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班下学期主题一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4:52:17
文档

小班下学期主题一教案

我家有几口【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2.尝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活动准备】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的话。2.《我家有几口》音乐CD。【活动过程】1.教师拿自己全家福的照片进行讲述。“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1)分别请4~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注意
推荐度:
导读我家有几口【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2.尝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活动准备】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的话。2.《我家有几口》音乐CD。【活动过程】1.教师拿自己全家福的照片进行讲述。“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1)分别请4~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注意
我家有几口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2.尝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的话。

2.《我家有几口》音乐CD。

【活动过程】 

    1.教师拿自己全家福的照片进行讲述。

“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

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1)分别请4~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鼓励幼儿向旁边的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1)教师范唱,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

(2)学唱歌曲,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4.教师个幼儿读一读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祝愿,引导幼儿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区域活动设计

第 1 周                         时间:2014.03.03

区域名称我当爸爸妈妈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的角色身份及在娃娃家里的职责。

2.体验家庭的温暖、关怀、快乐。

活动材料娃娃家的餐具、家具、电器、日用品等。
活动指导    1.教师帮助幼儿分配角色,组成家庭。

2.引导幼儿模仿成人在家中的活动,如给娃娃做饭、违反、整理房间,和娃娃一起做游戏、玩玩具等。

开心妈妈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尝试学习关系妈妈,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一串项链。

【活动准备】  

1.结合“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2.请两三位家长介绍幼儿成长过程,可通过视频、照片、小时候的生活用品。

3.塑料珠或木质串珠,塑料管、塑料绳若干,桔子皮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请两三位家长分别动过视频、照片或幼儿小时候用的物品等介绍其成长过程、趣事等,使幼儿体会妈妈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

(1)请全体幼儿观看一位小朋友婴儿时期的照片或视频,猜猜他(她)是谁?

(2)播放各个年龄段的照片,让幼儿感受成长和变化。

(3)请妈妈结合孩子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帽或生活用品等,讲一讲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3.和妈妈一起做游戏。

(1)我爱妈妈。

(2)我为妈妈剥桔子。

4.为妈妈做项链。

幼儿选择喜欢的串珠或塑料管为妈妈串一串项链,然后给妈妈戴在脖子上并亲吻妈妈。

区域活动设计

第 1 周                         时间:2014.03.04

区域名称妈妈的笑脸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画出妈妈的半身像,突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活动材料1.蜡笔、水彩笔、纸等绘画工具。

2.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0~11页。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0页油画《母女》,感受画面所传递的母爱。

2.在《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1页上作画,重点提示幼儿画出妈妈微笑的主要特征,如五官特征、发型、是否戴眼镜等。

3.引导幼儿互相讲述绘画内容。

睡吧,布娃娃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气氛,并尝试用动作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2.体验爸爸妈妈给予的浓浓爱意。

【活动准备】  

1.布娃娃玩具若干。

2.《睡吧,布娃娃》音乐CD。

【活动过程】 

1.由哄布娃娃睡觉引出活动。

(1)教师手抱布娃娃,轻轻抚拍。

(2)教师把娃娃放入小床,给娃娃盖上被子,哼唱《睡吧,布娃娃》哄娃娃入睡。

2.欣赏《睡吧,布娃娃》。

教师播放乐曲,请幼儿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

3.我来哄娃娃睡觉。

(1)每个幼儿抱一个布娃娃,教师请幼儿慢慢跟唱。

(2)播放录音,先请女孩子便随意跟唱,边哄宝宝入睡;再请男孩子便随意跟唱,边哄宝宝入睡。

4.教师引导幼儿再次聆听歌曲,自己便用身体摇晃边细细感受、品味爸爸妈妈对自己弄弄的爱意。

区域活动设计

第 1 周                         时间:2014.03.05

区域名称做面具指导教师苏彬彬
活动班级小四班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画出自己的典型特征,并在教师帮助下做成面具。
活动材料1.面具白卡2张,松紧带2根。

2.水彩笔或蜡笔,小镜子。

活动指导    1.照镜子,让幼儿看一看镜中的自己。

2.在纸板上画出自己的五官。

3.能力强的幼儿可尝试做爸爸、妈妈的面具。

大力士爸爸

【活动目标】 

1.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的愉快、甜蜜和安全感。

2.跟随散文诗和爸爸一起做游戏,增进父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我的爸爸》教师教学资源、语言CD,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3。

2.尽量邀请幼儿爸爸来园参与活动,事先让他们了解活动的内容。

3.水果图片若干,挂在一根绳上,高度以家长抱起幼儿能够到为宜,小筐子6~8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问好,欢迎爸爸们来班上做客。

2.比一比,说一说。

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比一比,说一说爸爸的手为什么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干什么?爸爸在家还能做什么?

3.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配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欣赏一遍。

(2)请来园的爸爸和幼儿逐句表演散文诗中的内容,并请幼儿说一说感受。

(3)你喜欢爸爸吗?为什么?你在家最喜欢和爸爸做什么?

(4)和爸爸一起看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3,较深对散文诗的理解,增进父子感情。

4.和爸爸做游戏,体验和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乐。

(1)齐心协力向前进。

(2)摘果子。

区域活动设计

第 1 周                         时间:2014.03.06

区域名称爸爸的胡子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用短线或涂色的方式表现爸爸的胡子。
活动材料1.彩笔或油画棒。

2.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4页。

活动指导1.先引导幼儿说一说爸爸的胡子是什么样?摸上去什么感觉?

2. 在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4页上添画爸爸的胡子,重点练习用短线表现爸爸的短胡子,用涂色的方式表现爸爸的大胡子或络腮胡子。

祖孙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中祖辈的称为和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样尊重、关心长辈。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拍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幼儿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成展板。

2.《愉快的一天》教学挂图。

3.幼儿学习资源①第6~9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展板,找一找自己家的照片在哪里。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介绍照片中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3.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愉快的一天》。

4.通过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里有谁?兔爷爷兔奶奶为什么很高兴?小兔子见到爷爷奶奶是怎么说的?”

“他们是怎样去采蘑菇的?兔弟弟对奶奶说些什么?回家时兔妹妹是怎么说的?”

5.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①》第6~9页,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6.请幼儿分享交流和爷爷奶奶一起相处的经验。

“说一说爷爷奶奶是怎么疼你的?”

“你在家中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你能帮爷爷奶奶做什么?”

区域活动设计

第 1 周                         时间:2014.03.07

区域名称五指歌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表演。
活动材料《五指歌》音乐CD。

活动指导1.边听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2. 教师可根据歌曲内容,在幼儿的每个手指上画上相应的形象,便于幼儿记忆并增加演唱的兴趣。

我的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的家具、家用电器等基本生活用品和主要房间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能正确辨别里、外、前、后等方位。

【活动准备】  

1.录制家庭中的各种声音,如幼儿的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炒菜声。

2.教师教学资源《我家的房间》、《它们应该在哪》。

3.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各种声音,引起兴趣。

2.欣赏教师教学资源《我家的房间》。

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这个房间叫什么?你会在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家里有哪些家具和家用电器?

你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一样?

3.游戏“它们应在哪儿”。

4.整理房间。

阅读并操作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6~17页。

区域活动设计

第 2 周                                        时间:2014.03.10

区域名称美丽的家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用对角折、添画的方法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活动材料折纸范样,各种颜色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胶水、彩笔等,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5页。

活动指导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5页,幼儿学习根据范样,折出房子、大树、小花。

2.将折好的半成品进行粘贴、贴花,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会“咬人”的电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标志图一张,电插线板一个;“有电危险”粘纸10张。

2.《会“咬人”的电》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8~2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线板吗?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寻找并讨论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4.总结谈话。

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区域活动设计

第 2 周                                       时间:2014.03.11

区域名称捉迷藏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正确使用方位词:里、外、前、后。
活动材料1.各种动物卡片或玩具。

2.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4~25页。

活动指导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将玩具或图片藏到各个角落。

2.幼儿找到后要说出图片长在什么地方。

3.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4~25页,按要求寻找并说出小动物藏在什么位置。

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小猴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2.尝试表演,学习有礼貌地待客和做客。

【活动准备】  

1.《小猴请客》语言CD、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

2.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2~23页。

3.头饰卡1张,头饰专用架1副。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故事《小猴请客》,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提问:哪些小动物来小猴家做客了?小猴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客人又是怎样瘦的?小猴为什么把又青又小的桃子留给自己?如果你请小伙伴到家里玩,你会怎么做呢?

2.幼儿模拟表演:欢迎来我家。

(1)创设做客场景,分别请几对幼儿模拟角色进行表演,重点指导幼儿做热情的小主人和有礼貌的小客人。

(2)教师提示幼儿表演时注意:小主人见到客人应该怎么说?怎样做?客人对小主人应该说些什么?客人要走了,应怎样对主人说?小主人对小客人说些什么?

(3)在每组模拟表演时,教师可变换不同的角色和事件,增加幼儿表演的兴趣,学习待客的方式。

3.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2~23页。

区域活动设计

第 2 周                                       时间:2014.03.12

区域名称小猴请客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材料1.幼儿活动资源包,篮子、塑料桃子。

2.《小猴请客》语言CD。

活动指导1.听语言CD,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及对话。

2.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开始可先播放录音,熟练后幼儿再进行表演。

洗衣机转转转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能用有节奏的走和扭动身体表现洗衣机工作状态。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快乐地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洗衣机转转转》教师教学资源。

2.《我爱洗澡》音乐CD。

3.标记图3副:在洗衣机中洗衣服,用洗衣机洗衣服及甩干衣服。人手一个标记。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

提问:今天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真干净,谁洗的?妈妈是怎么洗的?除了手洗,还能用什么洗衣服?你知道洗衣机谁怎么洗衣服的吗?

2.观看洗衣机工作的视频,创编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1)创编放衣服的动作。

(2)创编衣服浮起来的动作。

(3)创编衣服转动的动作。

3.完整欣赏乐曲,用途是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

4.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做动作。

5.活动结束。

“衣服”洗好了让我们到外面去晒一晒吧。

区域活动设计

第 2 周                                       时间:2014.03.13

区域名称今天我来做早餐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尝试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油条、蛋卷、饼干等。
活动材料彩泥及瓶盖、印章、皱纹纸等各种辅助材料。
活动指导1.教师重点示范、讲解蛋卷的做法:先压长、压扁,再卷起来。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辅助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饼干。

彩色房子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合作,使用大刷子均匀涂色。

2.感受色彩美,体验同伴合作刷“房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可爱的动物毛绒玩具;只想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各种颜色的广告颜料;水粉刷子,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1.设计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毛绒玩具。和它们打招呼。老师为它们建了几座小房子,请它们住在里面,怎样让房子变得漂亮呢?

2.师幼共同装饰房子。

(1)教师示范涂刷的方法:用刷子蘸上颜料,从左往右或从上到下,一笔接一笔地刷。

(2)将幼儿分组,每组刷一座房子。先请幼儿自由讨论房子要刷的颜色,教师可启发幼儿不同面墙壁和屋顶可涂成不同的颜色。

(3)提醒幼儿注意尽量不要把颜料弄到地上、衣服上。

3.互相欣赏各组的作品。

请幼儿说一说: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这座房子都有什么颜色?

区域活动设计

第 2 周                                      时间:2014.03.14

区域名称小猴请客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材料1.幼儿活动资源包,篮子、塑料桃子。

2.《小猴请客》语言CD。

活动指导1.听语言CD,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及对话。

2.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开始可先播放录音,熟练后幼儿再进行表演。

给妈妈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欢快、融洽的家庭氛围。

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妈妈过生日》教学挂图、语言CD。

2.《生日快乐》音乐,切成片的黄瓜、醋、糖等调料。

3.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6~27页。

【活动过程】 

    1.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齐唱引入活动。

2.利用教学挂图学儿歌。

3.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4.配合教学挂图集体学习朗诵。

5.结合幼儿学习资源①第26~27页,巩固记忆,提示幼儿有感情的朗诵。

6.通过提问增加幼儿对妈妈的关心,激发乐意为家人做事的愿望。    

喜欢和你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我最喜欢和……一起……”的句式,分享和家人一起活动的快乐。

2.愿意并安静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家庭生活照片,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己家庭的生活照片并讲述。

(1)请幼儿猜猜照片上是谁?

(2)向幼儿介绍照片中的人和事,并以“我最喜欢和……一起……”的方式表达。

2.请幼儿分享交流各自带来的家庭生活照片。

(1)先请幼儿分组介绍照片上的人和事。

     (2)再请个别幼儿面向全体讲述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引导幼儿以“我最喜欢和……一起……”的方式表达。

     3.请幼儿自己将生活照片张贴在阅读区中,便于自由讲述。

     4.鼓励幼儿画一幅最美的画送给最喜欢的人。

小提包

【活动目标】 

1.会用圆形纸和长条纸制作小提包,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

2.体验参与手工活动的乐趣,增进对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油画棒、胶水、抹布、教学资源、幼儿用书、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包。

2.教师示范提包的制作过程。

(1)示范讲解折包的步骤。重点示范第二步:两端向内折。

(2)装饰小提包。

(3)贴包带。将长纸条蘸胶水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3.幼儿制作小提包。

(1)幼儿利用操作卡上的圆形纸,在教师带领下逐步学习折包的方法。

(2)请幼儿装饰小提包,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

4.作品展评。

将做好的提包固定在展板上,供幼儿集体欣赏评价。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欣赏各种各样的小提包。

小帮手

【活动目标】 

1.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体验帮家人做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拖鞋、球鞋、凉鞋等鞋子,不同颜色的袜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整理鞋子。

一堆乱放的鞋子,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将鞋子摆好,并请幼儿讲述“你是怎么整理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袜子配对。

(1)出示颜色不同的袜子,分给每人一只,请手拿相同颜色袜子的幼儿迅速配对。引导幼儿找一找哪两双袜子是一双。

(2)示范叠袜子的方法,请幼儿尝试将袜子叠整齐。

3.能干的小帮手。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以及用处,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

(2)请幼儿将相关的物品用线连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和……在一起,……和……是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

4.请幼儿说一说:在家里你还能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体验帮助家人做事的快乐。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亲亲热热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说唱结合的演唱方式

  2.体验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亲亲热热在一起》歌曲磁带、“亲密一家人”照片

【活动过程】 

一、玩“敲门”的游戏。

1.教师和小朋友分别扮演游戏中的爸爸、妈妈和我(不断更换角色)。

  2.“娃娃家”当做是家。首先,由妈妈在门外,爸爸和我在家里,听到敲门声(请幼儿学学敲门的声音)其他的幼儿一起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再次更换角色,爸爸在外面,妈妈和我在家里,听到敲门声,其他幼儿一起说:“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游戏反复进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说歌词,进而理解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2.再次放录音:引导幼儿听一听这首歌曲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再放一遍录音,听一听歌曲的旋律。

  3.提问:这首好听的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 这首歌曲和别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4.教师弹唱歌曲,用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结合的形式教唱。

  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演唱歌曲

  三、欣赏主题版面中布置的“亲密一家人”照片,请幼儿向小朋友介绍照片中的内容,回味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延伸:让歌词进行创编,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外婆在家里,总想外公来敲门”等等。

区域活动设计

第 3 周                         时间:2014.03.19

区域名称长寿面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用剪刀剪出细细的“面条”。
活动材料安全剪刀、彩纸。
活动指导1.指导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

2.能用剪刀沿直线剪出又细又长的纸条,中间尽量不断裂。

3.提醒幼儿选用不同颜色的彩纸,使“面条”的颜色更加丰富。

区域活动设计

第 3 周                         时间:2014.03.17

区域名称小拖鞋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添画、装饰。
活动材料剪成鞋底形状的纸板,彩色纸条,彩笔,胶水。
活动指导4.鼓励幼儿在鞋底和彩条上添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

5.用胶水将画好的纸条粘在鞋底纸板合适的位置,可以横着粘一条,也可以提示幼儿将装饰好的两张纸条交叉着粘在纸板上。

区域活动设计

第 3 周                         时间:2014.03.18

区域名称小医生本领大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模仿医生工作,懂得如何向医生介绍病情。
活动材料医生看病用的工具:隔离衣、听诊器、体温表等。
活动指导1.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分配角色:医生、病人。

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向“小医生”介绍自己的病情,指导“小医生”怎样用听诊器、体温表给病人看病。

区域活动设计

第 3 周                         时间:2014.03.20

区域名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跟随录音进行朗诵,产生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材料1.《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语言CD.

2.幼儿教学资源1第32-33页。

活动指导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边听录音边跟诵。

2.可提示幼儿三人自由组合,按意愿分配角色,边朗诵儿歌边表演。

河口区河安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

第 3 周                         时间:2014.03.19

区域名称爸爸的领带指导教师
活动班级区域规模设1个区,3-5名幼儿

活动目标能选择多种绘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活动材料1.画好领带轮廓的画纸及彩笔、印章、积木、旧报纸团、剪刀等。

    2.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指导1.欣赏幼儿学习资源的作品,了解制作过程。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装饰。

3.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来,放在作品区中展览。

文档

小班下学期主题一教案

我家有几口【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2.尝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活动准备】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的话。2.《我家有几口》音乐CD。【活动过程】1.教师拿自己全家福的照片进行讲述。“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1)分别请4~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注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