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内 容:
1、端盖的零件图
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3、制定机械加工工序卡
4、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
1、端盖零件图
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拟定以下加工工艺路线
序号 | 加工表面 | 精度要求 | 加工方案 | 机床 | 夹具 | 刀具 |
1 | 端盖右端面 Φ90 Φ55、 | Ra6.3 Ra1.6 g6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车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90°右偏刀、车孔刀 |
粗车、扩孔、粗铰 | 车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车孔刀、扩孔钻、铰刀 | |||
2 | Φ52、 Φ32 | Ra6.3 Ra3.2 H9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车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90°右偏刀、车孔刀 |
粗车、半精车、磨床 | 车床、磨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90°右偏刀、车孔刀、砂轮 | |||
3 | Φ16 | Ra3.2 H7 | 钻孔、扩孔、粗铰 | 钻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麻花钻、扩孔钻、铰刀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车床 | 车孔刀 | ||||
粗车、拉孔 | 车床、拉床 | 气动卡盘 | 车孔刀、内圆拉刀 | |||
4 | 沉孔Φ12 6-Φ6 | Ra6.3 深6 Ra6.3 | 钻孔、扩孔、粗铰、 | 车床、钻床 | 分度头卡盘、三爪自定心卡盘、 | 麻花钻、扩孔钻、铰刀、锪刀 |
钻孔、锪孔 | ||||||
5 | 3-M5 沉孔16 | 7H-深13 Ra6.3深16 | 钻孔、攻螺纹 | 钻床 | 分度头卡盘、虎钳 | 麻花钻、丝锥 |
6 | 倒角C1.5 | 1.5 | 粗车、半精车、精车 | 车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45°左偏刀 |
粗铣、半精铣、精铣 | 铣床 | 三爪自定心卡盘 | 45°左偏刀 |
3、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工序号 | 工种 | 工序内容 | 加工简图 | 设备 |
1 | 锻造毛坯 | |||
2 | 车 | 三爪自定心卡盘夹住左端,粗车外圆至Φ92,粗车右端大端面见平,保证端面总长39,粗车小外圆至Φ57长5,钻通孔台阶孔至Φ14,粗车台阶孔至Φ33深5 | 车床 | |
掉头夹住大外圆,粗车小外圆至Φ54长12,粗车台阶孔至Φ30H8 | 车床 | |||
3 | 热 | 调制处理HBS220-240 | ||
4 | 车 | 半精车大外圆至Φ90 Ra6.3,半精车右端面至Ra6.3,保证总长38,半精车小外圆至Φ56长4,半精车台阶孔至Φ34圆角R2, | 车床 | |
半精车左端面至Ra6.3,保证总长37,半精车小外圆至Φ52Ra6.3,半精车台阶孔至Φ31深10,半精车通孔至Φ15,半精车台阶孔倒角C1.5 | 车床 | |||
5 | 车 | 精车右端端面Ra1.6,精车小外圆至Φ55g6 Ra1.6,精车台阶孔至Φ35 Ra1.6深5,精车通孔至Φ16H7 | 车床 | |
精车台阶孔至Φ32H9深10 Ra1.6,倒角C1.5 | 车床 | |||
6 | 钳 | 划3×M5孔中心线 划6×Φ6孔中心线 | ||
7 | 钻 | 钻通孔6×Φ6,锪孔6×Φ12台阶孔 | 钻床 | |
8 | 攻 | 攻螺纹3×M5 | 钻床 | |
9 | 检 | 检验 |
前言
本文是有关端盖工艺步骤的说明和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端盖是轴承座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轴承座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端盖、要求
4.1选择毛胚
4.1.1 毛坯材料的分析
零件材料为HT150,考虑端盖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4.1.2 毛坯的结构简图
4.2端盖的技术要求
4.2.1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加工表面 | 尺寸偏差(mm) | 公差及精度等级 | 表面粗糙度(um) | 形位公差(mm) | ||
外圆面Φ90 | 90 | IT9 | 6.3 | |||
外圆面Φ52 | 52 | IT9 | 6.3 | |||
右端内圆 | Φ55、Φ35、Φ16 | IT7 | 1.6 | ⊥ | 0.04 | A |
⊙ | 0.04 | A |
左端内圆 | Φ32 | IT7 | 1.6 | |
左端凸台端面 | 12 | IT9 | 6.3 | |
右端凸台端面 | 5 | IT9 | 6.3 | |
3×M5沉头锥孔 | 螺纹长13 孔深16 | IT7 | 0.8 | |
沉头孔 | 6×Φ6, 6×Φ12深6 | IT7 | 1.6 |
该端盖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盘盖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端盖左、右端面,要求其右端面对于φ90轴线的垂直度公差是0.04端盖的最大圆面与φ42孔的孔线的同轴度为0.04,通过平口虎钳装夹夹持工件和麻花钻通过手工就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右端内圆和左端内圆粗糙度Ra1.6,通过精车可以达到要求。
4.3定位基准的选择
4.3.1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欠缺。这里选择端盖左端面和φ90外圆面作为粗基准。采用φ90外圆面定位加工内孔可保证孔的壁厚均匀;采用端盖左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4.3.2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端盖左端面和φ16孔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基准统一”原则。φ16孔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端盖两端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端面跳动度要求。选用端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是遵循了“基准重合”原则,因为该端盖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多以该端面作设计基准。
4.4工序顺序的安排
4.4.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端盖右端面和φ16mm孔。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盖右端面,再加工φ16孔。
4.4.2热处理工序
铸造成型后,对铸件进行退火处理,可消除铸造后产生的铸造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该端盖在工作过程中不承受冲击载荷,也没有各种应力,为了工件达到要求的硬度使用调制处理HBS220-240
4.4.3辅助工序
在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综上所述,该端盖工序的安排顺序为:
在粗加工——基准加工——热处理——精加工。
4.5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在加工的时候要跟据零件的形状和特点,合理选用各种装夹工具。还要根据加工部位的吃刀量来确定每个工序应选用的刀具,并适当调整刀具角度。
参考文献:
[1] 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
[2] 赵大庆,工程制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5] 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