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叙事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 某个人物、某个事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故事 中的空间、事件。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明线+暗线)两 种。线索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从情节 角度看,使情节更集中紧凑;从人物角度看,使形象更立体 丰满;从主题角度看,使主题更突出鲜明。
小说的明线与暗线
明线:由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人物 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 索。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 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 更加突出。
2016全国2卷 《战争》问: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 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参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 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 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 交流的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 空间。2015全国1卷《马兰花》问: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 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 答案】第一问(2分):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 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4分):①设置麻婶母女还 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 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 公的形象。
四、叙事的情节安排技巧
小说情节是指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 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 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 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 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 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故事情节的一 般结构:序幕一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一(尾声)。
传统小说中,多以情节为中心。其在情节安排上的特色 有: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 突转、以..・・・・话题引入
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以及矛盾冲突,淡 化人物形象,注重意境的营造(场景描写的诗情画意),语 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特有情绪 的展示。
位置 | 技巧 | 作用 |
开头 | 悬念法 | 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深化文章主题。 |
写景法 | 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 | |
倒叙法 |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 |
全文 | 双线结构 | 拓展作品的宽度和深度,更好地塑造人物形 象,深化文章的主题。 |
设置悬念 | 使情节跌宕,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 | |
一波三折 | 增强文章的戏剧性和可读性,更好地表现文 章的主题。 | |
结尾 | 欧亨利式 | 使情节变换,引发读者思考,深化主题。 |
悲剧 | 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引发读者思 考。 | |
喜剧 | 更好表现主题,给读者美的体验,引发读者 思考。 |
欧亨利式的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 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 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 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 艺术,在欧•亨利式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指的是文章结构安排的起伏曲折,通过曲折的 情节,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文 章的戏剧性及可读性。
一波三折式情节安排的作用:
1.可以使文章情节变换曲折,增强文章的戏剧性。(指向 情节本身)
2.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发读者的思考。(指向读者 感受)
3.可以更好地塑造贝尔蒂的形象:对生命尊重,对死亡的 无畏。(指向人物塑造)
4.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更好地表现贝尔蒂尊重生命的人 道主义,以及面对死亡时用生命去捍卫事实与人格尊严的大 无畏精神。(指向主题表达)
悬念伏笔
1.悬念:是小说的表现手法之一,是小说家在叙述情节和 描写人物时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而设置的“关子悬念的安排可以使小说显得跌宕起 伏、引人入胜,增强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伏笔和暗示常常是小说家制造悬念的 重要方法,它要求在小说发
展中有必要的照应。
2.伏笔:“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 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
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五、 叙事的展开方式
对话、心理、回忆、叙事与描写(人、景、物:各种描写 手法)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历史与现实交织,科学和幻 想、时空/场景集中、真实与幻觉、时空切换
【对话】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需具体阐 释)自述他的经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内心等等
(具体作用结合文本),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 中。
【心理】(需具体阐释)
【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需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 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 意美。
【回忆与现实交织】现实与回忆交织,把……真实的感受 与……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 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将时间跨度大、内容复 杂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和可 读性。现实与回忆互相映照,使小说情节更具张力,使主题 表达更加厚重而深刻。
如:小说以“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即以“春雨”为线把刘 老头对现实的感受和对往事的回顾缝合在一起,交替呈现, 平行展开。
【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这一地点,……(概括具体 事件)这样安排可以使文章情节更紧凑。
六、 叙事节奏
节奏就是相关联的事件发生的快慢,简单地说,就是事件 进程。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是通过一定的顺序来显现的,而 时间恰是这种顺序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时间的快慢,时间 的先后,都能让小说的结构呈现出多样而绚丽的色彩。 一部 能令读者酣畅淋漓的精彩小说,总是在基于现实生活的基础 上创造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这就要求小说家得有明确 的时间意识与分配、调整时间的高度技巧。这其中主要涉及 到两个层面,一个是时间的快慢,一个是时间的先后。时间 的快慢涉及叙事的节奏问题:当叙事时间快于钟表口寸间,叙 事就是快节奏的;反之叙事的节奏就被放缓了。时间的先后 则涉及叙事的结构:对叙事时间进行灵活的创造性按排。 延缓叙述节奏的手法有铺张叙述(情节延迟摇摆)、增加描写 等。
加快叙述节奏的手法有概括叙述,减少描写,利用对话、书 信等方式(含现实与回忆交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