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学校): 督查时间: 月 日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督 查 内 容 | 评价方法 | 得分 |
| 组织领导及上级文件落实情况 15分 | 1、办学指导思想及上级文件精神落实情况 | 5分 |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落实“德育为首”的工作目标;不单纯以学科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上级文件精神宣传贯彻落实到位;德育经费能落实 | 听取汇报 班子座谈 查阅资料 | |
| 2、德育组织机构 | 3分 | 能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组;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团(队)组织、学生会等组织健全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 ||
| 3、德育工作制度建设 | 4分 | 德育工作各项制度健全(包括班主任工作管理、一日常规管理、德育工作研讨、档案材料的管理、班级工作考核、德育工作考评奖惩等制度) | 查阅资料 现场查看 | ||
| 4、家校共建工作 | 3分 | 家校联系制度健全,每学期校长、教师必须按规定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 | 查阅家访记录、会议记录等 | ||
| 德育队伍 15分 | 5、师德师风建设 | 4分 | 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能经常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师德高、师风正,树有标兵。 | 学生座谈 家长访谈 社会调查 | |
| 6、德育骨干队伍 | 3分 | 主管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少先队辅导员、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等德育工作人员配齐,队伍相对稳定;职责分工明确,且有考评制度。 | 查阅资料 个别访谈 | ||
| 7、班主任队伍 | 3分 | 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班主任工作,能落实有关待遇;注重德育工作总结交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班主任工作情况研讨、培训、交流。 | 学生座谈 家长访谈 班主任座谈 | ||
| 8、教职工队伍 | 3分 | 重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具体事例;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德育工作情况作为教职工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 查阅资料 教师座谈 | ||
| 9、校外德育队伍 | 2分 | 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每学期至少到校开展活动一次;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共建单位参与活动,形成社会教育网络。 | 查阅资料 个别访谈 | ||
| 育人环境 25 | 10、环境建设 | 10分 | 校园、教室、宿舍、走廊等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校园秩序井然、纪律良好,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础扎实 | 现场查看 | |
| 11、校园文化 | 10分 | 校园内有“一训三风”;教室、食堂、走廊等布置体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功能;设有宣传、教育牌等,有专栏、板报、读书读报栏等。 | 现场查看 | ||
| 12、团队活动 | 5分 | 有德育工作室,坚持订阅德育报刊,用好《德育导航》,能积极组织开展活动。 |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座谈了解 | ||
德育过程 25分 | 13、德育目标计划总结等 | 3分 | 学期初有德育工作计划,目标要求落实;学校领导定期研究德育工作,阶段工作重点明确,学期末有德育工作总结。 | 查阅资料 会议记录 | |
| 14、德育常规工作 | 5分 | 严格按《守则》、《规范》要求学生,一日常规评比落实,不流于形式;升国旗仪式、入团队仪式、开学、毕业典礼仪式制度化,国旗下的讲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能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查阅资料 师生座谈 实地查看 | ||
| 15、学科德育渗透 | 5分 | 按规定开足思品、政治课;结合学科课程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 查阅课表、教案及相关资料 | ||
| 16、校园文化活动 | 5分 | 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班、团、队会有主题、有方案、有特色、有效果、有宣传 | 查阅资料 师生访谈 | ||
| 17、综合实践活动 | 3分 |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科普教育、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性等综合实践活动,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等。 | 查阅资料 师生访谈 | ||
| 18、心理健康教育 | 2分 | 有心理辅导室、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制度健全,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学生心声。 | 查阅记录 现场查看 | ||
| 19、评价机制和帮扶 | 2分 | 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对重点学生(家庭贫困、单亲、父母离异、留守或务来务工子女等)建立帮扶制度,有档案、有计划、有措施、有反馈、有总结、有成效。 | 查阅资料 师生访谈 | ||
| 德育效果 20分 | 20、校风校纪情况 | 7分 | 师生遵章守纪、文明礼貌,精神姿态好;教师言传身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乱办班、乱补课、乱订资料、乱收费现象,师德师风好;学生尊师友爱、勤奋上进、乐于助人,校风良好。 | 查阅资料 观察座谈 | |
| 21、学校管理、学生品德 | 7分 | 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成效,学生无吸烟、酗酒、早恋、进网吧、打架斗殴、偷盗及其他违法犯罪等现象;没有重大安全等事故发生。 | 查阅资料 社会调查 师生座谈 | ||
| 22、德育成果与经验 | 6分 | 德育工作有创新、有特色,能及时总结交流表彰。 | 现场展示 相关材料 | ||
| 奖励分 20分 | 集体奖 | 10分 | 年内获得县、市、省、国家级集体先进表彰的,分别加3分、5分、8分、10分。 | 看原件 | |
| 成果奖 | 5分 | 年内获得优秀德育、经验成果先进表彰的,县、市、省、国家级分别加2分、3分、4分、5分。 | |||
| 个人奖 | 5分 | 年内获得个人德育类先进表彰的,县、市、省、国家级分别加2分、3分、4分、5分。 | |||
| 注:按等级最高的加分,不累计加分。 | |||||
| 督查得分 | |||||
| 督查意见与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