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概述
为了有效的保障现场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室内完成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作后,须开展现场生产性试验工作,为保证本次实验能够有效的实施,达到预期的试验效果,特制定本次喷混凝土现场生产性试验大纲。
2、试验目的
通过喷射混凝土现场试验,欲达到以下目的:
(1)确定施工部位湿喷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2)确定施工部位相应的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参数。
(3)确定速凝剂掺量。
3、生产性喷射混凝土材料性能和配合比设计(包括外加剂)
3.1水泥
试喷试验采用兆山P.042.5水泥,水泥用量528kg/m3。
3.2砂石骨料
试喷试验采用左下沟砂石料场(5~15)mm碎石砂料的粒径要求为0~5 mm;骨料选用瓜米石,粒径要求为5~10mm。
本试验取用水灰比0.43,水泥用量528kg/m3,砂石总重量1612kg/m3。采用最优骨料级配,砂率为58%,则砂料为935kg, 瓜米石为677kg/m3;
3.3外加剂
外加剂采用湖北艾肯缓凝高效减水剂,郑州兰瑞液态速凝剂(无碱)和河南巩义豫源液态速凝剂(无碱)。
3.4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和现场喷射需要,初步确定6个试验方案喷射砼配合比。详见表3.4.1。
表3.4.1 喷射砼配合比
| 混凝土设计指标 | 级配 | 水泥品种标号 | 外加剂品种 | 骨料种类 | 坍落度mm | 材料用量(kg/m³) | 水灰比 | 砂率% | 备注 | |||||
| 水 | 水泥 | 细骨料 | 豆石 | 减水剂 | 速凝剂 | |||||||||
| 湿喷C25 | — | 兆山P.042.5 | 湖北艾青缓凝性高效减水剂 | 人工砂石 | 80~120 | 227 | 528 | 935 | 677 | 6.34 | 34.32 | 0.43 | 58 | 速凝剂选用两家 |
4、技术要求
4.1拌合
试验用的材料:水泥、砂石、水和减水剂一起加入混凝土拌合楼搅拌,拌合时间初定为4分钟。
砂率根据现场喷射情况调整2~3%。
4.2基底表面处理
喷射混凝土前,应将基底表面清洗干净,否则将严重影响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力。
基底表面清洗,直接用喷嘴加风压或喷水洗,清洗顺序应从下往上,应当注意喷射时,基底表面应保持适当湿度,如果表面过分干燥,将会部分吸收新喷混凝土砼中的水份。
另一方面,基底表面也不能有水流动,否则,喷射时的砼将流失。其表面有渗水,应先将对其接排水管引走。
4.3操作人员
为了保证试验成功,不仅取决于所采用的施工机械,而且要求现场喷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砼回弹量并使之趋于最小。喷操作绝非易事,必须用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操作人员。
输料或水泵操作人员负责给喷操作员不间断地提供配比合理的材料。
4.4喷射施工及速凝剂掺入
试验时先用净浆(50~100kg兑水的浆液)将料斗及输料管润滑,连接好速凝剂管,接着将搅拌好的料缓慢放入料斗中,当混凝土盛满料斗时,方可启动机器进行送料,当料送至喷嘴时,打开风阀门,启动速凝剂泵,速凝剂将在喷嘴处经高风压渗入混凝土中,从而达到速凝的效果。
4.5喷距离及喷射角度
工作面到喷的距离,通常取1.0~1.5m,这样可达到工作要求的最佳效果:回弹量最低,密实度最好。
喷应保持与工作面垂直的角度,但决不充许与基面的夹角小于45°。
为使喷射砼分布均匀,并使由于不规范操作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喷射混凝土时喷垂直正对工作面,连续平稳地按圆形或椭圆形状旋转喷射,喷射顺序应是从下往上进行。
4.6回弹
为了保证喷层密实,减少回弹量且不发生喷射混凝土塌落现象,应控制好喷喷射混凝土的速度及距离。回弹下来的回弹料不能重复使用。
为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在喷射区域下方防水布,以便现场取样工作。
4.7压缩空气要求
为达到满意的喷射混凝土效果,必须有一个功率强大的空气压缩机。
压缩机必须持续干净、干燥、无油的空气并满足喷速度的要求。湿喷法输送稠密拌合物所要求的设备必须在0.7MPa压强,至少输送3m3/min拌合物的能力,供气量保证15m3/min。
4.8养护
因现场喷射试验将作为永久支护的一部份,所以对喷射混凝土必须进行认真养护,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强度和耐久性。对较薄的部位,有纹理的表面及低水灰比部位,养护尤需加强。
对混凝土养护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喷水及喷雾的方法,使喷射混凝土保持湿润。喷水养护的时间应达到15天以上。
5、试验设备、物质
本次试验主要投入设备、物资、投入见表5.1、表5.2。
表5.1 设备表
| 设备名称 | 湿喷台车 | 台 秤 | 拌和系统 |
| 单位 | 台 | 台 | 台 |
| 型号 | 麦斯特 | TGT-100型 | 右岸低线混凝土拌和系统 |
| 数量 | 1 | 2 | 1 |
| 物资名称 | 技术指标 | 数量 | 备注 |
| 雨布 | 无漏洞破损 | 10m*10m | |
| 编织袋 | / | 20个 | |
| 铁锹 | / | 5把 | |
| 喷射模具 | 45cm*45cm | 8个 |
试验地点:进场交通洞0+130~0+150段,实际桩号根据现场适当调整。
试验时间:2015年7月1日~7月10日,现场试验确定及试验准备。
2015年7月10日~7月12日,进行选定的(佳密克丝)混凝土喷射工艺试验。
2015年7月13日~7月14日,进行选定的(砼盾剪切型)混凝土喷射工艺试验。
试验组织机构:负责人: 试验小组成员:
7、现场生产性喷射混凝土试验组织安排
徐 俊、范 山:机口。主要负责混凝土生产质控任务。
张立刚、李会东:仓面。主要负责回弹料的称量工作。
张 良、高正兴:机口、仓面。负责检测工作的协调以及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检验。
施 工 组 织:由试验室机口负责人对拌和系统进行定称工作,并调整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每盘混凝土生产3m3,将混凝土运至现场进行湿喷。在湿喷之前由辅助人员在喷射作业面内铺设好彩条布,用于接收回弹料(彩条布大小以回弹范围为限保证能够回收所有的回弹料为宜)。另将喷射混凝土模具就位准备喷射。在喷射之前请先将喷射面进行处理,冲洗干净。在喷射工作中请操作手垂直岩面由下自上均匀喷射。并在喷射过程中将喷射模具成型完毕。在整盘喷射过程中由试验人员注意观察喷射效果及凝结时间,并注意顶拱有没有大面积坍塌现象。在整个喷射过程完成后,由相关试验人员组织辅助人员进行回弹料的收集称量。所有工作完毕后进入下一盘混凝土的生产及喷射试验。
在现场喷射混凝土中,对喷射混凝土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喷层厚度,含量,回弹量,回弹量及分布的均匀性进行检测。试验方案检测成果按表7.1填写。
表7.1 现场检测成果表
| 方案 | 喷射时间 | 初凝时间 | 终凝时间 | 回弹率 | 速凝剂掺量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表7.2 喷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测量表
| 力学指标 | 7d | 28d | |
| 抗压强度 | MPa | * | * |
| 抗拉强度 | MPa | * | |
8、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通过混凝土喷射试验,综合考虑回弹量、强度等因素,确定喷射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