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单项选择题: 51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镌刻(juān) 悭吝(jiān) 一曝十寒(pù) 歃血为盟(shà)
B.炮制(páo) 拮据(jū) 鳞次栉比(zhì) 寡廉鲜耻(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不肖子孙(xiào) 喟然长叹(wèi)
D.机械(xiè) 内讧(hòng) 言简意赅(gāi) 病入膏肓(huāng)
2.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璀璨(càn) 江渚(zhǔ) 与民偕(xié)乐
B.凝(níng)固 分泌(bì) 孜孜(zī)不倦
C.蹊(qī)跷 省(xǐng)悟 穷形尽相(xiàng)
D.憋(biē)闷 铿(kēng)锵 十恶不赦(shè)
3.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拘泥nì 祛qù暑 引擎qíng 跌diē打
B.婢bì女 报应yīng 订dìng正 解剖pōu
C.狙zǔ击 拙劣liè 缜zhěn密 诟gòu骂
D.翘qiáo首 征辟bì 曲qū折 悭qiān吝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间谍 喋喋不休 纱锭 露出破绽
B.谙习 万马齐喑 辨析 唯物辩证
C.辐射 幅员辽阔 圆梦 世外桃园
D.蜻蜓 风光旖旎 松弛 风驰电掣
5.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观模 贸然行事 遴选 百感交积
B.轶事 歃血为盟 演绎 无耻谰言
C.辨驳 寸草春辉 淳朴 勉为其难
D.琐屑 始作佣者 磋商 莫不关心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器宇轩昂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把 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中国交响乐团向海内外中国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 :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A.从 营救 启示 B.从 抢救 启示
C.在 营救 启事 D.在 抢救 启事
8、下列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我的新作《守望》送给您,请拜读。
B、请问,令尊今年高寿?
C、我把自己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惠赠给敬爱的老师。
D、先父虽然年过古稀,但身体仍十分健康。
9、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李明在校门口遇见同事杨林,告诉杨林他的论文获得了市里的一等奖。
B、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4年11月的照片。
C、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D、我们知道,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10、下列各项不属于“五经”的是( )
A、《论语》 B、《礼经》 C、《易经》 D、《诗经》
11.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C.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D.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12、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 )(3分)
A.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果子。
B.他俩就像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两枚古希腊货币。
C.我们班刻苦学习的同学很多,像李小梅、、张强等等。
D.只在小路一旁,留下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13.下列句子修辞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B、天虽不暖,蒲公英却已经开了,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花,雄赳赳地站在路旁。
C、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响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D、我不是钱塘江澎湃的雄潮,也不是桃花源安逸的小溪,而是路边草丛中的一只萤火虫——给夜行的人们带来无限光和热。
14.选出有多余语言信息的一项 ( )
A.本月23日(星期二)上午八时在会议室召开班组长会议,请准时出席。
B.宾馆服务员接电话,您好,我是天鹅宾馆。
C.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D.我明天到机场送您上飞机。
15.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6.不是比喻的句子是( )
A.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关了一只鸡鸭。
B.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如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
17. 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A、第一句说诗人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B.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诗人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C.最后两句写诗人因过度思念而导致的担心。心怕深厚丰富的情意在短时间内表达不尽,因而在自己寄发信件之前又将信封打开,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一句。
D、《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个富于包孕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II卷 (主观题 99分)
二、现代文阅读题(12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8—21题(每题3分)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的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的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受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了辨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然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整。
18、“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愉快教育的时代特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B、愉快教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破碎阶段发展到一个崭新时期。
C、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
D、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9、对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关于“乐学”的治学精神。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夸美纽斯关于学习要有兴趣的观点。
D、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辨证统一的观点。
20、下列叙述不属于愉快教育作用的一项是( )
A、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B、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论”“教师中心说”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C、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
D、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兴趣。
B、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实行愉快教育。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是符合愉快教育观点的。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呈方兴未艾之势。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2~25题。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不可不许 许:答应
B.不予我城 予:给予
C.臣愿奉璧往使 奉:捧
D.宁许以负秦曲 负:理屈
23.下列对加点的“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秦强而赵弱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③城入赵而璧留秦 ④徐而察之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24.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一段写蔺相如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
B.本段写蔺相如向赵王分析强弱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出使秦国的重任。
C.蔺相如决定许璧于秦,是从国势的强弱上考虑的,不固于一事之象、一时之风,故而他的判断符合客观形势。
D.根据文意,“王必无人”中的“必”解释为“一定,肯定”义,更能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25.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6分)
26.写出下列名句的下句。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赤壁怀古》)
(3)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的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对于端午节的来历, 。 (4分)
①因为纪念屈原的缘故
②后曾一度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③端午节被赋予了诗意
④唐代褚朝阳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句子
⑤道出了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五、作文(本大题60分)
28、小作文:(10分)
(一)、请你为汶罗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拟一个通知。要写清楚晚会的内容(大队部决定在6月1日早上8点操场集合,组织六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去参观万州区科技馆),要求自己带上钢笔和笔记本。
2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了路,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富的晚宴款待了他。翌日,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子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哎,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真正伤害人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一句抚慰人心的话,总能够照亮人的心灵,甚至会影响你一辈子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句话,总有一些面孔将我们黯淡的心重新点亮。
请以“一句话,一辈子”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主题自立,体裁自定。
学生姓名 座位号 班级
高2013级职高班第二学年(下)半期试题
语文试卷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题号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4分)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分)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6分)
26.写出下列名句的下句。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赤壁怀古》)
(3)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7、序号: (4分)
四、作文。(60分)
28、小作文:(10分)
(一)、请你为汶罗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拟一个通知。要写清楚晚会的内容(大队部决定在6月1日早上8点操场集合,组织六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去参观万州区科技馆),要求自己带上钢笔和笔记本。
题目:
600 | |||||||||||||||||||
700 | |||||||||||||||||||
8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