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台背回填总结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1:39
文档

台背回填总结报告

改建铁路南疆库尔勒至野云沟增建二线试验段K468+281.3箱型涵台背回填台背回填试验段总结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工程指挥部二○○九年七月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报告一.编制依据1.1增建南疆库阿二线库野段路基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1.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414-2003);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1.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推荐度:
导读改建铁路南疆库尔勒至野云沟增建二线试验段K468+281.3箱型涵台背回填台背回填试验段总结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工程指挥部二○○九年七月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报告一.编制依据1.1增建南疆库阿二线库野段路基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1.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414-2003);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1.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改建铁路南疆库尔勒至野云沟增建二线

试验段K468+281.3箱型涵台背回填

台背回填试验段总结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工程指挥部  

二○○九年七月

桥涵台背回填

施工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1.1增建南疆库阿二线库野段路基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

1.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414-2003);

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1.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1.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202)。

1.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TB10401-2003)

1.8建设单位颁布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9图纸会审纪要

1.10国家、铁道部、铁路局和建设单位颁发的有关文件和规定

1.11《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1.12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二.工程概况

1.气象、气候条件

本线所经地区为暖温带塔里木盆地气候区。介与天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之间,属内陆腹地,盆地深陷,海洋潮湿空气难以进入。区内干旱少雨,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多风,昼夜温差大。

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20.1℃;历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4℃,历年最冷月月平均最低气温-6.7℃;历年年平均蒸发量2616.8mm;历年年平均降水量54.1mm;最大积雪厚度0.17m;主导风向东北,定时最大风速25.4m/s;最大冻结深度0.63m。

2.地形,地貌

线路所经地区大的地貌单元主要为山前倾斜洪积平面区,多由洪积扇、裙组成,地形较平坦,地势大体上呈北高南低,自然坡度15‰-40‰,砾质平原为主,地表生长有稀疏的杂草、梭梭、红柳、骆驼刺等耐盐植物,局部零星分布有低矮的冢状半固定沙丘,起风会有轻微戈壁沙流现象,呈现一片荒芜戈壁滩地貌景观。

3.工程地质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松散洪积物,本区段地表层主要分布为细圆砾土,粗圆砾土,中密为主,稍湿和潮湿,细圆砾土分选性较差,颗粒不均,Ⅱ级普通土;粗圆砾土中密为主,稍湿-潮湿,Ⅲ级硬土。

4.水文地质

线路所经过地区为塔里木内流区。各水系均属内陆河流,北以南天山为其发源地,西南以西昆仑山为其分水岭。主要河流有孔雀河和库尔楚河。由于本区为极干旱气候区,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因此河流的补给以高山融雪为主,大气降水次之。巨厚的第四系洪积层成为自天山流向盆地的河流流出山口的渗流排泄通道。沿线地下水位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分布于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层中,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30m,水位受地貌单元控制,并有季节性变幅,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不良水文为季节性洪水漫流,

地震烈度及土壤冻结深度本桥处地震烈度7度,土壤冻结深度最大0.63m。

三、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

由桥涵施工图纸用机械将路基施工中的浮土层清理,按照规范要求每层20cm留出台阶,台阶必须是路基的压实部位。并在桥涵桥身背面用三道红油漆标明台背回填的层数,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明确台背回填的进度,

2.台背回填备料

 由现场技术员按照图纸及设计要求准确计算出回填所需的土方量,并由项目部核实后施工班组开始备料。

  3.桥涵基底处理

对原地面以下的桥涵基底部位用挖掘机清除,施工人员配合机械将影响桥涵台背土方施工的既有线边坡防护和导流坝拆除并清理干净,然后人工将基底整平,由现场技术员及时用酒精燃烧法检测天然含水量,及时补充水分,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经现场技术员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人工用打夯机夯实,完成后由项目部实验室自检K30及孔隙率试验,检测合格后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对夯实后的高程复测,对现场实测数据上报,由路基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三、台背的填筑

1.填筑

基底检验合格后进行台背的填筑,用装载机将土方严格按照松铺20cm均匀摊料,装料前测定料源的天然含水量及料源的粒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用人工将超粒径的填料清除。

2.整平

整平工作方法是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整平,由技术员按照桥涵背面的红线检查厚度,并挂线整平。达到平整度和标高的要求,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就可进行下一步碾压工作。

3、洒水

由于台背施工的场地小,不能用水车洒水,必须是人工用水泵将水均匀洒在整平好的施工面上,洒水过程中不能用水管直接对着施工面冲,以免将土料的细颗粒冲散,必须加工洒水器,能将水均匀洒布。 

4、压实

由于施工场地的,必须采用人工夯实,夯实的遍数由现场技术员按照孔隙率的实测进行控制,夯实后的施工面必须保证平整,局部部位人工用铁锹整平。夯实达到要求的实验结果后,报检监理工程师和第三方实验员检测,合格后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5、注意事项

台背施工必须双侧同时施工,不允许单侧填筑。在台背施工中必须注意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机械手在施工时必须注意不能让施工机械碰撞到桥涵身,现场防护员注意火车通过时,所有的施工机械必须熄火。

三、主要机械配备

机械名称数量备注
小型发电机二台
自卸汽车二台
ZL50 装载机

一台
蛙式打夯机二台台背回填分层碾压
20T振动式压路机

一台
水车一台
四、检验程序

首先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带领施工队技术人员进行自检,而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和步骤如下: 

因为此涵洞台背开挖距离较小,压路机只能在涵洞2m外碾压,所以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夯方向为从既有线外侧向既有线内侧开始打夯,压路机的方向也是从既有线外侧向既有线内侧碾压。

打夯3遍后,孔隙率的测试结果为22.4%、26.1%、23.9%、28.4%,未达设计规定要求小于28%,继续进行打夯,第5遍后,测试结构为20.5%、22.0%、22.4%、20.5%,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小于28%。然后进行K30检测,碾压5遍后,检测值为147MPa/m、141 MPa/m、140 MPa/m、153 MPa/m,不符合设计规定要求,继续碾压,第7遍后,检测值为173 MPa/m、169 MPa/m、170 MPa/m、185 MPa/m,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实测实量检验:试验员按规定进行孔隙率和含水量的测试,孔隙率用灌砂法测试,含水量用酒精燃烧法测试。打夯3遍后,孔隙率的测试结果为22.4%、26.1%、23.9%、28.4%,未达设计规定要求小于28%,继续进行打夯,第5遍后,测试结构为20.5%、22.0%、22.4%、20.5%,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小于28%。然后进行K30检测,碾压5遍后,检测值为147MPa/m、141 MPa/m、140 MPa/m、153 MPa/m,不符合设计规定要求,继续碾压,第7遍后,检测值为173 MPa/m、169 MPa/m、170 MPa/m、185 MPa/m,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后附实验原始记录)测量员负责测设高程及台背填筑的压实宽度,测量平整度和横向坡度等。

试验方式摊铺厚度试压遍数

试验数据备注
孔隙率18cm打夯3遍后

22.4%对台背回填部分进行打夯,台背左右打夯一个来回算一遍。
26.1%
23.9%
28.4%
18cm打夯5遍后

20.5%
22.0%
22.4%
20.5%
K3018cm打夯5遍后

147MP/m
141MP/m
140MP/m
153MP/m
18cm打夯7遍后

173MP/m
169MP/m
170MP/m
185MP/m
③含水量控制方法:填料在摊铺整形后,根据实测填料的含水量,用洒水车进行补充洒水,洒水量通过计算确定,使洒水后填料的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根据实际测定情况,使洒水车自带的水泵进行洒水。因本地区蒸发量大,填料为细圆砾石土,水分容易散失,因此施工中应把握好最佳压实时期,在填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及时组织进行碾压作业。在施工时间上,应尽量避开在白天气温最高的时间进行碾压。同时,碾压过程中,根据水分失散情况,及时进行补洒水。

④ 监理检查:在全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填好台背回填自检的相应表格,试验员填好含水量和孔隙率检验记录,上报监理工程师及第三方实验员检验,复验通过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当完成台背后,报监理批准。

⑤ 台背的检验评定:填筑的台背达到设计标高位置时,标志着该桥涵台背回填施工已结束,结束后,对台背顶面高程、孔隙率、平整度、K30等进行测试,检验与质量评定,全部合格后按规定填写各种检验表报监理工程师复检认可。

五、总结

根据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台背回填填料均采用粗圆砾土A级填料。台背回填最佳松铺厚度定为18cm,最佳施工程序为:台背摊铺完毕后,打夯7遍,含水率控制在5.4%~6.8%。若含水率过低,采用人工洒水进行控制,过高应预以翻晒或挖除换填含水率合格的填料。

六、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根据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队、工班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保证、质量检查、经济保证、质量信息诸方面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附:灌水法检测孔隙率试验记录

     K30检测地基系数试验记录

文档

台背回填总结报告

改建铁路南疆库尔勒至野云沟增建二线试验段K468+281.3箱型涵台背回填台背回填试验段总结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工程指挥部二○○九年七月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总结报告一.编制依据1.1增建南疆库阿二线库野段路基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1.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414-2003);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1.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