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危险、有害因素 | 引发事故 的场所 | 引发事故的原因 | 事故后果 | 危险等级 | 预防措施 | 警示标志 |
| 爆破伤害 | 采场作业面 | 爆破不按安全规程操作;打残眼;炮孔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设计不合理;早爆或迟爆;非爆破员爆破;爆破未实施警戒。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爆破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实施中深孔爆破;落实爆破警戒制度;按规程处理盲炮。 | |
| 物体打击伤害 | 采场作业面 矿石装卸过程中 | 爆破飞石;浮石和危石未及时处理;装卸车辆过程中物料滚落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落实爆破警戒制度;及时处理浮石和危石;作业人员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
| 高处坠落伤害 | 采场作业面 | 高处作业未佩戴安全绳;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程操作。 | 人员伤亡 | Ⅱ~Ⅲ | 高处作业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作业人员佩戴安全绳。 | |
| 边坡破坏伤害 | 采场工作面 | 未按设计进行开采;爆破冲击震动;未及时清理边坡浮石;作业前未实施边坡检查。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按设计台阶开采;及时处理边坡浮石;落实边坡检查制度;加强雨季防排水工作。 | |
| 运输伤害 | 运输道路 | 运输道路设计不规范,无错车道,危险路段标志不清;违章驾驶;车辆带病运输。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道路按设计布置施工;设置道路运输警示牌;运输司机持证上岗;落实车辆检修制度。 | |
| 机械伤害 | 机械作业区 | 机械的旋转部位未安装防护装置;凿岩机在凿岩过程中发生断钎等。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机械的旋转部位安装防护装置;装载机工作时要有专人指挥。 | |
| 电气伤害 | 配电室 电气设备 供电线路 | 电线绝缘失效;电气及供电线缆的铺设不符合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未采取避雷及接地装置、短路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明接头;电工无证上岗,不按规程操作。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Ⅲ | 电工作业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电器设备安装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电气线路按规程敷设;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线路。 | |
| 火灾伤害 | 燃油机动车 油罐 | 燃料用油储存不当;未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 |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 Ⅱ | 矿山建(构)筑物及储油间配备消防器材;规范易燃物品管理。 | |
| 粉尘危害 | 凿岩作业面 爆破作业面 破碎站 | 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作业人员未佩戴防尘口罩。 | 尘肺病 | Ⅱ | 凿岩、爆破和破碎作业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作业人员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定期体检。 | |
| 噪声危害 | 凿岩爆破过程中 破碎站 | 爆破、机械摩擦、振动等产生的噪声危害。 | 耳鸣、耳聋、影响员工身心健康 | Ⅱ | 作业人员应佩戴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采取防止噪音的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