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2018-002
单位工程名称 | 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工程 | 交底时间 | 年 月 日 |
分部工程名称 | 路基工程 | 交底部门 | 工程总监办工程部 |
分项工程名称 | 水泥搅拌桩施工 | 交底人 | |
施工时间 | |||
接受交底人签名: |
一、水泥搅拌桩施工概述及交底依据:
1、水泥搅拌桩施工概述
A、本工程位于海陆交互相沉平原区,桥梁两端路基均为填方路基。桥址路基段上部地层为素填土及淤泥,素填土成分不均,密实度不均,力学性能较差;淤泥具高压缩性,触变性等不良工程地质条件。
B、路基填筑厚度<2m的采用换填法进行软基处理,填筑厚度≥2m的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双向搅拌桩桩位在平面上呈梅花型布置,单桩分上部扩大桩头与下部桩体,上部扩大桩头桩径为1.0m,扩大头深度为3m,下部桩头桩径为0.5m。
水泥搅拌桩一般路段采用两搅一喷工艺,桩径为0.5m,桩长10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材料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5,桩体设计掺灰量为65kg/m。
C、桥头路段采用钉形水泥搅拌桩处理,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头部分采用四搅二喷工艺桩,间距为1.6m~1.8m。钉形水泥搅拌桩桩身长度13~15m,其中扩大头直径为100cm,高度3m,下部桩径50cm。材料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扩大头设计掺灰量为260kg/m,下部桩体设计掺灰量为65kg/m。桩体的90天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为0.9MPa,并要求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6MPa。路基填筑要求在搅拌桩施工完养护1个月后进行。喷浆压力大于0.5MPA。
D、在水泥搅拌桩桩顶铺设5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增加水泥搅拌桩应力分担。全线ø1000:1291根,总长3873米,ø500:21925根,总长225784米。上、下部桩体深度具体数量见下表:
主线主要工程量
桩号 | 路段类型 | 深度 | 间距 | (ø1000)3米扩大桩头 | 数量(ø500下部桩) |
K0+050~K0+117 | 一般 | 10 | 1.4 | 1332根 | |
K0+117~K0+147 | 桥头2 | 10 | 1.8 | 361根 | 361根 |
K0+147~K0+167 | 桥头1 | 12 | 1.6 | 298根 | 298根 |
K2+292~K2+312 | 桥头1 | 12 | 1.6 | 2根 | 2根 |
K2+312~K2+342 | 桥头2 | 10 | 1.8 | 343根 | 343根 |
K2+342~K2+410 | 一般 | 12 | 1.4 | 1494根 | |
K2+410~K2+660 | 一般 | 10 | 1.4 | 7350根 | |
K2+660~K2+922 | 一般 | 10 | 1.4 | 6051根 | |
总 | 1291 | 17518 | |||
K0+167 | 3.2 | ||||
K0+292 | 2.3 | ||||
桩号 | 路段类型 | 深度 | 间距 | 辅路 | 数量(ø500下部桩) |
K0+050~K0+096 | 一般 | 12 | 1.4 | A | 1188根 |
K0+117~K0+147 | 一般 | 10 | 1.4 | B | 361根 |
K0+147~K0+167 | 一般 | 10 | 1.4 | C | 298根 |
K2+292~K2+312 | 一般 | 10 | 1.4 | D | 2根 |
总 | 2136 |
水泥搅拌桩断面布置图(标准段)
水泥搅拌桩断面布置图(桥头及过渡段)
D、双向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
双向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桩径500mm) | |||||
桩长 | 小于6 | 8 | 大于10 | ||
承载力设计值KN | 70 | 85 | 94 | ||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桩径1000+500mm) | |||||
桩长 | 15 | 13 | |||
承载力设计值KN | 170 | 150 |
双向水泥搅拌桩单桩试验设计要求(桩径500mm) |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设计要求(桩径1000+500mm) |
90天无限限抗压强度0.9MPA |
28天无限限抗压强度0.6MPA |
1、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1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建》(JTGF80/1-2017)
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规程》(JTJ076-95)
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10、东江南支流港湾大桥工程公路设计图
二、水泥搅拌桩施工的事前工作重点:
1、在施工前对图纸、资料等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搅拌桩施工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钻探图表等情况。
2、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各种工具应提前进场准备好,完成临水、临电设施架设、便道铺设等工作。
3、场地平整:水泥搅拌桩施工段清除地表土,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机械进场要求,可采取铺垫宕渣层并碾压;场地周围挖排水沟引水,保证作业区域场地无积水,并合理规划作业区。
4、桩机就位,准确无误的测量放样出搅拌桩桩位。
5、根据图纸设计的水泥用量与水灰比,提供水泥浆配合比的试验数据。
6、做好现场标识、标牌。注明管桩施工段落、开工日期、现场负责人等。
7、复查轴线、桩位布置、桩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水泥品种、标号、水泥浆水灰比与外加剂品种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试桩
1、试桩目的
(1)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浆液配合比。
(2)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满足设计水泥用量的最佳参数及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等。
(3)通过工艺性试桩,检验选定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要求。
(4)通过工艺性试桩,检校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长是否满足要求。
(5)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标准施工工艺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试桩数量不小于5根。
2、试桩搅拌桩施工步骤与要求
(1)桩机运至工地后,先进行安装调试,待钻杆旋转、压浆泵及计量设施一切调试正常后,桩机移位至放样孔位上,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桩位对中偏差不超过5cm。钻机就位后对钻机进行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孔中心位置,施工时钻杆的倾斜度不大于1%。
(2)启动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边旋转切土边下沉,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达到扩大头设计深度。
(3)改变内外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喷浆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
(4)搅拌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达到扩大头底面标高。
(5)伸展叶片,改变内外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直径,提升搅拌,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
(6)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达到扩大头设计深度。
(7)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提升搅拌,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完成单桩的施工。
(8)清洗移位至进行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的施工
计划水泥搅拌桩试桩表
序号 | 水灰比 | 每米的水泥用量 | 水泥型号 | 根数 |
1 | 0.55:1 | 65kg/m | 42.5硅酸盐水泥 | 3 |
2 | 70kg/m | 2 |
(1)固化剂浆液应严格按预制的配合比拌制。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超过2h的浆液应降低标号使用;浆液倒入集料时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2)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现场拌制浆液,应有专人记录固化剂、外掺剂用量,并记录泵送开始、结束时间。
(3)操作人员应记录每米下沉时间、提升时间,记录送浆时间、停浆时间等有关参数的变化。
(4)供浆必须连续,搅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喷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面以下1.0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如因故停机超过3h,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
(5)搅拌机提升至地面以下2m时宜用慢速;当喷浆口即将提出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6)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若发现喷浆量不足,应进行整桩复打,复打的喷浆量仍应不小于设计用量。
(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要求施工时水泥搅拌桩必须进行全程复搅。
(8)上部扩大头直径1.0m,设计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下部桩径0.5m,设计水泥用量不小于65kg/m。
4、成桩检测
水泥搅拌桩成桩7天可采用轻型触探(N10)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1)检验搅拌均匀性:用轻便触探器中附带的勺钻,在搅拌桩身中心钻孔,取出桩芯,观察其颜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水泥浆富集的“结核”或未被搅匀的土团。
(2)触探试验:当桩身成桩7天后用轻型触探(N10)检查桩身质量,强度不小于0.6MPa。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用钻孔取芯的方法检查其完整性、桩土搅拌均匀程度及桩的施工长度。每根桩取出的芯样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指定相对均匀部位,送试验室做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做单桩承载力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在桩头进行处理,布设加载装置和计测装置后,按有关试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搅拌桩试验数量为5根,采用堆载-快速维持加载法,荷载分级施加,每级荷载增加量为30 kN。
5、试验结论
对满足成桩检测要求的工艺,做综合分析,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桩基施工参数
施工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技术参数 | |
1 | 钻进速度 | m/min | ||
2 | 提升速度 | m/min | ||
3 | 内钻杆转速 | r/min | ||
4 | 外钻杆转速 | r/min | ||
5 | 下沉时喷浆压力 | MPa |
(1)钉型水泥双向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障碍物(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
(2)钉型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钻机井架两侧分别粘贴刻度标尺,以方便钻孔深度控制。
(3)制备水泥浆液时,采用磅秤分别称量水与水泥重量,应严格按照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比进行拌制。
(4)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等。
(5)成桩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提升过快、送浆道路堵塞、断电等),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6h内采取补救措施,补喷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否则应重新打设。重新打设的桩距旧桩的距离不的大于桩距的15%,并填报在施工记录表内备查。
(6)为保证桩底施工质量,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坐底30s,使浆液完全到达桩底端。对桩身上端1/3桩长范围,应采取复搅措施,将此范围的浆液分两次喷入,使搅拌效果更佳,当喷浆口达到喷浆标高时,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底、桩顶的均匀性密实性,防止断桩。
五、施工质量检查与检测
(1)质量检查
钉形搅拌桩质量检查贯穿施工全过程,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现场施工和计量记录,并按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内外钻杆转速,停浆处理方法,桩长和单桩施工时间,以及水泥用量等。
(2)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标准
1)由专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相关检查项目见下表。
2)抽芯检验:抽芯检查主要用于评价桩身质量:如抗压强度、含灰量、坚硬程度、搅拌均匀性等。抽芯检验桩的数量为总桩数的 3%,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 3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均匀。对怀疑有问题的桩及结构设计关键部位桩应重点抽取。抽芯检验不合格的桩应在其附近加倍进行抽芯检验,以判断是否为个别现象,如仍出现不合格桩,则应查清范围,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单桩及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用于荷载试验桩的数量不少于桩总数量的 0.2%,且每个试验作业点不少于 3 根。一般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基本均匀,单桩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项目
项目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容许偏差值 | 检查方法 | 施工单位检查频率 | ||
单位 | 偏差值 | ||||||
保证 项目 | 1 | 桩径 | 不小于设计值 | 钢尺量测 | ≥5% | ||
2 | 桩长 | 不小于设计值 | 查施工记录钻芯取样 | 100%(可结合强度检测)≥3%不少于3根 | |||
3 | 水泥掺入量 | 不小于设计值 | 查施工记录 | 100% | |||
4 | 桩身强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标贯试验和强度试验 | ≥1%不少于3根 | |||
5 | 承载力 | 不小于设计值 | 载荷试验 | ≥0.2%不少于3根 | |||
6 | 水泥质量 | 符合国家标准 | 送检 | 2000m3且每单项工程不少于一次 | |||
一般 项目 | 1 | 提升和下沉速度 | m/s | ±0.05 | 测单桩下沉和提升时间 | 10% | |
2 | 水灰比 | g/cm3 | ±0.05 | 测水泥浆比重 | 每台班不少于1次 | ||
3 | 外加剂 | ±1% | 按水泥重量比计量 | 每台班不少于1次 | |||
4 | 喷浆量 | ±1% | 标定 | 每台泵一次 | |||
允许偏差项目 | 1 | 桩位 | mm | ±50 | 钢尺量测 | 2% | |
2 | 垂直度 | 1% | 测机架垂直度 | 5% | |||
3 | 桩顶标高 | mm | +30,-50 | 扣除桩顶松散体 | 2% | ||
4 | 扩大头高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钻芯取样 | ≥3% |
双向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见下表:
常见问题 | 发生原因 | 处理方法 |
下沉困难、电流值高、电机跳闸 | 电压偏低 | 调高电压 |
土质硬、阻力大 | 适量冲水或稀释浆液 | |
遇大块石等障碍物 | 挖除障碍物 | |
下沉困难、电流正常 | 土质粘性大,箱体自重小 | 增加自重或提高转速 |
土体与钻头同步旋转 | 灰土浓度大 | 重新设定水灰比 |
搅拌叶片角度设置不适当 | 调整钻头上叶片角度 | |
钻至设计深度而浆桶内有剩余或不够 | 输送管内有水泥块或输浆管堵塞 | 管道用水冲冼 |
灰浆泵输出量偏小或偏大 | 调整灰浆泵输出量 | |
投料量不准确 | 重新计数投料量 | |
事故桩 | 机械故障及电路故障 | 3小时内,钻杆提高0.5M |
3小时以上,重新打桩 | ||
提升困难 | 机架倾斜较大 | 调整机架的垂直度 |
(1)施工现场四处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标语,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桩机作业区域应平整,并设立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夜间施工时,作业人员必须穿反光衣,施工现场保证照明充足,施工点设红灯警示。
(5)现场电气设备齐全、电路配置完好,符合“三相五线制”用电要求,施工临时用电由持证的专业电工负责,他人禁止操作。
(6)在进行桩机安装时,机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必要时机械架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张拉,地锚应牢固。
(7)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8)加强对现场施工情况的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上报。
(9)大雾及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时,不得从事施工作业。
八、现场环保文明施工监管重点:
(1)保证施工现场道路及工地沿线居民出入通道畅通,在施工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沿线光缆、管道的保护和处理工作。
(2)位于村镇等人口稠密地区的施工点要防治噪音污染。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车辆通过时尘土飞扬,施工废水要及时排除,不得流入农田河道。
(3)强化环保管理,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并与地方的环保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4)严格按基建顺序施工,坚决杜绝违章指挥与野蛮施工现象的发生。
(5)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知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
九、说明
本交底内容与设计与规范有冲突的,按设计与规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