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45:18
文档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参考护士:得分: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操作前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无佩戴饰品物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弯盘(数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吸痰管包装内有一次性无菌手套及无菌纸)、另备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手消液、治疗本/卡、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护理记录单等。根据需要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手电筒、电插板、听诊器等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持治疗本/卡核对床号
推荐度:
导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参考护士:得分: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操作前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无佩戴饰品物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弯盘(数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吸痰管包装内有一次性无菌手套及无菌纸)、另备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手消液、治疗本/卡、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护理记录单等。根据需要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手电筒、电插板、听诊器等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持治疗本/卡核对床号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参考护士:                                                                      得分:

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
操作前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无佩戴饰品
物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弯盘(数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吸痰管包装内有一次性无菌手套及无菌纸)、另备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手消液、治疗本/卡、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护理记录单等。根据需要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手电筒、电插板、听诊器等

环境准备

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持治疗本/卡核对床号、姓名(询问、反问、腕带、床尾卡)

(昏迷患者: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与家属核对姓名、腕带、床尾卡)

告知

解释

告知吸痰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解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能力
有无吸痰指征、有无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
按时吸痰前进行肺部听诊,按需吸痰可不进行肺部听诊
有吸氧者,检查吸氧流量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经口吸痰——口腔黏膜情况,有无松动牙齿或活动义齿

经鼻吸痰—-鼻腔黏膜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部疾病

经气管插管吸痰—-气管插管固定是否良好、检查有无移位,判断插管深度。

经气管切开吸痰-—气管套管是否牢固,有心电监护的患者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呼吸.

指导清醒患者安抚其不要紧张,吸痰时配合张口,头偏向操作者
操作

过程

开桶盖,洗手、戴口罩
连接

检查

吸引

装置

中心吸引装置:

固定吸引器—连接各管路(真空管、引流管)-打开防尘塞-插入插头-检查各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紧密—调节负压(此时可听到“呼呼"声音,表示有负压)—折闭引流管,“呼呼”声消失(证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无漏气、性能良好)

电动吸引装置:

连接电源,红灯亮—连接各管路,旋紧瓶塞-检查各管路连接是否正确、紧密—调节负压—折闭引流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无异声,指针指向已调节负压刻度—松开折闭处,指针归位0。02Mp以下(证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无漏气、性能良好)

调节负压:小儿<300 mmHg(<0。04 Mpa)

成人为300—400mmHg(0.04-0。053Mpa或40。0—53。3KPa)            

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
操作

过程将引流管末端连接保护套,固定于床头
体位:协助患者舒适卧位,头偏向操作者或取侧卧位,患者头略向后仰
检查患者口腔、鼻腔粘膜情况
洗手、戴口罩,取出无菌弯盘2个(前后摆放),倒入无菌生理盐水
打开吸痰管,取出无菌手套及无菌纸、戴手套,将无菌纸铺于患者下颌前(以防痰液污染被服)
戴无菌手取出吸痰管并缠绕于手上,连接引流管,使用前面的弯盘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通畅性并润滑前端
(必要时)操作中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依照处置卡,询问、反问)

吸痰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控制负压),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

经鼻吸痰:插入22—25cm(颅底骨折患者禁用)

经口吸痰:插入14-16cm

经气管插管插管吸痰:插入长度超过气管插管的总长度,再进2-3cm

经气管切开吸痰:轻轻插入,遇阻力,略上提(吸痰管直径小于内套管内径的1/2)

(若有氧气吸入,取下吸氧管放置于无菌纸巾上)

(使用呼吸机患者,应有2名护士操作)

给负压,边左右旋转吸痰管,边向上提拉,充分吸尽痰液
分段经口吸痰顺序:口腔前庭、颊部、咽部、气管内分泌物

分段经鼻吸痰顺序:鼻腔前庭、下鼻道、后鼻孔、咽部、气管

气管切开患者,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15s,间歇3—5分钟,连续吸引≤3分钟

每次吸痰,更换一次吸痰管

观察患者病情、吸出痰液颜色、性质、量、生命体征、面色
若需要再次吸痰,将吸痰管在后面摆放的弯盘内无菌生理盐水中冲洗,再吸痰
吸痰完毕,冲洗净引流管,将吸痰管在手中缠绕,分离吸痰管,脱手套,将吸痰管包裹住,弃掉
操作后连接保护套,妥善固定于床头
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吸出液的颜色、性质、量;再次评估病人;清醒病人倾听主诉;根据需要连接氧源

经口吸痰擦净患者面部,经鼻吸痰用棉签清洁鼻腔
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包括吸痰装置处理: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及时倾倒;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关桶盖、洗手、脱口罩

(必要时)操作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依照治疗本/卡,询问、反问)

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
操作后宣教

指导

病情允许,指导患者多饮温开水,增加活动

保持室内温湿度
掌握有效咳痰方法,必要时行翻身、扣背、雾化吸入等
勿触动吸痰装置,
吸痰器储液瓶吸出液由护士观察记录并及时倾倒
如有任何不舒适,都要及时告诉护士
记录记录吸痰时间,吸出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及处理及指导内容
综合

评价

良好职业素质、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到位
流程正确、操作熟练、护患有效沟通
专业知识掌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误入食管、吸痰管拔出困难

操作

时限

限时     分钟,每超过     s扣     分,最多      分

总合计扣分
参考材料:第5版《基础护理学》、《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人民军医《基础护理学》第2版等

考核日期:                   考核人:                              2015年12月修订

文档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参考护士:得分:项目技术操作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操作前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修剪指甲,无佩戴饰品物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弯盘(数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吸痰管包装内有一次性无菌手套及无菌纸)、另备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手消液、治疗本/卡、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护理记录单等。根据需要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手电筒、电插板、听诊器等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持治疗本/卡核对床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