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竞赛(教师答案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1:56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竞赛(教师答案版)

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竞赛班级:姓名:得分:一、古韵经典(20分)(一)根据自己的课外古诗阅读积累,默写诗句。(5分)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江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怀舍弟》)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二)选择题(5分)6.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B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
推荐度:
导读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竞赛班级:姓名:得分:一、古韵经典(20分)(一)根据自己的课外古诗阅读积累,默写诗句。(5分)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江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怀舍弟》)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二)选择题(5分)6.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B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
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竞赛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古韵经典(20分)

(一)根据自己的课外古诗阅读积累,默写诗句。(5分)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江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怀舍弟》)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二)选择题(5分)

6.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  B )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A.雪  B.瀑布   C.暴雨   D.高山

7.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  B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8.“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                  (  C )

A.行路的人  B.流浪的人  C.戍边的人  D.思乡的人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  (  C  )

A.唐朝李广  B.楚国项羽  C.汉朝李广  D.三国项羽

10.下列诗句中同写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的一组是:     (  A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三)古文阅读(10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耒,耕地用的农具。)

11.给选文划线句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宋 人 有 耕 者 田 中 有 株 兔 走 触 株 折 颈 而 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4分)

                                                                               

                                                                               

                                                                               

1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什么?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3分)

                                                                               

                                                                               

                                                                               

1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2.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13.守株待兔。不要妄想不劳而获,不能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二、名著滋味(60分)

(一)填空题(40分)

14.《朝花夕拾》原名《_旧事重提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15.“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二十四孝图》 。

16.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17.“我”和人们都喜欢    活无常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  

18.“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朝花夕拾》的_《琐记》。

19.“这是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范爱农_。鲁迅起初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人。

20._《琐记》__、_《藤野先生》_、_《范爱农》_三篇作品,分别记叙了“我”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23.《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封为金身罗汉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马。

24.《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25.《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_大闹流沙河 高老庄娶亲

26.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乌鸡国 车迟国 女儿国 天竺国

27.《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美女,老妇。老翁(姑娘,老婆婆,老头儿)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28.《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与生活。其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这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冀中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9.湘西是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原点”,他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一个爱惜鼻子的人》里的印瞎子和《箱子岩》里的跛脚什长,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30.《猎人笔记》是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书中以一个猎人行猎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让读者看到工人、学生、县城医生、小地主、磨坊主、破落贵族等许多人物形象。

31.李汝珍的《镜花缘》,借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展示了君子国、两面国、女儿国、黑齿国、淑士国等三十多个神奇国度。书中,一同出海的主要人物是:唐敖、多九公、林之洋。

(二)简答题(20分)

32.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3分)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33.“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3分)

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

《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4.《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3分)

是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35.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4分)

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3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4分)

主要有两次:①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②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37.“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分)

示例:(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三、时文风采(20分)

我是你枝头的一片叶子

王初明

秋意正浓。

天高云淡,伴随着阵阵秋风,一片片叶子,深情地凝望着老树,在空中曼舞旋转着,缓缓地飘落地上,轻轻地贴着地面,亲吻着身下松软的土地。

再见了,亲爱的老树,记得我曾经是你枝头的一片叶子,从枝头的那点点鹅黄的新芽,到抽出细长的叶片,到夏日里的浓绿,走过了季节中美丽的时光。在你的枝头,摇曳起多姿的岁月。

曾经悄悄地绽放新芽,羞涩地伸展开柔嫩的身躯,曾经热烈地染绿了枝头,为老树包裹着浓浓的绿色。每一阵风过,一片片叶儿柔曼起优美的舞姿,在风声里为老树舞起生命里最华美的乐章,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叶片如花,庆幸自己是那千万片中的一片小小的叶子。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映在每一片叶儿上,跳动着若隐若现的光影,环绕着老树的是满满的温暖。在每一个朗润的日子里,听叶片哗哗地为老树弹拨起如歌的行板,一起欢畅在阳光下,一起轻摇起深深浅浅的绿意。

静默的时光里,似乎每一片叶儿亦沉浸在恬静之中,紧紧地贴着老树粗壮的枝干,柔顺的叶片默默地凝望着老树苍老的容颜,细想着属于自己的一季光华。

季节的风声、雨声,轻敲起一个又一个日子,曾经多么辉煌的绿啊,绿满枝头的颤动、欣喜,仿佛就在昨天,老树的欢笑,又变成了久远而熟悉的记忆。

多么希望永远驻留在你的枝头,为你点染每一片绿色,为你捎去春的问候,为你编织年轻的梦想。和你一起沐浴在阳光下,观赏天边最后一道晚霞,聆听鸟儿缠绵的鸣唱。一起在星光下相依相偎,怀想着属于我们的遥远而真切的又一个春日。

也曾梦想在来年细雨绵绵的三月,再一次探出细小柔嫩的脑袋,好奇地瞅着大千世界,把第一抹绿意送给沉静已久的老树,让你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伴随着萧萧秋风,连连秋雨,逐渐泛黄的叶片,轻轻悄悄地告别着老树,在空中打着旋,缓缓地飘落、飘落,在飞舞的身影里,蕴含着几多不舍、几多惆怅,几多希冀。不由得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啊,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树下独情怀,落叶别树,飘零随风了。似乎好寂寥愁苦凄清了,可我愿做一片快乐的叶子,带着对又一个春日的向往,对老树的留恋,我深深地扑向大地的怀抱,静静地做一片叶子吧,不管是盎然在枝头的新叶,还是沉沉老去的黄叶,在我的行囊里,依然裹着一份对往日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

无论我在何方,无论我是否永远化为腐朽,可我知道我曾经多么幸福地挂在老树的枝头,和你一起相触在云里,一道沐浴着阳光,一块经历风雨,一同分享快乐,一齐聆听雷电的歌唱,一起欣赏霓虹的闪烁。

随着季节的脚步的迈进,走过绚烂无比的秋日,即将步入冷寂的冬季,也许只剩下枯藤老树了,但我坚信在老树的年轮上又多了一道美好的印记,我也热盼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那时我依然是老树枝头的第一片叶子!

                            (摘自:盐城景山中学微信公众号

王初明,盐城景山中学初一语文组老师)
38.摘录喜欢的一句(段)话,并说说摘录的理由。(5分)

摘录:                                                                     

                                                                               

                                                                               

理由:                                                                           

                                                                               

                                                                               

39.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文章右侧做些批注点评,不少于三处。(10分)

40.阅读完本文,请写一个阅读感悟,100字左右。(5分)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竞赛(教师答案版)

七年级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竞赛班级:姓名:得分:一、古韵经典(20分)(一)根据自己的课外古诗阅读积累,默写诗句。(5分)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江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怀舍弟》)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二)选择题(5分)6.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B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