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场所持有危险物(利器)进行控制, 以防止危险物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及防止危险物残损部分残留于产品当中, 以满足产品的安全要求。
2.范围
适用公司生产部车缝车间、技术部板房在使用车针断针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针、手针等金属品的控制。
3. 职责
3.1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危险物的管理, 督促部门员工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
3.2各楼层生产文员负责发放、回收车间用的各种危险物,并做好相关记录。
3.3品管科负责人定期检查各部门有关危险物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4.程序
4.1 领针/用针
4.1.1 所有衣车都配置有对应的衣车针,各组长应妥善保管好衣车以及相关的衣车零件。
4.1.2 各车缝员工禁止随意拆取衣车车针,禁止踩踏空车,避免造成车针折断或零件损坏。
4.2 断针/寻针
4.2.1 当在正常车缝过程中突然发生车针断裂时,操作员工必须即刻停止车缝,关闭衣车电
源,找寻其断针部分。
4.2.2 在找寻时首先应将发生断针的该件产品各部位及其相邻的产品仔细检查,查看是否有
断针部分置留于产品上,若无法找到便在其衣车台面及其车缝周围区域进行寻找。
4.2.3 在找寻时,可以借助于磁铁或手提式验针器,或将该件产品拿去验针机检验,当产品
里面有断针或其它金属成份时,验针器或验针机将会发出警报声,从而找到所有断针 部分。
4.3 更换新针
4.3.1 当车缝员工找齐所有断针部分后,应将断针置于有盖的盒子或用胶袋装好到车间指定换针处更换新针,严禁直接用手拿取断针。
4.3.2 所有新针必须由生产文员锁好,生产文员接收断针后,必须将断针排列好与车针样板对照,查看断针是否齐全,若断针不全,拒绝发放新针;若与针样板对照无异,首先将相同车针型号的车针发予员工,然后用透明胶纸将断针张贴于《车针回收管理记录表》上,同时做好相应记录并签名确认。
4.3.3 生产文员在张贴断针时,必须按车针类型分开张贴。
4.3.4 由于不同种类布料车缝时间不同,将会对车针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或变形,进而在继
续车缝时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磨损后的车针需更换时,员工只需将原旧针交予生产文员更换新车针,同时生产文员必须将此类旧针张贴至《车针回收管理记录表》上,并进行详细记录。
4.3.5 生产文员在各车针新针存量低于10枚时,必须统计《车针回收管理记录表》上车针张贴数量,并同记录表一起拿去人事科进行新针更换。
4.3.6 利用磁铁、手提式验针器、验针机仍无法找到断针部分的,必须由所在车间的车间主
管证实并确认,然后才可以到生产文员处领取新针,同时由主管负责《断针不全记录表》的详情填报。正在生产的成品或半成品,必须全部销毁。
4.3.7 所有断针/旧针(变形针)/断针不全等记录表至少保存6个月,以备查核。
4.4 手缝针收/发
4.4.1 除了衣车必须用针或被要求的手工用针外,员工不能拥有和使用任何针。
4.4.2 当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手缝针时,由组长到办公室领取,并在《手缝针使用登记表》上签名确认,在使用完毕后,立即如数归还办公室。
4.4.3 当手缝针折断时,其断针找寻及更换程序同4.2、4.3。
4.5针的收/发
4.5.1包装员工除了正在使用的吊牌配置的针外,不得存放多余的针。
4.5.2针如磨损或变形影响使用时,将原旧针交组长换领,组长参照4.3.4处理。
4.5.3针折断(可能性小)的情况下,处理方法参照4.2.2、4.2.3、4.3.1、4.3.6、4.3.7。
4.6 注意事项
4.6.1 所有机车除本身需使用相应数量的车针外,其它任何地方不可存放多余车针(包括断
针、新针)。
4.6.2 机修人员在维修好机车后,不可遗留下任何金属配件于机车台面上,包括衣车旧针、
断针。
4.7相关记录
4.7.1《车针回收管理记录表》
4.7.2《验针失败处理记录表》
编制 | 审核 | 日期 |
练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