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总结之前的工作和布置近期任务;
二是创造成员之间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的感情,进而有利于形成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增强部门的战斗力;
三是所有的人在一起交流思想,一起学习,从而促进部门成员的共同进步以及组织的健康向上发展;
四是讨论决定部门重大事情。
如此有意义的一件事却经常让我们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
一是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请假人数众多;
二是会议过程纪律不容乐观——交头接耳、嘻嘻哈哈,不尊重讲话人员;电话铃声响起,甚至在所有人的面前接听电话;
三是有些人闷着头只做自己的事,当问及布置了什么任务,领导传达了什么指示,都一问三不知;
四是很多成员没有养成一些如带纸和笔的习惯,带笔记本参加会议也是保证接下去工作能够顺利结束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五是很多部门甚至一个学期连一次例会也没有。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一、部门没有真正走入正轨,整个组织没有积极向上的势头,活动很少,很多部门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自己的品牌;
二、部门没有向心力,大家对部门没有什么感情,例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占什么位置,当例会与他们自己的事情发生冲突时,他们宁愿选择那些其实并不重要的;
三、安排的例会时间确实不合理,有时是大家的上课时间,不可能为了开例会而放弃课堂学习;
四、例会本身确实不怎么样,让人觉得参加例会只是浪费时间,一个星期没有活动,那总结工作和布置任务这个环节就可以省略,那例会内容就可以比较随意了。很多部门没有组织一些大家喜欢的形式的交流,有些人会议结束后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还不知道整个例会的内容。例会是部门成员交流的最好的平台,每个部门都要好好把握利用。
五、的统筹协调能力,一个例会如果有一个好的主持人,整个的效果会提高很多,比如他谈工作时的果断与威严以及如何调动整个交流的气氛;
六、个别成员当学生干部比较功利性,有些人只是为了能够拿到学分而加入部门,没有想要为部门的建设付出任何东西,所以参不参加例会在他们看来似乎并不重要,同时又由于部门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给那些同学提供了很多空子。
一个部门的建设需要一个好的例会制度、需要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例会,当例会成了所有人生活的一部分时就可以很好地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增强部门的战斗力,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在例会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先定好主题,这样整个例会才有重心也比较有效率。当然每个部门可以根据自己部门的特点在例会上进行一些小培训,采取灵活的形式,比如宣传类的、文字类的,大家可以在例会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也增进了大家的感情;
二、部门例会时间尽量避免上课时间,选择较为合理的时间,这样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会更多;
三、形成好的汇报制度,鼓励每个人都要开口汇报工作,如果不有工作也要汇报自己本周的收获;
四、所有成员要认真对待。所有的工作都一样,只要你用心,你肯定会有收获,如果自己很随意,那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在例会上学会发言、表态、提出建议等都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那怕是学会聆听也是在提高自己的修养。
五、要制定起码的规章制度,如开会不能接听手机,不能随意走动、要做好笔记等等,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六、要以人为本,不要每个例会都是一布置完任务就结束,而应该多关心、帮助成员的学习、生活等,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说到底,一个例会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关键在人”,负责人的责任真的是比较大。也正因为他的责任大,要考虑负责的工作多,成长才能够迅速...
近日,仔细学习了刘总的培训课件,我认为我们的会议管理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的例会存在准备工作不充分,主题不鲜明,时间性不强等问题。那么怎样开好周例会呢?
首先,要清楚召开周例会的目的。为什么要召开周例会,周例会对我们实际工作有哪些指导作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等,我想这才是周例会组织与参与者的所思所想,也是周例会的主要目的所在。周例会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例会的形式,给本部门人员创造一个交流与协调的工作平台,通过交流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工作,安排下步工作要点,更好地推进本部门的全面工作。
其次,要注重例会的实效性。例会也是会议的一种,是会议就应讲究会议要求,几点钟开始,场地在哪里,由谁主持,主要内容有哪些等,这些都应事先计划好、周密安排好才对,不可象赶集市一样,愿来的就来,不来的也没规定,我想这是绝对不行的。看似小事,却体现一个团队凝聚力如何的重要表现。例如:本部门突出问题出在哪里?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几个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又有哪些是通过协调可以解决的。另外会议决定的事,由谁负责落实,谁去督促验证,时间为多长等,这些都是有力提升会议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其三,要把握好周例会的中心点、难点,来召开例会。所谓中心点就是讲周会议主要议题是什么?会议内容有哪些?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开展好周例会的中心轴,不可偏离,更不可把工作会议开成埋怨会,发牢骚会,马拉松会,否则只能进一步把与会者带进死胡同里,使大家思想偏离主线,围绕偏离主题的问题争论不休,不利于周例会的有效开展。
最后,要注重会后沟通与协调。召开周例会就是进一步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针对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一起想办法,定措施,为本部门工作把脉;对于本部门自身能整改的,工作上要及时整改到位,需要其它部门协调的,及时按要求填写好工作联络单,并传递给其它职能部门(注意分管领导审批),力求既好又快的工作,达到既定的工作效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