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0:29
文档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2分)(2019·河西模拟)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    B.消毒    C.过滤    D.沉降    2.(2分)(2019·南宁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氮气用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
推荐度:
导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2分)(2019·河西模拟)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    B.消毒    C.过滤    D.沉降    2.(2分)(2019·南宁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氮气用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河西模拟) 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挥发    

B . 消毒    

C . 过滤    

D . 沉降    

2. (2分) (2019·南宁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B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 氮气用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 . 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3. (2分) (2018九上·郴州期末) “充电7秒钟、续航35公里”——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石墨烯超强电池,该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可用作电动车的“超强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    

B . 石墨烯能导电    

C . 石墨烯是一种新元素    

D . 石墨烯的化学性质与石墨相似    

4. (2分) (2017九上·海淀期末)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A . 铁丝    

B . 硫粉    

C . 蜡烛    

D . 红磷    

5. (2分) (2019·平顶山模拟)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氧气    

B . 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 . 空气液化时,各组分的微粒会变小    

D . 干冰气化过程中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6. (2分) (2018九上·松桃期末) 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 . ③②①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②④    

7. (2分) (2017九上·凌云期中) 双氧水(H2O2)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方框内应是(    )

A .     

B .     

C .     

D .     

8. (2分) (2018·南昌模拟) 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 

 选项文摘 理解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B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指NaOH
C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 (2016九上·介休期中)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 .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C .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的间隔变大    

10. (2分) (2018·松江模拟) 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染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2       

C . +2       

D . +3    

11. (2分) (2018九上·汇川期末) 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    

B . 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 .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 . 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12. (2分) (2018九下·厦门开学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石油    

B . 液态氧    

C . 食醋    

D . 水泥砂浆    

13. (2分) (2019九上·腾冲期末)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B .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 .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14. (2分) (2017九上·无锡期中)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③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⑥    

D . ②⑤⑥    

15. (2分) (2019九上·殷都期末)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硫酸铜    

B . 金刚石    

C . 氧气    

D . 氢氧化钠    

16. (2分) (2018九上·汇川期末) 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 .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    

D . 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    

17. (2分) (2019·南充模拟) 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贵重程度

A .     

B .     

C .     

D .     

18. (2分) (2019·邵阳模拟) 现有甲、乙、丙三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表面有气泡产生,再把乙和丙投入相同的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后,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A . 甲  丙  乙    

B . 乙  丙  甲    

C . 丙  乙  甲    

D . 乙  甲  丙    

19. (2分) (2017九下·启东开学考)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发射航天飞机      

B . 水力发电      

C . 太阳能供热      

D . 风力发电    

20. (2分) (2018九上·奉贤模拟) AgNO3见光分解容易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 NO2     

B . SO2     

C . N2    

D . H2S    

21. (2分) (2018·连云港)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B . 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C . 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D . 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22. (2分) (2018八下·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 . 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 . 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23. (2分) (2019·齐齐哈尔)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24. (2分) (2019九上·德城期末) 下列方法中,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颜色    

B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 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5. (2分) (2017九上·东台月考)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之一    

B . 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 . 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D . 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4分)

26. (6分) 请用 ,  ,  ,  ,  ,  ,  , 等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氮气分子 ________  ;②两个氧离子 ________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________ ;②一种蓝色溶液的溶质________ ;

(3)请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生成碱溶液的化合反应 ________ (只写一个);

②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________ (只写一个).

27. (2分) (2018·大兴模拟) 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 

(1) 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 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8. (6分) (2017九上·桐城期中) 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x 的数值是________;图乙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A、B、C、D、E 中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B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三、 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

29. (8分) (2019·鲅鱼圈模拟)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 可燃冰属于     (填字母序号)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2)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________价。 

(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 . 氢气    

B . 可燃冰    

C . 酒精    

D . 汽油    

(5) 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6) 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0. (3分) (2018·长春)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 黄铜和纯铜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 

(2) 铁生锈是铁与O2、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向Cu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31. (5分) 已知A、B、C、D、E分别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和E的浓溶液常用作实验室的干燥剂.F是常见的一种棕色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示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C:________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  ;D+F: ________ .

(3)D→C的转化最多可以通过 ________ 种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4)将B溶液与E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 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32. (2分) (2019·房山模拟) 用如图装置进行试验。 

(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33. (5分) (2018九上·辽阳期末)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 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________ ; 

(2) 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写出①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七、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34. (2分) (2018九上·台儿庄期末)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 g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50 g,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6.7 g。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2) 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一、 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4分)

26-1、

27-1、

27-2、

28-1、

28-2、

三、 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30-1、

30-2、

30-3、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31-1、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32-1、

32-2、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33-1、

33-2、

33-3、

七、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34-1、

34-2、

文档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2分)(2019·河西模拟)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    B.消毒    C.过滤    D.沉降    2.(2分)(2019·南宁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氮气用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