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国家机关的产生 | 第三课时 |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三课时,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在前两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为后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认识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受到制约与监督,打下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 ||||||
二、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事例结合,体会人民是国家主人。 2、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过程;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养成基本公民观。
| ||||||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 ||||||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初步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内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通过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更利于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变为简单、易懂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 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后辨析、理解,真正做到知识内容于心,指导于行。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学生的平时生活之中。 | ||||||
五、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和了国家机关,回家,同学们都了解自己身边有哪些认识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你能来介绍一下他们都在哪工作,做些什么事吗? | 1.学生交流各自的收获。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身边的一些国家机关及其职权。)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 | 此教学环节,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旧知,同时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消除陌生感,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国家机构及其职权。
| ||||
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1.同学们,我们每学期都有少代会,都有谁参加了?或是了解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 2.是呀,少代会的代表是我们推选出来的少先队员,他们参加少代会,把我们的想法带到会议上,代表我们形式行使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权力。而们一个国家,人口众多,也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那就需要专门的机构来代表我们行使权力。这样的机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全国人民代表会有哪些职权吗? 3.在大会期间,我们的报纸、电视等媒体都会报道大会相关情况。我们的同学们也很想知道会议一些情况,你们能为他们做出解答吗?
(同学们可以阅读P49上面“知识窗”的相关资料再进行解答。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出一些学习材料,进行扩充。) | 学生介绍自己对少代会的了解。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
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A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
2.分小组汇报。 对于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从学生们身边熟知的事务说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索契,再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巩固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下面活动园的交流做铺垫。
对于做什么,学生们不一定了解,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有了一定的了解。 | ||||
4.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你还从给出的资料中,解答了什么疑惑呢? | 学生个别交流。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认识,对于本课时知识点的掌握有帮助。 | ||||
5.考考大家,每一次会议上都有对工作报告的决议这一程序,知道是为什么吗?
| 学生交流。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
6.我国明确规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是行使国家权力、决定重大事项和履行监督职能的基本形式。 这正是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 学生齐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国家权力。 | 通过老师的讲述,再次了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 ||||
三、认识“一府一委两院”: 1.同学们,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一府一委两院”这样的说法,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 2.这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下P50上的“知识窗”,相信就明白它的含义了。 | 1.学生阅读知识窗。 2.交流; 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人民。 在,“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地方各级人民、地方各级人民。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通过知识窗中资料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一府一委两院”有初步认识与了解。 | ||||
你的身边有“一府一委两院”吗?
| 学生交流当地所在和人民、人民都在哪里,说说自己对它们的了解。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谈,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 ||||
四、认识身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让我们来看一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平时的工作。
| 学生交流: 在护送学生过马路。 法官审理案件,检察官作为公诉人提出公诉。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 看图、交流,了解国家工作人员中,有的会有统一制服。 | ||||
2.你看到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什么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 学生交流: 他们身穿制服。 |
3.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会穿会服?为什么他们要在履职时穿制服呢? | 学生交流: 制服是其身份道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来说,如果自己的亲人有穿制服的,结合说一下,更好。 | 通过交流,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特殊性。树立崇敬之情。 | ||||
五、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的产生及对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并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了解一下相关内容,我们下一节课会更深入地学习。 | 布置相关学习任务,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 |||||
七、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