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发动机总论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时间 | 授课人 | 徐 | 审核人 | |||
教学 目标 | 知识目标 | 理解内燃机编号规则 理解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能力目标 | 掌握发动机的构造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情感目标 | 增加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 | |||||||||
教材 分析 | 重点 | 理解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 | ||||||||
难 点 |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教学 方法 | 教法 | 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展示法 | ||||||||
学法 |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 |||||||||
教具 | 多媒体,发动机 | |||||||||
教学 过程 |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 师生活动 | ||||||||
复习 回顾 导入 新课 | 播放内燃机工作原理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1.内燃机编号规则 1.2发动机工作原理 1.2.1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TDC 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 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 活塞行程是指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S表示,单位:mm(毫米)。活塞由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一次的过程,称为一个冲程。 4、曲柄半径R 1.2.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所组成。 (l)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2.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组成。由于所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在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上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 (l)进气行程 进气行程不同于汽油机的是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由于进气阻力比汽油机小,上一行程残留的废气温度也比汽油机低,进气行程终了的压力约为0.075MPa~0.095MPa,温度约为 320K~350K。 (2)压缩行程 压缩行程不同于汽油机的是压缩纯空气,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3MPa~5MPa,温度可达800K~1000K。 (3)作功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有很大差异,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 (4)排气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排气行程终了时的气缸压力约为0.105MPa~0.125MPa,温度约为800K~1000K。 3、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原理的比较 由上述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归纳如下: (1)两种发动机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7200),每完成一个行程曲轴转半周(1800),进气行程是进气门开启,排气行程是排气门开启,其余两个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 (2)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在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余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作准备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3)两种发动机运转的第一循环,都必须靠外力使曲轴旋转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循环继续进行。 (4)汽油机的混合气是在气缸外部形成的,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柴油机的混合气是在气缸内部形成的,进气行程中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 (5)汽油机在压缩终了时,靠火花塞强制点火燃烧,而柴油机则靠混合气自燃着火燃烧。 | 教师展示 学生思考 通过回顾视频中的内容,了解本节课的知识。 | ||||||||
课堂 小结 | 内燃机编号规则 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布置 作业 | 1.发动机由那些机构和系统组成?他们各有什么作用? 2.叙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3.说明发动机各常用术语的含义 | |||||||||
板书设计 | 发动机总论 内燃机编号规则 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教学反思 | 学生对发动机构造比较了解,但是对需要结合实物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