压器出现故障应急措施
断开故障主变压器,倒用备用主变压器,恢复正常供电。
(4)各水平及主扇的主供电线路出现故障应急措施:
①先找出故障点并将其断开。
②投入备用回路,恢复供电。
③及时抢修故障点,抢修完毕后,再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5)由于紧急情况供电局要求我矿紧急压低负荷应急措施:
①以先压生活用电,后压生产用电,保证安全负荷用电的原则。
②压低负荷顺序是:断开生活用电负荷——断开矿区用电负荷——断开煤仓用电负荷——断开生产用电负荷。
(6)雨季期间井下排水量加大应急措施:
①如主变压器容量不能满足排水要求时先断开生活用电负荷,后断开生产用电负荷。
②如主变压器容量还不能满足要求,可将1#和2#主变并列运行,确保排水、通风和主运输的供电负荷。
(九)运输事故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1、应急汇报程序
(1)当井下发生运输事故时,事故现场的负责人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时要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程度等。且电话附近留人值守,随时和调度室保持联系。
(2)值班调度员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做好汇报记录,并及时将汇报情况汇报、值班矿领导、相关部门和公司调度室。
(3)矿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到调度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2、调度室指挥工作程序
(1)发生运输事故后,调度员按照值班矿领导指示,及时通知井上、下有关单位。各救援专业组立即开展工作。
(2)立即通知矿救护队发生事故的地点,及该携带的相关救援器具赶赴事故地点救援。
(3)立即通知事故单位,安排管理人员下井协助抢救受伤人员。
(4)立即通知运输段,清理运输通道、准备车辆,保证上下水平的运输及时、道路畅通。
(5)立即通知生产部,组织测量人员赶赴事故地点,进行现场施测,及时将事故地点的准确位置汇报调度室。
(6)立即通知机电部,安排电话维修工赶赴事故地点。
(7)立即通知医院,组织医生赶赴事故地点抢救遇险人员。
(8)救援小组赶赴事故地点救援。
3、处理运输事故的应急工作程序
(1)井下各水平、岗点发生运输事故,现场人员视伤者情况尽快进行有效的抢救。
(2)如发生轻微伤害,伤者能够自己行动且不影响伤势,现场人员立即联系调度室,安排电机车司机、各斜坡把钩工及时挂人车将伤者运送到地面。
(3)如发生重大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汇报,等待救援。调度室组织相关水平电机车司机、斜坡把钩工做好准备工作。
(4)事故所在单位接到调度室指示后,必须立即组织、准备抢救车辆,将抢救线路上的所有其它与抢救事故无关的车辆拉出,确保抢救线路畅通。并配备足够的电机车、矿车,确保救抢人员、物资及时运到事故现场。
(5)斜坡把钩工接到调度室指示后,必须立即挂好斜坡人车,做好人车试验,保证抢救人员的上下通行。
(6)运输队盯岗干部接到调度室指示后,要立即赶到相关水平、岗点,协调各方面运输工作,保证抢救线路畅通。
(7)救援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由医生检查伤员受伤情况,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救治。
(8)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向指挥部汇报伤员情况,接受下步的行动指令。
(9)立即组织运送伤员升井。必须根据伤员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搬运程序,防止因搬运不当,造成加重伤情。
(10)伤员升井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十)顶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临场应变要点
| 调度室 | |||||||||
| 1、向救护队报警; 2、向经理,总工程师报告; 3、按“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招集有关人员; 4、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 |||||||||
| 总工程师 | 经 理 | ||||||||
| 查 询 | 判 断 | 意 见 | 决 定 | 命 令 | |||||
| 1、顶板事故发生地点,波及范围; 2、通风系统破坏及瓦斯涌出情况; 3、供水,压风;,供电系统的破坏情况; 4、灾区坍塌,底膨及堵埋人员情况; | 1、高应力区的发生地点; 2、高应力未释放区的地点; 3、灾害严重程度及波及范围; | 1、切断电源; 2、恢复压风系统; 3、建立临时通风系统; 4、修复巷道; 5、导出积水; 6、营救人员; | 根据灾情和总工程师的意见进行决策; | 1、恢复压风,建立临时通风系统; 2、突击修复被堵塞巷道,营救人员; 3、组织成立救灾指挥部,指令各单位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 |||||
| 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处理灾变; | |||||||||
| 机电部 | 矿山 救护队 | 通风部 | 副经理 副总工程师 | 其他部门 | 医 院 | ||||
| 1、切断灾区电源; 2、关闭灾区供水闸门; 3、正常开动空气压缩机向灾区供风; 4、抢修机电设备; | 1、立即下井侦察火情,携带救护器具(救生器,千斤顶等)营救人员; 2、抢修巷道恢复通风; 3、疏导积水; 4、加强高应力区的支护; | 1、建立临时通风系统,检查瓦斯分布,掌握瓦斯变化; 2、抢修通风设备为恢复正常通风作好准备; | 1、根据经理命令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清点灾区脱险和遇难人员; | 按“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和经理命令,积极投入救灾工作; | 根据事故性质,有针对性的作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 ||||
(1)当井下发生顶板事故时,事故现场的负责人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时要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等。且电话附近留人值守,随时和调度室保持联系。
(2)值班调度员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做好汇报记录,并及时汇报值班矿领导、相关部门和公司调度室。
(3)矿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到调度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调度室指挥工作程序
(1)发生顶板事故后,调度员按照值班矿领导指示,及时通知井上、下有关单位。各救援专业组立即开展工作。
(2)立即通知矿救护队发生事故的地点,及该携带的相关救援器具,赶赴事故地点。
(3)立即通知事故单位,安排管理人员下井协助抢救受伤人员。
(4)立即通知运输队,清理运输通道、准备车辆,保证上下水平的运输及时、道路畅通。
(5)立即通知生产部,组织测量人员赶赴事故地点,进行现场施测,及时将测量结果汇报调度室。
(6)立即通知通风部,安排修护工、通风工、瓦检员赶赴事故地点。
(7)立即通知调度室,安排电话维修工等人赶赴事故地点。
(8)通风工负责管理风机,保证通风正常,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9)立即通知医院,组织医生赶赴事故地点,下井抢救遇险人员。
4、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1)埋压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救援小组到达事故地点后,立即询问现场负责人关于事故的准确位置、人员的伤害情况、事故前的人员分布、可能影响的范围、进入事故的地点的其他通道,制定方案,进行抢救。
2)处理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1)发生冒顶事故以后,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等与其联络,来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2)如果遇难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难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在清除冒落矸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3)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难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把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4)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难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人救出。
(5)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