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 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必修课
2、课程适用专业:高职
3、课程适用层次:专科
4、学时:22学时
二、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 课程作用:
《中外学前教育史》是适合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主要向学生阐述了古今中外古代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各个历史阶段有重大影响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主张,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其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制度与思想并重,具有鲜明的学前教育特点,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把握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2、教学方法:讲授法
3、课程类型:专业理论课
4、先修课程:教育学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表
序号 | 教学内容(按章节) | 学时分配 | 小 计 | |
讲授 | 实践 | |||
1 |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 3课时 | |
2 | 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 |
| 5课时 | |
3 | 中国现代的学前教育 | 6课时 | ||
4 |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 2课时 | ||
5 |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 3课时 | ||
6 | 外国现代学前教育 |
| 3课时 | |
合计 计 |
| 22课时 |
理论教学
第一篇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了解古代胎教、家庭教育及宫廷教育,了解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包括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古代的胎教,古代学前宫廷教育,古代学前教材。
2、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包括贾谊,颜之推,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古代学前教育的内容
第二篇 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清朝末年、时期、苏区和边区的学前教育状况,熟悉近代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掌握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过程。
教学内容:1、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践
介绍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2、中华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介绍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立与实施以及课程的开展,包教人员的培训与检定。
3、苏区和边区的学前教育
介绍苏区和边区托幼机构的形式,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以及保教队伍的建设。
6、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
介绍陶行知,恽代英,蔡元培,鲁迅等四位学前教育家的幼教思想与实践。
教学重点:1、陶行知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理论主张;
2、 中国学制体系的建立过程及相应的内容
第三篇 中国当代的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曲折道路,熟悉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
3、文化大时期的学前教育
4、改革开放后的学前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1、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文件及发展趋势
2、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四篇 古代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古代部分国家的幼儿教育概况,熟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原始社会及古代东方国家、古希腊的学前教育
2、古罗马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2、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五篇 近代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概况,掌握近代的学前教育思想,熟悉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2、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介绍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3、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六篇 现代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现代各国的学前教育概况,掌握西方和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熟悉杜威、蒙台梭利、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1、二十世纪六国的学前教育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苏联的学前教育概况。
2、苏联的学前教育思想
介绍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科的学前教育思想,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果及其影响,4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状况。
3、西方著名心理学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介绍杜威,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科,皮亚杰,马斯洛的学前教育思想。
4、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习:结合本地实际,要求学生了解学前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体现
六、教学方法与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教育史上重大事件及发生的时间,重要文件的发布时间,著名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国内国外的幼教发展趋势。
2.考试形式:闭卷
3.考试时间:12月中旬
4.试卷结构:
题型:填空 判断 名词解释 问答
试题的分值:填空20分 判断20分 名词解释20分 问答40分
题目难易比例 2比8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1、《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 何晓夏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 夏之莲 朱美玉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网上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