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高铁预制梁场—
按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因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施工干扰较大,架梁时间较晚。为了达到均衡生产和尽量减少投资,从前期存梁数量和后期模板投入方面进行经济比较。全部按照双层存梁计算(纵向预留适当倒梁台座),考虑尽量减少模板投资。
一、模板配置依据和原则
1.1、生产能力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我梁场总共生产276片并置组合箱梁,计划月最高产量33片,需要6套外模板,3套内模.
1.2、模型周转时间表
表1 箱梁模型周转时间表
1.3、提梁机的配合选择
轮轨式提梁机不能负重转向,制梁台座须与存量台座相对应。因此,采用轮胎式提梁机进行预制箱梁的移梁.
二、配备计算
2.1工期计算产量
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制梁, 2010年7月开始架梁。前期制梁时间有8个月。依据架梁工期计算,正常阶段每月需产梁33榀。据此编制箱梁产量计算表(表2)
2.2模板周转时间计算
根据箱梁模板周转时间表,预制一片箱梁底模占用131小时,侧模占用124.5小时、内模占用59.5小时,端模占用58小时,根据梁场生产能力,确定存梁台座、底模台座、侧模、内模、端模配置数量计算如下:
2.2.1存梁台座数量确定
存梁台座确定需要的条件:
a、至7月共制梁77片(考虑38个存梁台座,其中32米梁30个,24米梁8个);
b、24米梁为44片需先制完(考虑7个台座与32米梁共用),;
c、梁场预留倒梁台座6个(其中32米梁3个,24米梁3个);
d、预留梁终张拉存放台座4个,(其中32米梁2个,24米梁2个);
由以上四个条件决定梁场需设32米梁存梁台座35个,24米梁存梁台座20个。
2.2.2制梁台座数量计算
根据表2的任务安排,月产量需达到33榀,则日产梁需达到1.1榀,根据底模占用时间126小时,制梁台座数量为:
表2 箱梁生产任务安排表
序号 | 生产时间 | 生产数量(榀) | 架梁数量(榀) | 剩余数量(榀) | 备注 |
1 | 2011.6月底 | 77 | 77 | ||
2 | 2011.7 | 33 | 42 | 68 | |
3 | 2011.8 | 33 | 42 | 59 | |
4 | 2011.9 | 33 | 21 | 71 | |
5 | 2011.10 | 33 | 41 | ||
6 | 2011.11 | 33 | 41 | 56 | |
7 | 2011.12 | 33 | 42 | 47 | |
8 | 2012.1 | 制完 | 42 | 5 | |
9 | 2012.2 | 5 | 架完 |
设置6个台座(考虑有两种梁型,为保证总工期及生产指标不变,32米梁配备4个台座,24米梁配备2个与32米梁通用)。
2.2.3、侧模配置计算
侧模占用时间为124.5小时,配备数量为:
124.5÷24×1.1=5.7套 设置6套侧模(32米梁前期配置4套, 24米梁配置2套;等待24米梁施工完后再进32米2套侧模,保证6套32米梁模板)。
2.2.4、内模配置计算
内模占用时间为59.5小时,配备数量为:
59.5÷24×1.1=2.7套 设置3套内模(32米梁前期配置2套,24米梁配置1套;等待24米梁施工完后再进32米1套模板,保证3套32米梁内模)。
2.2.5、端模配置计算
端模占用时间为58小时,日产1.1榀梁,配备数量为:
53÷24×1.1=2.7套 设置3套端模(前期32米梁配置2套,24米梁配置1套,等待24米梁施工完,32米梁再配置进1套端模,保证3套32米梁端模)。
三、方案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最后确定模板配置方案如下:
3.1、梁场配备存梁台座数量:
35个32米梁存梁台座,20个24米梁存梁台座。
3.2、梁场配备底模数量:
6个32米梁制梁台座,2个24米梁台座(32米梁用时需改制);
3.3、梁场侧模配备数量:
6套32米梁侧模,2套24米梁侧模;
3.4、梁场内模配备数量:
3套32米梁内模,1套24米梁内模;
3.5、梁场端模配备数量:
3套32米梁端模,1套24米梁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