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 胡芸青0801570109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49:42
文档

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 胡芸青0801570109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论文作者:胡芸青学号:0801570109学院(系):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专业:艺术设计题目: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指导者:张轶副教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专业技术职务)2012年5月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本文论述的是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统一周边环境,展现出整体和谐的景观设计。本文主要是针对商业街区的外围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将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好的景观设计理念统一起来。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设计产生一致的认
推荐度:
导读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论文作者:胡芸青学号:0801570109学院(系):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专业:艺术设计题目: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指导者:张轶副教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专业技术职务)2012年5月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本文论述的是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统一周边环境,展现出整体和谐的景观设计。本文主要是针对商业街区的外围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将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好的景观设计理念统一起来。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设计产生一致的认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作  者:

胡芸青学 号:

0801570109
学院(系):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
题  目:

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
指导者:    张轶         副教授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2年   5月

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本文论述的是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统一周边环境,展现出整体和谐的景观设计。本文主要是针对商业街区的外围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将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好的景观设计理念统一起来。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设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促进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视,最终与邻里型商业街区相辅相成。进行设计的时候,更多考虑商业性质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使商业建筑更能适应未来商家需求,也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不仅仅满足对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实用化需求,对审美品味的提高也有了不小的需要。

关键词  邻里型、公共空间、外立面设计、景观设计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the Neighbourhood commercial district public space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is a the Neighbourhood commercial district,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highlighting the city's character, unit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show the overall harmony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Design, unified design of public space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with a good landscape concept for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of the external public space. Expression system as a whole, to convey to the public, designed to produce a consistent sense of identity,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pace design, and ultimately complement the Neighbourhood commercial district. Design time, give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a commercial nature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mercial buildings can adapt to future business needs, and also more in line with the aesthetic tastes of consume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nsumers not only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esthetic taste of the need to have a small.

Keywords  the Neighbourhood, public spaces, facad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目   次  

 

摘要…………………………………………………………………………………………1

Abstrate……………………………………………………………………………………1

目录………………………………………………………………………………………1

1.绪论…………………………………………………………………………………1

1.1课题相关项目概况及研究意义………………………………………………………1

1.2邻里型商业街区概念……………………………………………………………1

1.3课题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法…………………………………………2

1.3.1 研究项目的设计理念………………………………………………………3

1.3.2 研究项目的设计内容…………………………………………………………3

1.3.3研究项目的设计方法………………………………………………………3

2.商业空间设计概述……………………………………………………………………4

2.1建筑设计理念………………………………………………………………………4

2.1.1建筑楼层规划………………………………………………………………………4

2.1.2建筑业态分布………………………………………………………………………6

2.2外立面设计理论……………………………………………………………………6

2.2.1外立面设计风格……………………………………………………………………7

2.2.2外立面如何表达出邻里型商业街区特色…………………………………………8

3.商业广场设计概述…………………………………………………………………8

3.1广场规划与设计……………………………………………………………………9

3.1.1空间概念………………………………………………………………………9

3.1.2水景概念………………………………………………………………………10

3.1.3商业文化概念…………………………………………………………………10

3.1.4广场功能概念…………………………………………………………………10

3.2广场景观规划………………………………………………………………………10

3.2.1  通道与人流设置…………………………………………………………………11

3.2.2休闲庇荫区………………………………………………………………11

3.2.2.1休闲配置………………………………………………………………………11

3.2.2.2植物配置………………………………………………………………………12

3.2.3景观节点设置………………………………………………………………12

3.2.4铺装设置……………………………………………………………………12

3.3商业广场分析………………………………………………………………………12

3.3.1  东京中城(日本东京)……………………………………………………………12

3.3.2  新港公共区域(澳大利亚)………………………………………………………13

4. 本次项目最终设计方案………………………………………………………………15

4.1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15

4.1.1外立面草图…………………………………………………………………15

4.1.2  广场草图和细节图………………………………………………………………14

4.2方案最终确定………………………………………………………………………15

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1  绪论

1.1  课题的相关项目概况及研究意义

(1)项目概况

本方案所在区域为云南路,该路段为传统商业街,具有历史效应。但现有商业物业多为加建改建物业,物业形态的落后了商业的发展。本方案为原址拆后重建,原有性条件不利。方案用地面积为4,669㎡,容积率为1.95,地上建筑面积为9,137㎡,周围居民楼密集,日照影响了建筑的沿街可视面的展开。

项目所在区位为高校,CBD商务区所包围;周边居民区内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素质及消费力客观。依据项目周边居民及商业分布情况,本案定位为成熟社区内的邻里中心,以周边居民和地铁乘客为主要对象,本案如建成将成为该地区唯一的现代商业物业,市场需要。

根据以上资料发现建筑容积率小于2,项目整体产权建筑面积偏小;建筑标高小于24m。在满足建筑报审,两证齐全的前提下需要适度预留挑空结构以便日后商业使用;使用低占用层高空间的机电设适度预留挑空结构以便日后商业使用;使用低占用层高空间的机电设备,尽可能将建筑做到5层。

(2)研究意义

当今社会中很多商业房地产仍不是很重视商业街区的设计,设计的方案呆板无趣,甚至规划的失误导致空间不能得到最大的利用率,致使很多空间有鸡肋的感觉。很多商业广场设计生搬硬套,风格杂糅,得不到统一,不仅没有给建筑增色,反而使人望而生厌,不得不使人心痛。

从最近的设计方案来看,人们对商业街区的设计开始逐步看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更多考虑商业性质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使商业建筑更能适应未来商家需求,也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不仅仅满足对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实用化需求,对审美品味的提高也有了不小的需要。

1.2  邻里型商业街区概念

(1)理论现状

国外邻里购物中心属于小于社区商业服务区域的一种购物中心类型,一般认为商业经营面积在3万到10万平方英尺,以满足附近居民每天的生活需要,便利超市为邻里型社区商业的主力店。虽然新加坡、苏州邻里中心准确划分与所谓的邻里型商业有所差异,但是无论在规模、功能定位等方面又更贴近中国具体国情,在国内市场存在更大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根据国内邻里中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为改变原有的社区商业缺乏规划零散自发形成的局面,通过综合规划、统一管理向服务区域的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总结国内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点,首先它是以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为依托的新型开发模式,其次位于大型居住社区中心位置,临近城市交通干道和居住区规划道路,一般针对于居住社区常住人口为五万左右,最后它们都有配套的公共建筑,是整个社区居民的聚集场所。目前在国内,这种商业类型仍处在不成熟阶段,仍需要人们的摸索与完善。

(2)实践现状

关于邻里型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改变,已有案例可供研究。苏州工业园区的便民“邻里中心”商业街区,日本神乐坂的商业街区。国内各地的邻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它们都是以提供生活必需品为中心,商铺设计独特,环境优美为特色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商业街区类型。

1.3  课题的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项目的设计理念

项目所在地周围略显陈旧,因此不适宜用复古的风格进行装饰。又因为商业街区楼层较矮,宜选择风格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已达到别具一格的效果。初步选定三种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自然风格,地中海风格。经过反复比较后觉得现代简约风格更容易达到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色,所以选择现代简约风格。

设计的理念在于从广场到建筑主体应具有统一性,每个点到点之间具有关联性,通过设计营造出邻里型商业街区所要表达出的设计思想。比如建筑外立面的材料在广场小品中也得到体现,相互呼应。

1.3.2  研究项目的设计内容

(1) 通过调查研究,对邻里商业型街区附近的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经济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通过调查,了解其他类似商业街区的空间设计风貌

(3)对现有的商业街区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4) 找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精神、风格

(5)商业街区设计中的功能性,娱乐性的研究分析

项目设计内容中包括建筑外立面,建筑内部平面规划,广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等,其中设计的重点是建筑外立面和广场设计。首先确定了设计风格然后对建筑外立面反复推敲得出最后方案。小广场因为面积不大,重点在于一些景观节点的设计,争取做到精,细,美。

1.3.3  研究项目的设计方法

(1)文献研究:参考的著作文献主要包括《建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学》、《毕业设计指导》等。另外还参考了一些相关论文,包括国内对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商业建筑设计等内容的研究著作。

(2)资料分析:查阅有关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整理前期调查的相关资料,再进行整理分类。

(3)实地调研分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项目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更深入地了解论文研究的问题,补充查阅资料时的不足并提出方案解决方法。

(4)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建筑案例的分析和比较,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结论更具有可实施性。

2  商业空间设计概念

梁思成认为,“所谓的建筑的‘风格’,是指一座建筑所呈现的精神面貌”。同样是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不同的风格。建筑也是如此。建筑或给人以压抑、郁闭;或给人以威严、震慑;或使人愉悦、欢快;或给人宁静、平和。由建筑所传输的这诸多感觉,正是由不同的建筑风格所引发的。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建筑师在执业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而来,并非朝夕之间的事情;同时,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仅靠建筑师的主观愿望,还要受当时的社会背景的支持或制约。

2.1建筑设计理念

2.1.1建筑楼层规划

首先确定楼层大概定在24米左右,与周围建筑没有围合感,同样也是因为楼层一旦超过24米,所有的消防措施将不同,要求会更加严格。

此商场作为人们平时娱乐场所,应该将一些人们日常生活常用,常去消费的地方放置在一二楼这种黄金地段,吸引消费者,供消费者在日常消遣中消费。而一些需要花费时间较长,人们也愿意花费一些时间的商店餐馆则需要放在较高一些的楼层,一来本来就需要很长时间,并不在乎这一点,二来放置在高楼层就避免了人来人往保持了一定安静隐秘的环境。

初步根据需要将楼层定为五层,负一层为停车场,因为广场面积较小,设置一个下沉广场,放置一些轻餐饮的小店(图2.1.1)。一楼设置一些日常受人们喜爱的速食餐厅和可以带走的速食甜品站等,还有一些电子产品和眼睛店,人们日常闲逛可能会产生购物欲的一些专卖店(图2.1.2)。二楼是一些生活家居店,儿童用品店,实用性更强一些(图2.1.3)。三楼是一些早教中心,锻炼中心(图2.1.4)。四楼是一些特色食品如西餐,火锅,啤酒吧(图2.1.5)。五楼是正餐,满足一部分商务人士的要求(图2.1.6)。

     

图2.11 负一层平面图                        图2.12 一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图2.13  二层平面图                         图2.14 三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图2.11 四层平面图                      图2.12 五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2.1.2建筑业态分布

鼓楼区居民收入结构合理,消费潜力为全市之首。鼓楼区居民的消费方式已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和教育在结构占比中的高位,说明本案业态定位应着重考虑此两项居民需求。

家庭生活所需配套服务繁杂而又多样,与之息息相关的餐饮、美容、美发、超市、儿童等各种业态均能满足生活中某一部分的需求,但又不能满足全部需求。超市本身具有很强的聚客能力,围绕超市有多种业态可与之互动。

2.2外立面设计理念

现代建筑开始摆脱传统建筑的造型形式与原则,其重点不再是细节的装饰,而是注重整体立面造型的分割和造型,青睐于使用平直线条,外观简洁。如(图2.21)和(图2.22),福昌饭店和首都饭店的外立面是用连续的玻璃窗形成带状的平面,或是不同的颜色形成带状的分割立面。

     

图2.21 福昌饭店外立面                      图2.22 首都饭店

图片来源:《南京建筑艺术》          图片来源:《南京建筑艺术》 

建筑的立面是建筑与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能够组成最直观的建筑风格的感觉,不同的内部功能决定立面的不同造型。立面的造型构成和总体形象,能够传递出建筑的性格和特色。

外立面组合形态主要有单一体形和组合体形,组合体形又分为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建筑的造型打破基础的几何形的造型,采用集中形式的组合,在空间上富有变化和秩序,但又不脱离基本形状。初步考虑外立面以正方形为基本形态,考虑到基本形态没有趣味也不具备灵动性,所以左切,做成堆叠的形状,大门一面与马路平齐,不破坏协调感。体现出简单大方的风格。

2.2.1外立面设计风格

现代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建筑,它对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对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塑造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作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组成的外立面设计必须先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

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需要建立不同标高层次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并不局限于依赖地面作为基本连接物,特别是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来说,可供交流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样化的选择必然也提供了外立面塑造的多种可能性,使丰富、生动的外部空间也能得到实现。

立面对人的视觉影响最大,处理手法可以灵活多样,对空间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立面的凹凸变化,门窗的大小、细部装饰等都是立面上可以变化的一些细节。这些要素的组织与相互关系都将以一个整体面貌呈现出来,对人的感受与认知形成影响。

外立面设计主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外装修及其材料应当能够反映出商家的经营理念。借助立面标志、广告塔等元素,使顾客是否能够从远处就可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本项目作为邻里型商业街区的风格体现在材料上采用了不规则玻璃幕墙,既灵活又能体现出现代简约风格的特征。

2.2.2外立面设计如何表达出邻里型商业街区特色

首先在从外立面组合形态中采用了非对称形态,不对称的均衡是将均衡中心(视觉上最突出的主要出入口)偏于建筑的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化等的平衡达到不对称均衡的目的。这样做突出了邻里型商业街区的随意和活泼的特色。

从立面的比例尺度处理,外立面并不像一般商场建的那般高大。本项目只是设计到五层,既体现出商业街区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又不是那么高大,体现出来邻里型商业街区与一般商业街区的区别,又给消费者一种亲切的感觉。

再者从里面的虚实凹凸处理和线条处理来看,一般商场就算使用玻璃幕墙这种材质,但是更偏向中规中矩的设计,而本项目采用不规则有凸凹感玻璃幕墙设计,既显示了商场的大气,更体现出了本项目设计与一般商场设计的区别,突出了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色。

在与人的联系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空间的主体,建筑形体的尺度经过周密考虑,以使人能置身其中,并在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感受得到。商业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形体应该繁复而不凌乱,体量庞大而不失真,它既是超人的,又是亲人。作为邻里型商业街区的设计应该又能体现出商业街区的商业性,以示与一般建筑的区别,让人一目了然建筑的作用,又能在设计中多增加一些亲切、随和的感觉。方便,快捷,大方、亲民才是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色,也是本项目设计与一般商业街区设计的区别。

3  商业广场设计概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广场的形式、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关注,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是以人的行为活动为基本准则,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美观的购物场所为目的,通过合理布置商业贸易建筑、车辆运行区域、人流活动区域,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建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景观的创造性活动。

3.1广场规划与设计

3.1.1空间概念

诸多商业广场在空间营造上过分强调“广场”的空间意象,刻意烘托“广”“场”气氛,使具有多种功能的商业广场变成单纯的购物广场,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商业广场是空间密度最小、人的活动密度最大的地方。在广场景观造型设计上,绝对尺度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度。

邻里型商业广场尺度的大小其实对于人的感受也起到了一部分的作用,人在面积不用的广场中产生的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如有些广场面积很大,却缺乏空间功能的基本规划,容易让人有空的感觉。有些广场面积很小,却踏踏实实的进行空间划分,充分利用空间。可见,一个好的邻里型商业广场必须具有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产生舒适、亲切的感受。充分利用空间的功能划分,对空间进行扎实的规划利用能激起市民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营造特有的广场活动氛围。

作为本方案来说考虑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征是第一位的,从空间上来说,应该更有趣味性,更有变化。本项目的广场面积其实并不大,多数为绿地,可产生趣味的空间较少,因此在本方案中,增加了下沉广场,它与地下停车场相连,下沉广场中设置了一些轻餐饮,使人们在去吃饭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而从大空间来看,粗略划分出几个区域,比如建筑后的休息区,建筑前的展示区,两边连接车库和下沉广场的过渡区,能清楚的划分空间功能,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充分利用每一片区域。    

3.1.2水景概念

在广场中,水对于广场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广场中设置水景、喷泉既可以增加了广场设计的趣味性,又可以调节广场中温度。喷泉的设置有与消费者互动的潜质,夏天许多孩子喜欢在喷泉旁玩耍。

在本项目中,广场面积略小,对广场设计有,因此喷泉设置在下沉广场楼梯旁,可以使消费者在走下楼梯时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在下沉广场后面休息区也设置了一个水景,使消费者又可以娱乐又可以休息。整体水型为广场添加了独特的风景,其与广场乃至周围的环境有力的融合,相映生辉;更是让整个邻里型商业广场锦上添花。

3.1.3商业文化概念

商业活动离不开消费者,现代人的消费行为已不是单一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更注重感官与情感上的交流,消费者渴望体验,一个有情景的“主题”不仅可以提升商业的文化品质,还是诱发和引导消费者体验的道具。体验消费成为商业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传统的消费中把购物作为主要目的。逛街的目的是要完成购物的计划。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不带有明确的购物目的。

逛街行为可能不单纯为了买东西而进行逛街,但是仍然进行了一些消费。比如,在甜品店、快餐店、饮品吧进行的饮食消费,在生活家居店、影院、游戏厅进行的娱乐消遣。体验式的消费理念所带来的往往标志着一座不同于一般商场的邻里型消费模式。由于邻里型商业模式对一般商业模式的冲击,对商业设施形式改造也是关键且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的综合商业几乎无一例外地结合了餐饮服务有些商业广场把城市的文化活动与集会功能纳入进来。

3.1.4广场功能概念

商业广场设计,是以人的行为活动为基本准则,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美观的购物场所为目的,通过合理布置建筑、车辆运行路线、人流活动区域。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建造一个具有形态,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景观的创造性活动场地。一般的商业广场主要具有提供消费者观赏和指引作用,而作为邻里型商业广场要比一般的商业广场多了娱乐和休闲作用。在功能上要预想到有娱乐和休闲功能,然后在设计上加以体现。

3.2广场景观规划

良好的服务和使用功能是商业广场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人作为使用广场的主体,其行为、习惯等都影响着景观环境空间对于设计的选择。因此,人的行为活动是进行广场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强调满足人的需求为首先考虑因素。注重人的体验,尊重人类文化和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3.2.1通道与人流设置

现代设计师在设计商业广场环境通道与人流设置的过程中,对于步行和车行的设置不能合理的安排,削弱了广场的可达性。一般而言。商家和顾客对商业广场的车行与步行的需求和看法是不同的。商家倾向于车行,顾客倾向于步行。作为本项目,广场面积较小,因此通道和人流设置较简单,外部人流主要经过云南路的主人口进入商场。广场的两边设置了下沉广场入口和地下车库出入口。其次考虑抽象的形态和地理位置形态,布置道路。作为邻里型商业街区的通道和人流设置,只有一条车行线,其余全为步行线路,也符合了广场大部分给消费者业余散步娱乐的功能。

3.2.2休闲庇荫区设置

3.2.2.1休闲设置

广场中的休息设施,最重要的就是座椅设施。在开放空间中座位的重要性和设置可坐设施的必要性。

座位的材质和方向对消费者的使用情况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木头安全温暖,但容易被破坏。混凝土、金属、石材等一些材料不容易受到破坏,但给人感觉冰冷、坚硬。给消费者产生不舒适感觉。在寒冷阴暗的地方,座位设置应向阳且避风,而天气炎热的地方应有遮阳措施。同时对休闲设置中还有一些辅助设施需要注意。

3.2.2.1植物设置

在一些商业广场设计中,设计者大面积运用草坪来充当硬质铺装.并使其成为广场的主体。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草坪只起到装饰和扩大绿化面积的作用,是市民不能活动的外向性空间。这样一来,商业广场便丧失了其真正功能。和铺装设计一样,商业广场绿化要依据整体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既要与周边的绿化环境相协调,又可以在浓厚的商业气氛中创造舒适、方便、轻松、多变的购物环境。在商业广场整体规划设计时.如果把地面铺装和广场绿化分开设计,既不能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也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使广场失去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种植形式主要为规则式为主,可以群植、列植,同时穿插自然式种植,生动而活泼。

3.2.3景观节点设置

同时节点划分又应注意具体,各节点应清楚而微妙。节点的设置应该和建筑风格类似,采用的材料应该也用玻璃,与建筑外立面有相似之处,进行呼应。景观节点应该抽象,不能过于具体,才能体现出现代简约风格。

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的多样性,可接近性及历史文脉内涵的表达,营造出人们渴望的休憩空间和场所。广场的设计如果千篇一律,就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要设计出有特色的广场,必须要与商业文化相联系。利用小品、雕塑甚至铺装等展示出邻里型商业文化特点。发掘自身潜力,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同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2.4铺装设置

广场铺装是与人的视线接触最为频繁的元素,人们在广场的活动也主要依附于它们。适宜的设计能有效烘托出环境的气氛,又能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很好的呈现出广场的文化特色。

广场地面铺砌应根据地方特点,采用植被、硬地或天然状的岩石等组合方式。选择铺地材料应注意:铺地材料的肌感可影响人行速度;细腻的铺地纹理可用以强调出地形的品质和形状,增强尺度感。

3.3商业广场分析

3.3.1东京中城(日本东京)

东京中城设计师在设计广场的一开始,就决定要保存现有的树木,把人与自然的共生作为开发理念之一。整备后的绿地对公众开放用作休憩之地,此外也作为地域规划的一部分港区桧盯公园的整备是与地域居民一面对话一面进行的整个基地中包括公顷的桧盯公园在内共计公顷的一体化绿地对一个市中心的开发项目来说是很罕见的造就了一片广大的绿色公共空间。

东京中城的规划设计思想是以人为核心,创造新的生活美学空间。从规划设计和商业设施来看,东京中城注重建筑与商业文化结合,充分运用商业世界中人、物、环境构成空间概念,以美学设计作为主轴,构造东京21世纪衣食住行乐的完美景观。

Galleria:拱廊街作为东京拥有最大绿地面积的购物中心。建筑全长150米,高约25 米,地上共有四层、地下有一层的竖井式空间。在挑空空间中明亮柔和,装修素材多用木材、日本纸等天然材料;一、二楼为时装店;三楼为设计、家居用品店;四楼是Billboard live Tokyo。

Plaza:广场。这个巨大的圆拱形网状天幕非常引人瞩目,设有大型电子屏幕,周围拥有星巴克咖啡和TSUTAYA 书店,是购物之余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

这里的各色咖啡与个性名品店鳞次栉比的Plaza。让访客亲感自然的流水以及各色绿景配

以TOKYO FM 的广播和大型电视屏,为访客营造一片宁静的休息空间,如(图3.3.1.1)和(图3.3.1.2)

        

图3.311  Plaza广场                    图3.312  Plaza广场

图片来源:《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          图片来源:《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 

3.3.2新港公共区域(澳大利亚)

海港区当局于1998年开始兴建新港公共区域,设计师Tract规划设计事务所所接受MBA委托,为墨尔本海港区的商业区发展用地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客户明确要求在商业区营造出都市艺术区,设计师为其配上了富有活力的广场,小路、街道。

它的设计理念是造出一系列完整的流动公共空间,同时具备墨尔本中心商业区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其独特之处。它的道路设计活泼生动(图3.321),雕塑充满了活力(图3.322).

          

图3.321  新港公共区域                    图3.322  新港公共区域

图片来源:《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          图片来源:《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 

商业广场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城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是为较多的人提供开放性的社交空间。只有在设计中营造出广场的亲和氛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才能使商业广场的活力得以延续和再生。商业广场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形成商业街区特色及商业空间的重要因素,是市民接触和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形式之一。

4  本次项目最终设计方案

4.1方案设计整体思路

4.1.1外立面草图

根据本方案的条件约束,共设计了三种外立面方案。方案一为白色树形外表,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设计充满了亲切感和时尚元素(图4.111)。方案二位木质和玻璃拼接外表,原木色的木质设计使人有回归大自然的舒适感,玻璃的材质拼接则不让设计太过自然,增添一些时尚的元素(图4.112)。方案三则为不规则玻璃幕墙设计,整体时尚感更浓重,但是不规则的切割设计让建筑整体变得更俏皮亲切些(图4.113)。

          

图4.111  外立面方案一                       图4.112  外立面方案二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图4.113  外立面方案三                   

图片来源:作者    

4.1.2广场草图和细节图

广场面积不大,主体为植物铺地(图4.121),设置有一个小型的下沉广场(图4.122),中间设置有两个喷泉水景以供消费者的欣赏娱乐。

          

图4.121  平面图                               图4.122  下沉广场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2.2方案最终确定

方案最终确定为方案三,玻璃幕墙方案。毕竟作为邻里型商业街区的方案,虽然是邻里型商业街区,但是还是要凸显出商场的时尚感为重要,让人一看就是商场为最佳。建筑四周也放置了一些座椅供人们休息娱乐使用。

作为本方案来说考虑邻里型商业街区的特征是第一位的,从空间上来说,应该更有趣味性,更有变化。本项目的广场面积其实并不大如(图4.21),多数为绿地,可产生趣味的空间较少,因此在本方案中,增加了下沉广场,它与地下停车场相连,下沉广场中设置了一些轻餐饮,使人们在去吃饭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而从大空间来看,粗略划分出几个区域,比如建筑后的休息区,建筑前的展示区,两边连接车库和下沉广场的过渡区,能清楚的划分空间功能,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充分利用每一片区域。广场面积略小,对广场设计有,因此喷泉设置在下沉广场楼梯旁,可以使消费者在走下楼梯时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在下沉广场后面休息区也设置了一个水景,使消费者又可以娱乐又可以休息。整体水型为广场添加了独特的风景,其与广场乃至周围的环境有力的融合,相映生辉;更是让整个邻里型商业广场锦上添花。

                 

图4.21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  

下图展出了方案的正视图(图4.22),左视图(图4.23),俯视图(图4.24),下沉广场(图4.25)和景观节点(图4.26)。最后有3D做的鸟瞰图(图4.27)更直观的看出本方案的效果。

          

图4.22  正视图                                      图4.23 左视图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图4.24 俯视图                                  

图片来源:作者      

         

图4.25  下沉广场                                      图4.26节点景观

图片来源:作者                                          图片来源:作者

          

图4.27 鸟瞰图                                  

图片来源:作者

邻里型商业街区的兴起是城市商业繁华的象征,它除了有舒适安全的购物空间,综合全面的商业功能,还需具备突出的商业文化主题内容。而作为邻里型商业街区这种新型模式的广场设计,和一般的商业广场相比可能更注重休闲娱乐功能,毕竟邻里型商业街区就是及休闲娱乐为一身的综合性商场,广场设施景观各方面更贴近生活, 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有很多, 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结  论

本次课题是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统一周边环境、展现整体和谐的邻里型商业街区设计,需要按以下步骤实施:

首先,要对公共空间设计和景观设计有充分的了解。对南京现有的商业公共空间设计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考察研究,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生态、文化、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在设计中加以表现。

其次,确定公共空间的整体风格,氛围,大体的色彩基调,先划分大概的功能空间,在确定方案。

再次,市场调研的前期工作需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调研的同时,查阅有关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整理前期调查的相关资料,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概念。

最后,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整体性,要把握对整体环境的创造,如对各种实体要素(包括周边环境、景观小品、色彩等)的设计。将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好的景观理念统一起来,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设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促进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视,最终与邻里型商业街区相辅相成,形成南京最亮丽的风景线。

致  谢

又到了烈日炎炎的时节,至此,四年的本科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告别大学学习生涯之际,特向曾给予我帮助、关怀和指导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们,表示本人真挚的感谢!

感谢我的导师张轶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学习和工作上的指导和关怀!在本人毕业设计的选题、撰写及修改的过程中,一直得到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最后顺利完成。

感谢设计艺术系的所有老师这四年间给予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

论文中所列的参考文献为本文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料,特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设计艺术系的08级的同窗们在本科生期间的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交流与帮助!这是一个和谐而融洽的集体,在此祝大家今后心想事成!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多年以来的理解支持与关怀,感谢他们的养育和教导之恩,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顺利走到现在。

最后,向参与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解码社区商业的新型模式——邻里中心.中国商业地产策划网. 

[2] 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356).

[3] 归庠,王小舟,孙颖.建筑艺术理解[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56).

[4]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 

[5] 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 肖鹏.浅谈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J].《工程与建设》.2008.(22).

 [7] 刘晓晖,杨宇振. 商业建筑[M] . 武汉:武汉工业出版社.1999.

[8] 杨雪澜. 商业广场艺术景观设计[J] .《艺术探索》:2011(25).

[9] 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1.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 喻志华.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江苏如皋金茂商业广场设计[J] .《城市理论建筑研究》:2011.(24).

 [11] 程富花.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2] 周初梅. 园林规划设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6.

[13] 杨雪澜 唐智新. 成都“阳光星期八”商业广场景观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14] 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M] .高通智库.

[15] 刘先觉.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文档

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 胡芸青0801570109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论文作者:胡芸青学号:0801570109学院(系):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专业:艺术设计题目: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指导者:张轶副教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专业技术职务)2012年5月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本文论述的是邻里型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融合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统一周边环境,展现出整体和谐的景观设计。本文主要是针对商业街区的外围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将商业街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好的景观设计理念统一起来。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设计产生一致的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