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3-《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0:40
文档

13-《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四、设计思路《社区护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
推荐度:
导读《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四、设计思路《社区护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在第四学期开设。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

四、设计思路

《社区护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2)掌握常见地方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防制;特殊人群的保健内容和方法; 

(3)掌握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基本知识;预防医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4)了解预防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5)能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社区健康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

(6)能够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服务;

(7)能够开展妇幼心理保健和计划免疫咨询服务; 

(8)能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系统管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社区护理学的相关概念;

(2)会做临床病例分析。

(3)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4)能够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媒知识的宣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社区护理学理论课,充分意识到社区疾病护理对减少临床急重症疾病发病的重要性;

    (2)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社区学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习惯;

    (3)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

(5)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参考学时30 ,参考学分 2

七、课程内容

1.课时分配表

序号项目/单元内容学时分配
1社区护理概述8
2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概述10
3社区卫生护理工作12
总学时30
2. 项目/单元内容

单元内容 1:社区护理概述

理论学时8实训学时0
学习目标:掌握社区、社区卫生的定义。

◆掌握社区预防保健、健康、三级预防的定义;

◆熟悉社区卫生的特点、服务基本内容、社区预防保健的基本内容及实施原则、社区预防保健的三级预防策略;

◆了解我国社区预防保健发展现状及意义。

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一、学习内容

1.社区卫生(2学时) 

2.开展社区卫生的意义及特点(2学时)

3. 健康(2学时)

4. 三级预防策略(2学时)

多媒体讲授

案例教学法

单元内容 2: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概述

理论学时10实训学时0
学习目标:掌握总体、样本、变量、参数、统计量等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流行病学、暴露、三间分布的定义;

◆熟悉医学中常用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不同平均数的适用资料类型;

◆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一、学习内容

1.统计学特点及学习意义;统计工作基本步骤(2学时) 

2. 统计表的应用、统计图的应用(2学时)

3. 计量资料的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2学时)

4. 流行病学方法整体认识(2学时)

5. 三间分布的认识、抽样调查的方法(2学时)

多媒体讲授

案例教学法

单元内容 3:社区卫生护理工作

理论学时12实训学时0
学习目标:掌握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掌握疾病监测的定义;

◆熟悉我国主要的疾病监测的方法;

◆了解我国疾病监测发展现状。

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一、学习内容

1.公共卫生监测的实施(2学时) 

2.社区卫生工作程序(2学时)

3.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方法(2学时)

4. 健康教育理论(1学时)

5. 吸烟的健康干预(1学时)

6. 突发公卫生事件的特征与危害(1学时)

7. 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2学时)

8.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理(2学时)

9. 电离辐射损伤的应急处理(1学时)

多媒体讲授

案例教学法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本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实训室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与知识视野。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思考与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实训室教学主要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护理技能;三是直接为实习及将来的工作做准备。重点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知道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2.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专业专任教师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先进的职教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本课程所需的校内实训条件

完成本课程需要教学教案、授课PPT课件、社区护理案例、课程试题库、实际工作案例视频资料,校外实习基地运营资料。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选用:《社区护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者姚蕴伍,2008.1出版;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设有阅览室,备有各种护理专业图书及杂志,供学生参阅。老师可提供网上阅读护理专业知识的网址建议学生借阅相关知识图书及参考章节。真正让《社区护理学》课程精讲、导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立《社区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包:包括主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案例教学库、实践实训大纲及各种社区护理表单,通过、动态、模拟场景的课程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九、教学评价

理论考核以掌握内容为主,熟悉内容为次,关注当前社会关注的社区医疗问题。考试为闭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平时成绩主要考虑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形式考试(理论)
考核组织方式成绩评定方法权重
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等)

30%
理论考核考核学生对社区护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70%

文档

13-《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限选课,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前导课程为《基础护理学》同步课程为《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后续课程为《临床护理实习、实训指导》。四、设计思路《社区护理学》设计思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