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训一 家庭访视 2
实训二 家庭病人日常护理技术(床上洗头法) 2
实训三 快速血糖测定法 2
实训四 女大学生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2
实训五 社区中的健康教育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12
实训一 家庭访视
| 课程名称 | 社区护理 | 实践题目 | 家庭访视 |
| 实践时数 | 2 | 实践类型 | 综合性 |
| 教学 目的和要求 | 掌握家庭访视的目的、对象、内容及访视的技巧。熟悉家庭访视的过程。 | ||
| 实践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如何与被访视者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和访视的技巧,实践课由教师先讲如何取得被访视者的信任以及沟通的技巧。 | ||
| 实践方法 | 教师讲解实践方法(重点讲解实践注意事项及沟通技巧)后,由学生在社区进入受访者家中完成实践内容。 | ||
| 实践用品 | 笔、笔记本、学生证、工作服、工作帽 | ||
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 |||
| [实践步骤] 1. 老师简单讲授家庭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方法。(20分钟) 2. 学生进入家庭对家庭进行健康评估。(60分钟) 3. 课堂小结。(20分钟) 4. 老师根据学生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补充说明,并介绍访谈技巧(20分钟) [理论指导] 1. 家庭健康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 家庭访谈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1)访视前的准备:按照家庭健康评估的内容制定访谈计划。(穿着得体、应介绍自已) 2)注意访谈技巧的运用: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制造轻松的访谈氛围,按照访谈计划与家庭进行交流(倾听尊重他人) 3)当被访视者出现特殊状况时,如发怒、哭泣等,注意应对措施。(沉默、触摸) 4)访谈过程中注意纪律,按顺序提问,不得喧哗。 5)最后应道别。 3. 家庭健康评估的内容 1)家庭基本资料 ①户主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②人口组成: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社会职业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③家庭类型:核心家庭、扩展型家庭、联合家庭、其他类型家庭。 2)家庭环境 ①居住环境:评估住房条件、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②社会环境:评估邻里关系、临近居民的社会阶层,周边购物、医疗设施及利用情况; 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评估家庭利用社区资源的情况,家庭对社区的看法。 3)家庭内部结构 ①角色关系:各家庭成员现阶段所承担的角色;当家中有人生病后,有何改变和影响; ②权利结构:家庭权利的类型;谁是主要的决策者; ③交流方式:55%面部表情+ 7%语言+38%声音;家庭交流的主要内容、方式(开放或封闭、直接或间接);有无因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不良而引起的冲突。(尤其非语言沟通) ④价值观:家庭认为哪些事最重要,各家庭成员的认识是否一致。 4)家庭的功能 ①情感功能: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互相关心、体贴;家庭中是否有爱的气氛。 ②社会化功能;家庭成员有哪些社会化需要;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如何。 ③生育功能:是否有孩子或几个孩子;夫妻关系如何;对子女有无性知识的指导。 ④经济功能:家庭的经济来源、收支情况。是否满足成员的教育、卫生保健的需要。 ⑤抚养和瞻养功能:评估家庭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的情况,家庭对孩子的重视情况。 ⑥卫生保健功能: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家庭卫生、饮食卫生、休息睡眠、活动和锻炼、就医行为、家庭疾病自我照顾的情况等。 5)家庭资源 当家庭面临压力或危机的时候,可以利用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6)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现阶段的健康问题:包括全面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评估。 7)家庭中病人(无病人则免)的健康评估:心身健康问题,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资料等。 | |||
| 实践注意事项: 1、注意穿工作衣,要有礼貌,及时自我介绍,提前做好访谈计划。 2、掌握沟通技巧,尊重被访者,灵活机动,因地制宜。 3、时间要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注意纪律,不得喧哗,要做好记录。 4、最后应该道别! | |||
| 课程名称 | 社区护理 | 实践题目 | 家庭病人日常护理技术(床上洗头法) |
| 实践时数 | 2 | 实践类型 | 综合性 |
| 教学 目的和要求 | 1、理解床上洗头的目的,学会为卧床病人洗头。 2、操作中会关心体贴病人。 | ||
| 实践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床上洗头法的操作,实践课先看示教录像后教师再示范讲解。操作时如何避免水流入病人耳、眼内,实践课先看示教录像后教师再示范讲解。 | ||
| 实践方法 | 授课教师在示教室讲解实践内容后看示教片,在实验室示范后由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 ||
| 实践用品 | 洗头盆1个、毛巾2条、橡胶单1条,水桶2个,洗发水1瓶,纱布块1块,胶布2条,吹风机1个,梳子1个,弯盘1个,量杯1个,适量热水。 | ||
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 |||
| [实践步骤] 1. 老师简单讲授本次实践的内容,看示教录像。(15分钟) 2. 在实验室由老师示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15分钟) 3. 学生操作练习。(60分钟) 4. 老师根据学生操作练习时的情况做总结及补充说明,课堂小结(10分钟) [理论指导] 1. 床上洗头法的目的和意义 2. 床上洗头法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1)洗头前的准备:评估病人、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2)按步骤操作,要跟病人经常交流。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关心体贴病人。 4)操作结束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 |||
| 实践注意事项: .洗发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应停止操作。体质衰弱病人不宜洗发。 .注意室温、水温,及时擦干头发,防止病人着凉。 .防止水流入耳、眼内,避免沾湿衣服及床单。 | |||
| 课程名称 | 社区护理 | 实践题目 | 快速血糖测定法 |
| 实践时数 | 2 | 实践类型 | 演示 |
| 教学 目的和要求 | 掌握快速血糖测定法的操作方法。 | ||
| 实践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快速血糖测定法的操作方法。通过观看教学录像,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练习是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 ||
| 实践方法 | 对受访者进行血糖检测及血压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受访者进行健康教育。 | ||
| 实践用品 | 笔、记录表、学生证、血糖测试仪、血压计、体重秤等 | ||
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 |||
| [实践步骤] 1、老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的内容和要求,示教血糖仪的使用。(10分钟) 2、小组代表练习血糖仪的使用。(10分钟) 3、联系家访对象前来检测,对受访者进行血糖检测、血压测量、体重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受访者做健康教育。(60分钟) 4、补充收集家访对象的资料。(20分钟) 5、整理受访者测量记录,老师对本次实践课的情况做小结。(20分钟) [理论指导] 1、常见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2、慢性病常为终身性疾病,病因复杂,有些慢性病至今病因未明。目前认为慢性病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和家庭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3、慢性病对患者的影响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下降 不良情绪体验增加 社会生活改变 4、慢性病对患者家庭的影响 家庭成员角色的适应性改变 家庭成员心理压力增加 家庭经济压力增大 5、慢性病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社会照顾负担加重 需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6、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调节 合理安排作息 家务劳动量力而行 安排适当工作量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 7、慢性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学会自我放松,缓解不良情绪家庭与社会支持,保持良好心境 | |||
| 实践注意事项 1、测血糖和血压要求操作规范,准确。 2、健康教育资料要丰富。 3、注意保护病人。 | |||
| 课程名称 | 社区护理 | 实践题目 | 女大学生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
| 实践时数 | 2 | 实践类型 | 综合性 |
| 教学 目的和要求 | 调查在校女大学生卫生保健现状,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自行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 ||
| 实践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老师讲解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解决。 | ||
| 实践方法 | 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 | ||
| 实践用品 | 笔、调查表、学生证 | ||
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 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 |||
| [实践准备] 学生提前设计好问卷,教师指导修改后打印。 [实践步骤] 1、老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的要求和沟通和技巧。(10分钟) 2、学生分小组进行问卷调查的实施,教师随机跟随。(80分钟) 3、学生整理已经填好的问卷,教师总结。(10分钟) [理论指导] 1、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构访谈法和自填法 2、问卷设计的原则: 1)与问卷内容有关的原则 ①目的原则 ②题量适度原则 2)与问卷设计形式有关的原则 ①易回答原则 ②中性原则 ③一事一问原则 ④具体化原则 ⑤迂回原则 3、调查问卷的结构﹑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1)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2)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①问题的设计 开放式问题-----缺点﹑优点 封闭式问题-----缺点﹑优点 ②答案的格式 填空式 二项选择式 选择式 图表式 排序式 3)问题的排列 ①先回答容易问题,后回答难题 ②先回答易引起兴趣的问题,后回答易引起紧张的问题 ③先封闭性问题,后开放性问题 ④先事实问题,后态度问题 ⑤问题排列要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 | |||
| 实践注意事项 1)问卷内容应完整﹑准确。 2)问卷有开场白,其目的是使被调查者愿意合作,如实完成问卷。 3)问题要准确,用词要通俗易懂,要使每个被调查者有一致的理解。 4)所设计的问题与研究目的紧密相关,有鲜明的针对性。 5)问题应客观中立,避免暗示﹑引导。 6)问卷主体的结构安排要由主题到一般。 7)重点﹑难点在设计上注意资料的相互核对。 6)问卷主体的结构安排要由主题到一般。 | |||
| 课程名称 | 社区护理 | 实践题目 | 社区中的健康教育 |
| 实践时数 | 4 | 实践类型 | 综合性 |
| 教学 目的和要求 | 1. 熟悉社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并能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2.模拟护士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过程,提高学生健康教育能力,掌握健康教育办班的方法和步骤。 | ||
| 实践重点及解决办法 | 健康教育办班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老师讲解和同学们查阅资料解决。 | ||
| 实践难点及解决办法 | 健康教育办班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老师讲解和同学们查阅资料解决。 | ||
| 实践方法 | 提前准备好健康教育资料和课件,模拟护士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过程。 | ||
| 实践用品 | 健康教育资料、课件 | ||
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材:李秀玲主编,《社区护理》,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一宁主编,《社区专科护理实践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 ||
| 实践作业 | 社区中的健康教育实践报告 | ||
|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 |||
| [实践准备] 学生提前准备好健康教育的资料和课件。 [实践步骤] 1、老师讲解本次实践课的要求和技巧。(10分钟) 2、学生按顺序分组进行模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80分钟) 3、教师总结。(10分钟) [理论指导]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改善社区健康环境。 社区健康教育应面向社区的全体居民。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为了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可将社区居民分为四类。 (1)健康人群(2)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3)患病者群(4)患者家属及照顾者 (四)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1)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干预工作的开展。 (2)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支持。 (4)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 (五)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1)一般性健康教育 (2) 特殊健康教育(3)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 (六)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 (1) 语言教育法 (2)文字教育方法(3)电化教育(4)形象化教育 | |||
| 实践注意事项 1)健康教育前要做好社区健康评估。 2)注意选择针对社区需要的题目及正确选择宣教对象。 3)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 4)创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 | |||
| 实践后记: 本次实践课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办班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要提前跟学生讲解目的和要求、方法,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查资料、做健康教育课件,给学生介绍健康教育技巧,健康教育结束后要对让同学们对健康教育情况做整理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