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理学》试卷第1、2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46:53
文档

《生理学》试卷第1、2章

《生理学》试卷第1章:一、选择题1、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2、阈值是指(E)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B、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的最适作用时间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能引起组织发
推荐度:
导读《生理学》试卷第1章:一、选择题1、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2、阈值是指(E)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B、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的最适作用时间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能引起组织发
《生理学》试卷

第1章:

一、选择题

 1、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

  2、阈值是指(  E  )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

      B、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C、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的最适作用时间

      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B、揭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规律

      C、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D、有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E、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理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E  )

      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持久

      D、调节敏感性差      E、作用迅速、准确和持久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C  )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      E、负反馈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E  )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糖PH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E、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E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E、减压反射

  8、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是维持内环境的重要调节形式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9、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自动调节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E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10、关于刺激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组织接受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

       B、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

       C、组织的兴奋反应就是他特殊功能的表现

       D、反应必须有中枢神经的参与

   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C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12、属于中频生物节律的是(  B  )

       A、心动周期      B、体温的昼夜变化      C、月经周期

       D、候鸟春、秋两季的迁徙活动

   13、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   B  )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调节

   14、对调节新陈代谢和保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的调节方式是(  C  )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调节

  15、关于反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是保证调节准确性的重要机制      B、各种调节方式均存在反馈作用

       C、正反馈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表现较为突出

       D、负反馈能使某种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16、维持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  E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1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C  )

       A、减压反射       B、血糖浓度调节       C、排尿反射

       D、体温调节       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A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19、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B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

   20、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21、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22、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

       A、膝跳反射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E、吸允反射

   23、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程度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性越低     E、没有兴奋性

   24、受体的化学本质(  B  )

       A、脂质      B、蛋白质      C、核酸      D、糖类

   25、维持机体稳态重要的调节过程是(  B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 

   26、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  C  )

       A、人体细胞的功能      B、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27、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D  )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28、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  B  )

       A、中枢      B、突触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29、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做是(  B  )

       A、反馈信息      B、控制信息      C、控制系统      D、受控系统

   30、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B  )

       A、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干扰信息

       D、参考信息      E、偏差信息

   

   31、组织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是属于(  C  )

       A、神经-体液调节      B、全身性体液调节

       C、局部性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二、填空题

   1、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  兴奋性  ,其中最基本的是  新陈

      代谢 。

   2、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包括  整理水平  、 器官与系统水平  、  细胞及分子

      水平 。

   3、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兴奋  和  抑制 。

   4、生理学上习惯将  神经  、 肌肉  和  腺体  称为可兴奋组织。

三、名解

   1、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同化作用(合成代谢)

   4、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5、物质代谢      6、能量代谢

   7、兴奋性      8、反应      9、阈值(阈强度)      10、阈刺激

   11、阈下刺激      12、阈上刺激       13、兴奋      14、抑制

   15、机体的内环境      14、适应性     15、反射      16、反射弧

   17、非条件反射      18、条件反射      19、反馈作用

   20、神经-体液调节      21、神经调节      22、体液调节

   23、自身调节

四、简答题

   1、机体的三种调节方式?特点?

   2、什么是正反馈和负反馈?其生理意义?

   3、什么是稳态?其生理意义?

第2章:

1、选择题

1、液态镶嵌模型的核心是(  A  )

   A、脂质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B、蛋白质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C、单糖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D、胆固醇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架

   E、细胞膜无流动性

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  D  )

       A、需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逆浓度梯度

       D、转运的都是小分子物质      E、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3、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  B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4、易化扩散不同于单纯扩散的是(  D  )

       A、顺浓度梯度差      B、逆浓度梯度差      C、耗能

       D、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E、需要ATP酶

5、下列哪项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E  )

   A、肾小管重吸收尿素      B、肾小管重吸收NA+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D、CO2排出细胞

   E、肾小管吸收氨基酸

6、人体内O2、CO2和尿素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7、细胞膜的主动转运是借助于膜上(  C  )

       A、载体蛋白的耗能过程      B、通道蛋白的耗能过程 

       C、泵蛋白的耗能过程      D、受体蛋白的耗能过程 

       E、泵蛋白的非耗能过程

8、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的转运方式为(  A  )

   A、易化扩散      B、入胞      C、单纯扩散

   D、吞噬      E、主动转运 

9、下列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  D  )

       A、维持静息电位的K+外流      B、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K+外流

       C、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Na+内流      D、肌质网摄入钙

       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

10、与细胞因子跨膜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主要是(  C  )

   A、促离子型受体      B、G蛋白偶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促代谢型受体      E、鸟甘酸环化酶受体

11、下列关于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是(  D  )

       A、将细胞内的K+转运出去      B、将细胞外的Na+转运入胞

       C、转运等量的Na+和K+       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

       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

     12、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  C  )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射

     13、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所处的“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E  )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

     14、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15、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主要是由于静息时对(  A  )

       A、Na+有小量的通透性       B、钙离子有小量的通透性

       C、镁离子有小量的通透性      D、Cl-有小量的通透性

       E、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有小量的通透性  

     16、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接近K+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17、增加细胞外液中K+的浓度,静息电位变化的规律是膜电位的绝对值(  E  )

         A、增大      B。先减小再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

         E、减小

      1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D  )

         A、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之和      D、Na+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之和差

         E、K+平衡电位和Na+平衡电位之和 

       19、阈电位是(  A  )

          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B、引起超级化的临界膜电位

          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D、衡量传导性高低的指标

          E、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

       20、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有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与K+通道开放有关,与Na+通道无关

          D、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到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21、局部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E )

     A、反应的等级性      B、可发生时间总和      C、可发生空间总和

          D、可进行电紧张扩布      E、具有“全或无”的特征

       22、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D  )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C、峰电位      D、终板电位       E、后电位

       23、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后,将(  B  )

          A、不引起任何反应       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反应

          C、引起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      D、引起不衰减传导的局部电位 

          E、引起不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

       24、神经纤维中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B  )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25、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

          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C、动作电位频率

          D、静息电位水平      E、引起兴奋的阈值

       26、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膜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以传遍整个细胞膜

          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位进行      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

          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到距离的不同而改变    

          E、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快

       

       27、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D  )

           A、相对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低常期     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  低常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相对不应期

       28、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  B  )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多巴胺

           D、钙离子       E、肾上腺素

       29、终板电位(  B  )

           A、有去极化的,也有超极化      B、幅度与ACh释放量有关

           C、是终板膜钙离子内流引起的      D、可沿细胞膜不衰减地传导

           E、有不应期

       30、骨骼肌中能与钙离子结合的位点在(  D  )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31、将骨骼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偶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  E  )

            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      C、肌浆      

            D、纵管中末池      E、三联管结构

        32、下列有关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E  )

            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      B、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C、双向传导      D、不衰减扩布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

        33、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D  )

            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      B、在收缩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

            C、在舒张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     D、在收缩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E、在舒张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

        34、当前负荷不变而增大后负荷,以下错误的叙述是(  D  )

            A、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      B、肌肉缩短开始的时间推迟

            C、肌肉缩短的初长度减小      D、肌肉缩短的程度增大

       35、在强直收缩过程中,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B  )

           A、像机械收缩一样发生重叠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幅值变大      D、幅值减小      E、频率贬低

       36、细胞接受去极化的阈下刺激时(  D  )

           A、不发生任何反应      B、动作电位延迟出现      

           C、动作电位幅度较小      D、可发生局部兴奋

           E、发生超级化反应

       3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D  )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C、接头前膜钙离子内流减少      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38、肌细胞中的三联体结构指的是(  B  )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39、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E  )

           A、肌肉收缩能力      B、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C、后负荷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

       40、兴奋-收缩偶联是由(  D  )

           A、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B、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C、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D、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E、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41、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  C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42、肌浆网终池内钙离子进入细胞质是(  B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43、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是(  E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44、动作电位爆发是,K+外流产生(  B  )

          A、去极化      B、复极化      C、反极化

          D、超级化      E、极化

      45、K+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  A  )

          A、四乙胺      B、河豚毒素      C、筒剑毒      

          D、阿托品      E、有机磷农药

      46、Na+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  B  )

          A、四乙胺      B、河豚毒素      C、筒剑毒      

          D、阿托品      E、有机磷农药

      47、N型ACh受体门控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  C  ) 

          A、四乙胺      B、河豚毒素      C、筒剑毒      

          D、阿托品      E、有机磷农药

      48、能使胆碱酯酶失活的是(  E  )

          A、四乙胺      B、河豚毒素      C、筒剑毒      

          D、阿托品      E、有机磷农药

      49、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  B  )

          A、Na+的平衡电位      B、K+的平衡电位      C、峰电位与超射之差

          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E、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 之和

      50、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峰值接近于(  A  )

          A、Na+的平衡电位      B、K+的平衡电位      C、峰电位与超射之差

          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E、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 之和

      51、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过程时,肌肉出现(  A  )

          A、一连串收缩      B、一次单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无收缩反应

      

      52、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小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D  )

          A、一连串收缩      B、一次单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无收缩反应

      53、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小于单收缩的舒张期时,肌肉出现(  C  )

          A、一连串收缩      B、一次单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无收缩反应

      54、肌肉受到一次阈下刺激时,出现(  E  )

          A、一连串收缩      B、一次单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无收缩反应

      55、载体转运的物质是(  C  )

          A、O2和CO2       B、Na+和Cl-      C、葡萄糖和氨基酸

          D、钙离子和Cl-

      56、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C  )

          A、物理刺激      B、化学刺激      C、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57、膜内负电位减小称为(  B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级化

      58、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阈下刺激,将产生(  C  )

          A、阈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59、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D  )

          A、ATP酶的活性      B、Na+迅速内流      C、横桥发生摆动

          D、肌浆中钙离子浓度

      60、目前一般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  A  )

          A、细肌丝滑向粗肌丝的M线,使肌节缩短

          B、粗肌丝滑向细肌丝的Z线,使肌节缩短

          C、粗肌丝三身长度缩短      D、细肌丝本身长度缩短

      61、肌肉两端固定,给予一次刺激,产生(  C  )

          A、强直收缩      B、等张收缩      C、等长收缩      D、混合收缩

      62、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  B  )

          A、横管      B、三联体      C、横桥      D、終池

      63、O2和CO2在细胞膜上的扩散方式(  A  )

          A、单纯扩散      B、通道转运      C、载体转运 

          D、主动转运      E、入胞与出胞

      、以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  E  )

          A、易化扩散      B、单纯扩散      C、载体扩散  

          D、出胞和入胞      E、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65、细胞兴奋的标志是(  C  )

          A、收缩反应      B、分泌      C、动作电位      

     D、离子运动   E、静息电位抑制

      66、参与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是(  E  )

          A、受体蛋白      B、通道蛋白      C、泵蛋白

          D、载体蛋白      E、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67、细胞膜内电位由-70mv变为-50mv时称(  B  )

          A、极化      B、去极化      C、超级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68、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包括上升和下降      B、上升时内流,下降是外流 

         C、具有可扩布性      D、随传播距离发生改变      

         E、不会随距离而发生改变

      69、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是(  E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70、细胞内的K+向膜外扩散属于(  B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

      71、某细胞的静息电位是-70mv,当电位由-70mv向-90mv变化,称为(  E  )

         A、极化      B、去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超级化

      

      72、某细胞的静息电位是-70mv,当电位由-70mv向-30mv变化,称为(  B  )

         A、极化      B、去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超级化

      73、下列与极化具有相同意义的是(  A  )

         A、静息电位      B、内正外负      C、抑制      D、动作电位

         E、超级化

      74、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都属于(  D  )

         A、单收缩      B、强直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都不是

      75、减压神经在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中属于(  B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6、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属于(  E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7、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8、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的纤维属于(  D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9、当达到K+平衡电位是(  C  )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C、膜内K+净外流为零      D、膜内电位较外电位相对为零

      80、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D  )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顺电位梯度

         D、需要膜蛋白介导

      81、神经纤维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  C  )

         A、超级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82、比正常兴奋性低,但可以引起更大幅度动作电位的是(  D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83、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  C  )

         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2、填空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易化扩散  、  单纯扩散  、  主动转

         运  和  出胞与入胞  。

      2、物质转运是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特异性  、  饱和性  、  竞争性抑

          制  。

      3、引起通道开或闭的原因不同,可将通道分为  化学门控通道  、电压门控通

          道  和  机械门控通道  。

      4、主动转运分为两种方式,即  原发性主动转运  和  继发性主动转运  ,一

          般所说的主动转运是指  原发性主动转运  。

      5、继发性主动转运按照物质转运方向可分为  同向转运  和  逆向转运  两种

         形式。

      6、跨膜信号传导方式有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  G-蛋白耦联

         受体的信号传导  、  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和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

         信号传导  。

      7、动作电位具有的特点是  “全或无”现象  、  不衰减式传导  和  脉冲式

         编码  。

      8、局部兴奋的特点有  幅度呈等级性  、传导呈衰减式  、  反应可以发生总

         和  。

      9、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是  “全或无”现象  、 不衰减式传导  和  双向性

         传导  。

      10、组成细肌丝的三种蛋白质是  肌动蛋白  、 原肌球蛋白  、  肌钙蛋白  。

      11、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是  前负荷  、 后负荷  、 肌肉收缩能力  。

      12、以单纯扩散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脂溶性物质  、  小分子物质  。

      13、静息电位主要是  K+  外流所形成的  K+平衡电位  。

      14、动作电位主要是  Na+  内流所形成的  电-化学平衡电位  。

      15、易化扩散按镶嵌蛋白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  依靠膜上离子通道  和  依靠

          膜上载体  两种类型。

      

3、名解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钠泵

      5、入胞      6、出胞      7、受体      8、静息电位      9、极化

      10、动作电位      11、超级化      12、超射      13、去极化

      14、复极化      15、阈电位      16、等长收缩      17、等张收缩

      18、局部电位      19、单收缩      20、强直收缩      21、兴奋-收缩耦联

      22、前负荷      23、后负荷

      

4、简答题

      1、细胞膜转运方式?特点

      2、钠泵产生原理?

      3、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4、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5、肌丝滑行原理?

      6、兴奋收缩产生的机制?

           

    

   

   

   

       

   

  

                            

     

           

      

                 

      

    

   

   

   

    

     

   

             

文档

《生理学》试卷第1、2章

《生理学》试卷第1章:一、选择题1、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2、阈值是指(E)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B、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的最适作用时间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能引起组织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