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参考译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46:43
文档

【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参考译文)

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提升一课内阅读提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走: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冀:___________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A.宋人/有耕者。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因释/其末/而守/株。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
推荐度:
导读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提升一课内阅读提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走: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冀:___________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A.宋人/有耕者。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因释/其末/而守/株。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
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

提升一    课内阅读提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走: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末/而守/株。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

                                                                      

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

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

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提升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二)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字的字义。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故遂与之行                     

〈3〉其不善者而改之                      

〈4〉曾子之妻之市                     

〈5〉学而时习之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它是                                            。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四)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

1.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仕于南方     仕:做官    B.席上食菱      食:食物

C.欲以去热也   以:用来    D.欲以去热也    去:去除

2.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标对的是(      )

A.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B.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C.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D.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并壳入口”的意思是:并且把壳吃进嘴里。

B.“其人自护所短”的意思是:那个人想掩盖自己的错误。

C.“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的土里也有这个东西吗?

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了。

4.这个故事所讲道理与孔子说的(       )是一样的。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1.跑    于是    希望    

2.C

3.(他)再没有得到过野兔,而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4.B

5.A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二、(一)1.通“旋”,转身

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3.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参考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

(二)1.①做首领②认为③对的④逃跑

2.①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②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③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①助词,无义    ②它,代狐狸    它,代缺点或错误   ④到    ⑤它,代学过的知识      ⑥的

4.狗仗人势    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5.略。(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

【参考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三)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持之以恒、艰苦奋斗。

【参考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四)1.B

2.A

3.B

4.B

【参考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文档

【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参考译文)

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提升一课内阅读提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走: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冀:___________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A.宋人/有耕者。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因释/其末/而守/株。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