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单位:乘风燃气分公司八百垧供气站
评价人:周正洲、郝凤举、黄莉莉、谷颖建、宋玉华、卓保金、何庆辉、刘 梅、田红雨、
赵丽艳、关明华、魏 凯
审核人:
日期:
序号 | 场所、活动工艺、管理设备、物料 | 危险源(一、二类) | 可能导致 的后果 | 现有控制措施 | 建议控制 措施 | 风险评价 | 风险 分级 | |||
F | C | R | ||||||||
1 | 进出站安全切断阀(启动、关闭 | 1、上游天然气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进站安全切断阀自动切断、安全放散阀放散。 | 设备损坏 | 经常与上游保持联系,将压力控制在之间。 | 加强与上游的沟通,及时解决压力不稳的问题。选用适当的调压器。 | 3 | 1 | 3 | 中风险 | |
2、泄漏。阀门连接处渗漏,检查不到位引起天然气泄漏。 | 发生火灾 | 按时巡检、测漏,加强管理。 | 4 | 1 | 4 | 中风险 | ||||
2 | 调压撬 | 1、超压。操作人员未对管线压力进行监控或调压器皮膜老化、破损,造成管线压力超高,安全阀起跳,天然气外泄。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实时监控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压力异常应及时处理。调压器定期检测,安全放散阀定期校验。 | 2 | 1 | 2 | 低风险 | ||
2、泄漏。天然气管线及附件密封点、阀门泄漏,管线穿孔,易发生着火、爆炸。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对橇内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 每年按计划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保证设备完好。 | 4 | 1 | 4 | 中风险 | |||
3、触电。冬季运行电伴热,绝缘层破坏,易发生触电。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冬季在对电伴热进行检查时,首先检查电伴热绝缘层是否有损坏,无损坏时再用手背接触伴热带检查是否正常。 | 1 | 2 | 2 | 低风险 | ||||
3 | 分离器 | 1、泄漏。压力升高造成管线或设备法兰连接处漏气。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严格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2 | 2 | 4 | 中风险 | ||
2、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时由于不小心导致高空跌落。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在分离器顶部进行更换压力表、装卸安全阀等操作时,系好安全带,注意防止坠落,派人进行监护。 | 1 | 1 | 1 | 低风险 | ||||
4 | 计量撬 | 1、泄漏。天然气管线及阀门、流量计、过滤器密封点泄漏,管线穿孔,易发生着火、爆炸、人员中毒。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严格对橇内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以防天然气管线及阀门、流量计、过滤器密封点等部位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4 | 1 | 4 | 中风险 | ||
2、过滤器堵塞。长时间未进行清洗,过滤器堵塞。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以防过滤器堵塞。 | 1 | 1 | 1 | 低风险 | ||||
3、触电。冬季运行电伴热,绝缘层破坏,易发生触电。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冬季在对电伴热进行检查时,首先检查电伴热绝缘层是否有损坏,无损坏时再用手背接触伴热带检查是否正常。 | 1 | 2 | 2 | 低风险 | ||||
5 | 脱硫橇 | 1、中毒。脱硫剂(Fe2O3)的饱和,含硫量过高。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按操作规程执行,定期检测,定时巡检。 | 定期检测,定期更换脱硫剂。 | 2 | 2 | 4 | 中风险 | |
2、泄漏。脱硫阀门长时间运行密封不好导致泄漏。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严格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4 | 1 | 4 | 中风险 | ||||
3、坠落。倒阀或更换脱硫阀门的高空作业。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加强防护措施,按操作规程执行。 按照高空作业票进行工作,严格进行监护。 | 加强对特种作业的管理,严格控制特种作业,严格执行特种作业审批。 | 1 | 2 | 2 | 低风险 | |||
6 | 脱水橇 | 1、泄漏。天然气管线及附件密封点、阀门泄漏,管线穿孔,易发生着火、爆炸。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1、严格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检测天然气浓度,加强厂房通风。 | 4 | 1 | 4 | 中风险 | ||
2、机械伤害。人身或衣物接触扇叶片等运动部件产生机械伤害。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 | 1 | 1 | 1 | 低风险 | ||||
3、烫伤。由于加热器表面温度较高,接触造成烫伤。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在加热器表面加装隔热材料并设置警示标志。 | 1 | 1 | 1 | 低风险 | ||||
4、触电。设备接地损坏和电缆绝缘损坏导致设备连电,造成触电。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电气设备操作时应站在绝缘垫上,侧立,戴绝缘手套,单手操作。 | 2 | 1 | 2 | 低风险 | ||||
7 | 缓冲罐 | 1、物体打击。作业时未做到平稳、缓慢,操作人员正对阀门或工具使用不当,导致操作人员受伤。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开关阀门应站在阀门侧面,防止阀杆意外弹出,造成人员伤害。 | 3 | 2 | 6 | 中风险 | ||
2、泄漏。压力升高造成管线或设备法兰连接处漏气。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定期检测,定时巡检。 | 4 | 1 | 4 | 中风险 | ||||
3、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时由于不小心导致高空跌落。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作业时做好防范措施,安全帽、安全带齐全。 | 1 | 1 | 1 | 低风险 |
8 | 压缩机厂房 | 1、机械伤害。在机泵运转时有发生挤、碾、碰等人身伤害事故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1、操作盘车时必须侧身;飞轮处必须装设护罩,并保持护罩固定牢靠。 2、压缩机运转中,人身或衣物不得接触传动皮带、联轴器、扇叶片等运行部件。 | 3 | 2 | 6 | 中风险 | ||
2、泄漏。(1)压缩机厂房气体泄漏;(2)压缩机气动阀门的泄漏。泄漏气体遇火源产生火灾爆炸。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严格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杜绝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定期对压缩机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每月定期对厂房内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 | 4 | 1 | 4 | 中风险 | |||
3、灼烫。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排气温度最高可达150℃,操作人员如意外接触就会造成烫伤事故。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压缩机运行中,不要触摸气缸壁或排气管道,以免烫伤。 | 2 | 1 | 2 | 低风险 | ||||
4、触电。设备电路、电线破损时容易漏电,造成伤害。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1、机电设备绝缘良好,电焊外壳接地线良好。 2、正确穿戴绝缘防护用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2 | 1 | 2 | 低风险 | ||||
5、噪声。 | 人身伤害 | 佩戴耳塞。 | 1 | 1 | 1 | 低风险 | ||||
9 | 球罐 | 1、火灾。球罐各阀门、泄漏遇静电火花容易发生火灾、爆炸。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严格进行生产监控、巡检和维护,杜绝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 | 4 | 4 | 中风险 | ||
2、物体打击。作业时未做到平稳、缓慢,操作人员正对阀门或工具使用不当,导致操作人员受伤。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开关阀门应站在阀门侧面,防止阀杆意外弹出,造成人员伤害。开关阀门应缓慢进行。 | 3 | 1 | 3 | 中风险 | ||||
3、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时由于意外导致人或物从高空跌落,坠落物可能伤及到现场下方的人。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在储罐顶部进行更换压力表、装卸安全阀等操作时,系好安全带,注意防止坠落。 | 1 | 3 | 3 | 中风险 | ||||
4、阀门损坏。球罐相关阀门损坏,造成球罐不能使用。 | 不能及时调峰 | 定期进行阀门启闭试验,定期对阀门进行保养。 | 及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阀门 | 2 | 1 | 2 | 低风险 | |||
10 | 加臭撬 | 1、中毒。臭剂泄漏造成中毒。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加臭间内应保持通风良好。往储罐内加臭剂时应戴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 | 及时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2 | 1 | 2 | 低风险 | |
2、触电。手臂潮湿接触控制电源,绝缘层破坏,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加臭泵电气维修应由具备电气维修资质的人员进行,并且必须有人监护。 | 2 | 1 | 2 | 低风险 | ||||
3、臭剂泄漏。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启泵前按操作规程检查泵的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流程是否畅通。 | 2 | 1 | 2 | 低风险 | ||||
11 | 空压机 | 1、触电。未切断电源,误操作导致人身伤害。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应切断电源,并挂安全标识。 | 2 | 1 | 2 | 低风险 | ||
2、机械伤害。未泄压进行拆卸操作,部件(介质)飞(刺)出伤人。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系统泄压,确认无压力地进行维修作业。 | 3 | 2 | 6 | 中风险 | ||||
3、火灾。清洗时使用挥发性液体,遇明火发生火灾或爆炸。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 | 应使用专用清洗液,不得使用汽油等挥发性液体,禁止使用明火。 | 1 | 2 | 2 | 低风险 | ||||
12 | 火炬 | 1、火灾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确认放空口周围无火种,无人畜。 | 1 | 1 | 1 | 低风险 | ||
2、爆炸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1、必须先点火,后放空。 2、放空时要缓慢进行,控制放空速度,防止放空管发生振动或破裂。 | 1 | 1 | 1 | 低风险 | ||||
3、环境污染 | 人身伤害、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1 | 1 | 1 | 低风险 | ||||
13 | 排污罐 | 1、物体打击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开关阀门应站在阀门侧面,防止阀杆意外弹出,造成人员伤害。开关阀门应缓慢进行。 | 2 | 1 | 2 | 低风险 | ||
2、泄漏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定期检测,定时巡检。 | 4 | 1 | 4 | 中风险 | ||||
3、高处坠落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 | 作业时做好防范措施,安全帽、安全带齐全。 | 1 | 2 | 2 | 低风险 |
14 | 维修作业 | 1、机械伤害。生产、维修过程。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1、工作过程中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1 | 2 | 2 | 低风险 | ||
2、电火烧伤。电路维修过程。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严格执行《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2 | 2 | 4 | 中风险 | ||||
3、触电。开关电源、电路维修。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电气维修应由具备电气维修资质的人员进行,并且必须有人监护。 | 2 | 2 | 4 | 中风险 | ||||
4、电击伤害。违章用电。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严格执行《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2 | 2 | 4 | 中风险 | ||||
5、野蛮操作。损坏工具、配件并伤及人员。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加强培训与人员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 1 | 2 | 2 | 低风险 | ||||
15 | 办公室 | 1、火灾。电线老化、电器设备使用失火。 |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 1、下班前检查,关闭电源。 2、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现场,必须检查火源,火种。 3、按照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4、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验。 | 2 | 2 | 4 | 中风险 | ||
2、辐射。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使用。 | 人身伤害 | 1 | 1 | 1 | 低风险 | |||||
16 | 配电室 | 1、触电。漏电伤人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1、机电设备绝缘良好,电焊外壳接地线良好。 2、正确穿戴绝缘防护用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每年对绝缘防护用品进行检验,保证安全。 | 2 | 2 | 4 | 中风险 | |
2、高低压配电柜损坏。 |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 按计划对电器设备进行保养。 | 3 | 1 | 3 | 中风险 | ||||
17 | 消防系统 | 灭火器失效 | 灭火不及时 | 定期检查,定期换粉 | 4 | 1 | 4 | 中风险 | ||
消防水管线漏水 | 灭火不及时 | 增加灭火器数量 | 更换消防水管线 | 3 | 2 | 6 | 中风险 | |||
阀井阀门失灵 | 灭火不及时 | 定期检查阀门,进行启闭试验 | 3 | 2 | 6 | 中风险 | ||||
18 | 防雷防静电设施 | 绝缘损坏 | 发生火灾、触电 | 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 | 建议配备检测仪器 | 2 | 2 | 4 | 中风险 | |
19 | 库房 | 火灾。 |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 1、库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 2 | 2 | 4 | 中风险 | ||
20 | 高处 作业 | 高处作业坠落 | 人身伤害 | 1.高处作业必须扎合格的安全带 2.高处作业通道口必须有完好的围栏设施 | 2 | 2 | 4 | 中风险 | ||
21 | 火焊 切割 | 火焊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爆炸 | 人身伤害 | 1.露天切割作业风力超过5级禁止作业如必须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2.作业前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遮挡隔断措施 3.乙炔带检查合格后使用 4.《应急预案》 5.消防知识培训 | 2 | 3 | 6 | 中风险 | ||
氧气、乙炔爆 炸 | 人身伤害 | 1 | 4 | 4 | 中风险 | |||||
22 | 动火 作业 | 火灾 | 人身伤害 | 1.防火区动火办理防动火工作票 2.配备消防器 3.危险物资理办法 4.防火区作业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做好防护措施 5.《应急预案》 6.消防知识培训 7.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现场,必须检查火源、火种 | 1 | 4 | 4 | 中风险 | ||
23 | 抢修 作业 | 燃气泄漏引起火灾、爆炸 | 1 | 4 | 4 | 中风险 | ||||
24 | 防腐 作业 | 防腐漆 | 损害呼吸系统、损伤皮肤 | 1.穿着防护服,佩带防毒面具 2.轮流作业,改善工艺流程 | 1 | 2 | 2 | 低风险 | ||
有限空间 |
25 | 机械作业 | 电动工具漏电 | 触电 | 1.电动工具安装漏电保护器 2.机电设备绝缘良好,电焊外壳接地线良好 3.设备保养维护达到使用标准 4.工作结束后或因故离开作业现场,检查火源 5.检查电动工、。具绝缘良好,漏电保护用品绝缘良好 6.作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 2 | 2 | 4 | 中风险 | |
焊接设备漏电 | 触电 | 2 | 2 | 4 | 中风险 | ||||
照明灯具漏电 | 触电 | 2 | 2 | 4 | 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