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操作电源的类别和要求
1、常用的操作电源的类别
①由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操作电源,具有可靠性高和容量较大的突出优点,
但投资较大,运行维护也较复杂。
②整流操作电源,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常用的有硅整流电容储能的和带镉镍
蓄电池的硅流的两种。
③交流操作电源,具有简单经济、便于运行维护的突出优点,在小型变电所
中应用很广。
④交直流混合操作电源,例如合闸采用交流操作电源,而继电保护、自动装
置和跳闸采用蓄电池组供电。
2、操作电源的基本要求
①供电可靠,在一次电路发生故障情况下,它也能保证二次回路正常工作。
②有足够的容量,能够保证二次回路执行其跳、合闸的功能。
③其电流类别应与二次回路中控制、保护装置的电流类别要求相适应。
④尽可能简单经济,便于运行维护。
3、对用作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要求
①由浮充电设备引起的波纹系数不应大于5%。
②电压允许波动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
③放电末期直流母线电压下限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5%,充电后期直流母线
电压上限不应高于额定电压的115%。
4、对用作直流电源的交流整流电源要求
①在最大负荷时保护装置动作直流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最高
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15%,并应采取稳压、限幅和滤波的措施。电
压波动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波纹系数不应大于5%。
②当采用复式整流时,应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在不同故障点和不同相别
短路时,保护装置均能可靠动作。
③对采用电容储能电源的变电所和水电厂,电力设备和线路应具有可靠的远
后备保护,在失去交流电源情况下,当有几套保护同时动作时,或在其它
情况下消耗直流能量最大时,应保证保护与断路器可靠动作,同一厂所的
电源储能电容的组数应与保护的级数相适应。
5、对交流操作电源的要求
①当采用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时,短路保护可通过被保护元件的电流互感器
取得操作电源。
②变压器的瓦期保护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的接地保护,可由电压互感
器或变电所所用变压器取得操作电源,亦可增加电容储能电源作为跳闸的
后备电源。
二、保护装置常用的操作电源
1、直流操作电源
①铅酸蓄电池组
②镉镍蓄电池组
③电容储能的硅整流器
2、交流操作电源①直接动作式
②中间电流互感器供电方式
③去分流跳闸的交流操作方式
④利用予充电的电容器作跳闸电源的方式。
⑤利用所用变压器作交流操作电源的方式。
五种方式接线图。
图2-1 ①直接动作式
图2-2 ②中间电流互感器供电方式
如上图所示。正常情况下,电流继电器KA不动作,其常开触点是断开的,中间电流互感器TAM的二次侧处于开路状态,断路器的跳闸线圈YR不通电,断路器QF 不会跳闸。而在一次电路发生相间短路时,KA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跳闸线圈YR,由中间电流互感器TAM供给跳闸电流,使断路器QF跳闸,切除短路故障。
中间电流互感器的铁心是做成速饱和的,因此它又称为“速饱和电流互感器。其铁心做成速饱和的目的在于:①在短路时,用以通过跳闸线圈的电流,一般在7~12A内;②用以减轻电流互感器TA1、TA2的二次负载阻抗(TAM铁心饱和后阻抗减小)。但采用中间电流互感器作为操作电源,结线较复杂,使用的电器较多,且灵敏度较低,现已为“去分流跳闸”的交流操作方式所取代见图2-3 a、b
图2-3 去分流跳闸的交流操作方式
如图2-3a 所示。正常情况下,电流继电器KA 的常闭角点将跳闸线圈YR 短路(分流),YR 不通电,因此断路器QF 不会跳闸。而在一次电路发生相间短路时,KA 动作,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R 的短路分流支路被去掉(被称为“去分流”),从而使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全部通过YR ,致使断路器跳闸。这种“去分流跳闸”的交流操作方式的突出优点在于结线简单,省去了中间电流互感器,提高了保护灵敏度。但这种原理结线不够完善,因为如继电器KA 的常闭触点遭受外界振动而偶然断开时将导致断路器误跳闸。为此,实际应用的电路如图2-3b 所示。这种方式在现代企业供电系统中广泛应用。
由图2-3b 可知,此电路中的电流继电器(通常彩GL-25
15型)增加了一对常开触点,与跳闸线圈YR 串联,以防止继电器常闭触点偶然断开而造成断路器呈跳闸。
但是,此过电流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必须是“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否则,不仅不起保护作用,而且将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带负荷开路,这是不允许的。
图2-4 利用予充电的电容器做跳闸电源的方式
如图2-4所示。由预先充好电的电容器向跳闸线圈YR 供电。此电容器的电容量(μF )下式确定
C
U C 2YR W 2)0.2~5.1(= 式中,W YR 为跳闸线圈跳闸所需的电能(W .h ),U C 为电容器的充电电压(V )在电压互感器容量足够时,也可直接利用电压互感器作跳闸电源。
图2-5 利用所用变作交流电源的方式
如图2-5所示。利用接于主变压器二次侧的所用变压器TS1和TS2作为交流操作电源,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可靠性不高。
三、铅酸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操作电源
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为二氧化铅(PbO 2),负极板为铅(Pb ),电解液为稀硫酸(H 2SO 4),其密度为 1.20~1.29g/cm 3,电池外壳用玻璃或塑料制造。固定型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的型号和技术数据可查有关厂家资料。
放电的化学反应式为
Pb+PbO 2+2H 2SO 4 2PbSO 4+2H 2O
充电的化学反应式为
2PbSO 4+2H 2O 2+2H 2SO 4+Pb
充电终止电压为2.7V ,放电终止电压为1.8V(按10h 放电率)。电池额定电压为2V 。铅酸蓄电池不宜过放电和过充电
蓄电池充好电后,即使不带负荷,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耗去一部分电量,这称为“自放电现象”。铅酸蓄电池一昼夜可因此耗去0.5%~1%的容量。
为了弥补自放电损耗,通常采用浮充电方式运行,即以很小的电流随时给蓄电池充电。
2、按浮电方式运行的含合闸电源的直流操作电源
(1)单母线直流系统结线图2-6
放电 充电
图2-6 WO—合闸回路电源小母线
WC—控制回路电源小母线
WF—闪光信号电源小母线
图 2-7
图a 为常见的按浮充电方式运行的蓄电池组单母线直流系统原理结线。它采用一套硅整流设备兼作蓄电池充电及浮充电电源,并选用手动端电池调整器SA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 设有专用直流合闸小母线,以保证变电所内断路器远距离合闸的电压要求
② 正常运行时浮充电设备可以对全部蓄电池进行浮充电,其电流通路如图2-7b 所示 ③ 利用手动端电池调整器SA 的充电手柄作为合闸母线的电压调整手柄
(2)蓄电池容量的选择
蓄电池容量按下列两个条件选择,取其中较大者:
① 按事故状态下持续放电容量选择
Q=K rel (I L +I`L )t
式中,I L 为经常性直流负荷电流;I`L 为事故状态下增加的直流负荷电流;t 为事故持续时间,一般取为1h ;K rel 为可靠系数,可取1.1
②按最大冲击负荷电流选择:
I L.max = I L +I`L +I on.max
式中,I L 和I`L 的含义如①:I on.max 为断路器最大合闸电流
(3)蓄电池总台数的确定
① 蓄电池总台数按下式确定
n=U WB /U dsc
式中,U WB 为直流母线正常工作电压,取 1.05U N ,U N 为直流系统额定电压,U dsc 为单个蓄电池事故放电末期允许的终止电压,取1.95V
②蓄电池基本台数按下式确定
n o =U WB /U ch
式中,U ch 为单个蓄电池充电末期终止电压,取平均值2.6V ;U WB 仍取1.05 U N 。
③端电池指用来调节母线电压的那些蓄电池,其台数为
n end =n -n o
(4)充电设备和浮充电设备的选择
① 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按下式计算
I ch =I L +I ch.max
式中,I L 为蓄电池组经常性直流负荷电流;I ch.max 为蓄电池组最大充电电流,可取10h 放电电流。
②充电设备的最高电压按下式计算
U ch =nU ch.(max)
式中,n 为蓄电池总台数;U ch.(max)为单个蓄电池充电末期的最高电压,取2.7V ③充电设备的功率按下式计算
P ch =U ch I ch =U ch (I ch.max +I L )
①其浮充电流按下式计算
I ch.fl =I L +I dsc.pr = I L +0.15×h
Q N 36 式中,I L 为蓄电池组经常性直流负荷电流;I dsc.pr 为其自放电电流;Q N 为所用蓄电池的额定容量(A.h )
②浮充电设备的功率按下式计算
P ch.fl = U ch I ch.fl
图 2-8
上图所示为小型变电所较常用的48V 直流操作电源的原理结线。蓄电池组仅作控制,保护和信号电源,而断路器的合闸电源则采用硅整流装置。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 没有端电池,且蓄电池组按浮充电方式运行
② 充电时采用较低电压,通常取每台蓄电池最高充电电压为2.35V 直流母线最高电压为1.1U N ,因此蓄电池台数为
2335.2481.1≈×=V
V n 正常浮充电运行时,蓄电池端电压取2.15V ,直流母线电压为2.15V ×23=49.5V ;放电终止电压取1.8V ,这时直流母线电压为1.8V ×23=41.4V
四、镉镍(碱性)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操作电源
1、镉镍(碱性)蓄电池的结构性能
镉镍蓄电池的正极板活性物质采用羟基氧化镍(NiOOH ),负极板活性物质采用海绵状镉(Cd ),电解液为氢氧化钾(KOH )溶液,其密度为1.18~1.28g/cm 3,电池外壳用金属或塑料制造。
镉镍蓄电池按极板结构分为有极板盒式和烧结式两种类型。前者适用于中速放电,后者可大电流放电。按电池形状又可分为长方型盒式电池(容量10~500A.h )、圆筒型密封电池(容量0.5~3A.h )及钮扣式密封电池(容量0.1~0.5A.h )
镉镍蓄电池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1000~2000充放电循环),机械强度好(耐冲击和耐振动),能够处于任何方位工作,放电电压平稳,低温性能好。但其价格比铅酸蓄电池贵,全烧结式镉镍蓄电池的型号和技术数据参看有关厂家资料。
镉镍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化学反应式为
Cd+2NiOOH+2H 2
O
Cd(OH)2+2Ni(OH)2
镉镍蓄电池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充放电。正常充电,充电时间约7h ,充电电流约为电池额定容量的1/4。快速充电,充电时间2~4h ,充电电流约为电池额定容量的1/2。单个电池充电电压为1.45V 。其放电,通常采用5h 或10h 恒流放电,放电终止电压为1.0V 。电池额定电压为1.2V 。
镉镍开口式盒式蓄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电解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 2),生成碳酸钾(K 2CO 3),影响电池的性能。因此在一定充放循环次数(100~200次以后),应更换新的电解液(KOH )。
2、镉镍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结线图2-9
图 2-9
3、镉镍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工作说明
上图所示镉镍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系统,平时可不必浮充电运行,而是定期进行充电。如采用浮充电运行方式,应严格控制浮充电的电流和温度,不要超过允许值。下面简述其运行操作:
放电 充电
HL2亮,表示电池组已进入充电运行。调节充电电流,使充电电流达到规定值。此时控制、保护和信号回路仍由浮充电源供电(假设充电前此系统在浮充电状态下运行),而合闸回路应暂时断开。充电完毕以后,断开SA2,将SA4扳向左侧(浮充电源侧)再合上SA7,并接通合闸回路,恢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②浮充电:合上SA1,指示灯HL1亮,表示浮充电源已投入运行。断电监视
用的电压继电器K1动作,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蓄电池组通向控制小母线WC的通路(此通路为单独由蓄电池组供电时使用的),合上SA3,使直流负荷由浮充电源供电。再将SA4扳向左侧,使蓄电池进入浮充电运行状态。断开SA5,使旁中电流表A串入电池组回路,以观测浮充电流。该电流表A为一只指针在中间的电流表,指针右偏为充电电流,指针左偏则为放电电流。
③放电:如交流系统断电,或SA1断开,则K1返回,其常闭触点闭合,接
通蓄电池组至控制小母线的通路,使控制小母线的直流负荷全由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处于放电状态。
④控制小母线电压的调节:本方案采用5组硅二极管串联来进行调压,通过
SA8来改变串入回路中的硅二极管数来达到调节控制小母线电压的目的。
⑤信号系统:K1为浮充电源的交流电源断电监视继电器,如前所述。K3为
控制小母线的电压监视继电器。当控制小母线失电时,K3返回,其常闭触点闭合,接通继电器K2;K2的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电铃,HA发出音响信号。按下按钮SB,音响信号即被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