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交底书 | 表格编号 | ||
| 1310 | |||
| 项目名称 | 白阿铁路葛根庙至乌兰浩特段扩能改造工程 | 第 1 页 共 5 页 | |
| 交底编号 | |||
| 工程名称 | 白阿铁路葛根庙至乌兰浩特段扩能改造工程长轨放散 | ||
| 设计文件图号 | |||
| 施工部位 | 区间DK48+000--DK61+000 | ||
| 交底日期 | |||
| 技术交底内容: 1.适应范围 适应于区间及占站线路放散。 2.作业准备 技术人员上场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施工队伍进场,安排好施工队伍的住宿;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工机具进场及调试,如焊机、内燃机扳手、撞轨器、液压钢轨拉伸器等,进场后认真调试其性能,各种检测、测量仪器使用前校准。 3.技术要求 (1)单元轨节左右股焊接头相错量不宜大于100mm; (2)无缝线路锁定时应准确确定并记录锁定轨温(18±5℃),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左右股锁定轨温之差当速度大于160km/h不应大于3℃,当速度小于或等于160km/h不应大于5℃,同一区间内的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 (3)放散时各观测点必须达到要求的放散量,且放散均匀后方能上扣件; (4)放散后胶垫应放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方法 长钢轨单元焊后,形成单元轨节,当施工时钢轨的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采用滚杠放散法;当施工时钢轨的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采用综合放散法进行应力放散,线路应力放散要求均匀、准确、彻底。 4.2 工艺流程 (1)滚杠放散法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拆扣件——垫滚杠——敲轨——测轨温——钢轨反弹——拆滚杠——上扣件(隔三上一)——上完所有扣件——作位移观测标记。 (2)综合放散法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拆扣件——垫滚杠——安装撞轨器——安装拉伸器预拉伸敲击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每隔100(150)米设1个临时观测点标记——测轨温计算各点拉伸量——拉伸并用撞轨器撞击、观测各点位移量——各点位移达到放散要求后拆滚杠——上扣件(隔三上一)——上完所有扣件——作位移观测标记。 5、施工要求 应力放散和锁定是将已达到初期稳定状态的线路,重新松开扣件、起升钢轨、垫上滚杠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或自由伸缩后再强制拉伸,放散掉钢轨内的附加应力和温度力,在钢轨处于设计锁定轨温时的“零”应力状态下,将线路锁定完成无缝线路的过程。根据测量轨温判断,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杠放散法”;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以下时采用“综合放散法”,线路锁定焊主要采用闪光焊焊接,辅以铝热焊焊接。 5.1 滚杠放散法施工 (1)测量轨温,当施工时钢轨的温度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杠放散法施工; (2)按施工计划,将滚杠用轨道车运至现场,并按每10米放置一个滚杠按双股进行布置; (3)拆下扣件垫上滚杠,用拉轨器拉长钢轨使得待放散长钢轨与上一放散结束的长钢轨间口子在移动式闪光焊要求的范围内; (4)将待放散的长钢轨与已放散长钢轨用闪光焊进行焊接,并打磨探伤合格; (5)在线路放散全场范围内没300-500米左右设一处撞轨点,用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同时用手锤敲击钢轨轨腰,使钢轨能够自由伸缩,严禁敲击轨头及轨顶面,观测各点的位移量变化情况。当钢轨位移发生反弹且各点位移变化均匀时,则视为钢轨达到自由伸缩状态,此时停止撞轨; (6)钢轨应力放散均匀后撤掉滚杠,使长轨平稳地落入承轨槽内,同时检查胶垫,有错位者纠正; (7)迅速上好距单元轨节末端25m-75m范围内的全部扣件。同时作业人员均布在放散长轨范围内,由两端向中间“隔三上一”上紧扣件; (8)扣件“隔三上一”上完后,进行另一股钢轨的放散作业,待本单元轨节两根钢轨全部放散完后,补齐所有扣件; (9)标记位移观测“零点”并记录好原始放散数据。 5.2 综合放散法施工 (1)测量轨温,当施工时钢轨的温度低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综合放散法施工; (2) 按施工计划,将滚杠用轨道车运至现场,并按每10米放置一个滚杠按双股进行布置; (3)拆下扣件垫上滚杠,用拉轨器拉钢轨使得待放散长钢轨与上一放散结束的长钢轨间口子在移动式闪光焊要求的范围内; (4)将待放散的长钢轨与已放散长钢轨用闪光焊进行焊接,并打磨探伤合格; (5)将长钢轨未焊接一端用拉伸器固定于既有长钢轨上,初步拉伸钢轨并同时敲打钢轨,松开拉伸器继续用撞轨器撞击并敲打钢轨,观察钢轨各点位移,待各点位移稳定后停止敲击; (6)长钢轨处于自由状态时,按每隔100(150)米设置1个临时位移观测点,临时观测点可标于砼枕上易于观测的地方; (7)在长钢轨上测量五点轨温,取平均温度计算出各点拉伸量,各点固定人员进行位移观测; (8)拉伸钢轨至要求拉伸量,同时用手锤敲击钢轨轨腰,严禁敲击轨头及轨顶面,敲击点间距可按每隔一滚杠密度进行布置。敲击人员来回移动进行敲击钢轨; (9)位移观测人员观测各点达到要求放散位移后即停止敲击,拉伸器保压,取出滚杠,先按隔二上一安装扣件锁定线路; (10)补齐扣件,卸下拉轨器,标记位移观测“零”点。并记录原始放散数据。 6、质量控制及检验 (1)应力放散时滚杠间隔宜在10~12米; (2)左右股单元轨节锁定温差应不大于3℃,相邻单元轨节锁定温差应不大于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锁定温差应不大于10℃,使用的轨温表必须经过校验,在有效期内使用。 (3)放散后胶垫应放正无缺损,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4)考虑到单元轨节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坡度及滚杠摩擦的影响,各观测点的实际位移量与计算位移量偏差不得不大于5mm; (5)在将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到零应力时,当长钢轨位移出现反弹时即应力放散到零点。 (6)作业轨温不得高于设计锁定轨温(18±5℃); (7)敲击时应尽量保持一致,使震动达到最大; (8)放散时各观测点必须达到要求的放散量,且放散均匀后方能上扣件; (9)临时观测点要标记在稳固的地方; (10)各观测点拉伸量计算时按以下公式进行:⊿Ln=n·α·L·⊿t ⊿Ln——第n个测点拉伸量(mm) n——第n个测点 α——钢轨线膨胀系数0.0118 L——测点间距(m) ⊿t——设计锁定轨温与施工锁定轨温之差(℃) (11)在单元轨节扣件未完全上齐时,拉伸器必须保压不得撤除; (12)放散前单元轨节一端要与放散过的单元轨节焊接,焊接后需探伤合格才能进行放散作业; (13)上扣件人员必须协调一致、紧张有序,在短时间内迅速均匀上完扣件; (14)锁定完的线路的位移观测桩最大位移不得大于20mm; (15)拆除扣件时禁止用锤子锤击拆除扣件,要使用专用工具; (16)放散时禁止用锤敲击钢轨轨头,以防砸伤轨头; (17)放散后及时做好放散标识。 7、 安全注意事项 (1) 锁定、综合作业是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轨道工程施工流水作业的一道工序,施工中必须服从统一的施工调度指挥和行车调度指挥。 (2)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使用。机械设备必须按其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地使用、维修、保养。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3)防护员要坚守岗位随时注意工程列车动向,在应力放散地段两端要设置封锁标志; (4)拆扣件时注意防止弹条砸飞伤人; (5)安装滚杠时要注意,避免挤伤手脚; (6)锯轨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方可作业,锯轨机正前方严禁站人; (7)撞轨时注意用力均匀,避免撞块飞出伤人; (8)平板车在线路上停放时必须打好止轮器,防止溜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