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习作要求回忆一处生活场景,回忆当时人物的情绪。
2.能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人物表现写好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结构
1.了解课堂结构
(1)我读教材——会读教材很重要
(2)我要构思——想清事件列提纲
(3)我能写好——影视剧中找秘诀
2.了解教材结构
(1)题目:半命题作文,要补充完整
(2)内容:提示你写什么?
(3)技法:教你怎么写?
(3)修改要求:让你关注修改重点。
二、完成命题,选择材料
1.选材:扩大题目内容:陶醉、生气、伤心、兴奋、激动、害羞、高兴、喜悦、委屈、失落、难过、烦闷。
2.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回忆我们生活中的事件,会有哪些这样的场景?
(1)爸爸:孩子的作业没完成,越写越差——生气
(2)妈妈:孩子得到的奖状——高兴
(3)姐姐:弟弟把她心爱的娃娃拆碎了——伤心
(4)奶奶:爷爷多年的病居然好了——激动
(6)同学:运动会得了冠军——兴奋
(7)朋友:伤害了别人,人家还帮助了他——后悔
(8)弟弟:晚上一个人睡,黑漆漆的——害怕
(9)妹妹:……害羞了
3.完成命题:我会写谁?他_______了。
三、初步构思,形成脉络。
1.读第二部分的后半要求,小结出:
写前因后果:起因……经过……结果;把他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2.关注“前因后果”。
出示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提炼出起因、经过、结果。
3.仿照,给本课列提纲。
四、精准训练,学写“表现”
1.读课本上的例子:怎样“把他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出示教材提示,然后小结:要“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从哪些角度写呢?面部表情,眼神,不寻常的举动,说了哪些话,说话的语气……
2.看六个影视小片断,同时看写的六段解说词。看看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这位伟人的复杂的内心变化的。
3.对比,从解说词中提炼。
(1)行为、动作、神情的描写的具体方法。
(2)人物的语言结合动作、神情的描写的具体方法。
(3)相关例文巩固。
五、看同学例文,知评价重点。
1.梳理习作要求:
(1)题目: 他______了
(2)内容:写事,写清前因后果。写人的表现,反映他的内心。
(3)技法:从表情、动作、语言写内心。
(4)修改:把表现写具体,能反映人物内心。
2.读学生例文,感知身边的故事。
3.评价:
| 自评标准 | 自评星级(圈画) | 改进办法 |
| 写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 | |
| 用人物具体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变化 | ★★★★★ | |
| 语言通顺具体,书写认真、整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