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_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_阚如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2:00
文档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_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_阚如良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新型产业,很好地适应了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对自然和乡村恬淡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乡愁怀旧一种精神需求[2]。休闲农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条长、联动效应强,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方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3]。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4]、发展模式[5]、发展策略[6
推荐度:
导读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新型产业,很好地适应了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对自然和乡村恬淡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乡愁怀旧一种精神需求[2]。休闲农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条长、联动效应强,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方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3]。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4]、发展模式[5]、发展策略[6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新型产业,很好地适应了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对自然和乡村恬淡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乡愁怀旧一种精神需求[2]。休闲农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条长、联动效应强,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方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3]。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4]、发展模式[5]、发展策略[6]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其可行性、可持续性等都进行了论证和研究。我国休闲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荔枝采摘园。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国内学者尚未达成共识,但大家普遍认可休闲农业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特性。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休闲农业也就成了旅游业研究的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

——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

阚如良1, 2,杨小平1,郑宇飞1,黄进1

(1.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2. 孟菲斯大学 亚洲研究中心,孟菲斯)

摘要: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的基础工作,目前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较少关注。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休闲农业景观质量、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及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三个方面,制定休闲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个案研究进行验证。关键词: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5)04-103-04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Three

Gorges Bubusheng Culture Village

KAN Ruliang 1, 2, YANG Xiaoping 1, ZHENG Yufei 1, HUANG Jin 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China;

2. Asian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Memphis, Memphis, USA )Abstract: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evaluation is the element task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paid less attention from domestic research. Through studying on the three actor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he quality of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of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fi nally it was veri fi ed to be scienti fi c by the Three Gorges Bubusheng Culture Village case study.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MZ052)

作者简介:阚如良(1970~ ),男,湖北红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管理;杨小平(1990~ ),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管理;郑宇飞(1978~ ),男,湖北宜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黄进(19~ ),男,湖北应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

热点。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其开发类型和发展模式与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紧密相关。何平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生产活动和生产资料、农业文化及生活方式四个层面对休闲农业进行分类[7]。辅仁大学叶秀美教授在总结众多学者对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资源分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三大类型的数百种适合休闲农业开发的资源要素[8]。关于休闲农业资源分类及评价的研究,高贤伟等人认为应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情况,结合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9]。徐峰认为在进行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并建立了包括农业资源、观光资源、生态资源、季节效益四个子评价体系的观光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观光农业资源综合评价权重参考指数

[10]

。王云才指出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

1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

的测算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一般旅游资源评价工作一样,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最终达到比较决策的目的。由于休闲农业资源的重要属性就是乡村性和休闲性,它对向往农村野趣、享受田园风光的城市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小,不仅取决于农业景观资源本身,还包括资源间的组合状况及可开发利用程度。因此,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应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及实用性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价。1.1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即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休闲农业资源最本质的特征,每个指标必须概念清晰、含义明确,指标之间既要有内在联系又要避免重复。

(2)系统性。即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是一个综合系统,越往上,指标综合性越强;越往下,指标越具体。

(3)代表性。即评价指标既有明显的差异性,又有普适性,能够真实、清晰地反映休闲农业资源的质量状况。

(4)实用性。即指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既能较全面地反映休闲农业资源的特征,又尽可能从实践中获得。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测算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本身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相关方面的评价。休闲农业资源作为典型的旅游资源,具备使游客远离都市嘈杂、拥挤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田园风光,感受乡土气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取决于乡村的环境质量。因此,在进行资源评价时不仅要考虑休闲农业资源本身的价值即农业景观资源,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还要考虑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按照以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将影响休闲农业资源的影响因子归类,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并拟定各级指标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邀请国内旅游院校相关的专家及三峡步步升文化村相关负责人,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建立起休闲农业景观质量、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及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三个方面13个指标,30个分指标的休闲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评分值。

1.3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休闲农业所包含的类型及休闲农业资源评价的影响因子,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休闲农业的景观质量、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及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三个方面构建休闲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图1)。

图1 休闲农业资源综合评价模型

2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2.1 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评价

休闲农业景观资源分为农业景观、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农民生活四类。结合每类资源的特点及农业景观资源评价的影响因子,按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类资源的权数(表1)。

休闲农业景观基本质量评价分值按式(1)计算:

B=∑X

i

F

i

/∑F(1)式中:B为休闲农业景观基本质量评价分值;X为各类休闲农业景观资源评分值;i为休闲农业资源类型,i=1, 2, 3, 4;F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类型权数。

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组合状况按满分2分对组合度(Z)进行评分。特色附加分(T)按满分2分评分。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评价分值按式(2)计算:

M=B+Z+T(2)式中:M为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评价分值;B为休闲农业景观基本质量评价分值;Z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组合状况评分值;T为特色附加分。

2.2 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评价

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分值(H)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表2)。

2.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评价

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评价分值(L)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表3)。

2.4 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式(3)计算:

N=M+H+L(3)式中:N表示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分值;M表示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评价分值;H表示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分值;L表示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评价分值。

休闲农业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满分为50分,按评定分值划分为三级:

一级为40~50分,属于一级休闲农业资源,其农业景观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非常典型,应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二级为30~39分,属于二级休闲农业资源,其农业景观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级为20~29分,属于三级休闲农业资源,在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活动的同时应进行农业景观资源和环境及设施的改造、改善和提高。

3 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休闲农业资源分析及评价

根据本研究构建的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选取三峡步步升文化旅游村作为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指标评价体系。

3.1 三峡步步升文化村概况

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位于风光秀美的枝江市仙女镇,汉宜高速公路枝江道口处,毗邻宜昌,东接古荆州,扼守三峡门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该村现占地50亩,不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世代相传着一项民间绝活——传统手工布鞋工艺,俗称“纳鞋子”,如今“纳鞋子”绝活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步升布鞋民俗文化村以传统布鞋文化、体验观光、生态建设、休闲度假、妇女就业培训为主要特色,在其自然与环境基础上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游、赏花摘果游、农事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综合性休闲旅游活动。其中以布鞋文化体验游及休闲度假游为主要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十大经典景点:巨型慈母迎宾雕塑、仙女湖与仙女亭、布鞋文化村织女一条街、鞋乐园、文化石

表1 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评分表

资源类型评价指标评分值权数景观基本质

量评分值

资源质量

评分值

农业景观X

1典型度8

30F

1

26B

30M 休闲性8

吸引度6

多样度4

科学度4

农业生产X

2典型度5

20F

2自然度5

休闲性4

科学度3

吸引度3

农村文化X

3珍稀度8

30F

3休闲性8

吸引度6

历史性4

利用度4

农民生活X

4乡村性5

20F

4典型度5

多样度4

吸引度3

休闲性3

景观资源组合Z组合度22

特色附加分T22

注:该评价标准参考《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表3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区域面积休闲农业规划面积大于500公顷1

旅游适

游期

大于或等于240天/年2

在150天/年至240天/年之间1

小于150天/年0.5

区位条件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小于100公里,或以农

村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城

市,或100公里内有5A级景区(点)

2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5A级景区(点)

100~200公里

1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5A级景区(点)超

过200公里

0.5

外部

交通

50公里内通铁路,在铁路干线上,有中等或大

站,客流量大

1.4

50公里内通铁路,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1公

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 1.6

省道或县级道路,交通车较多,有一定客流量1水

水路较方便,客运量达0.5

水路较方便,有客运0.2航

100公里内有国内空港0.5

内部交通

区域内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具备游览的通

达性

1

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0.5

基础设施

有较为完善的通水、通电、内外通信及接待能

力,接待服务设施较好

2

通水、电,有通信和接待能力,但各类设施

条件一般

1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值,满分值为10分。

表2 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

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

标准

2.5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二级

标准

1.5

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

级标准

2.5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二

级标准

1.5

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一

级标准

2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二

级标准

1.5

农村村容村容非常干净卫生,生活非常舒适安全3村容比较干净卫生,生活比较舒适安全2村容干净卫生,生活舒适安全1

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满分值为10分。该项评价标准参考GB3096-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碑林长廊、仙女阁、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及巾帼英雄群雕、生态休闲农庄四季花园、中国布鞋文化博物馆、中国生育文化奇石馆,每年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

3.2 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休闲农业资源评价

本研究建立的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因子权重根据因子分析法确定。通过对步步升布鞋文化村农业景观资源、资源环境要素系统的评估,分析步步升布鞋文化村资源开发的现状。专家评估结果见表4。

根据步步升布鞋民俗文化村休闲农业资源现状评分,步步升布鞋文化村得分为36.9,属于二级休闲农业资源,其农业景观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4 结语

本文应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因子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休闲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由休闲农业景观质量、资源环境质量及资源开发条件三部分构成。通过对枝江步步升布鞋民俗文化村的实证分析,证明本研究构建的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但该模型和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评价因子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修正,调查的广度与深度也还不够,

对不同地区的休闲农业资源评价其适用性还显不足。

参考文献:

[1]郭红芳.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6):933~937.

[2]朱姝.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5.

[3]包乌兰托亚. 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Frater A. Stopping-train Britain [M]. UK: Hodder & Stoughton, 1985. [5]Bernard L. The green light: a guide to sustainable tourism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3, 9(2): 194-195.

[6]Embacer F, Namhofer H. Strategies to measure a quantum state [J]. Elsevier Science, 2004(5): 220-244.

[7]何平.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2,17(1):5~10.

[8]叶秀美. 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农业资源的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高贤伟,褚保金,应瑞瑶. 旅游农业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10]徐峰. 观光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 林业建设,2000

(5):73~78.

[11]王云才. 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12]刘庆友. 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J]. 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93~94.

(责任编辑:张海艳)

表4 步步升布鞋文化村休闲农业资源评价得分

评价项目休闲农业景观质量休闲农业资源环境质量休闲农业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子项目农业景观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农民生活大气质量地面水质量土壤质量农村村容区域面积旅游适

游期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评价分值19142113 1.5 1.5 1.5302241附加分4综合评价36.9

于省际视角,应充分考虑区域(如三大地带或经济区域)的差异。

参考文献:

[1]Groot L. Carbon Lorenz curves [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 2010, 32(1): 45-.

[2]Kahrl F, Roland-Holst R. Carbon Inequality [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ofornia, 2007.

[3]Padilla E, Serrano A. Inequality in CO 2 emissions across countri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come inequality: A distributive approach [J]. Energy Policy, 2006, 34(14): 1762-1772.

[4]Duro J A, Padilla E. 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 in per capita CO 2

emissions: A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by Kaya factors [J]. Energy Economics, 2006, 28(2): 170-187.

[5]Hedenus F, Azar C. Estimates of trends in global income and resource inequalit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5(3): 351-3.[6]Clarke-Sather A, Qu J, Wang Q, et al. Carbon inequality at the sub-national scale: A case study of provincial-level inequality in CO 2 emissions in

China 1997-2007 [J]. Energy Policy, 2011, 39(9): 5420-5428.

[7]杨骞,刘华军.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5):36~49.

[8]杨俊,王佳,张宗益. 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与碳减排目标实现-基于碳洛伦兹曲线的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8):2016~2023.

[9]陈诗一.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 世界经济,2011(4):124~143.

[10]刘华军,赵浩.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 统计

研究,2012(6):46~50.

[11]张友国.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经济研

究,2010(4):120~133.

[12]李敬,冉光和,万广华.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

劳动分工理论与Shapley 值分解方法[J]. 经济研究,2007(5):42~54.

(责任编辑:冯胜军)

(上接50页)

文档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_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_阚如良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新型产业,很好地适应了城市居民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对自然和乡村恬淡生活的向往,对美丽乡愁怀旧一种精神需求[2]。休闲农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条长、联动效应强,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方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3]。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4]、发展模式[5]、发展策略[6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